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好萊塢大牌電影製片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被控性騷擾、甚至性侵眾多業界女性長達30年,鬧得沸沸揚揚。由於許多知名女星先後指控曾遭受其騷擾,每天都有新的發展、新的爆炸,媒體無不爭相報導,此一性侵風暴越演越烈,力道之猛,讓我不禁感嘆「人生如戲」,真實好萊塢的黑暗似乎更勝電影情節,搞不好幾年後這件事會被好萊塢改拍成電影,打自己臉就有飯吃,不賺白不賺。
目前指控溫斯坦的女性已超過40名,包括一線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和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在20多歲初的時候,都曾被溫斯坦假借洽公名義,意圖帶至他的旅館房間。就連因為飾演《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霸氣瑟曦王后一角而爆紅的琳娜·海蒂(Lena Headey),也在推特上描述了溫斯坦強押她至旅館房間、並在未得逞之後威脅她不能告訴任何人的可怕經過。洛杉磯警局與紐約市警局已展開對於溫斯坦的調查。
就在新聞一則接一則瘋狂爆出的時候,藝人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在Twitter上發起「me too(我也是)」的串連,鼓勵曾經受過性騷擾的女性,在社群媒體上用#MeToo這個標籤寫下自己的故事。在短短48小時內,#MeToo在Twitter上出現超過一百萬次,有的網友只簡短寫了Me too,有的則分享了被性騷擾的親身經驗。
我最一開始注意到#MeToo這個社會運動,是在臉書上。我看到許多我在美國的女性朋友們紛紛寫下#MeToo,和自己受到騷擾的經驗。趕快google了一下,#MeToo果然跟溫斯坦事件有關啊。看著我的美國、南美洲、歐洲、法國、台灣女性朋友們,包括踢,寫下#MeToo並分享她們不好的經驗,我問我自己要不要也來#MeToo一下,聲援眾多廣大的女性同胞,但我又覺得我似乎沒什麼好寫的。
是的,我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我覺得沒什麼值得拿出來「說嘴」的性騷擾經驗。我立刻對於自己的這個想法覺得可怕,女人們被性騷擾竟然是個競賽,不夠慘還不能拿出來說;如果不夠慘,一堆人還說你只是想要刷存在感。
我很喜歡#MeToo的立意。我相信所有女性都有被性騷擾的經驗,性騷擾太常發生了,常到我們都把它正常化,發生了以後把它埋在心底,第二天就忘掉。可能是公車上被摸、可能是同事言語上吃你豆腐,可能是一個妳甚至不確定對方是否有意但妳心裡就是不舒服的狀況。藉由#MeToo,這世界可以看到性騷擾的多元和廣度。有那麼多人都用了#MeToo呢,她是你的朋友、同事,也可能是你的媽媽、姊妹、或女兒。性騷擾的受害者不是遠在天邊的陌生人,她們就是你身邊最親切的那些人。
#MeToo不是專屬寫給男性看的,女性也要看到。我曾經跟比我年長的女性訴苦,說我在職場上受到言語的騷擾,她竟然暗示我是我太軟弱,說她看過更多更嚴重的,跟我說女性要堅強、所以要忍,對方將來可能是要選市長的人哪。我傻眼,這什麼邏輯?妳如果覺得我被騷擾造成妳的困擾就直說吧,何必繞一圈呢。也有學姐聽了我的諮詢,質疑我怎麼會這樣處理呢?像我都會…(以下省略),最後話題結束在她讚嘆自己這些年來成長好多、已經這麼會處理這種事了啊。我的性騷擾困擾遂變成她增加自信與自我感覺良好的來源。
當然,男性也不應該被排除在#MeToo之外。作家林奕含在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後自殺,引起許多性侵受害人在網路上公開被性侵的經驗,其中包括男性受害人。我印象深刻,念到一篇自白,講述他媽在知道他小時候被男老師長期性侵之後,說了一句「怎麼可能」。任何性別都可能被性騷擾,任何人都有使用#MeToo的權利。
目前美國網路上已有女權主義者提倡使用#HimThough,呼籲把焦點從受害者的被動(me too,我也是)轉至性侵者的主動(him though,但是他),藉此要求男性發聲、承擔責任,不再由女性受害人承擔性侵的恥辱。我希望此舉不要造成男女之間更大的緊張,兩性已經戰很久了…但是在臉書上看到男性友人主動波了一長篇#howcanichange(我如何改變),甚是覺得感動。他呼籲身為從來沒有性騷擾過女性的男性,依然可以做點改變,譬如在看到女性被騷擾、男性被霸凌時,不要袖手旁觀;正視這個父權社會對於性騷擾過於寬容、太易發生,男人有能力改變這個糟糕的文化,創造一個更安全友善的社會。
#MeToo,你也有故事要分享嗎?
→原文網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