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杏珠 攝影:蘇義傑】
快時尚與網購盛行,帶動消費行為大幅改變,導致全球成衣生產量逐年上升,為迎合需求,價錢愈壓愈低,大量且低廉的服飾充斥,最後淪為「拋棄式」物品,日復一日破壞環境。
與人類肌膚最親密的就是衣服。但近來科學家卻發現,與你我離不開的貼身衣物,竟是環境殺手,正一步步破壞地球生態。
從2014年起,全球每年生產的衣服,已超過1000億件,平均每人13件。伴隨著產值不斷增加、各地消費成長,全球衣物被丟棄的總量,也急速上升。
根據美國紡織品回收委員會(Council for Textile Recycling)的資料顯示,從1999至2009年十年間,消費者丟棄的紡織品垃圾(大多為服裝,還有鞋子、配件、毛巾、寢具等)增長達40%。2015年,產出250億磅(約1135萬噸)的垃圾,不分男女老少,平均每人丟棄82磅(約37公斤)的紡織品垃圾。
台灣雖僅2300萬人口,丟棄的衣服也頗為可觀。
依據舊衣回收業者、中華民國傷殘宏恩協會前理事長湯劍雄推估,台灣每年約丟掉7萬2000噸舊衣,以每公斤3.2件換算,約為2億3040萬件,相當於每分鐘丟438件衣服,平均每人每年貢獻10件。
從美國與台灣的數據,不難發現:昔日的美麗衣裳已淪為今日的垃圾,所帶來的環境浩劫正悄然上演,只是多數人渾然不知。
2017年3月4日至26日,一場名為「廢時尚Trashion」的海洋垃圾影像展,在台北忠孝復興站捷運藝廊舉行。可惜每天匆忙行經的人很多,停留駐足的卻很少,呼應台灣民眾對此議題的冷漠。
策劃此次展覽的政大廣告系教授吳岳剛,長期關注海洋垃圾議題,過去已透過影像呈現微塑膠、魚網、繩索對海洋的破壞。
近年來,經常往返海邊的他又發現,岸邊有支離破碎的舊衣、舊鞋,因此決定研究「時尚垃圾」議題,收集各種資料後,赫然發現問題超乎想像。
吳岳剛曾走訪新北市金山、萬里到桃園、新竹的海邊蒐集衣服、包包和鞋子。剛好遇到颱風大雨,將垃圾沖往河口,他在新豐鄉海邊就撿拾了不少舊衣。他遂將舊衣設計為模特兒身上的服飾,透過創作提醒「時尚所帶來的後遺症」。
相比空汙、食安議題,服裝環境問題並未攻占世人眼球。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羅可容分析,各國對紡織廢棄物管理興趣缺缺;時尚產業也不願公開紡織品來源與廢棄物相關資訊。導致全球紡織品廢棄物並無及時統整數據,也缺乏計量標準。
台灣的數據更付諸闕如。中央至地方均無管理舊衣回收業的機制,學術界也沒有紡織業耗能與汙染的相關研究。導致每年全台丟棄多少舊衣、有多少流入焚化爐,根本無從考證,僅能透過舊衣回收業者推估。
但到了今年(2018),政府不能再坐視不管了。
因為台灣的舊衣市場將掀起倒閉潮,預計全台36家業者將陸續關到僅剩2家,每年會多出6萬噸的舊衣垃圾,相當雲林縣一年的垃圾焚化量,恐成為台灣環保史上的新災難。
為何人類製造的美麗衣裳,突然變成環境殺手?這與近十幾年來,服飾已進展至流行時尚,消費行為大幅改變有關。
想看全文請按此 【延伸閱讀】
衣服多到穿不完?快時尚對環境汙染的祕辛 穿一次就想丟?快時尚沒有告訴你的殘酷真相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
遠見雜誌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