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歡蘇芮的一首旋律悠揚、詞意婉約的老歌:「…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小孩?…」,我今天聽著這首歌時,突然很想將歌詞改了「奉獻」給最近引起台灣各界莫衷一是的「台灣價值」:「…政治犧牲了文化,教改踐踏了教育,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台灣價值?」
當擁躉所謂「台灣價值」的人士用各種迂迴的政治術語來妝點這看似恢弘、實則空乏的四個字的時候,對岸正好迎來了英國首相梅伊的到訪,這位英國新鐵娘子與她的豪華商業代表團體的行程除了出於政治與經貿的意圖,也讓世界看見目前西歐第一大經濟體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放在了人才教育與文化內容上。
她在旋風式的三天訪問裡,第一站便是清末名臣張之洞以「蓋聞經國以自強為本,自強之道,以教育人才為先」的遠見所設立的武漢大學。據悉此次中英雙方簽署了超過五點五億英鎊的教育合作協定;此前湖北省已與英國國家創新創業教育中心(NCEE)合作成立「中英創新創業院校聯盟」,邀請中英優質大學與高職加入該聯盟,共建創新創業課程、師資培訓、學生實踐、科研項目等合作內容,目前和湖北省高校職校等成立教育共建基地超過五十餘所。而除了教育大計,她也選擇了故宮、黃鶴樓、上海豫園等傳統文化符號鮮明的人文景點,在在凸顯了梅伊本身一向崇尚博雅教育與精英治國的本色,以及作為一個老牌文創強國的英國一直高度重視人文藝術相關領域的實際作風。
反觀台灣,即使成立了文化部,也從不熱衷於在教育與文化上為自己「充值」,在產業外移與市場萎縮等多重隱患之下,本來有望成為台灣經濟中另一支撐的文創產業,從二○一一年占GDP的五.七一%下滑到二○一六年的四.七二%;奇怪的是,我國文創就業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居然從二○一一年的二.一五%緩步爬升到二○一六年的二.二五%,這些數據不難看出近年文創產業裡效益衰退卻僧多粥少的窘迫。
然而窘迫的又何止是文創產業?殊不知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是教育,而決定一個國家永續的是文化,當我們用「技職大學化、大學學店化」的烏合風氣來主持台灣的高等教育;當我們用自殘式「去中華化」來掏空台灣的文化建設,我們等同於放棄了台灣的未來與永續。
我相信每一個台灣人都像我一樣想捍衛一個代表自由民主、平等多元的台灣價值,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也清楚今天的自由民主、平等多元皆是仰賴於蘇芮唱著「奉獻」的七、八十年代之前所積累奠定的治國成果。並且,我們更明白卅年後的台灣,因為沒有了一套寧缺勿濫的高等教育與一座堅實浩瀚的文化建設,對內,台灣正逐漸失去創造價值的能力;對外,台灣正逐漸失去立足於國際的價值。
所以,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台灣價值究竟是啥米碗糕,而是我們的主事者們甚麼時候良心發現,願意將教育與文化從政治的手中救下,奉獻給我們一直不停貶值的「台灣價值」!(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