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睦鄰節」這天,就讓我們拋開不必要的猜測與顧忌,試著好好認識住在你附近的鄰居……在同個屋簷下 過著各自的生活
我從大學時代就在台北租屋,住學校宿舍時是四人一間,所以決定搬出去後,就很渴望獨立的空間。但套房實在太貴,所以選擇了共用廁所和洗衣機的分租雅房。由於租屋處在學校附近,房客幾乎都是同校學生,對面住的甚至是同系學弟,本來還想像能兼具宿舍的熱鬧和個人隱私,但實際搬進去後,卻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如果有張沙發和電視或許會好一點,但因為沒有別的公用家具,幾乎所有人回來就是直接回自己的房間,「碰」一聲把門關上,分租雅房成了各自獨立的四個小空間。剛開始我還有點期待和其他人的互動,於是故意把房門開著表現善意,但反而讓經過我門口的室友有所顧忌,故意迴避視線、快步走過。久而久之,我也覺得自討沒趣,加上我習慣在房間裡穿得很少,後來就不再輕易敞開房門。
住滿一年後,有新的學妹搬進來,她因為不會設定區域網路,鼓起勇氣來敲了我的門。花了點時間幫學妹設定好網路後,她顯得很開心,不停跟我道謝,還買飲料請我喝,但我們之間的互動也僅止於此。
有趣的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四個同校學生,互相加了當時常用的通訊軟體MSN,但我們從沒有一起吃過飯,一次也沒有。回想起來,現代人缺乏互動不是因為滑手機,而是從網路通訊軟體流行就開始惡化的。
睦鄰從最簡單的 打招呼做起
後來當完兵回台北工作,為了便利選擇了離捷運站較近的個人套房,第一次走進去時,真的有種置身香港的錯覺。房東用一條L型的長廊串起了十幾間套房,長廊的起點是共通的鐵門,尾端則是公用的洗衣機,衣物則可以吊在走廊邊靠外的鐵窗架上。
居住空間緊密相連著,幾乎沒有任何空間被浪費,但住戶之間的連結卻顯得更加疏離而薄弱,有幾間套房還另外加裝了鎖。住在那邊的兩年,我完全沒和其他房客聊過天,後來偶爾遇到排隊洗衣服時,因為不是很熟,也不好意思說句「洗好叫我一聲」,就這樣過著實質上的封閉生活。
當時,我的工作狀況不太順利,常常會躺在床上發愁,靜靜聽著隔壁傳來的微弱對話聲,某間氣喘小孩的咳嗽聲,還有某人睡覺也不關的電視聲。比較難受的時候,甚至會想像著,如果哪天我突然生了急病,發出痛苦呻吟,多久才會有人發現,試著來關心我呢?
雖然已經離開當時的生活好多年,現在也結婚擁有自己的家了。但回想起來,還是覺得當時住得很不開心,一點歸屬感也沒有。我想這是一種都市病,讓人病得毫不知覺,而且很快就病入膏肓。所以在「睦鄰節」這天,就讓我們拋開不必要的猜測與顧忌,試著好好認識住在你附近的鄰居。
人說十年修得同船渡,能住在一個屋簷下的緣分其實非常不容易。認識彼此,不但不會增加居住風險,若有不熟悉的人闖入,也才能提早發現、互相提醒防範。偶爾食物買多了,和鄰居分享總比吃不完丟掉好吧?真的有什麼需要幫忙時,鄰居間的互助合作、禮尚往來,更是看似麻煩卻求之不得的及時雨。
與其用通訊軟體「搖一搖」到處加好友,不如面對面真實互動,更能快速拉近距離。就讓我們從最簡單的打招呼做起,請在「睦鄰節」這天,試著跟你的鄰居做個友善的問候與自我介紹。或許你會發現對方和你來自同個故鄉,或者有著共同的興趣,甚至能譜出一段意外的戀情也說不定。
至少,下次你們遇見時,不會冷漠的擦身而過,而會給對方一個真摯的笑容。
睦鄰節的由來:
在市區租屋,分租套房幾乎是大部分單身客的首選,但常常住了好幾年,卻完全不認識自己的鄰居,偶爾需要人幫忙時,也不太好意思開口。雖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睦鄰節」的誕生,便是為了打破這種詭異的都市隔閡,希望能找回一些人與人間被遺忘的真摯互動。
睦鄰節可以這樣過:
在睦鄰節這天,住戶會一早在門口掛上自製門牌,介紹家裡的成員。
到了午餐和晚餐的時刻,就將家裡的大門敞開,歡迎鄰居造訪,或是帶著自製的小餐點,主動分享給附近的住戶。
比較害羞的人,可以在對方的門牌上留下溫馨便利貼,表示善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