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國民黨總統人選的上中下三策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4/15 第347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聽不懂民進黨在說什麼
聯合報社論 聯合/國民黨總統人選的上中下三策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會通縮嗎?周全準備才能安定人心
民意論壇 3學者4意見 + 理想主義者 卡死房地合一稅
荷蘭衰敗史…炒房葬送當年強權
促朱捧柯觀察蔡 陸在等2016…
中捷枉死 林佳龍柯文哲只有嘴上負責?
亞投行扭轉世界資金 別「小心眼」應對
不放心民進黨 亞投行不開門
去梯言/美國夢,中國夢,台灣夢?
中捷意外/全民督工 上網回報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聽不懂民進黨在說什麼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蔡英文的幕僚說:「過去六年多來,有九二共識,問題還不是一大堆?」

這話是什麼意思?確實,有九二共識,問題還是一大堆。那又該怎麼辦?難道推翻九二共識,問題就解決了嗎?

有九二共識,問題還是「一大堆」,沒錯。不過,九二共識至少還能在台、美、中的共同默契下,維持兩岸和平發展。但是,若撕毀了九二共識,一旦出現地動山搖的局面,問題豈不是「更大堆」?

民進黨常說:「有ECFA,台灣經濟還不是不見大好。」但是,民進黨卻不承認,若沒有ECFA,這幾年台灣經濟的困難會添增多少?正如,有九二共識仍有問題,但若沒有九二共識,萬一鬧到兩岸交流停斷,烽火外交再起,台美齟齬又生,台灣內部撕裂,將如何收拾?蔡英文必須說清楚:民進黨如何保證「沒ECFA比有ECFA更好」的台灣經濟?又如何保證「沒九二共識比有九二共識更好」的兩岸關係?

同樣教人聽不懂的是,蔡英文說「兩岸關係只是國共關係」。但扁政府任內完成了小三通,馬政府並未斥為「民共關係」;蔡英文曾指ECFA「傾中賣台」,後來又「概括承受」。可見,對外政策應有bipartisanship(兩黨合作)的認知。同理,「九二共識」更絕不只是「國共關係」,而是台、美、中的政治共識。其實,「反九二共識」才是民進黨的「一黨政策」,才是「黨國不分」的主張!

蔡英文的「維持兩岸現狀」碰了壁,民進黨把火氣全發到國民黨頭上,好像又要將對外挫折轉為對內鬥爭,說出來的話愈尖酸,卻也破綻愈多。我們多次忠告:民進黨愈閃避九二共識,就會愈抬高九二共識,愈吵愈紅火,愈甩愈黏手!

   
聯合報社論
聯合/國民黨總統人選的上中下三策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國民黨公布了總統候選人提名辦法,但黨內由誰出戰二○一六迄今仍無眉目。綜觀目前各項民調,國民黨無論由誰出馬,都與民進黨的蔡英文尚有一段差距,人選遲遲未定正是主要原因之一。由於二○一六是總統與立委併選,若不全力以赴,國民黨可能連國會多數黨的地位都要拱手讓人。對藍營而言,情勢之嚴峻,絲毫沒有樂觀或徼幸的餘地。

在黨內低迷的氣氛中,目前明確表態願意一戰的,只有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其餘可能的人選,如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都表現得諱莫如深。如此一來,更加深了黨內的危機感,包括各種權謀、算計運作不斷。雖說政黨輪替是民主政治的常態,但國民黨身為執政黨,對於保衛政權、延續執政如此消極,不僅讓同志感到失望,也讓支持者無所適從。

回顧過去六次總統直選,國民黨或泛藍候選人的民調從未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上;可知,這次形勢之危殆異於已往。但平心而論,藍綠基本盤其實相差無幾,甚至泛藍要略勝一籌,只要藍軍提名「對的人」,又能集思廣益採取對的戰略,大家齊心一搏,未必沒有逆轉勝的可能。最怕的是,選戰還沒開打,黨內自己人就先明槍暗箭殺得死去活來;若走到那步田地,就不必再奢想勝算。

要打贏這場選戰,國民黨的「上策」,就是要設法重新整合「泛藍基本盤」,找回離家出走的黨員,營造泛藍大團結氣象。尤其在立委選舉方面,若干地區除了進行泛藍的跨黨整合,甚至可以結合一些形象清新的民間專業人士共同出征;如此,亦有利吸引可能投向第三勢力的中間選民。若能整合出一個跳脫傳統黨派思維的「夢幻組合」,對內對外都可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創造出不同局面。

「泛藍整合」說來容易,做來困難;整合機制如何產生是個問題,各政黨、政團間如何取得互信又是個問題。最重要的是,「大藍」國民黨必須展現大器和大義,才能說服「小藍」親民黨和新黨的攜手合作。這點,除了需要黨中央的宏觀思考,也需要有人不辭辛勞居間穿梭。否則,政治人物若各懷鬼胎營一己私利,泛藍整合將無可能。

若泛藍難以整合,國民黨的「中策」至少應該是派出「最強棒」應戰。傳統上,國民黨提名的思維是:可能人選先有「意願」,然後再用「協調」或「初選」方式產生候選人。但若要推出「最強棒」,提名程序應該「由下而上」,朱立倫也好,王金平也罷,甚至吳敦義、洪秀柱或李鴻源,只要是可戰之才,黨內就應採全民調或混合式民調,由人民決定誰代表出征。一旦在此機制勝出,此人選就應義無反顧,代表國民黨決戰。

這個機制的關鍵,首需打破現有提名機制的窠臼,其次是黨內的強棒們必須視代表黨參選為一種「義務」,而不只是權利。畢竟,國民黨已面臨政權保衛戰,若此時還想著其他後路或別的私念,最後只會與黨俱沉。這種人必須慎思!

如果國民黨決定仍以傳統的「表態、登記、協調、初選」程序來產生總統候選人,那麼「下策」就是跳過「協調」程序,只要有兩人以上登記參選,便進行初選。如此,一來可以杜絕協調可能產生的「不服氣」心理,二來也可藉由初選的過程拉抬候選人的和政黨的氣勢。

經由黨內初選程序選出的人選,未必就是「最強棒」;但既有主動代表國民黨參選的意願,又在競爭中獲得民意的支持,應就是黨內最具參選正當性之人。回顧過去,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總是透過「指定接班人」或「協調」產生,此次若能經黨內初選產生,也算開創黨的民主典範。

國民黨要贏得總統大選,路途仍遙;反觀民進黨,蔡英文也仍在為她的「最後一哩」奮鬥。選舉從來不是容易的事,過去國民黨敗選,原因幾乎都出在自己內部分裂、犯錯,而不是對手做對了什麼。同樣的錯誤,若再重蹈,就是愚蠢。提出最好的人選,證明自己最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藍軍才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會通縮嗎?周全準備才能安定人心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結果較去年同期下跌0.61%,今年第1季較去年同期下跌0.59%,主計總處預估CPI下跌情況將延續到第2季,不過,由於核心CPI仍上漲,主計總處認為造成CPI下跌主要原因是國際油價下跌,由於其他物價仍上漲,目前國內物價變動溫和,並無不健康,也不用擔心通貨緊縮。主計總處進一步指出,從總體經濟面而言,油價下跌會讓油料費支出減少,民眾將更捨得花錢,企業的投入成本也可望降低,這對民間消費及經濟動能的提升都有正面幫助。

如果這真只是油價因素造成,且是短期現象,過了年中後,物價又可以回到真正的「健康」狀態;甚至還可以因為物價下跌而增加消費投資,那麼就真是萬幸。但我們要懷疑的是,近來油價最低點出現在1月每桶45美元以下,而2、3月反彈至55美元,為何CPI卻仍逐月下降,相對去年跌幅也逐月擴大?

又如果低油價低成本,可以增加消費投資動能,為何第1季的進出口呈現衰退現象,尤其是進口相對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5%,資本設備進口減少9.4%,農工原料減19.4%,即便以原油進口數量7,000萬桶來看,亦減少16.7%?又為何前兩個月的製造業生產指數成長幅度會較去年第4季明顯縮減?由以上第1季數據的變化來看,與原先年初樂觀的估計,顯然有相當大的落差,國內的消費、投資及經濟動能相較去年第4季,也並沒有因為油價下跌更多而擴增,反而有衰竭的現象,這樣的趨勢並不健康。

倘若主計總處只關心指標上是不是真的到達了通縮定義,而忽略了其動態變化,及背後所可能隱含的危機,那才是真正危機所在。許多人認為,目前的物價下跌只會是短期現象,不必擔心;而原因也很清楚,只因為是油價下跌,所以無妨。但我們會問,為何過去油價上漲所形成的物價上漲,大家那麼害怕呢?這是因為,無論是通膨或通縮所造成的螺旋型惡性循環,最大的關鍵不在於是什麼原因造成,也不在於物價上漲或下跌時間多長,而在於民眾或企業對於通膨或通縮的預期心理是否形成。

一旦通縮預期心理形成,所有民眾、企業的經濟決策及行為,將產生180度的轉變,既然預期物價會下跌,所有提前消費、投資行為都顯得不理性,借錢來消費與投資更是錯誤,所有經濟行為,會從積極性轉為消極。美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日本過去消失的20年,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這也就是為什麼,包括美國、日本及歐洲央行會採用極端的貨幣寬鬆QE政策,就是為了避免落入通縮漩渦裡。

第1季的物價下跌情形,當然不能說是通縮現象,但若從其變化趨勢,以及其他經濟數據來看,說是健康狀態,恐怕也太樂觀。或者,我們換另一種問法,先不論會不會有通縮?而是問,倘若發生通縮,政府的因應策略是什麼?採貨幣寬鬆QE?再降利率?或是啟動大規模公共投資?先別說這些政策是否會有效,以目前台灣所處的貨幣及財政狀態,政府還有多少空間可以實施再寬鬆的貨幣或財政政策?說實話,政府若不說出來,很難想像還有什麼可以因應萬一通縮的絕招。

有趣的是,通縮會不會發生,常常決定於我們的態度為何?倘若我們認知到可能會發生通縮,而想盡辦法做周全的準備,那麼人們反而不擔心或預期通縮;如果,只有一張嘴鐵口直斷,斷言通縮不會來,但卻提不出什麼因應之道,也看不出因應決心,那麼,一旦民眾有了自力救濟想法而持續目前保守行為,誰說通縮不可能?

   
民意論壇
3學者4意見 + 理想主義者 卡死房地合一稅
陳聽安/政大名譽教授 陳國樑/政�聯合報
自財政部著手房地合一課稅改革以來,各方意見不少;甚至有人叫嚷改革之舉違憲,揚言將申請大法官會議解釋。既得利益者反對現狀改變的反彈乃屬意料中之事,著實令人擔憂的反倒是另一種改革的阻力。

土地與房屋交易所得課稅改革的兩大方向—按買賣的實價課稅以及合併計稅,除既得利益者外,一般多表贊同。部分人士認為百分之十七的比例稅率過低,或長期持有再予以優惠,是變相鼓勵養地、有圖利地主之嫌等意見,在筆者看來,仁智互見,三個學者有四種不同的意見,不足為奇。但某些理想主義者,打著公平正義的大纛,謂非大刀闊斧,不足以改革房地稅制;極力主張對獲利金額應課以累進稅率,並且日出條款必須溯及既往,否則即是藉改革之名、行減稅之實云云…殊不知自己已成為改革的阻力。

在如此的氛圍下,即便合一課稅的大方向已早有共識,但改革方案仍然出不了行政院的大門。房地合一課稅改革遲遲不得定案,加開公聽會未見凝聚更多共識,反而有在原地踏步之虞,蓋因既得利益者與堅持累進課稅者,一再試圖影響決策。筆者憂心有關累進課稅的討論有誤導可能,有必要深入討論,以免旁生枝節,延誤政策進展。

筆者的觀點:實價課稅擴大了稅基,不僅解決了原本一年內土地交易利得免稅的沉痾,也將原本課稅價格過低所造成的免稅利得納入了稅基;合一計稅則可望消除土地與房屋之間,價格上的人為作假。至於是否必要以累進稅率,方符租稅公平正義,應從兩個面向思考:房地交易所得的本質以及借鏡他國的經驗。

首先,房地交易所得之本質為資本利得,課稅採實現基礎,與一般所得相較,容易引發閉鎖效應,扭曲房地市場的正常交易;稅率訂得高或採累進課徵可能使稅基萎縮,未必能徵到更多的稅。稅收不到,談公平正義就是空言。

其次,證諸主要國家的房地交易利得稅:美國採與一般所得分離計稅,按比例課徵,加拿大亦同,法國和德國亦相仿;日本和韓國也採與一般所得分離計稅,但韓國採累進稅率;新加坡則完全免稅。英國的情形比較不同,除採比例稅課資本利得稅外,另按累進稅率課徵印花稅。

經濟學大師Alfred Marshall有句名言:解決經濟問題,除要有一顆溫暖的心,還需要有冷靜的腦。此話用之於房地課稅更是如此。公平正義之心人皆有之,但想單就課稅方式達成,有其局限。更加重要的是,稅率的設定,公平和效率務必兼籌並顧,過度強調一方,理性的考量就嫌不足。對此,現行土地稅制已有足夠的經驗。漲價歸公目標何其崇高,土地增值稅適用累進稅率,最高稅率也曾達八十%,結果如何?漲價歸公比例幾何?公平正義有多少?語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稅率過高,結果有可能適得其反,不得不加三思。

房地合一課稅日出之時,為奢侈稅廢除之日,在法律不溯既往原則下,新法上路,需適當考慮其與舊法間的連結。最新的改革方案中針對持有未滿一年及兩年的房地交易所得分別課以三十五%及三十%的稅率,實已有銜接奢侈稅的寓意。但新、舊稅課稅的目的、標的、稅基、稅率、免稅範圍及條件等互異,執意追溯的討論,徒增困擾。

最後,希望房地合一課稅盡速定案,早日完成立法。

   
荷蘭衰敗史…炒房葬送當年強權
黃丙喜/台灣科技大學管研所教授(/聯合報
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賴妥善的產業政策,興利及除弊,胡蘿蔔和棒子,缺一不可,而最佳的策略是大禹治水。政府目前對於房地產業的飆漲又重蹈過去只知圍堵打擊的覆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房地產業的暴起暴落,將對國家的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二○○八年由美國房利美、房地美所捲起的全球金融風暴,殷鑑不遠。房地產何以每隔約十年就要歷經一次暴起暴落的惡性循環?主因在於,政府對這個火車頭產業欠缺妥善的發展政策。平時以自由經濟之名,把它做為美化GDP指標的工具,一旦房價過高,造成社會指責聲浪,又拿它來祭旗。如此不穩定的外在環境,讓它的經營賭性十足,也普遍側重政商關係,短利是圖。

這樣不穩定環境下的賭徒心態,加上政府長期的土地、稅賦和金融政策進退失靈,當然就會共同造成社會貧富差距失控和民眾居住正義失當的巨大後遺症。房地產業本身也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性風險和危機。

房地產價格高漲是去年三一八學運的導火線,也是民眾普遍對政商關係和兩岸經濟高度懷疑的源頭。二○○八年以來,遺產等稅賦的降低,加上鮭魚返鄉投資的鼓勵,造成巨額匯流回台的台商資金,卻因長期找不到產業投資或參與國家建設的出路,紛紛轉而大量流入房地產市場。此是國家欠缺完整的政策所致,房地產和台商卻飽受罵名。

荷蘭十八世紀國力的衰退,格外值得我們借鏡。荷蘭當時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也是世界的金融霸權。但是,國內長期的產業投資缺乏導致民間資本競逐於房地產投資,造成產業競爭力愈來愈差,貧富差距卻愈來愈大,中產階級也愈來愈少,最後被英國及法國打敗,拱手讓出強權的地位。台灣過去十幾年正在步入同一後塵。

台灣因為房地產的暴起所導致的貧富差距,已到不容坐視的地步。根據瑞士信貸銀行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台灣前十%的富人占全國總財富比例,已由二千年的五十四.三%,一路攀升到二○一四年的六十二%。根據美國財經雜誌《富比士》的「台灣四十大富豪」排行榜,二○一一年前四十富豪的財產躍升至九二七億美元,漲幅高達卅二%,卻多非靠勞務賺錢,而是資產上漲所致。這豈是國家社會之福?政府不能只知用稅率、匯率和利率三招,應該同時思考健全產業環境的永續發展之途。

   
促朱捧柯觀察蔡 陸在等2016…
范世平/台師大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聯合報
台灣不能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會員,原因是兩岸關係今非昔比。結果台灣不但期望落空,讓美國不開心,還提不出具體獲利評估。或許馬英九決定參加亞投行是展現善意,但北京已冷處理。

朱立倫已確定參加五月的國共論壇,但是否舉行朱習會卻未敲定。從朱立倫來說,如果要選總統,自然不會去,否則會和連勝文一樣,被批評是向習總進行「參選請示或報告」。而既然去,就一定要有朱習會,否則意義有限。但朱習會若只是行禮如儀,則無法展現新局;但要有所突破,則北京又不一定答應。

對中共來說,還是希望朱立倫出來選,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蔡英文相抗衡者。所以某種程度,是藉由朱習會的舉辦與否逼朱出馬。朱若不想選,還想朱習會,還想拿禮物,機會恐怕不大。

而對於王金平參選總統,北京則是提防,因為王若執意參選,除了只是讓馬英九難堪外,既搶了朱立倫的機會,贏的機率也不大。由於王與民進黨的關係匪淺,讓北京擔憂王可能是選假的。

對於柯文哲,北京則是力捧。

柯P對陸媒說「在當今世界上並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所以一個中國並不是問題」。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立即表示「讚賞」。事實上,「一個中國不是問題」,連台聯與黑島青都支持,他們強調一中一台,所以一個中國當然不是問題,中國就讓你中華人民共和國去用,我用我的台灣。

對於蔡英文,北京則是持續觀察。

蔡的民調領先,蔡的「親美防中」符合美國利益;而對於是否承認九二共識的問題,有柯P的「一五共識」當擋箭牌,衝擊下降。所以,只要蔡不公開否定九二共識,與柯P一樣模糊處理,則北京不會出手,只會重申立場。

總之,「共產黨只跟有實力的人打交道」,柯P不承認九二共識,北京仍開綠燈,顯然他除顛覆了台北市政府與台灣政治文化,也顛覆了兩岸關係。如果柯P碰觸了兩岸的政治議題,而國共論壇還在討論「三中一青」的經濟與社會議題,國民黨未來將失去兩岸議題的主導權。因為,三一八學運固然是青年對低薪與貧富不均的不滿,更是擔憂台灣的主權與民主會因兩岸交流而受到傷害。所以,朱立倫想提出新的兩岸政治論述,卻被柯P搶頭香,顯然是受限於過去的國共架構,無法放手一搏所致。

   
中捷枉死 林佳龍柯文哲只有嘴上負責?
黃小陵、賀光卍/聯合報
黃小陵/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秘書長(基隆市)

賀光卍/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前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台北市)

台中捷運鋼梁砸死四人的重大工安事故,我們要說,這絕非「意外」,也絕非只是「個案」,是各種結構性因素造成的「常年人禍」!

各方都在探討原因,台北市長柯文哲及台中市長林佳龍表態會負責!我們要問兩位市長,你們真有準備負責嗎?你們負得了責嗎?

這已不只是關乎工人生死的工安事件,更是攸關百姓安危的公共安全事件,危險的吊掛作業怎可白天施工?為何圍籬撤離?為何沒交維?為何造成吊掛作業重心不穩?在在都指向為政績趕工是致命因素!

「不趕工就罰錢!」中捷案一名亡者下包商的四弟直指核心!原本層層轉包制度、低價承標制度、及漏洞百出的勞檢制度,早就使營造業的工/公安風險居高不下,經過工作傷害受害協會多位營造業職災受害者討論,我們認為政治人物「趕工求政績」更是造成安全防護全面崩塌的致命因素!多年來,這個致命因素已奪走數百條人命!

台北捷運在阿扁市長任內,為了「一年一條、五年五條」的政績,以「壓氣工法」施作,這種危險工法使得近五十名工人罹患「潛水夫症」職業病。高鐵、雪隧為趕通車,施工期間至少六十名工人傷亡;五楊高架工期從六年縮至三年,造成十工人殤亡及數十件職災案。政治人物不分藍綠,為政績趕工,結果常是無辜工人及百姓賠掉性命!

林佳龍市長要求中捷提早兩年完工,算一算,二○一八正是要再競選連任的時候;他也曾因為怕引起民怨,而提過要「還路於民」。這些都足以讓包商拚進度,以至於在白天施工,及撤掉圍籬等,造成這起不幸的重大公安事件。

中捷工程中,台北市捷運局負責設計、施工、監造,應屬最上游大包商,各種施工安全防護計畫及措施,都該全權負責,台北市政府怎麼在檢討報告中,完全沒提及北捷該負什麼責任?柯文哲市長也沒站在最上游包商角色自我檢討究責!而檢調又只偵訊下游包商的工程人員、吊車司機等基層人員,每次重大公安事件,這種抓小放大的責任歸屬,不僅非常不公平,更使得上位者不關緊要,下次絕對再犯!

此案尚有一關鍵,遠揚營造是工安累犯,為何一再得標?其中政商關係也應嚴格檢驗。多年來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一再提出,應徹底檢討營造業層層轉包、低價承包及不堪一擊的勞檢制度,並要求制定公共工程黑名單制度。不管藍綠執政,不僅不徹底變革結構性因素,還加上「政績趕工」,更讓公共安全防護網全面崩塌,施政錯誤足以殺人!這起事件,我們要嚴格要求兩位市長,徹底檢討根本原因,自行究責,不要卸責!

   
亞投行扭轉世界資金 別「小心眼」應對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聯合報
亞投行是改變世界資金流動布局與配置架構的一項戰略行動,具有長遠影響,積極企圖永續接軌國際的台灣,絕沒有缺席的理由。

廿世紀能夠成為人類社會成長進步最快速發展階段,乃因為所有「經濟戰略」都能得到財務支持而達成的。一九四四年布列敦森林體制之居功厥偉,毋庸待言。

不過也由於布列敦體制,長期受制於世界銀行及IMF交互運作慣性,導致全球資金八十五%流向先進國家,十五%流向中進後進國家的格局,也肇致全球化運動開展後,窮國富國落差益發擴大;一旦發生世界金融海嘯大變局,先進國資金泡沫爆破,而必須搶奪中後進國資金回流挹注時,當然造成中進後進國家一時的「資金大水荒」。因此,才有二○一二年金磚四國峰會,中國胡溫體制之倡議「籌設金磚銀行及自主自救基金」以對抗世銀及IMF的「窮國被迫反應」行動方案。

但是,因為金磚國家幾乎都係世銀及IMF的超大債務國家,在歐美日威勢壓制的現實下,千億美元金磚銀行及三千億自救基金籌設行動,其實一開步就有了難以為繼的窘態。

然則,習近平倡議的亞投行,卻是另類主動出擊,搶奪國際資金流向配置權的行動:在客觀小環境方面,是整個亞洲區域基礎建設投資需求至少八兆美元,依世銀、IMF、亞銀現制運作,即使用上一六五年時間,這一缺口需求都不可能得到滿足,而存在極大可投資機會。

另在主觀方面,中國已進入了新常態,經濟生產大過剩、鐵公路基礎工程建設能力高閒置、人民幣國際化亟須推進,亞投行的建置,正可以有效爭奪歐美手中的國際資金掌控權,且可同時解決主客觀大小環境挑戰問題,尤其是絲路基金的成立,大增亞投行的競爭力,使得英德法多國不惜背棄美國而相繼加入。

截至目前將近五十國家創始會員,已遍及亞歐非,亞投行根本不再只是亞洲區域的投資開發銀行,而是「由亞洲資本發起」的跨洲際開發銀行,既可取代亞銀,亦足以取代歐洲復興銀行角色。一旦自二○一六年起正式運作,則大有扭變一九四四年以來世界資金的全新配置結構,不啻表示未來全球資金每年將有四至五兆美元會在亞投行體制架構下流動,其對全世界經濟發展版圖,尤其國民福祉經濟榮枯,將產生重大的衝擊。

正因為這一願景實現的可能率極高,所以才會引發美國激烈反對,同時這也表明,倘若台灣自外於這一趨勢,其後果將會何等慘烈。

然則,面對這一變局,台灣內部反對黨派卻一如舊慣,用「黑箱作業」、「沒有社會溝通,倉促草率決定加入」、「國際事務兩岸化」的「小心眼戰術」,無限上綱地將加入亞投行打成服貿第二,極可能逼使台灣在未來世界資金流動大轉向的洪流中,被邊緣化,甚至被虛無化。

   
不放心民進黨 亞投行不開門
孫揚明/資深媒體人(新北市)/聯合報
政府加入亞投行的意圖果然受阻,至少是成為創始會員的期望已經落空。而這個受阻的結果,也不出意料的成為各方責難的箭靶。

令人難過的是,對於這樣的結果,說風涼話的人有之,看笑話的人有之,放話批評政府的人有之;有人說是政府此一決策過於孟浪,事前未能與中共磋商,而導致此難堪下場;有人則表示,是因為決策的不周延所致。

令人好奇的是,除了這些片面吃吃政府的豆腐,表示自己的清高者外;居然不見有人出來把話說清楚,講明白。

其實這個結果,不過是中共對於台北在明年大選所可能出現結果的憂心和「預先反應」而已。而這個憂心的背後,還是要歸根於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所可能引發的後果。

完全按照理性邏輯的分析來看,北京這樣做,有其必然性;因為北京對台北明年的大選後果,有高度的不確定感。這個不確定感來自對可能勝選的民進黨大陸政策的不明確。如果現在就讓台北加入亞投行成為創始會員,明年民進黨如果勝選,北京無法確定,這是不是會變成民進黨宣揚台獨理念或是進行兩個中國的舞台?

僅此一念,就足以讓北京暫緩台北的申請。站在全然理性的分析角度,北京必然是將台北的加入申請,至少是放到台北的塵埃落定之後;而如果屆時勝出的果真是民進黨,而該黨又無法提出一個令中共和美國滿意/可接受的大陸政策的話,亞投行的申請加入勢將成為北京對民進黨的談判籌碼之一;如果到時後民進黨一直無法滿足北京/華府的需求,那台北最終無法加入,也完全不令人意外。

更不用說那是一個北京所主導的國際組織。

其實,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的前處長包道格早在三月廿五日就曾在華府明說,「如果兩岸無法找出共同的基礎作為持續合作的基準,兩岸關係中台灣民眾喜歡的部分會無法持續。」情況現在出來了,然言之諄諄,聽之藐藐,無奈。

當然,你可以騙自己或是繼續騙台灣人民說,沒關係,那只是一個不重要的國際組織,不加入沒有影響;但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去梯言/美國夢,中國夢,台灣夢?
公孫策/聯合報
中國強力推銷亞投行,除了美國和日本之外,世界主要國家都已表達參與意願。很多分析都認為,美國的霸權基礎正快速流失。

英、法、德等盟友,為什麼不理會美國的勸阻?難道只有經濟因素嗎?

春秋初期,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最後兩次會盟都在葵丘(今河南商邱)。第一次葵丘之會,齊國國力如日中天,與諸侯約定四事,甚至包括了干預內政的「約定」。第二次葵丘之會,則是齊桓公由巔峰而下坡的轉捩點:那一次,由於齊桓公對諸侯的態度既驕傲又跋扈(震而矜之),當場就有九個諸侯脫離盟約。

晉獻公因為生病,延後一天前往葵丘,在路上遇到正在回程的周王室太宰姬孔,姬孔對晉獻公說:「齊侯態度驕傲,老弟你不必去了。」於是晉獻公打道回府。

美國失去盟友的向心,事實上也是由於「震而矜之」。

二戰結束已經七十年,這七十年的前半,美國的盟友可以說都曾受到它的恩澤,所以美國穩坐盟主,而半個世界,除了蘇聯集團之外,莫不懷抱著「美國夢」。然而,盟主畢竟不是天子,不是君臣關係。盟主對盟友驕矜,好比富貴者驕人,貧賤者寧願穿上鞋子回家!

即以世銀、亞銀為例,前者美國獨享否決權,後者美國跟日本都有否決權,而其他國家都得仰美、日之鼻息。此所以中國提出「亞投行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否決權」,讓歐亞國家感覺非常受用,這才是各國紛紛表態加入的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美國的霸權容或過了巔峰,但並未急轉直下,更重要的,中國的霸權還不是那麼真實。

接續前面的歷史故事:晉獻公是晉國開始強大的國君,可是晉獻公死後,晉國經過了一段政變頻繁期,三位公子輪流當國君,直到晉文公上台,國內定於一,才建立了晉國的霸業。

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招徠歐亞國家一同作「中國夢」,可是得要等他證明他是「晉文公」,才會得到天下諸侯的認同。

然而,台灣卻沒有太多籌碼可以慢慢看、慢慢等,曾經我們都懷抱「美國夢」,如今則有一部分人懷抱「中國夢」,但另一部分人卻極力排斥,這使得我們原地打轉,無法向前。

問題在於,為什麼我們沒有「台灣夢」?有志於二○一六大選的候選人,又有誰能告訴我們,他(她)的「台灣夢」是什麼?

   
中捷意外/全民督工 上網回報
蔡文杰/社大講師(台南市)/聯合報
中捷事件,預防絕對重於治療,其實全國民眾都可以盡一分力量。

有個很好的管道「全民督工」,它有專線也有網站。我曾透過全民督工網站檢舉附近工程施工防護措施不足,相關單位立即派人來處理,過幾天就回覆處理情形,並拍照比對讓你過目,堪稱是相當有效率一點都不官僚的組織。

中捷事件如果有多一點熱心的民眾,人人都好管閒事、發揮正義,像是施工單位超時工作、安全防護不足、施工期間塵土飛揚等都可檢舉。雖然沒有獎金,但可隨時監督政府,還可提升生活品質,減少公安意外,當這樣的人愈來愈多,也許就可避免憾事發生。

   
韓國職場劇《未生》 蘊含哪些職場智慧?
最近韓國職場劇《未生》紅遍亞洲,探討的正是現代人最苦惱的職場關係,不論是韓國、日本、大陸,工作的定義被快速改寫。在精彩曲折的情節背後,蘊含了哪些能夠讓我們勝出職場智慧呢?

玩車也玩命? 「玩命關頭7」首映勁車總點名
電影「玩命關頭7」本次選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都阿布達比拍攝重要場景,除此之外,也找來許多超跑一同演出,總價值超過上億台幣,這其中你認識幾部呢?現在就一起來了解片中特殊的強悍跑車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