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跨境電商議題,如雨後春筍般超展開。無論是台灣或是中國電商,無不想著跨境到別國去搶食電商大餅。但跨境電商除了運送成本高昂、文化語言差異、市場族群習性不同之外,還有著許多隱性成本,在某個程度上,不一定是境內電子商務的救命良藥。
中國電商分析師李成東指出,儘管跨境電商受到資本的狂熱追捧,但如何保證商品品質正成為跨境電商的"主要問題"。此外,許多跨境電商都尚未完全解決盈利問題,目前還都處於虧損狀態。
以美國最大的電商代表「亞馬遜」近期業績來分析,國際業務虧損達13億美元。最關鍵問題在於,是否能在國際市場上提供同樣的「使用者體驗」,像是24小時能不能送貨到府、售後服務品質、消除市場假貨、價格是否低廉等問題。
等等! 先別管跨境電商了你聽過C2B模式嗎?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於2014年時曾提過,阿里巴巴的電商模式將從B2C/B2B 轉變為 C2B。消費者是整個市場的主導力量,C2B 模式將幫助阿里巴巴超越 Wal-Mart 成為全球營收最高的公司。
連馬雲都如此重視C2B商業模式,究竟C2B是何方神聖?
過去我們所知的電子商務模式皆為B2B / B2C / C2C,而C2B則是「消費者對廠商」(Customer to Business)。但這個名詞跟我們過去所熟知的用法有所不同,過去不論是B2C/C2C/B2B,「2」等於「To」含意為「A銷售給B」的意思。
但C2B並不是 「消費者銷售給廠商」,而是指以「消費者為商業核心」的模式,在C2B中,消費者將會「主導」企業提供的服務與商業模式。最經典的C2B模式就是「團購」,透過消費者群聚的力量,進而主導廠商以提供優惠價格。
筆者蒐集了幾個目前市面上較具知名度的C2B案例給各位參考:
1.阿里巴巴:針對消費者需求客製家電產品
阿里巴巴旗下知名平台「天貓」,與十家中國家電品牌,展開合作C2B模式的試營運。天貓平台利用合作家電品牌的消費者意見與銷售資料,進行產品客製化與改善,以小量多樣的方式進行,期許能夠符合特殊客群的需求,讓客戶獲得高度客製化與產品高價值的感受。
2.揪好賣:將廣告費回饋給消費者
2015年4月底正式上線的「揪好賣」購物平台,與百大品牌電商合作,也採用了C2B模式進行營運。過去給Facebook或Line的廣告費透過第三方支付回饋現金給消費者,同時還提供「個人網店」服務,讓消費者可自由選擇喜愛的商品至自己網店上架。針對喜愛的品牌商品進行口碑推廣的同時,也可以獲取現金回饋,甚至還加入分店機制,讓消費者找到更多消費者(開分店)來推廣商品,而這些分店的利潤都跟最初推廣的消費者有關。
不同於阿里巴巴的C2B是將核心環繞在「服務」上的作法,揪好賣的C2B則是將核心環繞在「利潤共享」上,兩者皆符合C2B中強調的「消費者為商業核心」的模式。
產品與服務,才是電子商務的核心關鍵
隨著電子商務產業競爭的白熱化,除了跨境電商之外,C2B模式似乎也是一條不錯的方向。但無論是哪條路線,都環繞在企業能夠端出甚麼能夠符合消費者期許的「商品」與「服務」,讓消費者願意重複回購並永續支持。否則再多的包裝、行銷與商業模式,可能都會只是曇花一現、稍縱即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