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北門鹽業世代累積的鹽鄉意象,雲管處開發水晶教堂時有無顧及鹽業歷史?鄭:我須強調水晶教堂不是教堂,而是裝置藝術,沒有「在王爺境內放教堂」的問題,興建地點是已遭破壞的舊鹽田。吸引遊客、發展觀光、繁榮地方是我最想做的,整修舊鹽場建築,部分因過於殘破或無相同建材必須遷就現實,但都依法受相關單位監督,「上任處長兩年來,沒有破壞任何舊鹽田」。
即使面對批評,我仍不計毀譽,明年除了歐風婚紗園區,還要推韓、日主題園區,要吸引哈日、哈韓的年輕人,「只要能繁榮地方,就繼續做下去」。
黃:鹽鄉留下的建築與文物一旦失去就再也沒有了,任何整修或改變即使有必要,也須謹慎,鹽業耆老與鹽分地帶的文學歷史可以豐富觀光資源,可惜都沒看到政府的努力。北門人一直過著緩步愜意生活,北門暴紅後,有鄉親因遊客喧嘩、製造汙染而抓狂,「連躺在廟埕廣場曬太陽的貓狗,也都被嚇跑」。
最近的暴紅,多數鄉親都無感,我看盡北門半世紀滄海桑田,觀光要永續發展,一定不能脫離在地文史,失了根基,無法長久,人為錯誤,歷史也會記上一筆,「哈韓、哈日,可以免了吧」。
●問:年輕人喜新厭舊,要不斷丟東西、炒話題,雲管處每年丟出一百個新裝置,不怕淪為一再玩老哏的「傳播公司」?
鄭:先告訴我,哪些在地特色有新的哏?可以具體吸引遊客?早在前台南縣時代,鹽鄉旅遊不知推了幾年,海線地區還不是一樣人口外流與沒落。我就是設定以年輕人為客群,效果現在看到了,年輕人在網路不斷上傳、複製、連結北門的美麗畫面,「如何連結在地文化?老實說,當下還真不知如何連結起」。
黃:台南市長賴清德說,每個局處長都是文化局長,興建道路、建築,都要有文化概念。雪霸、司馬庫司到處都有裝置藝術,但一定都有在地元素,以電話亭為例,北門就可以像金門那樣,把金門那兩個字融入建築,起碼就能與在地連結,而不是放一堆外來的布景。
●問:這次水晶教堂暴紅,八成以上遊客表示看過網路轉載、從臉書打卡等得知訊息,代表什麼意義?
鄭:很驚訝網路創造了驚人效果,雲管處的「雲嘉南粉絲團」網友複製訊息能量龐大,助長宣傳,未來要放更多力量在網路行銷。
黃:許多文史工作者也都見識到網路的力量,現在每天都有許多人上傳在地所見所聞、在網路發表作品,這也是行銷在地的新好手法。
●問:請問兩位,創新和模仿的界線在那?
鄭:界線在是否超越,創新常要先經過模仿,要創新就要找世界第一來學,了解原理後再超越,不要排斥模仿,也不要不好意思模仿,模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
黃:界線在有無呈現新思維,若只是搬現成的東西來用,就只是模仿,若能結合有意義的不同元素重組,顯出新意,就是創新。如果雲管處鋪設北門步道時採用蚵殼而不只是水泥,就能造出結合在地元素的創新步道。
黃:做些與在地無關,「到處都看得到的東西」,沒意義。
鄭:發展觀光模仿無妨,就像小米機,也曾被譏為抄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