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陳俊光:正常、不正常,需要界線,也需要彈性

每週 二 出刊.2017.11.14
 
本 期 目 錄 簡介/舊報明細
張老師月刊479期
陳俊光:正常、不正常,需要界線,也需要彈性
怎麼看這一條「線」
《華無式家族治療》──吳就君的治療心法和助人美學
當期簡介 

張老師月刊479期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當期文章 

陳俊光:正常、不正常,需要界線,也需要彈性

文╱陳相怡 相片提供╱陳俊光

界線不是用來傷害人、排擠人,而是用來幫助人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往的一些禁忌不再令人害怕,甚至成為新時代的象徵。相較於其他的「不正常」,精神疾病患者的聲音不被聽見,卻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如果精神上的正常和異常之間有界線的話,那一條線到底是什麼?

貼標籤,一定不好嗎?
為了趨近那條界線,現代醫學不斷地修訂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精神科醫師陳俊光指出,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最新修訂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考慮到疾病的個別差異,提供醫療人員更詳細的分類、更多面向的觀點;陳俊光認為,這對精神疾病的治療可提供更多參考,「在臨床使用上,在病歷記錄上,在與患者溝通上,有一個大家可以共同參考的診斷系統是很重要的。」

除了分類的增加,DSM-5也將過去並不視為疾病的一些狀況,列入疾病的範疇,「也就是說疾病和正常之間的界標,往原本認為是正常的那邊移動,把更多人劃進去疾病範圍內。」這樣的變化引起了一些批評,認為將精神狀態過度醫療化,而陳俊光認為,「這樣的批評,是否顯示社會普遍透過汙名化的標籤,來想像或是理解精神疾病個案?所以診斷標準的擴張才會令人不安。」

站在精神醫學的立場,「換個方向想,擁有某些症狀的人其實是接近正常人的。」DSM-5將疾病的類別增加到三百多項,陳俊光表示,這三百多項其實有很多是還沒有被列入正式的診斷,但是在臨床上卻是值得關注的現象,「那些原本不符合診斷標準、為精神狀態所苦的人,我們也變得有依據或是有名目去協助他們。」診斷的當下,「焦點不在於個案是否符合診斷標準,而是患者正在受苦,我們該如何協助他。」,回到問題的原點來看,「如果這個社會看待標籤的時候少一些敵意,多一些同情與理解的話,標籤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

(全文請見2017年11月號《張老師月刊》)
心理資訊文章 

怎麼看這一條「線」

文╱編者 攝影╱林玉雯

教室裡鬧哄哄一片,男孩、女孩,一組一組,在老師的手指比劃下入座。小女孩看了看鄰座同學,翻開書包,拿出筆盒裡的鉛筆,在桌面中間,來來回回,用力地塗出一道粗粗的黑線:「這邊是我的,那邊是你的。以後不可以超過這條線喔!」

這是許多五、六年級生熟悉的畫面。新學期、重新編班,面對共用一張桌子的新夥伴,一開始便「楚河漢界」地劃分清楚(咦,到底是誰教的?!)。

光陰推移中,線漸漸淡了、變得模糊,嚴謹一些的孩子會再度補上,但大部分的學生早已忘了那條線和當初的規定,漸行漸近的互動和嬉鬧就像是橡皮擦,吱吱嘶嘶,抹去原本的距離和防衛。

繼上一期探討「心理距離」,這個月,月刊討論的是人際之間的「界與線」。絕大部分的人都想要擁有優質的人際關係,但總是有人感嘆,一片好心善意,卻成了予取予求;寬容退讓,沒想到讓人得寸進尺…。畫線╱畫限,成了一道發著光、有著魔力的保護和提醒。只是,在種種人際的初始,是不是就要清楚劃出界線?這樣的涇渭分明,會不會將友善阻絕於外,擴大了距離?界線╱界限,是自我拿捏的分寸,還是對外的規範和約制?有需要隨著關係的親疏遠近變化而挪移嗎?

人際關係,確實是一門大學問,並不是單方面的仔細斟酌就可以操控、主導。不過,可以確信的是,當一個人擁有良好的情緒力,絕對可以大幅降低各種人際問題和困擾。因此,情緒教育已成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學習。長期致力於推廣兒童
EQ課程的「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九月底舉辦了「第二屆情緒教育國際論壇」,今年特別邀請美國賓州州立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教授Mark   Greenberg來臺,分享他在社交與情緒學習的研究和觀點。相關的精采報導,請翻閱本期第七十四頁。
書籍介紹 

《華無式家族治療》──吳就君的治療心法和助人美學

新書簡介
作者:林筱婷、杜恩年、田禮瑋、張鎔麒、楊雅嵐、李玉華、蘇益志等

「華無式」是近年來吳就君對自己的助人工作心證般的詮釋,不只是對古老中國智慧的嚮往,更是明白地指出體用之際是變化無常而沒有既定的招式

本書呈現吳就君這位臺灣心理治療先驅進行個別諮商、伴侶治療與家族治療的工作歷程。最引人入勝之處是領略治療師的思考、介入與轉折,治療過程發展的脈絡、目標與選擇,以及背後的動力等,而治療師與作者、案主、案家動人的互動,也譜寫了華人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

推薦序
王行

自師大衛教系畢業而進入臺大精神科,美麗的少女已漸漸地進入了專業菁英的行列,大量地吸收西方的心理衛生知識,使她有機會接觸到S a t i r 的著作。依據她的說法是:「一九六八年,讀了《Conjoint Family Therapy 》,就愛上Satir!」。那年她二十八歲,似乎不只是在專業上確定了學習的楷模,還投射出內心所嚮往的卓越形象,爾後她也一直追逐著大師的腳步,學習著大師的風範。我認為吳老師可能比當時的島嶼菁英們更意識到自己所憧憬的西方,不單是進步科學的知識,或是開放自由的環境,而更是當時這塊島上所需要的「自覺」,一種成為自己主人的覺醒;不只是外在政治、經濟上的自主,更是內在靈魂的精神自主。

四十二歲的吳老師終於得到機會,親身體驗與大師共處學習的時光,而這也是影響她一生的重大關鍵。「一九八○年,我帶著工作十六年所累積的疲憊、憂鬱、沮喪和退縮,飛過半個地球,到魁北克參加薩提爾的家族治療工作坊。」衷情於Satir的吳老師,在大師面前彷彿回到東勢小女孩般,望著大山,只是這座大山離自己竟如此親近。在那時刻,Satir對她說的話:「妳四十二年的生活經驗,有好多可以讓我們學的!」似乎振奮了一顆疲憊與沮喪的心,讓吳老師難以忘懷於這樣的初次接觸。她終於飛越了島嶼群山,親身體驗感受到西方心靈治療中人本精神的力量。(待續)
前期文章 全部歷史文章
出刊日期 出刊主題
2017-11-07 馬照琪:歡笑,是最大的回饋!
2017-10-31 吃素,身心靈的「時尚」!──...
2017-10-24 懷舊,是回憶,也是療癒
2017-10-17 「雨生朋友會」:因為他,我們...
我要訂閱這份報紙 我要取消這份報紙 訂報說明
.本電子報內容由 張老師月刊 提供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中心
廣告刊登消費者保護兒童網路安全關於PChome徵人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c PChome Onli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