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Idea/我死後,請在我的IG上保留這些照片 你想過,數位世界也要「生前規劃」嗎? 牛津網路協會(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研究員Carl Öhman預測,在30年後,Facebook逝世人口的帳號將增加超過10億個,而到2070年,逝者的帳號數量將超過在世人口帳號數。從商業角度而言,日益增長的數字顯示了一項新產業「數位後事服務」的商機龐大,這類公司提供了哪些服務?又如何影響人們為身後事做準備的看法? 死亡是嚴肅的課題,死後的世界充滿未知也無法觸及,人們往往避諱談論死亡,預先為自己打理後事,在某些文化中還可能被視為觸霉頭。不過,如果科技能夠改變人死後「存在」的可能,預先安排死後不能親自操辦的問題,或讓人收到自已故親人的訊息,你是否會覺得防範未然也未嘗不可?當然,「存在」是個見仁見智的哲學命題。 網路時代以來,很多事開始在線上進行,有些還只在線上存在,人在一生中累積了漫長的數位足跡,卻很少意識到離開這個世界後,要處理的將不只是財產,還有這些線上資訊,他們為什麼值得重視?又該如何處理? 小標:鄉民死後最怕被看到的D槽,現在有人幫你刪除 GoodTrust是一個提供身後數位遺產管理服務的網站,由前Google高階主管Rikard Steiber主創,GoodTrust從矽谷頂級投資者中籌集了23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主要業務就是幫助人們處理留下的數位遺囑,以及包括帳戶、照片、社交媒體,財務資料和檔案等數位資產,客戶能在生前預先指定這些資產如何處理,以及未來將交付給誰。 Rikard Steiber照片可參考他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rikardsteiber GoodTrust可配網站截圖https://mygoodtrust.com/about 乍聽之下你或許會感到疑惑,處理後事先想到死後該如何退訂Netflix帳號這種問題,未免考慮地太細。不過換個角度想,有些人平常會在意e-mail往來或社交媒體上的數位隱私被追蹤記錄,那麼替不在世的自己維護名譽,好像也不算太未雨綢繆。 小標:數位資料,影響比你想得多 目前很多國家還沒有法律保護人死後的個人名譽,駭客鎖定死亡用戶的帳戶犯罪並不罕見。另一方面,龐大的數位足跡資料價值不菲,因為即便是離世之人的數位足跡,也可以透過數據分析做市場研究,或訓練AI新模型,當然目前這部分的道德倫理問題仍存在敏感爭議。即便不考慮名譽毀損或是數位資產的價值,GoodTrust的創始人Rikard Steiber認為,出於情感上的原因,管理親人的數位生活本來就該是頭等大事。 除了讓人預先設定保存下重要的網站和重要檔案、留下合法遺囑,GoodTrust提供的功能還有「最後的告別」服務,讓人預先上傳影片,寫好E-mail或社交媒體上的貼文,去世後發布,或選擇在結婚紀念日或生日等特定日子,分享給親友。另外,你可以列出網路上所有網站、訂閱和社交媒體帳戶,在逝世後賦予親友代理人訪問的權限,常見的包括管理Facebook上的紀念頁面、提出Paypal餘額、取消訂閱Netflix等。包含以上所有功能的VIP方案,每年收費99美元。 GoodTrust幾乎涵蓋了目前數位後事產業的主要服務:數位遺產管理,在線紀念館託管,預先創建遺囑和訊息,許多新創公司預見數位後事商機,也在產業內擴展更多服務。不過,由於大多數國家缺乏監管制度,很多大科技公司已經託管了死亡用戶的大量數位資訊,因此像Google,Facebook和LinkedIn等大公司,未來也可能會採用新創公司開發的服務,如Facebook將已故用戶的帳戶轉換為線上紀念帳戶,一開始就是新創公司的想法。 配圖 #111 #222 圖說:在Facebook的「設定」中可編輯設定用戶死後將由誰管理,或是直接刪除整個帳戶。 由於世界各地不同的法規和習俗,目前的數位後事服務也存在有待克服的挑戰。比如在美國,需要法院命令才能取得死者的一個數位帳號,如果要取得多個帳號就更加麻煩。 透過預先安排,GoodTrust這類數位遺產管理公司的系統化服務,就像在生前悄悄播下希望種子,期望當你到另一個世界時,仍能發揮些許影響。我們死後有沒有可能繼續繼續存在?這個哲學問題就像科技最終是否會讓人實現線上「永生」一樣遙遠。目前,數位後事服務公司先提供了一種死後仍存在的可能——就算離開人世,在社交媒體上也別忘了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以下為搭配素材 https://twitter.com/sudayamada/status/999810264630349824/photo/1 圖說:日劇《Dele》以數位遺產為題材,講述一家神秘的事務所接受各種「死後委託」,協助委託者在死後將某些資料刪除,但若是那些資料涉及刑事案件或家人想知道的事情,到底該依死者的意願刪除,還是打開檔案一探真相?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