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聯合報社論/當信念蕩然,綠蟑螂何止寄生光電產業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8/12 第503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該插手台積電經營?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信念蕩然,綠蟑螂何止寄生光電產業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要與病毒共存,還是堅持清零?
民意論壇 能源迷航 怎躲過氣候警報
極端氣候 標榜綠能卻拚命製造空汙
中東歐微轉向 陸防骨牌
南海法律戰升溫 台灣不出聲?
疫苗延遲 台韓官員兩樣態度
婉拒搭便車…別把麟洋橋接成公務員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當馬雲、馬化騰也必須「躺平」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該插手台積電經營?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台積電將分赴美、日投資,科技界認為,這會使台積電建廠及營運成本大增,並造成人才分散。但蔡總統在接受日媒訪問時,卻稱此舉「對台灣有很大的利益」,似間接印證:台積電的海外投資是她授意促成。

蔡英文支持美日台的價值同盟是一回事,但她干預台積電的投資走向,使其變成地緣政治的棋子,勢將損害台積電的自主性。蔡英文聲稱,政府仍是台積電的「重要股東」,言下之意,政府有權左右台積電的經營。然而,台積電早已是一家民營股票上市公司,公股僅占七%,總統把護國神山當成外交工具運用,絕非明智。

更別忘了,台積電之所以有今天的榮景,要歸功於卅多年前催生它的總統府資政李國鼎。若非這位「台灣科技教父」之遠見,以及當時政府的出資挹注,和工研院與各大學不間斷的人才及技術支援,台積電無以壯大至今。蔡政府雖擁有台積電七趴股權,但其中並沒有民進黨的貢獻;蔡英文卻大膽打破台積電在台代工生產的模式,逼它赴海外設廠,這更像在揮霍祖產吧!

把護國神山化整為零輸出,對台灣究竟有何利益,大家拭目以待。蔡英文說,台灣的兩岸政策就是要減少「對大陸的依賴」;但五年來,我們對大陸的依賴卻增加了四趴。這個兆頭,看來不妙。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信念蕩然,綠蟑螂何止寄生光電產業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政府近年大推綠能,台南坐擁諸多重大開發案,成為全國最大光電熱區。由於開發利益龐大,除了企業建商爭逐大餅,各路黑道人物也前往插旗,或插手轉包圍標,或以環保之名結合地方人士強索回饋金。利益團體和派系黑道角力並非新鮮事,但發生在時尚光鮮的光電產業身上,可見民進黨執政並未使台灣的政經架構耳目一新,反而使新產業捲入惡性漩渦。「綠蟑螂」一詞之出現,即說明一切。

黑道與光電,不能不說是一個突兀的組合;再加上「綠蟑螂」,就更詭異了。這反射的正是台灣政經結構的現實:國民黨時代有過「黑金」政治,如今出現「綠黑金」也只是剛好而已,民主政治換湯沒換藥。深一層看,光電產業之所以招惹黑道及地方勢力覬覦,並不僅是利益龐大使然;而是整個政府的運作缺乏平衡而完整的法制配套,使得「發展綠能」的願景只剩下東切西割的占地及發包操作,更屢屢傳出當地居民利益遭到侵害的事件。

近年,台南市的「反光電」自救組織不斷冒出,在沿海的將軍、北門、七股、蘆竹溝四處存在。由此,人們即不難理解,中央力推的「太陽能光電」政策,到了地方如何因執行變質,而遭到當地居民的杯葛。發展「綠能」,當然是國家追求環境永續的必要手段;但一落到執行,必然會遭遇利益糾葛的問題,必須謹慎梳理。然而,新一代的民進黨執政者卻往往口號掛帥,或心存私念,藉此發展自己的周邊勢力。如此一來,龐大的利益瓜分不均,必然會碰到反彈。

更嚴重的是,政治人物或企業在利欲薰心的誘惑下,一些打著「綠能」為名的開發案,卻做出了侵害環境的惡行。即以台南所見的事件為例,像蘆竹溝即是政府以「地層下陷」為由,將當地劃為不利農業使用,而允許被開發作為電場種電。然而,許多人世代在此養蚵,他們是漁民而非農民;土地一被開挖作為電場,勢必造成水域汙染,居民因而組織自救會抗爭。再如七股沿海,有業者使用欺騙手段迫使漁民離開,有業者不遵守約定任意砍樹,破壞當地潟湖濕地林相。這些劣跡,都是假開發光電之名行破壞環境之實,但政府對此毫無約束,只能任憑當地居民自力救濟對抗。但從光電開發商的角度看,黑道圍事轉包工程,或「綠蟑螂」介入索討回饋金,均大大增加其開發成本並影響開發進度。

所謂「綠蟑螂」,其實是一語雙關:一層是指假藉「環境保護」為名,以仲裁者的身分協助索討回饋金的特定人士;另一層,則是指打著民進黨旗號,在不同利益圈穿梭牟利的人。這種現象,近年並不罕見。在蔡政府任內,不論是如火如荼推動的風電及光電建設,以及八年八千八百億的前瞻建設計畫,都是金額驚人而鮮少受到有效監督的國政建設。當這些肥沃而甜美的大餅,被切割成一個個工程往下招標發包時,必然引來各種蠅蟲群聚爭食;只要主其事者手稍一偏,利益會落入誰的囊袋之中,幾乎是可以預料的事。

當國家的建設願景被政商團體解構成分肥,當招標被簡化成發包,分贓圍事就是必然。也因此,台南的光電產業遭到黑道勢力和綠蟑螂圍噬,也就不是太令人驚奇之事。這和政府的宣傳標案大量流入綠營周邊文宣公司,以及高端疫苗受到不當的呵護,並無二致。說穿了,當執政者的信念蕩然,官員心中只有黨派之私,不再有國家體制與廓然大公精神,綠蟑螂橫行勢無可免。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要與病毒共存,還是堅持清零?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各國政府目前對疫情有兩個處理態度,一是「與病毒共存」;二是「堅持清零」,各有利弊,前者有助於開放社會、恢復經濟,以英國為代表;後者則堅壁清野,防範於未然,以中國為代表。

許多國家逐步放棄堅持清零,是因為疫調成本太高,而且病例數目太多,每天幾千例,要查出每一樁病例的傳播途徑,已經不可能,唯一還堅持做的,只有中國大陸,動輒封城,無論是廣州、南京、還是現在的武漢,無論是幾百萬人PCR檢測,不只每人都做,還做四次之多。

有些國家則採取佛系防疫,英國18歲以上的成年人,90%已完成一劑的疫苗注射,70%以上完成兩劑的注射,首相強生意圖闖關,全面開放,無論是體育賽會、酒吧夜總會,無須戴口罩,沒有量體溫,彷彿已經沒有疫情,英國公衛當局仰賴「群體免疫」效應,相信病毒傳播已經被阻斷。

當然源於印度的Delta病毒開始傳播之後,病毒無法被完全被阻斷,但是打了疫苗的,仍然有較強的抗病毒性,而相信可以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不能再回到封城,於是開始增打第三劑,以有效減少Delta病毒的傳播,以色列與德國都準備開始做。

另一個方式是開始實施疫苗護照,要求進入室內公眾場所,如博物館、戲院,乃至大眾交通工具,必須出示數位證明,這是法國的方式,雖然沒有辦法完全阻絕,但是相對安全,畢竟要與病毒共處,是要冒點風險。

之所以要增打第三劑或是出示疫苗證明,仍要繼續開放,主要是因為經濟上支撐不下去了,可是疫苗證明的反彈太大,一般民主政府會遭到以人權為名的示威抗議,未必容易實施,增打第三劑較為容易。

這兩種方式,何種較有效,見仁見智,大陸前衛生部長高強撰文批評,西方所追求的「與病毒共存」,盲目放鬆對疫情的管控措施,單純依靠疫苗接種的抗疫模式,導致疫情的再次氾濫,「這是英、美等國政治制度缺陷導致的防疫決策失誤,也是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必然結果」,西方將惡化的原因推給Delta病毒,是一種甩鍋和卸責。

但是中國大陸「堅持清零」的方式,並不能算是成功,尤其是Delta變異病毒正對中國做壓力測試,挑戰中國的防疫策略,但中國仍有一半以上的省份,近二個月陸續出現Delta變種病例,在中央嚴格要求下,各地重新施加新一輪大規模的封鎖、旅遊限制和病毒篩檢行動。北京更有不能失敗的壓力,過去一年來遏制病毒取得的成功,視為對歐美在意識形態和道德上的勝利,特別明年將迎來北京冬奧,以及中共20大,更要維持嚴格掌控住疫情的形象。

但中國若執著於長期保持清零,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北京要付出的經濟和政治成本將會相當可觀,目前中國政府開始對各地官員展開問責,乃至懲處,而由於各地間歇式封城,中國下半年經濟風險升溫,增速可能放緩,高盛與摩根士丹利最新的報告,都下修了對中國第3季GDP的預估成長值。

甚至有人悲觀的認為,在歐美國家通過廣泛接種疫苗實現了群體免疫之後,中國若仍專注於長期消除、清零的目標,反而會使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外開放可能會陷入被動,甚至在未來幾年淪為與世隔絕的孤島。

哪一種方式較好,迄今沒有定論,英國想與病毒共存,未知能否闖關成功,大陸堅持清零,也還有待最後結果,各國政府在這兩種方法之間擺盪,澳洲師法中國,病例數超過十人,就局部封城,但之前對疫情零容忍政策的新加坡,則轉而改用普遍疫苗接種,而達到全民免疫的目的。

台灣目前疫苗打得不夠多,我們還沒有到能夠選擇的程度,但這是我們觀察學習的機會,不要走了冤枉路。

   
民意論壇
能源迷航 怎躲過氣候警報
謝英士、高思齊/環境品質文教基金/聯合報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第六次氣候科學報告出爐,許多怵目驚心的數據,讓聯合國秘書長稱之為氣候警報。誠如紐約時報說的,未來的天氣確定更熱,但到底有多熱,取決於我們的行動。這句話,也適用於台灣。

台灣在二○一五年自發提交我國的「國家自定貢獻(NDC)」,宣示在二○三○年的減碳目標,與同一年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下的二○五○年目標,規畫出粗略的中、長期路徑。六年後回看,這已經是我國實質參與氣候行動最積極的時刻。

二○一六年蔡政府提出五十%天然氣加卅%燃煤的二○二五年能源配比,基本上就定調了超高碳經濟的路徑,其後不斷宣傳天然氣在改善空氣品質與減碳的好處,已是為錯誤的能源政策護航。第六次氣候報告再三強調天然氣的開採與燃燒是造成致命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其成分甲烷更是超級強力的溫室氣體,而削減天然氣的使用量是減緩氣候變遷的重要行動。

此外,五月六日氣候與清潔空氣聯盟和聯合國環境規畫署聯名發布之《全球甲烷評估》報告指出,除二氧化碳外,也要關注第二多的溫室氣體甲烷(天然氣主要成分)減量,積極努力下,至二○三○年人為甲烷排放量最多可減少四十五%,協助達成《巴黎協定》將世紀末全球增溫限制在攝氏一點五度以內的目標。

太多指鹿為馬謊言,讓台灣在因應氣候變遷的道路上完全迷路,例如學德國喊出二○二五非核的口號,但沒有看到德國是在已有超過廿%再生能源的基礎上才敢做此決策,且提早廿年就開始規畫法規、技術、基礎設施的轉型。台灣卻要在再生能源五%的情況下喊出八年內非核的口號,邯鄲學步,導致現在不斷新設/重啟燃煤應急,以及不惜破壞藻礁削足適履的窘境。如同成語字面意思,這是對自然與人的健康不可恢復的傷害。

甚至為減輕高碳能源部門的減碳責任,不惜扭曲法規,包括在空汙法中設下天然氣發電汙染超標不罰的例外條款;以及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子法規定所有的電力部門的間接排放(供消費的電力排放),「全部」由消費電力的部門,例如工業、住商、交通等承擔,使得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的減碳責任大幅度從六十六%減輕到十%,失去調整體質、改造組織,甚至更新設備、提升燃料品質、加速發展有效再生能源以及碳封存技術的動力。

行政院現正進行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的諮詢會議,「氣候變遷與人權」也有可能成為專章之一。在能源政策已然迷航的萬般無奈下,當務之急是以人權視野,檢視碳責任與碳作為,為台灣的能源發展找出路。必須翻轉或調整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之責任分配,加速促進電力/能源部門的碳改革,以期減少後代沉重負擔。

   
極端氣候 標榜綠能卻拚命製造空汙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聯合報
國內專家報告:二○六○年台灣恐無冬天。我認為恐過於樂觀。

這幾年專家用在天災的名詞越來越誇張!從幾年一見、數十年一見、百年一見,到最近連千年一遇都搬出來。鄭州水災,讓人聯想到白蛇傳裡水漫金山寺,遺憾的是,這不是虛構,而是如實發生,且更嚴峻千百倍。

奇怪的是,人們對於極端氣候帶來的乾旱與水災,似乎漸漸習慣,儘管畫面驚人,問題是災難在別人家,我們的警覺,大概也如同影片那麼短暫。

二○一○年,筆者開始在淡水種植有機無毒蔬菜;不久,發現農民曆有些失準。

寒流越來越少,每年約延遲十天。十年前,八月底就可種下怕熱的高麗菜,二○一九年等到十一月廿日左右,二○二○年則是十二月初才有像樣寒流報到。這意味著在那之前,得苦苦等待,或依賴農藥才能與大自然拚搏。農民種植的風險越來越高,儘管政府鼓勵農民替作物投保,然而理賠金肯定沒有收穫多,而廣大消費者得遭受物價飆漲之苦,這種看不到的全民損失和無形中的生活壓力,誰又能替百姓分擔?

幾個月前,一顆高麗菜賣不到二十元,最近一位朋友花了幾百元才買到一顆,豬肉貴就算了,連青菜也高不可攀!讓百姓如何過日子?

台灣暖化速度快於全球,和廉價水電脫不了關係。

許多人在酷熱的烈陽下拚命工作,這種辛苦是那些坐辦公室的人無法理解的。務農的我,每次跟朋友反映天氣越來越熱,朋友卻說他很喜歡這種太陽。原因是他在辦公室吹了一天冷氣,都冷到要吃溫補食品。

政府雖規定公共空間冷氣有最低限度,但電費如此便宜,誰會乖乖遵守呢?住家附近一間預售屋中心,居然有高達七十二台冷氣室外機;聲稱綠能國家,卻又拚命製造空汙,這是多麼矛盾的政策啊!

我們的一舉一動無不讓環境升溫,廉價能源政策讓民眾對極端氣候無感,台灣主政者,正在謀殺未來的一代。

溫度升高讓很多水果成了頂客族,不敢生育;也讓很多原本溫馴的動植物武裝自己。乾旱時,害蟲會瘋狂啃食農作。我發現,乾旱也讓番茄、南瓜、地瓜葉植株長出刺來,為了生存,植物正以一種不利於人類的方式自我防護。

人類面對快速惡化環境,也變得更加殘酷和無情。到二○六○年,很多動植物恐怕都已消失,我只能說自己很幸運,四十年後,我大概已往生,只是苦了那些活著的下一代,得面對更多生存威脅。

   
中東歐微轉向 陸防骨牌
張孟仁/輔大義大利語系主任、外交/聯合報
近來台灣與中東歐國家互動頻繁,一連串包括即將在立陶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去年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台,復有立陶宛、斯洛伐克及捷克等相贈疫苗情事,在在挑動北京的「主權」神經。既然北京在看重的「十七加一合作機制」外交戰場上折戟,為防更多參與方骨牌效應,北京決定此際悍然出手震懾止血,其殺雞儆猴之意明顯,就看中東歐國家是否折腰。

觀察幾個中東歐意圖外交「微轉向」的國家皆有以下幾個特徵:其一,加入「一帶一路」,期望過高,待多項承諾的投資落空、違約跳票,以及擔憂國安基建設施落入他手,有意琵琶別抱,或是本身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經貿關係並不吃香。

其二,隨著美國總統拜登在北約峰會宣示美國回歸給盟友吃了定心丸之後,助長這些國家緊跟美國的堅決態勢。美國老大哥也會出馬譴責北京恫嚇「民主國家」與台灣交好,試圖激化中東歐反共產意識。

其三,歐盟的相挺。每當北京譴責該國,歐盟隨即表達支持該國的做法,並以不牴觸「一個中國」的原則或「民主價值」為由,捍衛歐盟及其成員國的立場。歐盟假成員國「友台」之舉,宣揚價值外交有別於北京,不言而喻。不過,歐盟也承認這是首次北京因為台灣設處議題,召回在歐盟成員國的大使,言下之意,歐盟會持續觀察後續發展。

在當下美國欲聯歐抗中的國際情勢益見明朗之下,中東歐國家親美反中勢力一旦上台,挾美國撐腰,唯美國馬首是瞻的國家,以「價值外交」之名,易有「友台」舉動,既能同美國示好,也能爭取到中間與右派勢力的支持。北京似乎是意識到事態的緊急,先祭出外交警告,並暗示重可達斷交程度,意圖恫嚇立陶宛、斯洛伐克、愛沙尼亞等蠢蠢欲動的歐盟成員國,進而警告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波蘭及最近疑中氣氛濃厚的匈牙利。

「十七加一」合作機制的成員國轉向,對於難以形成一致對華政策的歐盟,似為利多。在立陶宛宣稱不是二流公民且抵死不從的情況下,是否能喚醒其他成員國跟進?歐盟、美國該如何充分利用這股民氣有利於創造「價值」、「安全」同盟,以及北京的外交黃牌是否奏效,且讓我們繼續觀察被北京點名這些國家的後續「友台」舉動是否退燒,我國仍應秉持不挑釁的方式,更需主動出擊與這些國家交好。

   
南海法律戰升溫 台灣不出聲?
宋燕輝/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聯合報
正當歐洲三巨頭英法德相繼派遣航母編隊或軍艦到東亞海域巡弋,積極推動與印太地區國家加強海洋軍事戰略安全合作之際,南海的法律戰再度升溫擴大。

上周紐西蘭加入美、澳、英、法、德以及日本,向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CLCS)提交外交照會,闡述紐國對南海海洋爭議所持立場。紐西蘭所提交的南海法律論述雖未點名中國大陸,但實際內容援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批判、駁斥、反對北京的南海政策立場與主張。其論述也與我南海主張和立場相關,尤其是南沙太平島法律地位問題。

自二○一九年底,南海島嶼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聲索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印尼相繼向CLCS提出外交照會,引用《公約》駁斥北京的南海立場和主張,其中包括南海九段線水域內之歷史性水域和歷史性權利、南海島礁法律地位、基線劃法,以及其他海洋主張,認定中方之主張與《公約》相違。

東協四個南海聲索國、美澳紐日、英法德的外交照會有一個重要共同點,就是支持二○一六年南海仲裁的最終判斷(裁決),呼籲中國大陸尊重、接受此仲裁結果。但此裁決幾乎全面推翻北京有關南海海域和海洋權利主張的適法性。

北京一再表示,南海仲裁案在事實認定與法律適用上存在明顯瑕疵,此裁決是一頁廢紙,應丟入垃圾桶。但上述國家持續加大力度炒作此議題,尤其是美國。上月中旬裁決公布滿五周年,美國國務院發表一份南海聲明,重申裁決之約束力,要求中國大陸尊重遵守。歐盟採同樣立場。紐西蘭向CLCS提出之外交照會對南海聲索方之間有關南海問題的法律分歧無疑是火上加油。

近年採取親中路線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為迎合北京,低調不太提南海仲裁裁決,但菲國內部對蒂特蒂之作法存在一股極端不滿情緒。明年,菲律賓總統大選後,新總統與新政府的態度是否會改變,存在極大變數。但可確定將影響未來南海法律戰與情勢發展。

除美國外,上述國家都是《公約》締約方,一再表示有義務且會遵守《公約》規定。但諷刺的是,這些國家的島嶼地位或有關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範圍之海洋權利主張,與《公約》規定並不一致。

日本的領海基線劃法、島嶼法律地位(沖之鳥)、大陸礁層與延伸大陸架範圍、美澳法紐四國有關島礁法律地位與權利、大陸礁層與延伸大陸架範圍、馬越印尼有關基線劃法、領海無害通過權、外國在專屬經濟海域內從事軍事相關活動的主張和國家實踐等,都出現與《公約》規定不一致的地方。

雖然台灣不是《公約》的締約方,無法參加相關會議,或向國際法院、聯合國海洋法法庭、以及向其他爭端方提出仲裁要求,或向CLCS提出外交照會,但為了捍衛我在南海應有海洋權益,政府相關部門是否能主動出擊,至少提出片面南海法律論述、照會或聲明,張貼政府官網,讓國際社會清楚知道我們的立場。南海法律戰持續升溫擴大中,台灣能不出聲嗎?

   
疫苗延遲 台韓官員兩樣態度
李國朋/高中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媒體報導,美國莫德納公司通知南韓,原訂本月交付的八百五十萬劑疫苗,超過半數將延期到貨,其實這是莫德納第二次推遲供貨,已經打亂南韓政府的疫苗接種計畫;為此,南韓政府將派代表團赴美國莫德納公司總部表達「強烈抗議」。不僅如此,六月間歐盟也對阿斯特捷利康藥廠到貨不足採取法律行動,要求藥廠如期交貨。

相較於疫苗到貨也是嚴重延宕的我們,在防疫記者會上,政府官員始終不疾不徐,看在心急如焚的人民眼裡,怕是只能怨恨自己生錯了地方。

一般人訂購急需使用的物品,被延誤交貨了,肯定是焦心不已,急著向賣方催趕;但是我們的官員對國外藥廠將出貨順序不斷往後遞延的狀況,卻無所作為,態度更是軟弱到不行。

政府自己沒本事取得供貨,卻對主動提出購買捐贈的民間機構,擺出高姿態百般阻撓,倘若二、三月前就能協助鴻海、台積電和慈濟取得相關的法律文件,又如何會讓許多國人陷入如今可能無疫苗可打的窘境?

更可恨的是,這些官員表面看似從容,但明裡暗裡卻不斷縱容特權,讓所謂的「第二類」名單迅速膨脹擴大,好讓供貨極端不足的莫德納疫苗,穩穩的先打在自己人的手臂上。這種積極搶打的心態,如用在向藥廠追究疫苗延遲的責任上,國內的施打情況豈會出現眼下這種接種疫苗青黃不接的空窗窘境?

   
婉拒搭便車…別把麟洋橋接成公務員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聯合報
「麟洋配」能否廣告代言?財政部研議以企業策略聯盟的合作模式,以及收益可讓球員分潤來解套,但最終仍需銓敘部同意。「分潤」是現行公務員制度所無,主管文官法制的銓敘部將如何接招呢?其實,麟洋不是公務員,銓敘部過往也管不到絕大多數的公營事業人員。

羽球隊員是台灣土地銀行在創造利潤的同時,培植優秀運動人才以盡企業社會責任,而麟洋在土銀負責的「公務」,也是最不像公務員者。但土銀為免善盡社會責任的成果被輕易搭便車,竟把麟洋「橋接」成依法不能兼職及經營商業的公務員。

一○六年底公布的大法官釋字第七五九號解釋,重申釋字第三○五號解釋的要旨,認定只有「依公司法第廿七條經國家或其他公法人指派在公司代表其執行職務或依其他法律逕由主管機關任用、定有官等、在公司服務之人員,與其指派或任用機關之關係,仍為公法關係」者,才應屬公務員;其他「公營事業依公司法規定設立者,為私法人,與其人員間,為私法上之契約關係」,則應屬勞工。

土銀係依《公司法》和《銀行法》設立,法律人格上是公營的私法人,其和員工間無從成立「公法上職務關係」,故其自行甄選進用的員工並非公務員。而主管機關派任到土銀擔任「重要職務」者才是公務員,且其係與主管機關間具公法上職務關係,而非與土銀。

上述大法官解釋也是德國學界的見解,認為依據私法設立的公營事業,不論其股本全是公法人(如國家或地方自治團體等)投資或與私人合營,皆因其屬私法人,不能與所僱用人員間成立公法職務關係。大法官解釋也指出,儘管主管機關對公營事業訂立了人事管理的法令規章,「惟其僅係主管機關對公營事業之監督關係」,並不影響公營事業與員工間「私法關係」的屬性。

考試院主管的公務人員任用法、俸給法、考績法均明定,公營事業人員的任用、俸給、考績另以法律定之,但數十年來尚未制定,原因即出在行政院。同時,公營事業中邏輯不通的「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也由行政院認定其標準,而考試院主管的《公務人員保障法》則認定,「依法律任用」的公營事業人員才是保障的對象,這些都是絕大多數公營事業人員並非公務員的現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當馬雲、馬化騰也必須「躺平」
張瑞雄/聯合報
大陸最大的叫車平台滴滴出行六月底在華爾街上市,募資約四十四億美元。滴滴在華爾街亮相一天後,其股價暴漲將近十六%,它也被視為自二○一四年以來在美國上市的最大中國公司。

不過滴滴出行在紐約證交所掛牌兩天後,中國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突然公告,要對滴滴出行啟動網路安全審查,且禁止滴滴註冊新用戶。審查表面是為了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網路安全並保障公共利益;此舉導致滴滴股價一路下殺,上市十天市值蒸發超過二一九億美元。

大家想必記憶猶新,去年螞蟻金服原訂十一月要在上海A股與香港H股掛牌上市,但上市前夕螞蟻金服的創辦人和董事長等人突然被人民銀行等單位約談,隨後上海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也同時決定暫緩螞蟻集團上市。表面原因是防範金融科技公司藉由資本市場募集資金,擴大財務槓桿操作,卻無需受到像傳統金融機構一樣的規範,導致極大的風險。

再加上最近大陸將遊戲稱為「精神鴉片」,導致騰訊、網易等遊戲公司股價暴跌。這些對互聯網高科技私營企業的打壓,已經讓許多大陸公司的市值蒸發了天文數字,並引發人們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新未來的擔憂。

但北京積極爭取控制權的最終目標不是製造混亂,而是向所有企業明確表示,共產黨還是老大,牢牢掌權,只要符合執政共產黨的條件,就可以利用資本主義來賺錢,否則就等著瞧。

當然表面來看,控制私營企業是為了保護經濟和國民免受股市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也為解決在高科技企業中長期存在的過度工作、資料隱私和財富不平等的問題。但歸根結柢,北京對私營企業的打壓是為了控制,主要是防止私營公司,尤其是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商業行為,可能導致更自由獨立思想和可能更傾向民主,破壞侵蝕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合法性。

市場分析師說,此次對企業的監管,不管在持續時間、強度、範圍和新政策公布速度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顯然共產黨是在做「社會主義和資本市場的再平衡」。不過北京史無前例的打壓行動並沒有引起人民太大的反彈,因為這些高科技互聯網公司對於用戶的敏感資料處理不當,對個人隱私和網路安全也不重視,其所造成的貧富不均也讓年輕人開始「躺平」。

簡言之,共產黨藉此向世界表明,任何高科技公司必須聽其命令,不准隨便利用大陸人民私人資料,不准讓大陸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等精神鴉片,否則就是如馬雲、馬化騰之類也必須「躺平」。(作者為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長)

   
吾郎的熱情讓我更喜歡棒球了!──大谷翔平
勇於挑戰的那號人物名喚大谷翔平,他對棒球的瘋狂熱情,很大一部分來自熱門漫畫《棒球大聯盟》。「吾郎的熱情讓我更喜歡棒球了!」主角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從投手轉打者的過程,真切驅動著大谷翔平追尋夢想。

貨架上「故意設計來淘汰的產品」 你還是買了?
你知道嗎?在這個充斥著消費與快速消費主義的世界,有數十億種產品的設計,就是刻意等著要被淘汰,要在我們努力取代掉這些產品的同時,刺激更多的經濟成長。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