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亞開餐廳十多年,一向樂於提供包裝材料,讓客人把剩菜打包帶回家,但一周頂多只有一個客人會要求打包,反倒是很多人想把沒喝完的酒連著瓶子拎回家。 法國人不喜歡打包剩菜,但近年經濟蕭條,環保意識高漲,民眾愈來愈重視食物浪費問題,包括里昂在內的幾個城市,開始提倡打包剩菜運動。
里昂不是唯一參與這項推廣活動的大城市,但其「美食之都」的名號,卻讓這項運動響起特殊的共鳴。
負責推廣的政府單位與餐飲業合作,在網路提供免費的傳單與貼紙下載,希望民眾以「美食袋」取代「狗食袋」(Doggie Bag,打包袋的俗稱,怕人覺得自己小氣,因此表面上說是要帶回家給狗吃),賦與打包袋更美麗的形象。活動的宣傳標語則是「太好吃了,我要帶回家吃光光」。
在隆河阿爾卑斯地區主責這項推廣運動的瑪桑說,根據消費者研究報告,多數消費者支持這項運動,但很多人不敢開口,怕自己顯得吝嗇。為改變這個觀念,活動的傳單畫著一個舉手討打包袋的男子,圖說是:誰說我小氣?我只是懂美食又力行環保。
亦有廚師擔心,如果客人吃了打包回家的剩菜而食物中毒,他們必須負上法律責任。美食袋推廣運動希望澄清這個誤解。
其實,法國人對於打包剩菜的偏見扎根於歷史與文化,要革除這樣的成見短期內很難見效。
專精飲食的社會學家寇博指出,對於藍領階層來說,盤中的食物沒吃完是一種浪費,所以他們不可能有剩菜可以打包;對於中產階級而言,不像餓鬼一樣吃完所有的餐點,象徵你的口袋還有錢,因而根本不屑打包。
但積極推廣美食袋的特倫說,其實打包在二十世紀中葉的法國是常有的事,現代法國人過度虛榮。
寇博則反駁,早年打包通常是因為有一大家子要餵養,有些人打包剩菜則是送往社會弱勢家庭,這個背景說明了今日法國人對於打包的負面印象─帶走剩菜令人聯想到乞丐。
研究飲食習慣的社會學家呂西耶則認為,法國人不喜歡打包與外食文化有關。法國以美食著稱,一般人以為法國人經常上館子用餐,其實法國人外食的頻率並不高,他們在家下廚的時間,反而比西歐其他國家更多。呂西耶強調,當法國人難得上一次館子時,他們會當下盡情享受美食,而非將山珍海味塞進保麗龍容器,回家再用微波爐加熱。
不少法國廚師則表示,如果分量適當,如果餐點美味,如果用餐經驗非常愉快,那麼應該不會有什麼剩餘的菜肴需要打包回家。他們認為打包袋是美國的產物,因為美國食物的分量特別多。
瑪桑也承認,推廣美食袋運動的目的是減少食物浪費,希望消費者將盤中食物吃乾淨,而非鼓勵他們打包。
所以,不少法國人認為法國餐館並沒有剩菜問題,打包袋根本是多餘的,如果政府真希望解決食物浪費問題,家庭與製造廠商才是食物浪費的禍首。
根據歐盟執委會的估計,歐盟一年浪費多達一億噸食物,其中只有百分之十四來自餐廳或外燴。歐洲議會已經投票決定,在二○二五年,歐盟國家的食物浪費量要減少一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