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李汶倢/換日線校園大使,圖片來源: Photo Credit:2022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提供
2007 年,鄭宜農以演員身份走入銀幕世界,憑電影《夏天的尾巴》提名第 44 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演員,是許多人看見她的第一個光點。
時間軸向後推移,鄭宜農在詞曲與文字創作之間,收攏了自己的焦慮和困惑,時而蜷縮書寫孤獨,時而登台表演、與世界交換所想;這些年,從《海王星》的〈還是會害怕失去你〉,運行到《水逆》的〈新世紀的女兒〉,帶著她的創作漂浮於各個星球,在水星逆行中尋求定錨點。
今年,她則跨足擔任 2022 第 9 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以下簡稱酷兒影展)影展特派員,並接受《換日線》專訪。
以女性身份與世界「交手」的 35 週年
採訪當天,鄭宜農身著白襯衫,搭配剪裁俐落的深色西裝背心,身後接著一頭及腰長馬尾,精緻妝容與指尖上的幾筆色彩相襯,性別輪廓在鄭宜農身上,似是帶有「游移」狀態的從容。
「我花了很多時間釐清自己能在酷兒議題上施力的地方,當我準備好時,酷兒影展就剛好邀請我了!」談起接下本屆酷兒影展特派員的契機,鄭宜農將思緒下潛到更深的層次,她剖析自己是個執著於「與事物拉開距離,藉以觀察其全貌」的人,舉例來說,像是理解「女性、酷兒身份的全貌」,對她而言就需要很長時日的沉澱。
「我雖然知道自己是一個女生,但卻花了 35 年的時間從旁觀看什麼是『身為一個女生』。我並沒有感受到女生就是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而是當每次困難來臨時,拉開距離觀看,進而發現這樣的困難會在女生身上出現。這是我的特殊狀態。」
在以女性身份與世界「交手」的第 35 年,創作「帶有性別意識」的作品的想法,才第一次在鄭宜農的腦海中浮現,「我是一個性別輪廓很不強烈的人。身為一個 35 歲的女性,我觀察到身邊其他女性即使身上披了各自不同的標籤,可是那種孤獨、困難和窒礙感卻是相同的,我想把這樣的感受寫出來。」
35 年的社會細察與生命經驗,讓鄭宜農覺得自己足以理解女性的處境,進而詮釋〈新世紀的女兒〉MV 裡一張張隨著女性身份轉換而遞減的定格笑容。關於這首歌,鄭宜農希望每一位女性在聆聽時都能得到共感,若這是一個空間,那麼各式各樣的女生都能在其中找到位置安坐。
能以如此冷靜客觀的情緒,直視酷兒身份帶來的擦傷,並坐在鏡頭前完整表達當下的感受,鄭宜農坦承,這其實是近兩年才達到的心理平衡。這般「能夠負擔,才能擁有」的精神,似乎就是鄭宜農與酷兒影展特派員這份工作之間的緣份──緣份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以「隱喻」拆解酷兒影展入圍作品
談到接下影展特派員的事前準備,鄭宜農興奮地分享:「整個工作過程很享受!一拿到片子就一直看!」
在 DVD 仍盛行的年代,鄭宜農就時常窩在家中看電影;在出席影展頒獎典禮的前段時間,她也一口氣完食 6 部入圍「台灣短片競賽」的作品,雖說是以影展特派員身份觀影,但卻完全不覺得是在「工作」,格外享受其中。
鄭宜農過去曾於受訪時提到,比起純粹用「語言」表達,自己其實更是個「隱喻控」;而或許同樣身為創作者,她在觀看他人作品時,會慣性地指認出旁人難以察覺的細節,在導演和編劇創作出的空間中任意解讀其中涵義。
至於最近觀看的這 6 部作品,是否有吸引她的「隱喻」概念?鄭宜農如同匠人攤開珍藏的工具包一般,侃侃而談:「我首先想到的是《桶妝仙女》裡的瓦斯桶,我覺得隱藏在華麗斑斕表面下的,其實是一股渴望救贖的悲傷。每一次瓦斯桶被摩擦,仙女像阿拉丁神燈一樣出現,我都覺得那像是一種求救,非得要等到老鼠咬破管線、瓦斯桶爆炸這類危險的事情發生,才會有人醒來。」
另一個讓她直呼「太喜歡」的細節,則來自《悄悄告訴她》。劇情描述兩名游泳隊高中女生之間的曖昧情愫,兩位女主角性格迥異,一個憂鬱,一個活潑;一個內心似有不能說出的痛苦,另一個則反覆以問句嘗試建立起對話。
「那位活潑的女生會一直問對方『妳怎麼了?』,就這樣問了一整部戲,透過各種方式阻止對方傷害自己。倒數第二場戲在深夜的游泳池,這個憂鬱的女生又在練習,這次活潑的女生來到她身旁,選擇跳下水和她一起游,有一種『妳要這樣,我就陪妳』的意味。」
鄭宜農說明,這場戲沒有台詞、相當安靜,但就在那一瞬間,其中一個人做了不一樣的選擇;雖然此後人物弧線漸行漸遠,可是這段跳下泳池的情節對鄭宜農而言是重點象徵,「那樣的理解很關鍵,我認為『試著理解』就是這麼一回事,是很安靜、很孤獨的事情。」
創作者透過隱喻手法創造出詮釋空間,讓觀者以自己的思維去理解,鄭宜農認為這是影像和創作中最美妙的事情。
「有些隱喻,你會知道它有很明確的終點,可是要怎麼走到終點?光是一場戲大家就有不同的走法,若可以創作出一個讓大家在其中『散步』的空間,那個感覺很好。」
「同理彼此的同時,也有無限的悲傷。」
2022 年酷兒影展以「愛宇宙•愛無限」為主要意象,向當今社會叩問性別有無作為一種複數的可能?同時亦強調「無盡的愛」與「愛的無限」,探討各種愛與性的面向。面對這樣的主題,鄭宜農是這麼詮釋的:「無限包容所有正面與負面,但達到無限前的『理解』是非常困難的,同理彼此的同時,也有無限的悲傷。」
她舉《雙面曹里歐》這部記錄變裝皇后生活的作品為例。導演潘信安在佛教家庭長大,是個陽光、積極,會去拍淨灘活動的青年男子,同時不斷思考自己為何會拍變裝皇后主題。在紀錄片中後段,導演竟將鏡頭開始轉向自己。
走在酷兒議題「日常化」的路上
今年酷兒影展「國際短片競賽」共徵得 216 部投件,參與的國家與地區創作者橫跨五大洲,可以想見酷兒議題的影響力與受重視程度,已在不同文化中深掘、擴散。談起對相關趨勢的觀察,鄭宜農說:「我們正走向一個要把這個議題日常化的過程,這是重要的。」
她認為以往在許多運動上,大家都把「彩虹」的意象表現得很明亮,有如嘉年華一般,但這可能會讓大家忘了同性間的關係也會有很沉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前陣子和勵馨基金會合作,因此接觸到『多元性別暴力』的議題。這個主題本就不討喜,因為多元性別本身就需要三、四層的解釋,更何況是這個關係裡的暴力防治。大家可能還沒辦法想像,即使是多元性別關係,也可能有暴力存在其中。」
走在酷兒議題日常化的路程上,鄭宜農希望終有一天,大眾能感受到同性伴侶間的美好與痛苦是並存著的──結婚、離婚、暴力等在異性戀身上會發生的事情,也都會在同性戀的關係中發生;明亮的彩虹背後,也可能撫摸到凹凸不平的日常,這才是真正的「正常」。
能做的,僅僅是透過作品給予撫慰
身份認同的掙扎,是許多酷兒族群會面臨的課題,身為一位不斷「向外給予」的創作者,鄭宜農認為,沒有任何人說的話可以成為另一個人的人生指南,她能做的僅是透過作品提供短暫的撫慰。
即使是看起來什麼事情都能處理得很好的人,也會有迷惘、搞不定的時候,只是不會讓人看見。我想讓大家透過我的作品知道這樣的情緒,可以稍微不孤獨一點,其實這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脆弱的一面。
出道至今 15 年,若在搜尋欄鍵入「鄭宜農」,試圖探尋其面向,會發現她始終飄移在充滿無限可能的軌道之中。而那些藉由創作觸碰過的美好、用隱喻詮釋過的理解,都是鄭宜農嘗試撫慰每個裂縫的瞬間。
願彩虹的明亮意象能在一次次的摩擦中,逐漸消散為常民生活裡無法被辨識的甜蜜空氣。
《關於作者》
李汶倢
Frau Pinguin / Deutsch und Journalistin
台南新營人,豆菜麵推廣大使。曾想征服德文卻被德文征服,以為大學四年能把德文變成母語,但留下的是幾個實習媒體,記憶依舊鮮明且熱愛。希望能做個小小的、記錄過時代樣貌的人,擁抱變動,好好生活。
執行編輯:曾聖軒
核稿編輯:孫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