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賽奇維克(Adam Sedgwick,1785-1873)是現代地質學的奠基者之一,他是一名僧士,同時也是劍橋大學的地質學教授。賽奇維克教授年輕時一個無心插柳的閒散蒐集,想不到開啟了一個地質學研究的傳統,影響至今。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收藏
賽奇維克地質研究的範圍廣及不列顛群島與歐洲主要大陸,而其中位於英國威爾斯地區某一岩層中所發掘到的生物化石,引起了這位年輕學者極大的注意。這些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群非常特殊,不只沒有現代生物的相似種,與別處岩層中的化石也大不相同。出於好奇,賽奇維克教授開始經常性地組織團隊到那個地方挖掘;想當然,隨著時間的推進,蒐集到的化石愈來愈多,不只數量變多,種類也漸漸變多。
威爾斯該處岩層化石的收藏工作主要從1820年代開始,到了1830年代時收藏的內容已經非常豐富了。賽奇維克著手將之描述、鑑定、命名與分類,哪些有可能屬於甲殼類、哪些可能屬於貝類、哪些又可能屬於棘皮動物;尖頭的同一類、圓頭的同一類……整理工作愈來愈細緻,最終出版成冊。
威爾斯的化石紀錄後來引發了一個原先沒有料到的科學結果:原來,不僅威爾斯有這一類化石,就是在歐洲其他地方,也發現了極其相似的化石。而由於賽奇維克的研究非常完善,後面發現的同類化石,也都以他的分類當成標準。
1835年,賽奇維克正式將威爾斯的拉丁文名稱--坎培亞(Cambrian)命名為該岩層所代表的地質年代,稱為「坎培亞紀」。爾後,英文Cambrian period的日文片假名「カンブリア紀」的漢字寫法,就正式成為「寒武紀」三個字,並以此開啟了一個地質學的傳統與習慣:以一個生物群出現到消失的時期,來劃分一個地質年代。
換句話說,寒武紀的地質年代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答案就是從寒武生物群的出現,一直到寒武生物群的消失。舉個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古生代的開始與結束,是以三葉蟲的出現到三葉蟲的消逝為準;侏羅紀加上白堊紀的開始與結束,是以恐龍的出現到恐龍的消逝為準。
地質年代其實是可以改的
隨著寒武紀年代的確立,緊接在後的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等地質年代,也依據不同的生物群而被一一確定。但是,也正是依據這樣一個「定年」習慣,隨著古生物研究的前進,化石群分布年代的新發現,許多已經被確定的地質年代界線,會反覆地被修正。
比如說,當科學家們發現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上層志留紀與下層志留紀的三葉蟲並不是同一個「類群」時,漸漸地上下志留紀就被分割成兩個年代;1879年,下志留紀正式被改命名為奧陶紀,從原本的志留紀年代中獨立了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賽奇維克教授是達爾文在劍橋大學研修地質學時期的老師,相傳1831年二十二歲的達爾文還參加過賽奇維克教授在威爾斯的採集工作。隨著日後的發展,這兩個人在根本的理念上漸行漸遠,賽奇維克終其一生保持著對達爾文的友誼,但也堅決地無法接受他的天擇理論,並算得上是反對達爾文陣營中的學界主要領袖。1873年,這位令人尊敬的老教授以八十七歲高齡離開了人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