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馬英九地氣接得不夠」 廈大台研院長劉國深點評藍綠潛力股


【明周娛樂•時尚報】包含藝人動態、名人時尚等精彩內容,一次滿足你的「娛樂、時尚、人文、生活」品味! 金庸之最,獨有茶館領銜金字招牌;茶館已開,敬邀四方豪傑仗劍前來!各位看倌請來欣賞【金庸茶館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6/04 第90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聞焦點     「馬英九地氣接得不夠」 廈大台研院長劉國深點評藍綠潛力股
眼盲的陳光誠遇上理盲的現實政治
編輯小語
「馬英九地氣接得不夠」 廈大台研院長劉國深點評藍綠潛力股
文╱宋小海
(圖片提供╱新新聞)
長期觀注台灣政局及兩岸互動的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日前來台停留多日,除了專程到台北小巨蛋聆聽江蕙演唱會,感受台灣鄉土文化,也會晤不少台灣各界意見領袖。透過他犀利敏銳的觀察,讓人見識到台灣藍綠政治明星的兩岸臉譜。

關於總統馬英九,劉國深認為,他的為人、操守、堅持值得信賴,訓練也很完整,但因個性問題,「地氣接得不夠」,不太瞭解台灣民間社會的「眉眉角角」,他的兩岸政策主張還算「中規中矩」,儘管他對大陸政治體制的看法,與共產黨有很大的分歧,大陸這邊也對他的政策有許多意見,但站在台灣的角度來看,馬英九能揮灑的空間其實有限,大陸各界也大多能理解他所受的內部制約及國際壓力,不會對他有「不切實際的浪漫期待。」

劉國深表示,隨著大陸方面自信心的提升,相信北京不會因為馬英九任期剩三年,而趕著要做點什麼事。其實台灣在兩岸關係這場「博奕」中籌碼愈來愈少了,「時間是站在努力奮鬥的一方,而大陸這幾年非常努力。台灣無法單方面改變現狀。」

點評吳敦義:有明顯的草根氣息

分析「後馬英九時代」國民黨其他檯面人物在兩岸上的表現,劉國深認為,像吳敦義目前在副總統位置較少對兩岸議題發言,但從過去他在國民黨秘書長及行政院長任內一路觀察,可見吳敦義有更明顯的「草根氣息」,他比較能微觀、具體地考慮台灣老百姓的氣持(kimoji),他比較有自己的個性,但和馬英九不一樣地方在於馬比較有大格局。

劉國深說,目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確實在藍營是Rising Star(明日之星),但火候是否成熟到二○一六年就能出頭,還須打上問號,而且朱在兩岸議題也多謹慎地「閃」過,也讓大陸對他的兩岸政策立場不夠印象深刻。

至於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劉國深說他「在台北有獨到的氣場」,但政治歷練弱了一點,他為人大方,有一定格局,不過僅僅在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做得很成功,這樣的經歷就能當市長?雖然台灣輿論反應不錯,但在大陸學者來看,可能資歷還不太夠。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69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眼盲的陳光誠遇上理盲的現實政治
文╱顧爾德
(圖片提供╱新新聞)

中國維權運動者陳光誠神奇地從山東逃離監禁剛滿一周年。這位盲眼「赤腳律師」選擇在周年紀念之際赴歐洲訪問。他拜會歐洲議會,也到英國國會接受人權獎章,並到荷蘭訪問。這趟歐洲行結束後,陳光誠還準備六月底訪台灣二十天,而且要在立法院演說──不過只是在立法院群賢樓會議室演說,不是在議場對國會議員演說。

就當陳光誠高調地奔波國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警告他:「身為中國公民,他該曉得在海外活動如何維護我國尊嚴,盡到公民的責任。」

維權代表的公民責任

在歐洲,陳光誠盡了另一種「公民責任」:要歐洲國家幫忙追究侵犯人權的中國酷吏。他帶了一份迫害他與家人的中共官員名單,列有四十多人,遊說歐盟國家和英國禁止這些人入境。這些人包括已失勢的中共政法委書記周永康以及原山東省委書記、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張高麗。他之前就在美國國會推動這個《限制酷吏入境》法案,現在想把它推向大西洋彼岸。

陳光誠呼籲歐洲國家,和中國談人權問題不要關起門來談,要敢於公開批評中國。他在接受《經濟學人》網站訪問時說,中國不能以國家太大、改革太困難做為不改革的藉口,他認為中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民一樣,都知道分辨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差別只是民主國家的人民敢說真話,中國人民不敢。他批評西方國家對中國做太多妥協、短視近利,只求和中國發展經濟關係,而背棄對人權的堅持。

陳光誠並不是靠深厚學理思想做為實踐動力的人。離開中國一年,他在海外對中國人權問題的批判基本上是一致的,沒有太高深的道理,只是講述基本的事實與是非。他憑藉著勇敢執著成為中國維權代表人物。

眼盲心不盲的赤腳律師

陳光誠幼年生病眼盲,當時盲生上大學只能選擇學推拿中醫,後來回到山東靠廣播節目自修法律課程。當他發現法律剝奪一些盲人的權益,他就去抗爭維權。鄉下農民遇到法律問題,他義務提供法律諮詢,成了「赤腳律師」。後來為了山東推行計畫生育時違反人權強制結紮、墮胎,動輒打人、關人,甚至親屬都連坐受罰,陳光誠夫妻和民間維權團體、律師共同介入調查,引起中國媒體、網路甚至海外廣泛聲討。

單純的正義感與勇氣把他推上時代舞台,二○○五年底的《亞洲週刊》選出十四名「中國維權律師」為年度風雲人物,陳光誠入榜──雖然他不具律師資格。中國著名公民運動者翟明磊回憶當年一起投入「暴力計生」維權時說,他們開會商擬維權策略,「講到臨沂暴力計生株連九族,一人計生,全村受牽連,整個村為躲避抓人,全村躲到田地過夜,講到懷孕六個月的孩子被殺死,講到學習班的打手們摳著婦女的肋骨把她提起,講到女鎮長用高跟鞋根的尖子踹老漢的腿,血洞連連時,我們把這些惡行述說時,有些憤怒,但還是說得很溜,仿佛在說著維權的學術案例。……我一回頭看到光誠已淚流滿面。那一瞬間,我感到自己心靈的麻木。」

陳光誠的案例讓中國荒謬而失敗的「維穩」鬧劇展現在世人眼前──花數千萬經費來監禁一個盲人,最終還是關不住他,這讓中共難堪不已。陳光誠如今成了全球知名的人權鬥士,卻離開當初他抗爭維權的土地,《經濟學人》在訪談中問他,這是否會減少他對中國改革的影響力?他很樂觀地認為,新的傳播科技突破了空間距離的限制,他在美國說的話,很快就傳回中國。

難以樂觀的現實政治

陳光誠雖樂觀,不過國際情勢也有讓他無法太樂觀之處。他在英國接受BBC專訪時被問到,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他在美國是否感受到?陳光誠說,他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中國影響力,「儘管有很多理解和觀點都是錯誤的,似乎這種錯誤的觀點在西方人心裡是根深柢固的。」他還驚訝於中國對美國學界的滲透,「很多美國學者專家害怕中共制裁的心態比我們面臨酷刑時都恐懼。學術的獨立和自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威脅。如果再不警醒,將來會有更嚴重後果。」

BBC記者也質疑他說,歐洲國家現在都處於經濟困難期,希望與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關係。到底在人權問題上,歐洲還能向中國施加多大壓力?陳光誠還是樂觀地認為歐洲不能自失立場。

陳光誠面臨的質疑,很像他在台灣一些重視兩岸人權的潛在盟友。台灣一群知識份子主張「以《人權憲章》重構台灣與中國關係」,獲得民進黨中生代回應,也在黨內提出〈台海人權決議文〉,可惜在民進黨全代會上沒被討論,甚至連提案說明的機會都沒有。而國民黨只顧想著兩岸經貿協議能不能帶來現實的「和平紅利」,提振馬團隊的支持度。如果陳光誠批評歐洲國家只關注選舉周期,忽略長期利益及中國人權議題,在台灣也會受到相似待遇。

陳光誠六月底的台灣行,希望不只是在立法院一場船過水無痕的非正式演說,而是可以真正為兩岸民間人權合作跨出踏踏實實的一步路──即使是一小步。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69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入梅不發霉-談黴菌感染
陳小姐很注意身體健康,每週至少上健身房4次,還會使用那邊的游泳設施,推敲之下,研判極可能是她經常光著腳在公共游泳池出入,可能沾到香港腳患者留下的皮屑,上面含有黴菌菌絲,因此被傳染到香港腳。

科技業轉公職 登榜首
從下定決心報考公職,賴昱安花1年的時間,參加2次考試,就考取勞工行政台中市地方特考榜首。他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每當讀書疲憊時,回想自己報考的初衷,又重新燃起動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