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衛生部為減低患病率,鼓勵民眾 「餐盤一半是蔬果」; 大馬族裔多元, 飲食也多元, 新時代的蔬食選擇, 已然超越宗教, 是健康養生的時尚標籤, 也是環境保護的落實。
「媽咪,我好久沒有吃豬腸粉了,素食館又沒有賣,好懷念啊!」
陳寶鳳為了滿足女兒的嘴饞,決定把這道傳統的港式點心試做成素食款;然而,想像簡單,欠缺炊具也不曾調製過米漿,如何動手是個大考驗。
陳寶鳳上網找資料,發現原來平底鍋或蒸糕盤子都可以取代模盤,她依樣畫葫蘆,調製米漿,蒸熟成薄粉皮,將餡料換成素食餡料,再將粉皮捲成長條。
剛開始,成品不盡理想,經過多番嘗試後,終於做出適合的口感及味道,滿足家人的味蕾。
此後,這道菜成為陳寶鳳與志工們分享的拿手點心,深受歡迎;一次,社區舉辦環保講座,她示範教學這道點心,粉嫩又香滑的素腸粉淋上醬料,民眾品嘗後大為訝異,原來港式豬腸粉也能做成素食,且美味毫不遜色。
餐桌上少了生命的消逝, 多了對世界的愛。
已茹素近三十年的陳寶鳳觀察到,相較於以往,馬來西亞民眾如今頗能接受素食,素食餐館因應需求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在她居住的馬六甲武吉波浪花園住宅區,從原本一家素食館,至今已設有九家,菜色多元化,而且用餐常見學生,素食人口趨向年輕化。
回想起早年看到姊姊活殺螃蟹,陳寶鳳仍心有餘悸。當筷子插在活生生的螃蟹身上,扒開蟹殼時,內臟還在蠕動,陳寶鳳驚嚇得不敢碰;自此逐漸連雞、鴨等都不再食用,進而轉為素食。
後來加入慈濟,聽聞佛法,了解因果觀,知曉殺業深重,因此希望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素食、減少殺生;投入環保後,更體悟素食與環保之間息息相關,救地球刻不容緩。
二○一四年,當自家公司新廠房竣工,增設了廚房和餐廳,陳寶鳳與先生蕭錦強開始在工廠內宣導素食,提出以健康、行善為目的,每週一次為員工供應一餐素食。
蕭錦強說:「所有食材費用由公司來承擔,我們只是象徵地收費馬幣一令吉(約新臺幣八元),公司還會多付一倍,一起捐給慈濟。希望鼓勵大家多素食,健康之餘又可以行善。」
員工黃依萍坦承:「我原是『肉食動物』,鮮少吃菜。公司剛推動素食時,我很納悶為什麼要吃素?」然而,她從賞臉應付,到知道素食有助身體健康,還能對環境有益,開始每餐必素。
當廚房人手不足,黃依萍手頭上的工作又可以暫緩處理時,她就會到廚房幫忙;而為增進蔬食的美味,廚師烹調方式多元,黃依萍也趁機學習,回去可以煮給家人吃。「以前孩子都不吃菜,現在會教育他們要多吃蔬菜。我的冰箱肉類少了,乾淨而沒有異味;即使外食,也會光顧素食館。」
印度裔清潔工人蔓諾瑪麗(Mannormani)也常到廚房幫忙切菜、收拾善後,對公司推動素食深表支持。「以前我比較少吃菜,現在一週吃三天蔬食,吃素較健康!」
在公司服務十餘年的尼泊爾籍員工瑪都(Madhu),平常大多自備便當,星期一公司提供素食,他會來響應。他說:「省錢又好吃,還可以做慈善,何樂而不為?」
隨著員工逐漸認同,工廠將素食午餐增為兩天。陳寶鳳分享:「我們希望傳達尊重生命的理念。一餐葷食,會讓多少生命消逝?試想,如果以十個人吃一隻雞來計算,一百人改吃一餐素,就可以挽救十隻雞的生命,這還未加上其他動物呢!」
影響員工後,員工又將吃素的好處帶回家,潛移默化影響家人,讓家庭的餐桌上,少了生命的消逝,多了對世界的愛。
每天茹素,暖化降一度, 改善環境從自己開始。
「蔬食環保救地球!邀您一同來響應,一日一餐素,一週一日素,暖化降一度。」除了陳寶鳳在工廠推廣素食,馬六甲慈濟志工也走入社區,向鄰里宣導「蔬醒」運動,不定期舉辦健康講座、素食烹飪教學等,讓民眾了解茹素簡單又健康。
三餐素食,可以減少兩公斤的碳排放,十五餐素食,相當於一棵大樹一年吸碳量,志工在五月浴佛典禮及七月吉祥月,即以科學數據和環保觀念,邀約大家齊來「蔬醒」。
茹素十二年的志工劉木蘭,深覺素食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很大,她精神變得敏銳、脾氣也溫和許多,而更重要的是能為地球盡一分力量,因此她更有信心向人宣導;劉木蘭也相信,唯有起步,才能一點一滴的改變,成為一股影響力。
她分享:「當我們告訴民眾,十五餐素食,相當於一棵大樹一年吸碳量,他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當志工走入人群宣導,民眾才知道,原來自己平常的飲食,對地球暖化影響如此大,因此樂於響應連署茹素。
「我們一般認為,華人和印度人比較能接受素食,但當走入社區或公園向馬來友族宣導,他們都很認同,也願意響應。」劉木蘭分享,新時代的素食,已然超越宗教,亦是健康養生的時尚標籤,也是環境保護的落實。
志工楊秀華則以不同方式來勸素。她鮮少下廚,經常光顧素食館,馬六甲逾七十家素食館和攤販,她幾乎拜訪過半數,哪�埵野i口素食,瞭如指掌。
許多人對於吃素,會有「吃青菜豆腐」的刻板印象,但其實現在的素食選擇除了中式、麵食類,也有健康養生餐、西式、日式料理、富本地風味的馬來、印度和娘惹特色餐點,甚至由葷食研發而成素食的食物,如蠔煎、釀豆腐、沙嗲(馬來傳統小食)等,精緻美味又具特色。
隨著愈來愈多人願意素食,也有人撰寫了「大馬素食通App」,�堶悼]含全馬兩千五百家素食餐廳或攤位的資料,讓茹素人士無須為了找餐廳而煩惱。
偏好美食的楊秀華,樂於介紹親友到適合對方口味和需求的餐廳用餐,有時乾脆請人吃飯,或是利用食譜、網路資訊等,以健康美味為出發點,鼓勵人人多素食。親身品嘗後,大夥兒幾乎都能接受。
不管哪一種方法,馬來西亞慈濟志工使出渾身解數,將吃素的優點宣導出去,將自己的力量化作改變的動力,希望讓更多人的這一餐,選擇吃素。
●
二○一七年,馬來西亞衛生部進一步推廣素食,鼓勵民眾「餐盤一半是蔬果」。時任衛生部長拿督蘇巴馬廉(Datuk Dr S. Subramaniam)本身也是素食者,深知茹素對身體的好處;而根據調查,馬來西亞人民的健康每況愈下,與飲食相關的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因此,衛生部希望民眾為了健康多吃蔬果,減低患病率。
隨著人們的醒覺,每個人選擇素食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為了健康,有人以環保為前提,當然也有人是因為信仰與護生。不論基於何種原因,馬來西亞慈濟志工走入人群,以自身棄葷茹素的經驗,邀請大家一起來食素,人人付出一點力量,必定能改變這個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