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懷晨/文】
一九四○年春天,班雅明與摯友漢娜.鄂蘭在馬賽最後一晤,班雅明將〈歷史哲學論綱〉手稿託交鄂蘭後,前往法西邊界,嘗試非法離境;眾所皆知,於庇里牛斯山麓受阻那一夜,班雅明自裁離世。四一年春,鄂蘭與夫婿布呂歇在葡萄牙苦等三個月後,終於幸運搭上前往紐約的船隻,兩人於里斯本蹉跎守候時,曾相互於難民前高聲誦讀〈歷史哲學論綱〉。班雅明逝世時,仍寂寂無聞。戰後,五五年阿多諾編輯了兩卷《班雅明文集》,六九年鄂蘭編輯出版了《啟迪》(蒐齊班雅明最重要的多篇文章),班雅明思想才漸為人知。爾後聲名大噪,形成一股「班雅明復興」。
班雅明半生落魄,逃難而死。無疑,班雅明其人其思想被搶救回來了,完全應證〈歷史哲學論綱〉所言:為過去受難者努力的革命,「可以將一個特別的時代從同質的歷史進程中爆破出來,將一個特別的生命從時代中爆破出來,將一篇特別的作品從其一生成就中爆破出來」;這是生者與死者間守有的秘密協定。〈歷史哲學論綱〉中說,猶太人是不准研究未來的,但摩西五經卻教導他們記憶。是的,記憶與救贖,班雅明思想的兩大重要觀念。
依班氏名作〈講故事的人〉,中古歐洲有兩種善說故事者,遠行人必有故事可講,如水手;安居本鄉熟稔風土掌故者如農人。「講故事者是一個讓其生命之燈蕊由他故事的柔和燭光徐徐燃盡的人,這就是環繞於講故事者的無可比擬的氣息底□。」一個善說故事之人,援引過往每時刻,由每一段故事,記憶起另一則故事(班雅明評,說故事的技藝卻因現代小說的興起而式微了,小說家閉門造車,小說誕生於離群索居的個人),已逝之生命,是另一生命取暖的材料(別忘了〈歷史哲學論綱〉中著名的歷史天使,總是「臉朝向過去」)。
按鄂蘭的記憶,班雅明動人的故事如下:他是歐洲最後一位文人,斜槓學識難歸類:博學多聞非學者,研究大量十九世紀巴黎文獻非歷史學家,詮釋普魯斯特狄更斯卡夫卡,不真是語言學家或哲學家,熱衷猶太神學但非神學家。有趣的是,班雅明常被歸類為馬克思美學家,卻被阿多諾跟霍克海默批判為非辯證的,「在唯物的範疇裡打轉,卻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概念」,「被隱喻的(metaphorical)語言所取代」。班雅明思想最引人之處,便是揉雜了神秘的猶太彌賽亞思想與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兩種截然的衝突體(也是後世解讀他最大的分歧點)。鄂蘭說,班雅明「不是詩人卻詩意地思考,所以必然把隱喻視為語言最大的餽贈。」
蘇珊.桑塔格則以土星人格來故事班雅明,依當下流行語,憂鬱淡漠的班雅明雖廢材一個,卻也扣合了魯蛇文青的命脈性格,他文人(可愛)癖一堆:愛四處遊蕩做白日夢,好代碼,玩假名,善回文換音構詞,傑出的筆跡學家;喜藏老郵票、玩具、寓意畫冊、風景明信片;最大雄心是寫一部全由引文組成的著作;未竟之志是在一張紙上寫下一百行字;最持久的熱情是打造一座擁大量初版書與珍本的私人圖書館……。
某方面來說,班雅明熱衷收藏(物),念茲在茲的全引文式書寫,不也是希冀一種祈求諸理念(藏物、引文)彼此旋繞的用意,亦即,其慣有的寫作方式,既是碎片式,也是蒙太奇式(彼時他最關心的最新藝術技術:電影)。用班氏自己的術語來說,就是諸理念彼此旋繞成「星陣」(constellation)。星星散落廣袤宇宙,時空脈絡本不同,星座是人與星於此時一刻(jetztzeit)意會出特定意義的。藏物、引文、老故事、微物(攝影術發達,毫釐之物得以棲身其中)、歷史碎片……,在收藏癖與細節狂的班雅明眼中,原是能旋繞出饒富意義的星陣,而讓意象辯證爆破……。
班雅明最宏大的收藏品,無疑就是未完成的《拱廊街計畫》。《拱》共留下九百多頁的筆記資料,全景式書寫十九世紀巴黎,班雅明列出了幾十個子題,包羅萬象。《拱廊街計畫》考察了十九世紀,寫出資本主義璀璨的夢幻,奢侈與時尚烏托邦,「時尚規定了商品拜物教所希冀的崇拜儀式」,《拱》中有十九世紀二○年代的資產階級賭徒,豪客一擲千金,和命運肉搏。或記錄五○年代後的有牌妓女,她們頭頂羽帽著絲質長禮服,如燕穿梭聖丹尼斯大道,疲憊又盲目。或記下一八四○年前後,紈褲子弟時髦喜牽烏龜散步拱廊街,樂讓烏龜調節自己的步速。一八八九年巴黎舉辦萬國博覽會,艾菲爾鐵塔以垂直性結構展現了鐵器的自然律法,新時代的意志。《拱廊街計畫》琳瑯滿目的子題,無一不充斥班氏熟稔的超現實震驚美學,爆破了日常經驗連續性。這些軼事,瑣細摘錄的碎片,以一二手資料相互融攝,體現班氏所說「以歷史碎片來創造歷史」,在資產階級廢墟裡,碎片與碎片環繞出各樣星陣。
然而,《拱廊街計畫》中最重要的主角,無疑是大詩人波特萊爾(班雅明將《拱》第五章擴寫成〈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及〈論波德萊爾的幾個主題〉兩篇文章)。這位無所事事的詩人,稱號「漫遊者」(Fl□neur,一詞早被濫用?),詩人在城市迷宮中踉蹌遊走,觀察城裡患夜遊症的人潮,豪華商品陳列、賭場、摩登玻璃頂,煤氣燈下面孔幽靈般閃現,焦灼茫然。對班雅明而言,第二帝國的一切都徹底商品化了,詩人反對資產階級價值,演繹出做作的擬貴族遺風,就是精神上的紈褲子(dandy)。
漫遊紈褲子用深不可測的美學策略,漠然一切(就算是被狐狸咬了也微笑以對),冷斂獨行卻又尋求他人側目。漫遊者也似密探,波特萊爾自比是愛倫坡小說中的初痊病患,躲咖啡館窗後窺探著人群;宛似被動卻目光矍然不放過任何一個社會現象或底層人。或以班雅明的話,波特萊爾是一感官/意象的拾荒者,終日「在首都聚斂每日的垃圾,如守財奴看護他的財寶」,他竊眄的對象是卑下者如賭徒、老婦人、無賴漢,或街邊襲來風暴的豔女,這些意象有時如閃電就撞上他,讓詩人痙攣(又一種震驚美學),漫遊紈褲子得以進行自己所說的文字擊劍術。
班雅明試圖以馬克思方法論來批判資本社會,卻文人式只見上層建築,精神與物質表象的硬生連結,一片街景,一樁股票交易,一首詩,一縷思緒,隨處體現波特萊爾式的感通。隱喻雖是感通語言(鄂蘭語:隱喻是世界渾然一體得以詩意地呈現地途徑),但直接以上層結構對應到下層材料的方便法門,便被阿多諾戲謔為:文人與他生活社會的同化作用就發生在大街上。
的確,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革命式救贖是朝向未來的,而班雅明的時間觀讀來更多是面向過去(《柏林童年》中懷舊的光輝,彷彿能把紛紛雪片包裹入微小玻璃球中的)。班氏著作中最馬克思風格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固然提出「靈光」在技術進步藝術品複製後的衰落,而以更超現實的藝術品:電影,來達至蒙太奇震驚效果的審美政治化(哈伯瑪斯卻批判:震驚經驗不是行動,世俗啟明原非革命)。但班雅明式那濃厚懷舊氛圍的靈光神聖物之描繪——靈光如早期人物肖像「有一道環繞著他們……,靈光棲息在他們身上,甚至深入到他們外衣的褶皺與領結的凹痕內」(〈攝影小史〉),或如梵谷畫作,靈光是一併被畫到事物上的——讀來才更是班氏特有的詩意隱喻,更讓(只熟悉上層建築的)文青感通。
詩意隱喻的說法是什麼呢?讓我們再次誦讀〈歷史哲學論綱〉的猶太神學,班雅明說,人類歷史比起地球上有機生命史,「不過就像一天二十四小時中的最後兩秒」,於是,時間的分分秒秒都可能是彌賽亞側身步入的窄門——這救贖的時間軸饒富玩味(不活在救恩下的東方人對此最是費解)。依此類比,人類世界,藏物、老故事、巴黎都城諸人諸物、引文,兒時收集品,在龐然宇宙尺度中,不過都是小小的微型世界(縮時攝影裡閃現隱不可見那一剎)。「彌賽亞中止」這班雅明獨特的神學——馬克思方法論,把一種特別的時代、生活、物件、文字,或說——「收藏」,從歷史長河中分別出來,使之既被保存又揚棄。
班雅明說,收藏家是「最激情之人」,是世界之物的命相師(如此,精神病學的囤積症才詩意盎然),他的每一件收藏品都幻化出百科宇宙的一部份,每物的命運則都閃現著微塵的秩/失序。每一件收藏品,自身是片刻,也是全幅的歷史時間,同是彌賽亞介入中的每一瞬。當環繞出的星陣飽滿靜止那一剎,辯證意象的最大張力就被尋獲,歷史的進程就在被贖回的班雅明作品中保存又揚棄。
班雅明說,時間,在此歷史內不過是一枚「珍貴但無味的種子」。
吳懷晨
政大哲學博士,臺北藝術大學文學創作所教授,人文學院院長。著有詩集《浪人吟》、散文集《浪人之歌》及論述多種。
更多「班雅明,超難懂」 精彩文章,都在《聯合文學》雜誌2019年3月號(NO.413期) http://www.linkingbooks.com.tw
最新文學線上消息:《聯合文學》雜誌 官網 http://www.unitas.me
跟大家一起討論文學:《聯合文學》雜誌 粉絲團 www.facebook.com/unitasmagazi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