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相關鴿笭文化簡介擺設等。記者謝進盛/翻攝 | | |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推動個人社造計畫,鹽水區民高正浩結合在地老少居民、竹埔國小師生及藝術工作者,歷經半年活化廢棄鴿社,打造成全國唯一「鴿舍博物館」,今首度對外開放,日後將是聚落的小型展演空間。高正浩說,因工作關係,常年住在竹埔外公家,看著社區「粉腳笭」常民文化、多間漂亮三合院聚落閒置,文化局109年首度開放「社造徵選計畫-個人提案」,他結合藝術家朋友與弟弟幫家鄉粉鳥笭找來村民共構鴿舍博物館。 基地位於魏家老屋,獲文化局個人組35萬元最高補助金額,整合老屋建築、鴿舍裝置、綠地,構成一處微型的藝文空間。 文化局說,高正浩將鴿舍構築成博物館,整輯「粉鳥笭」知識,「鴿舍構築」邀請藝術家李順堯駐村創作;「木粉鳥笭彩繪」由竹埔國小中年級小朋友為主,作品會座落在鴿舍博物館,增添學生們創作信心;「鴿笭符號絹印」以鴿笭、鴿子、村名「竹仔腳」文字為符號,讓居民以絹印的手法,排列組合印製在布包上,創作屬於村的代言人。 「移動鴿舍之廟宇人物彩繪」,則以地方居民最核心生活「廟宇」,把田都元帥廟最大雕刻特色,邀請在地居民彩繪版畫上,並展示在可移動性的鴿舍中,及示範鴿舍多元運用方式。 除聚落文化調研,並引入不同媒材領域的青年藝術家6人。鴿舍背包客棧的藝術家李順堯駐村鴿舍構築、林文賢藝術家指導竹埔國小師生認識粉鳥笭文化及木粉鳥彩繪、楊孟欣老師帶領村民利用鴿笭符號絹印、許碧珊老師邀請在地居民以廟宇人物彩繪在版畫媒材上,村民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可移動性的鴿舍中、蝸牛巷藝術家陳怡汶帶領村民一起彩繪鴿舍增添鴿笭風景、劉育伶以毛線引領村民動手做「鴿羽翼編織」等,沉寂許久地方增添年輕氣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