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 星期三

大陸新能源車市 5月淡季不淡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06 第568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大陸新能源車市 5月淡季不淡
香港採購指數跌至49.2 營商環境轉差
陸電商物流熱度 創六年新高
羅奇:香港經濟面臨三大挑戰
滬兩證合一 34萬進口車輛享紅利
漳州「涉台勞動爭議調解中心」揭牌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 復旦大學推100門AI課程
上海入境遊 Shanghai Pass助消費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大陸新能源車市 5月淡季不淡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5月是大陸汽車市場傳統淡季,但今年新能源車銷量淡季不淡,多家上市車企發布的5月成績單表現亮眼。

中新社報導,作為大陸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巨頭企業,比亞迪成功收穫「紅五月」。比亞迪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5月,公司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約33.18萬輛,同比增加38.13%。今年前5月,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27.13萬輛,同比增加26.8%。此外,公司2024年5月海外銷售新能源乘用車合計37499輛。

民生證券分析師崔琰表示,2024年2月起,比亞迪推出相對低價的榮耀版車型,以價換量策略效果顯著,帶動銷量增長。此外,比亞迪近日發布新的混合動力技術,在油耗、續航等方面表現出色,新技術有望強化公司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助推銷量增長。  

除了巨頭企業強者恆強,「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表現也可圈可點。理想汽車5月交付35020輛汽車,同比增長23.8%,相較前幾個月有明顯回升。蔚來汽車5月交付新車20544輛,同比增長233.8%,環比增長31.5%,創歷史新高。小鵬汽車5月交付新車10146輛,同比增長35.2%,環比增長8%,今年以來首次單月交付量過萬。   

憑藉與華為深度合作而切入新能源汽車賽道的賽力斯,5月份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34130輛,同比增長298.62%;今年前5月,累計銷量達156823輛,同比增長342.35%。   

剛上市不久的小米汽車交付量有所擴大。公告顯示,小米SU7車型5月交付量已達8646輛,較之4月的7058輛有所提升。

中泰證券分析師曾彪表示,大陸多家新能源車企5月銷量實現較好增長,除了與各車企密集發布新車型等因素有關,政策端的支持亦是重要原因。

今年4月,大陸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自該細則印發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報廢相關兩類舊乘用車,並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1萬元(人民幣,下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近日發文指出,大陸官方5月15日發布通知,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並公布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車型目錄,這從政策端對車市形成了穩定支撐。預計5月大陸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達77萬輛左右,環比增長13.7%,同比增長32.7%。

此外,大陸財政部近日發布《關於下達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中央財政預撥資金預算的通知》。根據通知,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年度資金總額近112億元。

 
香港採購指數跌至49.2 營商環境轉差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標普全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香港5月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9.2,較4月50.6下滑1.4個百分點,並跌穿50榮枯線,反映出香港營商環境轉差,儘管倒退幅度輕微,卻是去年11月以來最明顯。

綜合港媒《信報》、《香港01》報導,標普全球數據指出,由於新增業務減少,港企在5月緊縮經營活動,為四個月以來第三度減產。同時,產出與訂單量跌幅更是自2022年10月以來近20個月新低紀錄。

從5月調查數據可見,不論從大陸還是海外新接的出口業務訂單,兩者都明顯萎縮。受訪業者表示,競爭激烈及經濟低迷影響5月銷售額,並指出按行業數據分析,以建造業訂單跌幅最大,製造業則減產幅度最大。業者認為,需求疲弱是出口下滑的原因。面對需求低迷,私營企業輕微地減聘人手。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Jingyi Pan分析稱,香港PMI顯示,營商環境在今年第2季中段變差,這早於上月訂單轉跌已露出端倪。

Jingyi Pan還指,5月投入成本持續上漲,但企業卻自2022年3月以來首次調低產出售價,造成盈利壓力。「由於看淡前景,企業為保銷路,於是承受成本升幅,還為客戶提供額外折扣。」

另,Jingyi Pan表示,隨著5月新增訂單跌至20個月最低,包括新訂單指數、積壓工作指數在內的前瞻性指標皆預示,近期的經營環境很可能持續低迷。

 
陸電商物流熱度 創六年新高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5)日公布5月電商物流指數為113.9,較上月回升0.7,連續三個月回升,創下近六年新高。分析認為,隨著年中「618」網購促銷活動臨近,各大主流電商平台提前預熱,也促進了電商業務量不斷增長。

從分項指數來看,總業務量指數、農村業務量指數、物流時效指數、履約率指數、滿意率指數、實載率指數有所提高。電商物流總業務量指數連續上漲。

從地區觀察,大陸全國所有地區總業務量指數均有所提高,東部地區提升幅度最大,中部地區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從需求品類來看,戶外運動、旅行裝備、外賣餐飲等旅行相關電商消費快速增長,電商物流總業務量指數和農村業務量指數分別回升2.1和1.8,分別達到129.8和129.7,年增速接近30%。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分析,隨著「618」年中網購促銷活動臨近,各大主流電商平台提前預熱,促進電商業務量攀升。此外,電商物流企業通過資源整合、科學規劃、新技術應用、數位化改造等方式,提升供給能力和運行效率,成本指數下降到2023年同期水平。

《人民日報》引述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現代供應鏈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王書成言論指出,美國貝克研究所發布《中國的LOGINK物流平台及其在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投射方面的戰略潛力》報告指出,中國在物流數據管理領域已占據全球領導地位。同時規模龐大且高效的物流體系也支持了高速發展的新業態。

 
羅奇:香港經濟面臨三大挑戰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早前提出「香港玩完」論,引動熱議,他昨日在香港公開演講再稱「昔日的香港已不是今天的香港,更不是明天的香港」。羅奇認為,香港經濟面臨三大挑戰:經濟基礎正在削弱、中美關係日趨緊張正影響香港、香港正在喪失政治自主權。

羅奇五日以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身分出席香港外國記者協會(FCC)午餐會,直言他早前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是一個警鐘,八十年代香港發展相當出色,但「現在一切都結束了」,隨著中港在政經上的聯繫愈來愈緊密,香港經濟沒有可能在增長相對疲弱的大陸經濟下獨善其身。

羅奇回憶說,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降落在舊啟德機場後,隨即被香港的活力、獨特的性格迷倒。當時香港人有願景、有戰略,香港的發展相當出色,且榮景持續時間比任何人預期都要長,但「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羅奇引述經濟數據印證中港經濟大致同步的論點。中國在一九八○年至二○一一年,年均經濟增長逾一成,同期香港經濟增長百分之五點一;其後在二○一二年至二○二三年,大陸經濟年均增長回落至百分之六點三,香港經濟增長亦放慢至百分之一點四。

他說,「過去十多年,中港經濟增速同步向下,無論是貿易、資金或勞動力流向都放慢,當中國經濟在可預見的將來表現不佳時,恐怕香港經濟也可能出現同樣的情況。」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出席格林威治經濟論壇(香港)後,隔空回應羅奇言論,說香港會一如既往支持一國兩制,要有一國,就要加強與中國大陸資本市場聯繫,互聯互通要做大做強;同時會一直維持兩制,沿用國際慣例來監管市場,令外國機構投資者或銀行來港,感受到香港的高水平。

 
滬兩證合一 34萬進口車輛享紅利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據上海海關4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進口機動車輛「兩證合一」改革試點落地一年來,該海關已累計簽發新版《貨物進口證明書》33.9萬餘份,這意味著近34萬輛進口機動車在上海口岸享受改革紅利順暢高效通關。

中新社報導,去年6月1日,進口機動車輛《貨物進口證明書》和《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兩證合一改革試點在上海海關正式啟動。

《貨物進口證明書》是海關辦結進口汽車、摩托車放行手續後,依收貨人申請所簽發的證明文書;《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是海關對進口車輛是否符合中方強制性標準的合格評定結論,進口機動車輛必須取得海關出具的上述兩份單證才能上市銷售。兩證合一改革試點落地後,企業只需申請一次,海關對合規的進口機動車輛合併簽發統一證書,供公安車輛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時使用。  

「兩證合一後,只要申領一個證書,半天就能拿到,手續簡化,時效提升,對企業來說就意味著節約更多成本。」北京梅賽德斯-奔馳(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上海物流中心經理黃龍武說。   

上海是大陸最大的汽車、摩托車進口口岸。今年前4個月,經上海口岸進口汽車7.2萬輛、摩托車1.3萬輛,進口量分別占大陸全國三分之一和超六成。

 
漳州「涉台勞動爭議調解中心」揭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福建漳州市涉台勞動爭議調解中心4日在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資區揭牌成立。這是漳州市首家專門解決涉台勞動爭議的調解機構。

中新社報導,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許建華表示,調解中心的成立將有效回應台胞台企訴求,全面平等維護台胞台企合法勞動保障權益。

據介紹,調解中心將為涉台案件當事人提供一體化運作、一站式受理、一條龍調處、一籃子化解的仲裁法律服務。

揭牌儀式上,漳州還向該調解中心的調解員頒發聘書,多方協同推動台胞台企勞動爭議化解。   

一直深耕調解領域的台胞紀千媚登陸20多年,當過陪審員、調解員,接觸過調解仲裁。她認為,調解中心的設立能為勞資雙方降低糾紛提供很大幫助,在糾紛還未走到訴訟前就先做完調解。

截至目前,漳州台商投資區台資企業累計投資總額已超過65億美元,是大陸台資企業最活躍的區域之一。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 復旦大學推100門AI課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復旦大學將在2024—2025學年推出至少100門AI領域課程。

中新社報導,據悉,學校成立AI課程建設國際戰略諮詢委員會、校內專家工作體系,對標史丹佛、卡內基梅隆和麻省理工三所大學,研究國際AI教育基本情況,進行系統設計,形成AI-BEST課程體系。

在復旦大學方面看來,垂域創新與緊跟大模型並重是目前AI發展路徑。

復旦大學AI大課將打造的AI-BEST課程體系包括:AI通識基礎課程(簡稱AI-B)、 AI專業核心課程(簡稱AI-E)、AI學科進階課程(簡稱AI-S)和AI垂域應用課程(簡稱AI-T)。

其中,AI-E課程,重點打造人工智慧領域專業課,面向修讀AI學位的學生,培養AI領域頂尖創新人才。AI-S課程,是各學科生長出來的與AI相關的知識體系。AI-T課程,是垂域應用,沉浸在產業和科研的AI應用場景之中,直接面對產業和科研問題。

復旦大學披露,校方將引入海外校外資源,以暑期學校、短期強化課程等方式,聘請海內外優秀科學家和企業卓越工程師擔任課程首席專家,將最前沿的學術和產業成果納入課程,打造具有前沿性、創新性和挑戰性的國際一流課程。   

據瞭解,AI課程將面向復旦大學全體學生開放。復旦大學人工智慧微專業(學程)還將根據課程容量,以跨校選修方式向上海高等院校開放,完成修讀的學員將獲得復旦大學「AI+」微專業(學程)證書。

 
上海入境遊 Shanghai Pass助消費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作為海外遊客進入中國大陸的重要門戶和樞紐,上海正著力打造大陸入境旅遊第一站,助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中新社報導,近期上海入境旅遊逐漸火熱,街頭出現不少海外遊客體驗City Walk(城市漫步)。據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統計,今年1月至4月,上海累計接待入境遊客近190萬人次,同比增長205%;其中過夜外國人超123萬人次,同比增長250%。

上海陸續推出支付、通信等便利措施。今年5月,上海推出不記名實體卡Shanghai Pass,緩解入境人士移動支付難,覆蓋交通出行、景區景點、文旅場館、商超購物等多元消費場景,為境外人士、手機使用不便人群提供便捷服務體驗。

據了解,今年一季度,上海已部署外卡POS機(收銀機相關設備)超4.5萬台,核心商圈、機場碼頭、地鐵車站、三星級以上飯店、3A級以上景區等實現外卡POS機全覆蓋。        

以文旅融合為主線,上海不斷升級迭代文旅消費體驗新玩法。上海目的地國際旅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鍾瑋說,海外遊客日益青睞深度體驗類線路,像本地人一樣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和居民時尚生活的交融,因此旅遊機構推出更豐富多元的旅行產品,滿足入境遊客需求。

此外,今年以來上海大型節展賽事不斷,也吸引了大量海內外遊客前來。例如,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1)在上海的三天賽事吸引了近20萬觀眾到場觀賽,其中境外觀眾占比10%,上海地區以外觀眾占比80%;不久前在上海舉辦的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四天入場超4.5萬人次。   

「旅遊業帶動效應顯著,如租車行業、酒店和房地產行業、餐飲業等都受到旅遊業拉動。」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煒表示。  

隨著大陸各地文旅火熱和特種兵式旅遊興起,王煒認為,這些新現象為入境旅遊產品開發提供了新思路。當下旅遊市場逐漸成熟、旅遊方式逐漸多元化,旅遊從業者更需要思考如何創造需求、優化服務,推出更多本地化產品來滿足消費需求,甚至激發消費潛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當各種需求、產品和服務爭相湧現時,人們才有更多選擇餘地,從而使市場變得欣欣向榮。」

 
台灣零售業的OMO佈局
7-11、全家、全聯…這些零售龍頭廣泛的實體通路網,不只提供強大影響力,也為整合線上、線下業務,實現快商務模式提供堅實基礎。然而,即使技術已相當成熟,實體零售龍頭在電商領域,依然難以跟線上通路龍頭相比。許多有意發展新零售的零售業者,即思考如何整合既有市場資源以及統一投資擁有豐富營運經驗的老字號平台,反應出實體零售巨頭對新零售發展潛力的認可。

想提早發現失智症前兆?別忘了幫腦部做健檢!
腦部退化不容易逆轉,因此早期發現格外重要,數據顯示,每年約有10%的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疾病會進展惡化為失智症。輕度認知障礙是未達失智症的前期階段,也是治療黃金期,此時若能診斷出來,把握時機給予藥物並改變飲食與生活型態,便能夠有效延緩疾病進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