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日本近現代哲學之父──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

聯副電子報
【明周娛樂•時尚報】包含藝人動態、名人時尚等精彩內容,一次滿足你的「娛樂、時尚、人文、生活」品味! 最聰明的遊戲密技、最深入的遊戲攻略、最新銳的遊戲資訊-【網路遊戲密技吱吱叫】通通報給你知!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3/25 第459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日本近現代哲學之父──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
大學寫作關鍵詞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蝸牛

  今日文選

日本近現代哲學之父──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
黃文宏(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聯合報

在台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科技部經典譯注講座

西田幾多郎是日本近現代哲學之父,可以說是日本近現代最具創造力的哲學家。他的哲學被稱為「場所哲學」,並建立起所謂的「京都學派哲學」……

日本近現代之父

西田幾多郎(1870-1945)是日本近現代哲學之父,可以說是日本近現代最具創造力的哲學家。他的哲學被稱為「場所哲學」,並建立起所謂的「京都學派哲學」。西田以後的日本哲學家,不是深受西田的影響,就是以西田哲學為出發點。

Non Multa sed Multum(〔學〕不在多而在深)

現存最早的西田日記的卷頭語,引用了塞內卡的拉丁諺語:「〔學〕不在多而在深」。這是西田的老師科伯告誡西田的話,西田後來也用同樣的話來告誡他的學生。在哲學的學習上,深入問題遠比知道的多來得重要。哲學家往往只思考一個問題,這對西田來說就是「宗教」。道德與學問都必須立基於宗教,是西田一貫的想法。西田的這個看法是基於對我們日常生活經驗的分析的結果,發現經驗或體驗不是平面的,而是有不同的層次區別。在西田看來,最深且穿透到各個層次的經驗就是宗教經驗。

第一選文:〈作者序〉

第一選文收錄西田所寫的「序」。從序文的內容我們可以判斷,這是西田在整本書或「論文集」完成之後所寫,它屬於作者的自我回顧與反省。西田哲學雖然統稱為「場所哲學」,但是場所的思想有重點的轉移與深入。西田如何自我理解、自我劃分自身的哲學,作者的第一手陳述往往是最具說服力的部分。西田在〈作者序〉當中,陳述了自己思想的發展、計畫、不足與困難。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西田強烈的自我批判的性格,他的思想並不是直線地往一個方向而去,而是每一次的釐清都要求對先前部分的重新理解。誠如西田自述,「由於我的思想是一步步發展出來的,所以前面的論文全部都應該透過後面的論文來加以補充與修正。」透過作者序,我們可以對整個西田思想的發展有一個鳥瞰式的理解。

第二選文:〈絕對自由意志〉

西田因《善的研究》而成名,成名後輾轉受聘為京都帝國大學教授,思想慢慢地接受學院氣氛的影響,「自覺」就是關連著當時新康德學派哲學的討論而產生的概念。「純粹經驗」與「自覺」同屬於初期西田哲學的兩個主要概念。西田將意識的根本理解為「意志」,形成初期的意志哲學。但是這樣的意志並不是主客對立下的意志,而是超越主客對立,並使得主客對立為可能的「絕對自由意志」,它屬於超言絕慮的體驗世界。西田這裡稱這樣的體驗是一種「有+非有」的先驗感覺。由於是「有+非有」,所以我們不能說它是有,也不能說它是無,它是「有+非有」、「動+靜」、「理性+非理性」的全體。西田認為這個超言絕慮的絕對自由意志,才是創造一切價值與存在、意義與事實的根本,並借用神祕主義哲學家波姆所說的「無據」來形容它,以非合理作的意志作為一切合理性思維的根據。對「無據」或「以無底為底」的探討,最終讓西田的思想陷入一種神祕主義當中。

第三選文:〈種種世界〉

第三選文取自《自覺中的直觀與反省》的「跋」。這是西田於1917年4月於東京哲學會中以「種種世界」為題的演講稿,選文標題採用演講稿的標題。在這裡,西田「想要簡單地以總結的方式將在本書中所陳述的思想關連到康德哲學來看」。我們可以看到西田如何對比於康德哲學的概念,特別是「物自身」這個概念來顯示自身的意志哲學。在西田看來,物自身必須是「在概念的知識之前就既予的直接經驗」,它是先於對象經驗的直接體驗,西田又稱之為絕對自由意志,它是「活動的活動」、「先天性的先天性」。這篇論文是西田早期思想所達到的最終立場的簡要說明。

第四選文:〈場所〉

西田哲學雖然統稱為場所哲學。但是場所邏輯的意義是一步步釐清的結果,並不是一提出就完成的。在本論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最初型態。場所的基本想法在於:「有必須內存於某處,否則有與無將無法區別。」所有的「存在」都是「內存在」,並且分受了場所的性質。先前的場所作為一種存在,也內存在於一個更大的場所,最終且最大的場所就是「絕對無的場所」。由於一切存在皆內存於絕對無,所以一切存在都分受了無的性質,或者說一切存在都是無,是絕對無的自我映照自身。將這個想法轉譯成判斷的主述詞形式,形成了以述詞為主的場所邏輯。場所邏輯的基本想法,是要將傳統的思惟方式所無法理解的經驗,置入一種新的思惟方式當中,使其成為可理解的。初期西田所遭遇到的神祕主義,在「場所邏輯」中獲得了初步的突破。

第五選文:〈場所邏輯與宗教的世界觀〉

本篇論文往往被稱為西田的「遺稿」。如果我們用「體驗」與「邏輯」來區分開西田著作的風格的話,那麼除了《善的研究》之外,最能表現西田的體驗風格的另一篇論文就是本論文。這裡的場所邏輯指的「絕對矛盾的自我同一」,這是場所邏輯的最終型態。在西田看來,宗教問題並不在有限追求無限,而在有限如何面對無限,有限面對無限的代價是「死」,這表現在宗教上的「死的自覺」。西田透過死的自覺來解釋宗教上的「改宗」與「悟道」,並以「逆對應」來說明宗教領域中的相對與絕對、有限與無限的關係。有限與無限都必須在自我否定當中才能成為有限與無限,兩者也唯有在自我否定中才能得以相遇而自我肯定。我們可以在西田對宗教經驗的分析當中,看到日本宗教哲學與京都學派哲學最為獨特的地方。


大學寫作關鍵詞
陳義芝/聯合報

寫作中心設在大學,可以讓初學青年有更多機會,觀察、體會作家的思想,鑽研創作的方法,發現創作的魅力……

【獨處】

年初,楊宗翰與我談詩,講到現在的大學生與上一世代相比,少掉什麼?我說,是獨處的能力,也就是孤獨感受。

孤獨,不晾給人觀看;孤獨為的是明白自己身在何處,面對任何時、空些微的變化,都能激發情感反應,做出自己的決定。

加拿大小說家瑪格麗特.艾特伍說,作家的童年常有個共通點,就是書本和獨處。她的童年正是如此。

法國小說家莒哈絲說,寫作的人永遠應該與周圍的人隔離。身體的這種實在的孤獨成為作品不可侵犯的孤獨。

美國詩人艾蜜莉.狄瑾蓀說,自己是為美而死亡。三十歲以後的她十分孤癖,不愛外出,也不肯接見大多數訪客,只全心感受詩的創作力。

中國也有「神思」說: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文心雕龍》)作家將內在感情移注於外在事物,交融、遷化,渾然忘我,非獨處不能如此運思神遊。

【閱讀】

「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林語堂,早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念書時,圖書館藏書五千多本,包括一千多本的神學書,他全都翻閱過。他的中英文寫作造詣與閱讀有關,對人情事理的洞察也與閱讀有關,他是20世紀前半葉最為世界文壇推崇的中國文豪。

瑪格麗特.艾特伍描述十七歲時,像她那樣腦袋裡裝著「凡夫俗子所不能解的晦澀隱祕思緒」的文青:

你當然必須熟悉福克納、費滋傑羅和海明威。喜歡戲劇的得加上田納西.威廉斯和尤金.奧尼爾,還有寫《憤怒的葡萄》的史坦貝克。惠特曼和狄瑾蓀也要多少知道一點。能弄到地下出版品的得熟亨利.米勒──他的作品是禁書;搞民權運動的得熟詹姆斯.鮑德溫。艾略特、龐德、喬伊斯、吳爾芙、葉慈等等當然是一定要的。但克爾凱郭爾、赫曼•赫塞、貝克特、卡繆、沙特、卡夫卡、尤乃斯柯、布萊希特、包爾和皮蘭德羅才夠有魔力。福樓拜、普魯斯特、波特萊爾、紀德、左拉,以及俄國的大作家──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也有人讀……

這是一張文學閱讀的大地圖,涵括了不同國度,各種主義流派與風格。所謂「博覽以精閱」、「憑情以會通」,艾特伍指陳的正是寫作不竭的泉源,可供馳騁的無窮之路。沒有閱讀,就沒有創作!

若干年前我讀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對小說主人公因處理廢紙、舊書無形中獲得思想知識的故事印象極深。長年與書為伍,他的腦袋變成裝滿水的罈子,「稍微傾斜一下,許多滿不錯的想法便會流淌出來」。

腦袋流泉的事實,證明作家養成是百科全書式的,需要具體的語言琢磨,長時間的文化浸漬。

【寫作】

文學作品像雜草,因為難以歸類,難以命名,所以創作不必與人同。文學世界像蟻丘,艾特伍說的,「在不知情的外人眼中,外表毫無生命跡象,一旦入內,便可見繁忙不已的景象。」這繁忙,須回到寫作本身,而非社交活動。

20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艾莉絲.孟若,描述她求學時用學校的筆記簿試著寫作:「正兒八經地開始,而後乾涸,我不得不撕下那幾頁狠狠揉成一團,丟進垃圾桶。如此一再重複,最後只剩下筆記簿的封面。然後我再買一本筆記簿,一切又重新周而復始……」興奮和絕望交織,透露了寫作之難。

「作家」這頭銜具有深刻的象徵意涵,意指能承載人生各種追求與擔當、憂患與恐懼,不是能寫一點人生經歷的人就是。學者何寄澎強調過,須是能成一家之言者。

被創造性藝術吸引的人,不以「維持生計」為念。杜甫死後一百三十年,才有詩集選了他的詩,至今一千三百年,時間越久,光芒越盛。梵谷生前窮困潦倒,畫作無人青睞,而今他一幅畫的拍賣價高達二十餘億台幣。藝術的價值果真是由「永恆」這條時間軸來衡量!

【薰習】

寫作,不能經由刻板的訓練完成,因為文學深入心靈潛意識層,追求者的想像力比經驗更重要。

寫作,未必關乎由誰引導,最要緊的是看誰在追求,如何追求。追求者不能太自信,也不能太膽怯,太自信會墮入制式化表現而以為自己已達到某種高度,太膽怯則削弱了創作的衝動。

然則大學為何還要成立寫作中心?

因為寫作雖是個人的事,但鼓舞寫作卻是社會的事。寫作中心設在大學,可以讓初學青年有更多機會,觀察、體會作家的思想,鑽研創作的方法,發現創作的魅力;讓已經有成績的寫手,進一步推升思想高度,以全球華文圈為文學競賽場,走更開闊的路。

台灣師大早在民國37年就由謝冰瑩開設「新文藝習作」課,文學院的傳統不僅有高鴻縉、魯實先等古典大師授課,更受梁實秋、葉公超等新月名家薰習,現代文學教學的歷史也最悠久。期望新成立的寫作中心,未來能成為當代華文文學創作的一個據點。

●附記:2013年12月台師大成立「全球華文寫作中心」,2014年3月27日將舉行揭牌儀式。


  人文薈萃

慢慢讀,詩/蝸牛
蜂飼耳/作;林水福/譯/聯合報

小蝸牛拖著透明的箱子
還沒固定的軟軟的那箱子
不能往後拉
一有什麼狀況就
破碎
沒狀況才好呢 可是
東西翻開來  牠常 貼近地面
進入箱子的  只有身體
其他部分 對誰都是沒用的東西
(食用之人除外)
小蝸牛  因此經常
彎下腰的我
往樹叢裡尋找時割到臉頰
滲出血  找尋小蝸牛
棲息在那漩渦裡 現在也
還住著

  小蝸牛即使死了殼還留著
  它會掉到地面
  篝火途中 撿起來丟進去
  條紋著火了
  條紋之外的也著火了
  老問題的爭吵在後邊 打破窗戶
  從新的破洞 盤子飛出來 墜落
  從聲音聽來不是破得很厲害
  可能是買新的了
  (應該是不易摔破的材料)
  即使要女的搬家
  將來也 一定 會再發生

小蝸牛拖著透明的箱子
軟而輕且塞得滿滿的那箱子
有點追趕不上的速度 往四處分散
一有什麼狀況 馬上
破碎
希望看到 一翻開石頭牠就在那裡
(牠不在的殼可以用來貯存清晨下來的水)
往鍋子裡掏水的勺子 以那樣的速度運行
在角落收集 讓喜歡的水在清晨垂下
成了波紋 擴散 小蝸牛的思緒
在那漩渦裡住了大約三十年

●蜂飼耳,1974年生於神奈川縣,早稻田大學碩士課程修畢。詩集《現在也還繼續濕潤的陣地》獲第五屆中原中也賞,《食人者被食之夜》獲第五十六屆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賞。另有詩集《隱藏的葉子》,小說、散文、繪本、翻譯等作品。


  訊息公告
不起眼的檸檬妙用多
檸檬不只能做成飲料,這小小鮮黃的水果有 其他更多的用途喔!舉凡抗菌、美容保養、 清潔、驅蟲……生活中有許多檸檬可以派上 用場的地方,天然又好用。

開放提問》親子煩惱的出口 訂【李崇建•親子QA電子報】贈好書
udn 第一份親子QA電子報,惱人的親子問題都歡迎你來問!現在訂閱【李崇建•親子QA電子報】,就有機會獲得親師教養書《麥田裡的老師》一本,訂戶提問再抽套書,寶瓶小書包等你拿!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