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過許多婦幼案件的律師賴芳玉說,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讓台灣出現集體情緒,尤其當憤怒、敵視、歧視出現時,社會更需要冷靜、謹慎思考,不能讓情緒去引導法令、公共政策。
賴芳玉觀察,最近的疫情發展,有兩種人常面對不友善的態度,一是來自疫區的人,另一種是出國玩的人,現在出國旅遊當然可能造成危險,但當初每個人出國可能有不同原因,若出國地點未被列為警示國家,能全怪這些人嗎?
不自覺的動作 歧視在幽微間
她指出,大眾面對這兩種人的憤怒情緒,和SARS期間不諒解離開和平醫院的醫師周經凱一樣,大眾面對集體情緒要更加謹慎,冷靜回頭去想「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生氣?」當冷靜回歸事件本身去思考,敵視和仇視的情緒不會來得這麼快。
賴芳玉說,歧視是幽微、看不見的事。例如在搭捷運看到外國人、沒戴口罩的人會多挪移兩步,就如同外國人看待亞洲人戴口罩會閃躲,「都是不自覺的動作」。
公共政策法令 別用情緒決定
賴芳玉指出,在防疫措施上,雖然有公共利益、國家利益的考量,但不能把人當成病毒,更不能用情緒決定公共政策、法令,所謂合理的防疫措施,可以經辯論來形成。
現在政府重視的是經濟紓困,但賴芳玉提醒,疫情讓家庭關係「M型化」,失業等經濟問題往往造成離婚率升高,因疫情產生的恐慌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重建,政府應「提前部署」社會福利機制接軌。
回想起十七年前發生SARS時,賴芳玉曾看過一名醫師在風暴過後,持續習慣性的到處擦拭酒精,有些居家隔離者所受到的歧視,SARS過後也出現一波離婚潮,有名醫護人員在離開醫院後,來找她表示要離婚,只因看到生命的脆弱,不願在重生後,繼續忍受早已令她不快樂的婚姻生活。
恐慌焦慮過後 心理重建重要
賴芳玉說,災難帶來心理上的創傷,包括恐慌、焦慮造成的心理問題,在風暴過後都需要重建。
這次的疫情,讓許多人在家時間變長,賴芳玉說,最近許多家庭親友間關心問候的頻率升高,連原本不常下廚的她,最近家裡也常開伙,家人相處、詢問關心的時間比以前多,正面發展的情況是讓親人間情感增溫。
但另一方面,有些家庭可能衝突也升溫,過去有研究顯示,寒暑假期間是家暴案件的高峰期,這段期間不管是居家隔離,或是因疫情造成的小孩停課、大人無薪假、裁員等情況,都可能增加破壞家庭和諧的因子。
疫情能否為人類帶來對生命更多元的角度思考,賴芳玉說,最近歐美等地疫情升溫,但疫情嚴重的義大利,即使封城,仍有民眾在陽台上高歌鼓舞民心,大家能不能轉換不同思考方式,別只剩單一思維,好像連外出吃美食都不敢讓人知道,只因社會氛圍「不允許快樂」,轉而思考人類面對病毒挑戰時,正面看待某些生命必經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