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李屏瑤:創作與生活,需要一條線來平衡

每週 二 出刊.2017.11.21
 
本 期 目 錄 簡介/舊報明細
張老師月刊479期
李屏瑤:創作與生活,需要一條線來平衡
性趣缺缺?先說再做
《華無式家族治療》──吳就君的治療心法和助人美學
當期簡介 

張老師月刊479期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當期文章 

李屏瑤:創作與生活,需要一條線來平衡

文╱陳怡潔 相片提供╱李屏瑤

作品寫出去之後,讀者怎麼閱讀,怎麼詮釋,都不關我的事。

作家李屏瑤的第一本書封面是純白色的,靠近書背的地方寫著兩段文字:「她的黑裙子,我的黑裙子,被燙得筆直尖銳的摺痕;女生與女生之間,一百道等待跨越的界線。」

作者與敘事者的第一條線
一個她,一個我,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拉近了讀者與創作者之間的距離,彷彿有誰在耳邊輕輕說著一段故事給你聽;再加上作者的身分與性別,有些讀者甚至會不自覺地將角色與作者的經歷做對照,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就是她的親身經
歷。李屏瑤笑著說,就連與她同校的同學或是學姐,都曾寫信問她,故事的某個角色原型,是不是她們共同認識的那個「誰」?

「事實上,在處理素材的過程中,我就已經把許多重大材料都扭轉了。」雖然抽換了元素,但小說裡發生過的歷史真實事件,她都細心地與年代、時間和地點緊密相扣,使人在熟悉感中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這好像是朋友的朋友曾經發生過的事。「就像是都市傳說,所有可以辨認的指紋和齒模都被我抹去了,就算覺得熟悉,也不會有對號入座的可能。」

坦承自己對創作的界線有些潔癖,縱使有些讀者會向她詢問劇情這樣寫,是不是在暗示後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或是對小說角色的未來進行某些推測,對李屏瑤來說,這些都是「小說」的事,就算她是作者也不會知道答案,自然也就
無法回答。「對我來說,作者和敘事者還是不一樣的。作品出去之後,讀者要怎麼閱讀,有怎麼樣的詮釋,我都不會去干涉,因為這是他們與作品之間的事,不會有作者干涉的空間。」

創作是生命,但不是「我的」
將「作者」與「敘事者」的界線劃分出來。李屏瑤形容,創作之於她,就像是在表達自己在世界定位的一座橋樑,有時是溝通的管道,有時是提出疑問的平臺,更有些時候,是帶領她去更遠的地方探索一塊不知名的淨土。

(全文請見2017年11月號《張老師月刊》)
心理資訊文章 

性趣缺缺?先說再做

文╱連芯 攝影╱林玉雯

許多研究指出,性往往是親密關係中相當重要且難以啟齒或處理的一環,特別值得注意。尤其當伴侶的性趣缺缺,或是兩人的性事不協調時,即可視為關係的威脅,也可以說是失去了一個維繫與增進關係的重要媒介。

距離愈近,性趣愈低
一般來說,在長期的親密關係中,性趣趨減是非常常見的情況。有研究指出,同居一年以上的伴侶,會有34%的女性和15%的男性開始性趣缺缺。其他研究結果也反映了類似結果。

那麼,是什麼造成伴侶性趣淡失的原因呢?

根據研究,女性方面,懷孕、生產、育兒是一大關鍵,其他則是與伴侶同住、進入長期關係,以及性趣不一致。

男性部分,年齡是比較明顯的主因。比較顛覆一般想像的是,研究結果指出,男性性趣最低的年紀是三十五歲至四十四歲之間,女性則是五十五歲到六十五歲之間。

其他削減性趣的原因還有:健康因素、性功能障礙、性關係不夠親密或不滿,以及性的期望值與實際落差過大。有趣的是,研究指出,男性自慰通常不會影響伴侶間的性趣,但如果是女性自慰,卻可能損及和伴侶的性樂趣。

除了兩情相悅,也需要陰陽調和
既然「特定的年齡區間」、「相處時間」、「生兒育女」,都會影響性趣,那有什麼辦法可以增進伴侶間的性趣或性滿意度呢?

(全文請見2017年11月號《張老師月刊》)
書籍介紹 

《華無式家族治療》──吳就君的治療心法和助人美學

新書簡介
作者:林筱婷、杜恩年、田禮瑋、張鎔麒、楊雅嵐、李玉華、蘇益志等

「華無式」是近年來吳就君對自己的助人工作心證般的詮釋,不只是對古老中國智慧的嚮往,更是明白地指出體用之際是變化無常而沒有既定的招式

本書呈現吳就君這位臺灣心理治療先驅進行個別諮商、伴侶治療與家族治療的工作歷程。最引人入勝之處是領略治療師的思考、介入與轉折,治療過程發展的脈絡、目標與選擇,以及背後的動力等,而治療師與作者、案主、案家動人的互動,也譜寫了華人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

推薦序
王行

經過這次的洗禮,吳老師迫不及待地邀請Satir來臺灣。一九八三年,Satir終於來了!這對當時的助人專業界來說確實是一件大事。Satir五天在陽明山的工作坊,聚集了助人專業各界菁英,彼此在大師的引領下真誠開放,享受西方文化智慧下的自覺與自主,感受著人本精神所帶來的心靈洗禮。後來,這群菁英也將這樣的體會與信念帶到各自的執業領域中,如同種子般發芽與成長。當然,Satir 在臺灣期間最親近的學生肯定是吳老師,據說她們曾一起在北投泡過湯,而大師在身心放鬆的時刻,對她說: 「吳!我覺得自己上輩子是個東方人…。」這句話也使得吳老師相信Satir的思想價值是沒有東西文化隔閡的。

一九八七年Satir過世的消息傳遍世界的助人專業界,等待與大師再度重逢的吳老師必定難過萬分。此時的台灣在吳老師持續耕耘下,Satir幾乎成為家族治療與個人成長運動的代名詞,很可惜大師本人無緣看到她的思想種子經過園丁的細心栽培,已經在這塊島嶼開出美麗的花。不知是否與這個巨變有關,吳老師毅然決然地隻身前往美國南加大攻讀博士,似乎是在「柳暗花明」中,尋覓專業生涯的「又一村」。(待續)
前期文章 全部歷史文章
出刊日期 出刊主題
2017-11-14 陳俊光:正常、不正常,需要界...
2017-11-07 馬照琪:歡笑,是最大的回饋!
2017-10-31 吃素,身心靈的「時尚」!──...
2017-10-24 懷舊,是回憶,也是療癒
我要訂閱這份報紙 我要取消這份報紙 訂報說明
.本電子報內容由 張老師月刊 提供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中心
廣告刊登消費者保護兒童網路安全關於PChome徵人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c PChome Onli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