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2013香港畫廊回顧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5/20 | 第2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feature
•art news
2013香港畫廊回顧
文/小編

藝術地圖在香港深耕超過10年,每年art plus都會針對香港畫廊做一次年度回顧,並出版畫廊指南(Hong Kong Gallery Guide),回首過去,幾乎完整見證了香港藝術版圖的成長。從04年才有第一家國際畫廊進駐香港到今天的風起雲湧,整體環境已不可同日而語。台灣藝術界對於香港藝術現況的興趣濃厚,可得的資訊卻一向只是片面,此次特別收錄相關的統計和趨勢介紹,希望為讀者帶來更具體的輪廓。

 
2013年香港畫廊統計報告

文/樊婉貞, 統計/編輯部 (本文所作的統計以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資料蒐集為準。)

2013年畫廊的成長是最重要及變動的一年。近25間畫廊於2012年2月至今在香港開業,包括兩間擴張或增加分店,一間改名後重新開店,其中超過80%為非香港本地人開。國際畫廊進入市場加大競爭,地產霸權加租逼遷也直接影響畫廊的生存,約有7間畫廊關閉或轉型並搬離原址,包括真正關閉運作、關閉分店只留下總部、轉型為顧問公司、暫時關閉及縮小規模。畫廊地理位置從原有中環戰區移轉到不同的區域,顯現政府投資與都市規劃政策奏效,有4間畫廊搬離原址至北角、港島南區及沙田等地,兩間在中上環區重新移位。

根據過去約5年的觀眾和統計,以往每年畫廊消長數字約在10間左右,在香港舉辦的藝博會或相關藝術商業活動例如拍賣也都約略10個,而今年近乎4倍的成長,幅度肯定超越其他亞太區城市,香港穩佔「亞太藝術市場」龍頭地位。雖然香港一般市民及藝術教育的水平與現今藝術市場蓬勃的景況,如同香港的樓價水平與市民的所得,有天堂與地獄的差距,我們仍然樂觀且期待看見這樣的成長。

畫廊版圖重新劃界

早在2004年知名畫廊—奧沙畫廊(Osage Kwun Tong)選擇於觀塘開幕,已經宣告中環市場的飽和。雖然奧沙的設立純粹因為喜愛藝術的經營者,家族擁有的工業大廈因為香港紡織產業的中落造成空置,工業大廈可以以較寬廣的空間實現不同藝術計劃的可行性,但這大膽的嘗試,間接的鼓勵了優質畫廊作品的呈現,也為不同產業區進行藝術交易的可能性,進行了開荒闢土的實驗。

港島南區

Arts Statement:香港仔黃竹坑道65號志昌行8樓D室

南港島線(東段)-黃竹坑地鐵站預計5年後建成。香港政府投資推廣署(InvestHK)有計劃地向外來投資者建議各個有發展潛力的地區,外資畫廊顯然樂於座落港島南區,包括香港仔,延伸至田灣及鴨脷洲,此香港最時尚的工業區,許多知名服裝品牌的倉庫(warehouse)都設在該處。它亦擁有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品質與外觀與中環商業大樓無差的工業大廈,附近的食肆與商舖,從地道到創意菜,截然不同卻可以毫無矛盾地共同存在,黃竹坑已形成潮流時尚的藝術產地。

柴灣、鰂魚涌、觀塘、葵涌

無聲無息,慢慢形成小藝術社區的柴灣、觀塘、鰂魚涌,近十年來各有不同型態的藝術工作室聚集,並且相擁取暖。以印刷產業出名的柴灣,攝影工作室、印刷廠早已林立。2012年,其經營印刷、後開書店、再經營攝影畫廊的宏亞印刷集團(Asia One Printing Group)與「柴灣人咖啡」(Chaiwanese)及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主動結合其他柴灣及鰂魚涌的畫廊和設計工作室,趁著香港藝術博覽會(ART HK)期間舉辦一年一度的「柴灣尾」開放日,一呼百應,超過40間創意工作室聯合舉辦一個週末的開放日,盛況無幾。2013年繼續,期望成為與「伙炭藝術家工作室開放日」一樣年年舉行且有組織的藝術活動。觀塘是重要的紡織工業區,個別藝術家也早已在2000年開始陸續形成小社區,也嘗試組織「開放日」,始終組織力量及凝聚力不足,一直無法成事。反倒葵涌、葵芳與葵興等是重要的物流區,早期有不同的藝術工作者怡然自如,漢雅軒的分支Hanart Square常舉辦各種國際藝術家的實驗展,偌大的空間提供創作的支持,形成另一個優質當代藝術的風景。

Chancery Lane Art Projects 香港柴灣工業城 1座永泰道305號

畢打行、干諾道中50號與ART ONE

上環、西環成了中環產業的延伸區,是早已預期的事。許多不願離開激烈戰區的中環,有強大財力支援以及西方總部收藏家靠背的「大」畫廊,紛紛都以西方當代藝術、明星藝術家與高價作品吸引了香港上流收藏家,畢打行及干諾道中50號成了重要國際畫廊的聚集地。荷里活道雖然飽和,卻仍保留休閒特色的贊善里、僻連政府活化項目文化產業基地「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的鴨巴甸街、與中環露天街市、蘇活區相連雲咸街等,方圓500尺的小小街道,就已經有超過20家的當代畫廊。位於灣仔會展中心的Art One由公司統一管理,集中了9間畫廊聚集,年年不斷的會展活動為Art One提供固定的人潮,已經成了每逛會展就會停留的藝術特區。

藝博會/拍賣會,藝術市場的體溫計

如果國際畫廊使香港更加市場與國際化,那相對當地藝術市場亦更競爭得白熱化。2005年至今持續發燒的中國當代藝術屢屢在拍賣市場創下天價,一個為時太短、成長又過鉅的藝術發展,加上中國市場開放及政治的貪腐,熱錢在世界各地流竄,香港成了消化熱錢最重要的轉口站。國際藝術博覽會、酒店博覽會從2008年開始在香港舉辦,其中包括5月在會展舉行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的「國際古董藝術博覽會」,以及10月在會展的「香港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藝博會的空前成功,顯示中國市場雄厚的熱錢及收藏概念,而中國關稅的問題、政治的不穩定以及未及得上經濟發展的人文素質與城市底蘊,畫廊與拍賣公司(包括中國嘉德與北京保利)都已南下在香港開設國際分部。當然最直接造成國際畫廊及拍賣會來香港的原因,應歸功香港國際化城市的經濟運作模式,例如無關稅、成熟有效率的行政系統及政府清晰的政策輔助。

國際畫廊紛紛來港設立,因為它除了是中國廣大的市場,也是聯繫東南亞客戶的中心城市。對於中國人只買國貨、香港人只買洋貨的兩極化指標,國際畫廊到來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教育」中國的客戶如何欣賞西方的藝術,而對中國藝術家的發掘、香港藝術家這塊處女地,卻因整個市場的蓬勃,多了本地畫廊願意投資。香港因為言論自由與經濟開放的態度,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亞太藝術市場」的領導地位,是福,還是福。

港島南/柴灣: Loft-style藝術新聚落

文/溫善婷

Loft-style源自於60年代紐約市中心的輕工業工廠退出原區,一些藝術家為了更大的空間和便宜租金而進駐和居住,這些單位通常沒有間隔牆壁、高樓底和大窗戶,使用的自由度極大。這些工廠大廈漸漸改變用途為公寓,也深受波希米亞族所嚮往和追求;香港的畫廊在這3、4年也循此城市發展模式,往工業區包括港島南區和柴灣移動,新藝術聚落有著怎樣的冒險精神?

01港島南:黃竹坑、田灣、鴨脷洲三位一體

由飽和的中環、金鐘和灣仔商業區延伸,一條公路南下,15分鐘車程,就是黃竹坑,還有附近的田灣和鴨脷洲,最新的藝術聚落在2、3年間形成,已有15間以上的畫廊和藝術空間,靜悄悄地起革命。下車後第一站,是黃竹坑道65號志昌行,位置正好是香港仔運動場對面,摸上8樓,稍不留神就錯過了Art Statements的白色門面。畫廊老闆Dominique是瑞士人,被推舉為這個藝術聚落的發言人。

Dominique Perregaux

他把黃竹坑、田灣和鴨脷洲稱之為「South Island Cultural District」──談的不只是畫廊發展,而是整個文化圈:「這裡除了有畫廊,還有攝影棚、設計師工作室、私房菜等等,唯一豎立的甲級寫字樓(註1)One Island South也開設不少富格調的咖啡廳,我們將於Art Walk(註2)和Art Basel(註3)期間舉辦對應的節目,包括在Art Walk時聯合各間畫廊租巴士接送參觀者,又在Art Basel的第一個晚上舉辦Open Studio,趁著這股藝術風潮讓藝術愛好者認識這個新冒起的文化藝術區。我們將會印製地圖,讓大家穿梭工廈之間。」對於習慣以車代步的人來說,中環南下的15分鐘絕不為過,而沿著黃竹坑道兩旁,就能找到大部分的畫廊,如Art Statements、Yallay、Spring Workshop、Pekin Fine Art和3812當代藝術項目等等,鑽入巷弄、穿梭在工廠大廈間,像極探險。

Yallay: 香港黃竹坑業發街6號益年工業大廈3C

不同於中環荷李活道,這裡較少有裝飾性藝術作品,訪客都不會抱以Shopping的心態。地理位置的關係,由於人流少,畫廊的展覽更需要以質取勝。「參觀過歐美等地畫廊的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就會知道南區展出的藝術能與國際較量。工廠大廈容得下大型裝置、嘈吵聲音和『骯髒』的物料,也就容得下更實驗性質的作品,更多元化的展覽。每間畫廊都在做完全不同類型的展覽,有油畫、裝置、錄像等等,很有活力。」

02柴灣:印刷業的後工業時代

柴灣成為藝術聚落的新貴,原因與黃竹坑雷同,地理上是中環商業區的延伸,不致偏遠,工廠遷出能騰出租金較便宜的大空間,柴灣也有著印刷業的背景,攝影、印刷、設計等工作室紛紛靠攏。柴灣畫廊比黃竹坑的早一個年頭,去年舉辦了第一屆「柴灣尾」的畫廊和藝術工作室開放日,迴響很好,今年再接再厲。

站台中國(香港)總監荷心(Claudia Albertini)

主力擔當「柴灣尾」籌辦角色的是咖啡店柴灣人(Chaiwanese)、印刷廠兼畫廊和攝影書店Asia One、畫廊10 Chancery Lane Gallery及站台中國(香港)(Platform China(HK))。「去年『柴灣尾』在週末兩天進行,今年則由星期五晚開始,名為『Chai Wan Nites』,於Art Basel進行的晚上,希望特地來香港參與藝博會的人們,晚飯後來柴灣看看本地植根的藝術聚落。」站台中國(香港)的總監Claudia如是說。「當晚將會有放映會、有北京的樂隊Pet Conspiracy做現場音樂,Map Office也會策劃一個展覽,把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分佈柴灣,利用公共和開放空間,帶領遊人穿梭一個個藝術點。15個參與單位之中,有本地、中國和國際的藝術家,也有柴灣和非柴灣的。藝術不只是買賣,欣賞也非常重要。」

更多內容請參閱 Art Plus Taiwan 五月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