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不打看台灣,真打假打看美國,大打小打看北京」是過去幾十年中共對台動武的指導原則,它還適用於今天的台海嗎?答案是:很大程度內依然適用。但看到這兩年台灣、大陸、美國的巨幅「量變」,我們不得不憂慮「質變」出現的可能性。
其中最關鍵的「打不打看台灣」的「台灣」首先起了好幾個根本的變化。蔡政府上任後雖然口說「維持現狀」,實際卻徹底改變了兩岸政治基礎。它一方面在理性層次堅定排斥「一中各表」及「九二共識」,一方面又在感性層次拒絕「兩岸一家親」,並大幅拉開「台灣人」與「中國人」的距離。這些改變表面上不像當年陳前總統的大動作那麼惹眼,但北京認為蔡政府「去中國化」及「漸進台獨化」的意志更堅定,步伐更急切。
今年「台灣旅行法」通過後的美台互動,更讓北京擔心台灣的台獨傾向外溢到美台關係。此外,過去支撐兩岸和平最大的沉默力量,即十四億大陸民眾對台灣的好感,也在這兩年消磨殆盡。台灣因此失去了大陸內部牽制政府動武決策的感性支柱。
變化之二就是兩岸力量對比,對台灣益發不利。我國防白皮書早在二○一五年就評估中共「已具備對我遂行大規模聯合火力打擊與拒斥外軍介入台海爭端的能力」。美國最重要的國防智庫蘭德公司曾經模擬美中如於二○一七年在台海交戰,中共將在開戰後的「幾個星期內」擁有優勢;美國航母如果靠近離岸一千浬的海面就會陷入被擊沉的危險;而美中在台海的軍力對比將從二○二○年起向中共傾斜。
變化之三就是蔡政府假「改革」及「轉型正義」之名在國內實行權力集中,不斷無情打擊異己,切割不同群體的感情與利益。其淨結果就是民心渙散、士氣低落,國軍基層幹部嚴重缺員。不少美國友人私下表示,如果台灣自己都沒有意願保家衛國,為什麼美國要犧牲大兵來保護你們?
在大陸部分,過去的「打不打看台灣」把兩岸主動權讓給了台北,而北京自己落入被動。就北京而言,它當時有不得已的難處。一是自己實力不足,力有未逮,二是台灣問題尚不足擠進優先順序的上位。但現在形移勢遷,不但蔡政府強化了台灣問題的緊迫性,而且中共實力也已倍增,而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大業,台灣問題自然不可能久懸不決。北京因此必須重回主動。
萬一民進黨在二○二○年再度勝選,就說明台灣民眾可以接受沒有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關係。屆時北京立將陷入更大的戰略被動,不僅更難解決兩岸困境,也難處理所有涉台的對外關係。
現已集權並正力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習近平主席會允許自己掉入這個困境?「動武」會不會因此從「不是選項」變成「選項之一」?若然,北京固然要衡量成本,如對國內建設及對外關係的衝擊。但從台北角度,我們也需自中共過去動武案例認識到:在主權問題上,北京對成本的考量一向相對有限;如不幸青天霹靂,事前恐無任何徵兆;所以不能輕視任何相關的警告。
台北的上上策當然還是讓大局回到「打不打看台灣」。失掉這個主動,就只有等何時及如何面對命運的安排了。(下)(台北論壇董事長、前國安會秘書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