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疑飲山泉水 花蓮家族染痢疾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常念《文殊咒》、《藥師咒》等咒語,可帶來幸福、平安。欲進入咒語世界,歡迎訂閱【咒語漫談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03/26 第396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疑飲山泉水 花蓮家族染痢疾
感冒引發癲癇 7歲童無法說話
去年北市役男罹愛滋倍增 都是大專生
肺癌化療藥 會產生抗藥性嗎?
要美食不要鼻胃管 奇美醫師團幫你
健康焦點 電視猛轟炸 焦慮患者又多了
關注學運 男大生失眠求診
保健優概念 「三高」未控制 走上洗腎之路
生活懂節制 別忘定期檢查腎功能

醫藥新知
 
疑飲山泉水 花蓮家族染痢疾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聯合報
疾病管制署昨天公布一起本土桿菌性痢疾家庭群體感染事件,居住在花蓮縣某山地鄉四名同家族成員,感染桿菌性痢疾,衛生人員懷疑與該家族飲用山泉水有關。

這個家族最早是一名六歲女童及其外祖父,於本月四日開始發燒、腹痛,伴隨惡心、嘔吐,到醫院就醫,醫護人員採集兩人的糞便檢驗後,確診感染桿菌性痢疾,治療後症狀已改善。

由於女童與祖父比鄰而居,偶爾會一起吃飯;疫情調查人員再採驗兩人的家庭成員、社區與學校接觸者等十八人檢體。其中,六歲女童的妹妹及阿姨,檢驗結果為陽性,確定也染桿菌性痢疾;其餘兩人檢驗中,另外十四人結果未感染。

疾管署表示,這個家族的住家,同時裝設有自來水及山泉水,但平時用水以山泉水為主;衛生單位檢測其山泉水,並未檢出病原菌,但大腸桿菌群及生菌數值過高。

不過,從過去國內發生的多起桿菌性痢疾群聚事件發現,多數病患曾飲用山泉水及地下水。疾管署呼籲,民眾應避免飲用山泉水。

台灣全年都有桿菌性痢疾通報,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指出,去年和前年,分別有廿四及四十九例。

 
感冒引發癲癇 7歲童無法說話
記者余采瀅/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7歲曾小妹妹因感冒、發燒,引發抽搐、癲癇等症狀,並陷入昏迷,經過治療,目前曾小妹已甦醒轉入普通病房,但仍無法自主行動與講話,只能以眨眼回應。醫院表示,全國不超過40例。

童綜合醫院指出,曾小妹去年因感冒、發燒緊急送醫,之後出現抽搐、癲癇及昏迷等症狀,經檢查診斷為少見的「感冒發燒伴有頑固性癲癇」,由於腦部異常放電,致腦部功能受損。

童醫院兒童醫學部副院長遲景上表示,曾小妹罹患疾病相當少見,全球不超過300例,全國則不超過40例,大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上。

曾小妹的媽媽辭去工作,留在醫院專心照顧孩子,爸爸休假時,也到醫院陪伴孩子;曾小妹原本8月要就讀小學1年級,因身體狀況尚未穩定,只得申請緩讀。

前天為曾小妹7歲生日,醫護人員準備祝福氣球及卡片,盼在眾人祈願下,曾小妹早日康復。

 
去年北市役男罹愛滋倍增 都是大專生
記者黃福其/台北報導/聯合報
市議員許淑華向北市府兵役局調閱資料,發現去年役男體檢有67名感染愛滋判免役,近前兩年的1倍,不僅是歷史新高,且全部是大專畢業生。議員認為市府須設法遏阻愛滋逐步降齡化、感染率提高的趨勢。

兵役局統計,北市每年役男因愛滋而免役者去年達67人,且都是23、24歲的大專畢業生。

「性行為開放卻無安全防護,加上青少年流行辦趴,可能是愛滋役男遽增的原因。」兵調體檢科長林春來說,接獲體位初檢結果通知須進行愛滋複篩的役男,都不敢相信自己被感染,但最後仍被確診,令人感慨。

許淑華說,至去年3月全國2萬4792名通報愛滋個案,北市就有3544名,占全國14.27%;其中20至39歲的年輕族群達73.7%,有93.4%經不安全性行為感染。

衛生局分析北市案例顯示,「認識地點」以65.6%由網路交友認識最多,餐廳或朋友家認識占10.8%、三溫暖或浴場占9.5%、PUB占6.1 %。

「衛生局說,愛滋傳染途徑主要是共用針具、危險性行為,只要把握「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勇敢向毒品說不」、「響應揪團驗愛滋」三原則,就可有效遠離愛滋及性病威脅;相關訊息可上衛生局網站查詢。

 
肺癌化療藥 會產生抗藥性嗎?
採訪整理/記者張嘉芳/聯合報
Q:肺癌藥物是否像洗髮精或沐浴乳等清潔用品一樣,也需要經常更換,以免產生抗藥性?

A:肺癌治療藥物選擇多元,雖然藥物用久了可能出現抗藥性,導致腫瘤持續生長,但患者毋須因噎廢食,不必像洗髮精或沐浴乳一樣,三不五時就更換藥物種類。原則上,除非腫瘤已無法控制,才會考慮更換藥物或第一線化療組合。

基本上,患者第一線會使用最強的藥物,希望有效控制腫瘤;等到該藥無效時,再評估各種藥物副作用,並配合患者本身需求,給予最適合的藥物處置。

如何給予化療藥物的標準使用劑量?醫師會根據患者身高、體重、體表面積、年齡及活動力等,進一步計算每次施打藥量。另外,第一次打化療後副作用,也是評估第二次化療劑量的重要依據,如果血球降太低或肝腎功能異常,醫師會降低化療劑量,以維持患者基本生活功能。

第一線化療組合以兩種藥物搭配為主,通常以「鉑類」及「愛寧達(Pemetrexed)」最常見,且腫瘤控制效果佳。不過,愛寧達對於非小細胞癌中的肺腺癌的效果較佳,因此鱗狀細胞癌患者會改用「健擇(Gemcitabine)」或「紫杉醇類」、「溫諾平(Vinorelbine)」等搭配鉑類。

大體而言,化療藥物每3周打一次,患者在門診治療即可,每次注射時間約6小時。

第一線化療組合的效果平均可維持半年以上,之後腫瘤如果無法控制,須改用第二線化療藥物(單一種藥物),例如注射型的健澤或紫杉醇,或有口服及靜脈注射的溫諾平等,皆是肺癌患者可選擇的第二線用藥。

諮詢/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腫瘤科主任何景良

(本專欄每周三在健康版見刊)

 
要美食不要鼻胃管 奇美醫師團幫你
記者綦守鈺/永康報導/聯合報
奇美醫院針對需倚賴鼻胃管進食的腦創傷病人,找來醫師、護理師、營養師與語言治療師,成立「移除鼻胃管團隊」,讓病人進行吞嚥訓練,兩個多禮拜就能恢復正常進食,重拾生活品質,目前已有10例成功案例。

奇美醫院腦創傷中心主任郭進榮表示,腦出血後遺症的病人常會帶著導尿管與鼻胃管出院,但因病人帶著鼻胃管進食,不僅會增加照顧者的壓力,也會降低與人互動的意願,於是前年開始籌備「移除鼻胃管團隊」。

語言治療組組長柯美如表示,腦創傷病人可能會出現失語、吞嚥困難,通常要由鼻胃管灌食,今年一位63歲的張先生,因車禍造成腦出血,術後撿回一命,卻因插鼻胃管不能品嘗美食,情緒低落。經由醫生評估他能聽從指示後,便循序進行吞嚥練習,搭配營養師配製的飲食菜單,與家屬一起練習餵食,張先生兩個多禮拜後,便移除鼻胃管出院。

柯美如說,以往腦創傷病人常會因進食而造成食物卡進氣管,引起肺炎,經過團隊的努力,訓練病人清理喉嚨後吞嚥,多數病人都能安全進食,未來盼能協助更多病患重新感受食物的美味。

 
健康焦點
 
電視猛轟炸 焦慮患者又多了
記者魯永明/嘉義市報導/聯合報
反黑箱服貿學運演變成警民流血衝突,電視網路不斷直播實況新聞報導,全國生命線協會副理事長、台中榮總嘉義分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黃敏偉,看診發現許多中年人因不停看新聞轉播,憂心國家未來及孩子前途,產生「焦慮症候群現象」,有頭痛、睡不著等症狀。

「醫師!學運不停,爆發警民流血衝突,我擔心孩子未來!」多名中年男女向醫師黃敏偉求診說,這幾天看電視不斷播放反黑箱服貿流血衝突畫面,心情鬱卒,擔心國家前途及孩子未來,睡不著覺,要求醫師開藥物治療。

黃敏偉說,民眾處激情口號氛圍,受集體意識影響,腎上腺素易上升,血糖降低,焦慮症是持續整日難以放鬆疾病,患者對許多情境、事物都呈現過度擔憂焦慮,甚至會覺得焦慮莫名其妙而來,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恐慌。

他說,如果睡不著覺超過3至5天,合併頭痛心悸症狀,腦海中一直浮現警民衝突畫面,建議求助身心醫學科或諮商心理師治療,診斷是否罹焦慮症用藥治療。

若僅輕微症狀,只要用對方法改變心境,調整作息,最好紓解方法:深呼吸;保持樂觀心情;冥想自己處在愉快的情景;肯定自己;轉移注意力;正向思考;學會放鬆;保持睡眠充足。

 
關注學運 男大生失眠求診
記者陳雨鑫、高宛瑜/板橋報導/聯合報
新北聯合醫院精神科發現,許多情緒障礙患者近期再度出現情緒問題,多數有嚴重失眠症狀,可能肇因多與近期學運議題連續放送,造成「資訊強迫恐慌」有關;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也說,因學運事件影響、來求診的患者,比平常增加兩到三成。

「每天幾乎都守著手機、電視,關注著學運的一舉一動。」一名20歲的男大生昨至聯醫精神科求診,一坐下就向醫師傾訴「已經好幾天沒睡了」,嚴重失眠。

男大生說,自學運爆發後,每晚都關注各家媒體報導,沒辦法放下任何一條訊息,常因瀏覽網路上不公正的訊息感到憤怒,「要不是無法請假,老早就到現場聲援」。

聯合醫院精神科主任段永章表示,男大生先前受憂鬱症所苦,近期受到連續壓力以及緊張,導致過去的情緒問題再度出現,多了失眠症狀;這兩天類似患者期層出不窮。

段永章認為是「資訊強迫恐慌」,因媒體24小時不間斷放送學運議題,讓關注民眾無縫鎖定,一旦追不到訊息,就會出現類似恐慌症狀。甚至原先沒有情緒障礙的患者也會恐慌。

段永章解釋,民眾若近期已連續3天以上,出現焦慮、失望、體重變輕等問題,應盡速求診,防堵負面情緒紮根。

楊聰財則說,一旦出現類似問題,要盡速遠離網路、媒體的刺激,找家人、朋友聊些非相關的話題,才能舒緩情緒,也可用運動轉移注意力,最重要的保持睡眠充足。

 
保健優概念
 
「三高」未控制 走上洗腎之路
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聯合報
藝人趙舜是高血壓、糖尿病病友,因工作常抽菸、喝酒,疏於控制病情,9年前中風,3年前被發現腎臟已萎縮,1年多前步入洗腎的生活。

腎臟像人體濾心,主要功能就是過濾血液,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陳錫賢表示,腎臟中有非常多的血管,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若長期未妥善控制,會引起血管病變,進而影響腎臟功能,除了三高,代謝症候群也會增加腎臟病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國民健康署「96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指出,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情未控制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三高患者出現腎臟病機率,比一般民眾高出三倍。

國健署進一步統計101年1至12月成人預防保健檢查發現,154萬5千名受檢的40歲以上民眾中,檢查無三高的民眾,腎功能正常者達8成5;三高中有兩高的民眾,腎功能正常比率則降至7成;三高同時存在的民眾,腎功能正常者只剩6成5。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表示,臨床上最常見的腎臟病病因是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絲球腎炎;而腎臟病患者也比較容易出現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

國健署長邱淑媞說,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不僅是慢性腎臟病的主因,也是慢性腎臟病的併發症,呼籲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更應依醫師處方正確用藥,妥善治療,才不會因長期的血壓、血糖過高,重傷腎臟,走上洗腎之路。

 
生活懂節制 別忘定期檢查腎功能
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聯合報
台灣有洗腎王國的稱號,腎臟病雖然不可逆,但醫師表示,若能妥善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病情,做好飲食、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並定期檢查腎功能等,就能減少腎臟病發生機率。

由於慢性腎臟疾病一旦發生,就無法治癒。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陳鴻鈞表示,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依照腎絲球過濾率(eGFR)來區分,而腎絲球過濾率就代表腎臟功能,通常需要到洗腎,多發生在第5期時,但並非第5期的患者都需要進行洗腎。

陳錫賢說,慢性腎臟病第5期的患者若出現尿毒症、電解質不平衡,才需要洗腎,臨床症狀多為水腫、喘氣、惡心、嘔吐等,但只要能及早發現,雖無法透過治療完全恢復,卻能停止腎功能持續惡化,即可避免進入洗腎階段。

國際腎臟醫學會(ISN)與國際腎臟基金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Kidney Foundation,IFKF)官方網站提出腎臟保健的8項黃金守則,包含三高控制、飲食、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以及定期檢查腎功能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除了檢查三高外,也新增腎絲球過濾率(eGFR)計算,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可進行1次腎絲球過濾率檢查;65歲以上則每年提供1次,及早發現三高及慢性腎臟病,及早介入,可避免洗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