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聯合報社論/雨都水荒,看前瞻水環境建設的虛擲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8/24 第528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丟中線賣人口,國不成國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雨都水荒,看前瞻水環境建設的虛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股關鍵時刻 別誤判形勢
民意論壇 大膽用槍不是嘴巴喊就好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拜登簽降低通膨法 有助期中選舉?
外役監防逃 不能單靠信賴人性
社會陷恐慌 搶救治安應用「重典」
兒從警 當媽的輾轉難安
美中敵意升高 護欄恐失效
建交卅年 中韓走在分歧十字路口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丟中線賣人口,國不成國
黑白集/聯合報
治安吊車尾的台南又出事,兩名勇警遇襲殉職。蔡總統終於出聲,除了罐頭式的悲慟,絕口不提治安惡化。內政部長要求員警緝凶要「大膽用槍」,豈料「官版凶嫌」竟投案喊冤;警方搞烏龍,差點錯殺無辜。真凶後來搶超商露跡,在新竹就逮,竟是越獄犯。

殉職員警勉強堪慰的是,難得總統關切,得以火速破案,這待遇雖比不上「抄跑堅」,但好過被賣到柬國的「豬仔」。數千名台青落在人口販子手上,活賣身死賣器官,總統至今未置一詞。為粉飾太平,官員與側翼抹黑民間援助力量,誣指是人蛇協力者,又把豬仔醜化成自願下海,推卸營救責任。

同是治安案件,政府辦殺警案有狠勁,碰上人口販賣則顛倒黑白,甩鍋給對岸。原因無他,公權力不出國門。蔡政府大內宣「台灣被世界看見」,砸錢遊說美日挺台,宣稱護主權;人民卻得自力救濟,對抗人蛇集團。

政府夸言護主權卻不護人民,更有甚者,中共軍演常態化,外媒熱議中線消失,總統依舊默不作聲。政府宣示兩岸主權互不隸屬,看似霸氣;但台海有事,美日袖手旁觀,總統束手無策,只能默許共軍每日越線威脅領土。

中線、人民與治安,蔡政府連番失守,國不成國。總統只在意選票,對主權人民失去責任心,台灣已被稱危境,距亂邦恐不遠矣。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雨都水荒,看前瞻水環境建設的虛擲
社論/聯合報
有「雨都」之稱的基隆,最近為缺水所苦。水公司發出緊急通知,稱水源枯竭,「停水將成常態,請隨時儲水備用」。今年一至二月間,基隆曾連續降雨五十二天,其間僅一日天晴;如今竟鬧起水荒,令人驚訝。行政院前瞻計畫投入二五○○億元打造「水環境建設」,原以為可紓解各地水患旱象;但去年是西部乾旱缺水休耕,今年連「雨都」都缺水,顯示治水沒治對地方。

受全球反聖嬰現象影響,今年尚未有颱風登台,導致仰賴颱風帶來豐沛雨量的台灣,多地出現降雨不足的問題。除了基隆,宜蘭、花蓮的供水也呈現緊張。基隆上月降雨僅三十一毫米,宜蘭則低至十一毫米,創十五年來最低紀錄,造成冬山鄉茶樹乾枯,災損不輕。水利署在基隆實施「人工增雨」,效果極微,淨水場全力取水仍不足以供應原水。最近中南部偶有熱對流短暫降雨,北台灣則是大太陽酷暑當頭,山澗都已枯竭。接下來,若仍無颱風過境,這波旱象恐比前兩年的乾旱休耕限水還要嚴重。

除了颱風不來,基隆缺水問題,一是主管水利的經濟部未能掌握極端氣候的變化,二是政府砸了大錢的前瞻「水環境建設」撒錯地方,「北水南調」的策略也未盡正確。例如,前瞻擬重啟「雙溪水庫」計畫,集水區選在有「乾溪」之稱的丁蘭溪,任務是要挹注竹科園區的工業用水。北台灣水資源並不豐沛,政府為了補充產業用水,不斷調整翡翠、石門等水庫的水資源分配,讓水公司有更多調度空間。但北水還未南調就鬧出基隆旱情,水公司能做的只有派水車、設加水站,這些均無法改變水資源枯竭的事實。

台灣連續兩年沒有颱風登陸,今年西太平洋的颱風生成數原就創新低,迄今八月下旬還不見颱風蹤影,要紓解旱象並不樂觀。台灣的常態是下半年少雨,今年又是強東風,帶來偏強太平洋高壓籠罩台灣,寄望颱風帶來雨水並不容易。

今年地球氣候異於往常,熱區北移是最明顯的變化,高溫區北移到北緯三十度以北,赤道已非最熱地區。南歐的伊比利半島,今夏超過攝氏五十度的熱天相當常見;北緯五十度的英國過去以多霧聞名,今年連續出現攝氏四十度以上的大熱天。亞洲大陸高溫區移到長江以北,連有東海調節氣候的上海市,最近也炙如烤箱。位在歐洲主要航道易北河床、五百年前埋下最低乾旱水位的「飢餓石」,最近重新露出水面,歐盟執委會已警告這是歐洲五百年最嚴重旱災。

基隆的旱情,迄未吸引蔡政府的關注。在執政黨立委爭取下,經濟部長王美花僅要求水公司加派水車送水,以降低居民提水桶領水的民怨。令人不解的是,陳水扁時代編列了八年八百億元治水預算,後來實際花到一一六○億元,仍淹水不斷;因此,馬政府的愛台十二項建設又投入了六百億治水經費。更誇張的是,蔡英文任內前瞻計畫的「水環境建設」,一擲二五○○億;結果,許多經費都用於蓋公園、籃球場、停車場,以「水環境」為名破壞親水環境。幾千億治水經費投下去,都只是以建設討好地方,治標而不治本;如今,竟換得「雨都」基隆大缺水,多麼諷刺!

當氣候極端化愈來愈嚴重,而政府治國的眼光卻愈來愈短期化,撒錢只為爭取地方選票,而無全盤長期著眼,前瞻建設淪為「錢沾」建設也就不意外了。試想,基隆市的自來水漏水率高達廿四%,居全國之冠;如果政府願撥個數億供它改善漏水,當地缺水會惡化至此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股關鍵時刻 別誤判形勢
社論/經濟日報

面對通膨居高不下,聯準會(Fed)快速升息,美元匯率超強,加上經濟成長減緩等諸多利空,美國股市竟然從6月中開始從谷底強勁回升,投資人再度發揮「逢跌即買」的精神。6月通膨再攀高峰,7月Fed再度升息3碼,這兩個交易日回檔大跌,但在此之前市場似乎顯示新一波的多頭市場來臨。投資人的底氣何在?

通膨居高對美股具有多重殺傷力。民眾對產品與服務的消費量減少,原料及工資成本上升,皆削弱企業盈餘;聯準會(Fed)升息加縮表,削弱經濟成長,甚至導致衰退。股價超值,通膨居高,利率上升,衰退隱憂,正是今年上半年美股一路震盪走低的主因,然而6月中以後卻轉為震盪走高。以後見之明來分析,變盤當歸因於投資人終於抓到了兩重觸感,一是「通膨觸頂」,二是「指數觸底」;而更強有力的底氣,則是對Fed的信仰。

先看「通膨觸頂」。上半年每月公布通膨一直維持在8%以上,投資人於是改變思維,不再擔憂通膨衝高,因為上半年爬得愈高,下半年將掉得愈重。果不其然,6月衝到9.1%,7月便回降到8.5%,可以合理地研判整體通膨已經「觸頂」成功。但通膨從頂峰回降,主要是由於汽油價格從急漲轉為急跌,因此壓低通膨的效應可能只是一次性,就算通膨「觸頂」,卻未必就此快速下降,而是可能停留在高原區波動。

再看「指數觸底」,這要從技術面觀察。依據「黃金切割率」,標普500指數從元月初的頂峰,到6月中的最低點,跌幅已經接近2020年3月到2022年元月期間總升幅的50%,技術性支撐力道浮現;再者,今年初到6月中指數跌幅略大於20%,符合「空頭市場」定義;這道防線如果徹底潰敗,股市便走入「空頭」;但若能夠力守,便是底部浮現。

事後來看,至少在現波段「指數觸底」很可能已經成功。「觸底」成功,之後美股便展開兩個多月的「夏季反彈」,但諸多技術指標顯示回升勢頭可能需要休息。

至於Fed的緊縮行動,目前市場的眼光已經超越Fed的思維。Fed的立場是持續升息以抑制通膨,市場想的卻是既然通膨已經「觸頂」,則今年利率升得愈快,明年就會愈早降息。市場普遍認為一旦經濟減弱,失業增加,且通膨下降,就算距離2%通膨率的目標還遠得很,Fed仍會開始降息。

股市最大的仰仗,就是過去幾十年來的經驗證明,股市只要出現重挫,Fed就會進場救市。1980-2000年代有「葛老護盤」,2008年金融海嘯及2013年退場風暴,有「柏公護盤」;2016年人民幣貶值危機有「葉倫護盤」;2019年流動性緊絀,2020年初疫情肆虐,又有「鮑爾護盤」。代代薪傳,香火不斷;使投資人對於「Fed護盤」已經從信心,昇華成信仰。

然而投資人這股信仰,卻可能已走入誤區;因為以往在護盤時,Fed不必擔心通膨升高,但這回卻恰恰相反。Fed快速升息,目的是將資金抽離經濟體系,使金融情勢趨緊,以抑制總需求,從而壓低通膨;但現在美股上漲,公債殖利率下降、加上最近美元回貶,反而使金融情勢比今年3月開始升息時還更寬鬆。因此市場其實是在跟Fed對著幹,使Fed對抗通膨的行動事倍功半;加上就業市場依然紅火,工資持續上升,工資─物價上升漩渦的風險並未消除。股市愈漲,未來降息的時間可能不是更早,而是更晚。

總之,目前美股已經走到關鍵時刻,兩種觸感的推升力道已現疲態,對Fed的信仰也不再靠得住。「熊市回升」未必,「多頭再起」也難;比較可能的走勢是在9月中Fed會議之前,將進入回檔整理期;震盪幅度將相對較大。本周末鮑爾在傑克森洞年會的演說內容,更可能是左右美股極短期走勢的關鍵。

   
民意論壇
大膽用槍不是嘴巴喊就好
官政哲/警政署前副署長(宜蘭市)/聯合報
台南市兩位員警不幸被殺殉職,內政部長宣示可大膽用槍,不必客氣!但現實是警察開槍被告,不開槍被殺!警察經常需面對開槍或不開槍的困難抉擇!大膽用槍不是口頭宣示那麼簡單!

警察開槍後可能面對之行政責任與刑事及民事責任之壓力,導致員警猶豫不決,大膽用槍的後遺症非員警所能承擔!

第一線員警面對突發狀況時,輕微案件得以口頭警告或以肢體強制等方式制伏嫌犯。但在處理暴力抗拒攻擊事件時,使用警棍與肢體力量或噴辣椒水卻難有即時嚇阻效果。使用警槍又怕不符比例原則,擔心被事後究責。

如何拿捏使用適當武器與強制作為時機,是困擾所有警察的重大心理壓力與束縛及困難抉擇。如何提供員警更合適有效的武器選項與精實的戰術訓練以制止嫌犯,並減少使用致命性武器(警槍)的機率與心理壓力及後遺症,應是警務機關必須思考的方向。

依據「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及規格表」,低致命性武器—電擊槍,非屬警槍類別,屬於合法警械之一,英美等各國警察均全面配發電擊槍並列為基本配備。多年前筆者曾建議應配發電擊槍,當時警政首長缺乏決策擔當而拒絕此議,並被指稱是製造麻煩,後來僅配發辣椒水替代,導致員警仍必須以肉搏方式與歹徒搏鬥,陷員警於重大傷亡危機之中。

電擊槍又稱「人道武器」或「失能武器」,係屬低致命性武器,聯合國人權組織鼓勵各國執法機關積極開發運用。運用電擊槍發射瞬間強大電流可在安全距離內有效制伏嫌犯,有效嚇阻犯罪並遏止嫌犯抵抗與減少傷亡。使用電擊槍執法可增加以下優勢:

一、電擊槍無致命性殺傷力,能使嫌犯暫時失去行動能力後加以逮捕,可避免不必要之傷亡,減輕員警用槍之心理壓力與顧忌。

二、電擊槍可事先放電警告,如有急迫危害亦可立即發射,有利員警依情境採取適當應變方式,符合警告程序與比例原則。

三、電擊槍無殺傷力且射程短,毋須精確瞄準,適合緊急使用且無致命性,且不易傷及無辜民眾。

四、電擊槍瞄準快速(避免射擊頭部)近距離對準身體射擊,使用簡單方便且操作訓練容易。

五、嫌犯受到電擊後立即失去行動能力,無法使用武器或抗拒,有利安全制伏嫌犯,避免於格鬥扭打中造成傷亡。

六、電擊槍具有防搶保險插銷設計,插銷脫離槍體後即無法電擊使用,如遇偷襲搶奪,亦不致危害員警生命安全。

七、電擊槍亦可配置錄影設備,有利於約束員警合法使用,同時可以還原事件真相,減少傷亡訴訟糾紛。

兼顧員警執勤安全與維護民眾安全,應是警察機關的優先課題。政府應立即檢討執法安全配備與教育訓練不足之處,並應立即全面配發電擊槍,以解除員警不敢大膽用槍之顧慮!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拜登簽降低通膨法 有助期中選舉?
楊之遠/聯合報
八月十六日美國拜登總統簽署《降低通貨膨脹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成為全球最矚目的氣候新聞。

IRA源起於民主黨去年提出之《重建更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 ,但是由於民主黨籍參議員喬.曼欽等反對,黨內幾經協商做了大幅縮減及修改,最後將氣候、健保、稅制等三項改革包裹在一起。因為通貨膨脹嚴峻,因此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氣候投資立法,改名成為《降低通貨膨脹法》。該法律將籌集七三七○億美元,並授權將其中三六九○億美元用於氣候解決方案和環境正義。

IRA在應對氣候及環境正義方面之作為,首先,法案之氣候目標在推動美國消費者和工業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資金的最大份額用於一系列清潔能源技術的稅收抵免和退稅。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氫能、核電、熱泵、能源效率和電動汽車等。並激勵公司在美國製造這些清潔能源產品,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該法案還將投資於工業場所的能源效率,以幫助降低該行業的大量碳足跡。

再者,將加強有色人種和低收入社區對於氣候變遷影響的復原力,以及支持由社區主導受汙染和氣候變遷嚴重影響地區所進行的改善項目。

另外,推動氣候友好(climate-friendly)的農業,投資幫助農民和牧場主人採用可持續耕作,例如實施輪作和覆蓋作物等。加強對成熟和古老森林的保護,投資保護和恢復沿海社區和生態系統等。

但是環保團體認為,該法案受到產煤之西維吉尼亞州選區喬.曼欽議員的壓力,同意對碳捕獲和封存(CCS)實施稅收抵免,將延長煤電廠的使用壽命,繼續汙染環境。而且法案雖然對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產生的過量甲烷排放徵收新稅,但同時讓化石能源公司能獲得更多聯邦土地和水域的租賃權,將給化石能源留下生存空間,將影響該法環境效益。

中國目前在太陽能電池板、電池等清潔能源生產居全球領先地位。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統計,如果將加速能源轉型的公共和私人投資予以合計,二○二一年,中國在能源轉型上支出約二九七五億美元為最多,而歐盟為一五五七億美元,美國則僅僅為一一九七億美元。因此IRA所投資的經費將增加美國在清潔能源技術發展的競爭力。

拜登總統目前施政滿意度僅百分之卅八,美國通膨率高達百分之九點一。IRA完成簽署,將拜登之核心政見,均列入預算法律,將提振民主黨及拜登總統之士氣,但是否有助民主黨於十一月舉行的美國期中選舉,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作者為退休教授)

   
外役監防逃 不能單靠信賴人性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教授(新/聯合報
台南發生震驚社會的殺警案,嫌犯林信吾雖已落網,經查竟是明德外役監之脫逃犯,更令人詫異。尤其監察院於二○一九、二○二○年,分別針對外役監是否超額、是否有完備的防逃機制等,進行調查且提出報告,目的即在要求主管機關解決十年內脫逃卅九人,特別是明德、自強外役監於兩年內脫逃十二人的大問題。故為免悲劇再次發生,有關外役監的防逃機制,就有檢討之必要。

因外役監屬低密度監視的矯治機構,既可能白天出外工作,亦可能假日回家探親,必出現諸多監控間隙,致有可乘之機。故依外役監條例第四條第二項,就針對再犯或脫逃機率較高者,如犯脫逃罪、毒品罪、性侵害罪等受刑人,將之排除於申請外役監之列。

又依外役監條例第四條第一項,只要服刑滿兩個月,並符合一定的累進處遇門檻,且有悛悔實據,身心健康適於外役作業的受刑人,即可提出入外役監之申請。惟此規定,並未排除重刑犯,如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也包括無期徒刑者,僅是將累進處遇的門檻加高,勢必得因此次事件,來為立法妥當性之檢視與修正。

而為爭取進入外役監,受刑人必然想方設法取得申請資格的門檻,為防有心者想以外役監來逃逸,更為求公正與透明,法務部除訂定外役監受刑人遴選實施辦法為程序依據外,矯正署亦須成立遴選小組來負責遴選。惟此遴選小組的七至十一名之委員,僅規定外聘委員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就留給主管機關極大的裁量權,致難擺脫黑箱之質疑。

至於外役監,因是以使受刑人重返社會為目的,就強調受刑人教化優先,自由度當然高於一般監獄,在得以外出工作與返家探親下,如何防止逃亡,必是棘手問題。而雖受刑人違反相關紀律規定及脫逃時,皆有相對應的懲罰,如取消戶外活動、探親,或從外役監回到一般監獄,甚至外出不歸,也會有刑法的脫逃罪來究責,但這些都只是事後不算重的制裁,致難生嚇阻之效。尤其一旦逾假未歸,即便獄方毫無隱瞞且立即報請檢察官通緝,卻也不知其在何方,就難免再犯之可能。

故為保證外出或返家而能按時回監,就不能只基於對人性的信賴,而得有相應的監控機制。但在人為監視上,除有資源不足的問題,更不符合再社會化的目的,似僅能利用電子監控的方式來防範。惟因此等科技監視,涉及行動自由的限制,就得有法律的授權依據。至於現行能依法施以電子監控者,僅限於性侵害的假釋與緩刑犯及判決未確定而有逃亡之虞的被告,故若要適用於外役監受刑人外出或返家之情況,仍賴立法者修法以對。或許,藉由此次事件,正是全面檢討外役監制度的契機。

   
社會陷恐慌 搶救治安應用「重典」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大學社會/聯合報
台南市發生殺警案,讓好多人不禁心生寒顫害怕。本人要提出對大眾身心健康的擔憂,以及平日可以安心的實際作為建議。

一、治安敗壞,造成社會大眾集體焦慮不安。台灣民眾這幾年來日子真的不好過:疫情造成生離死別、經濟蕭條、生活不便;俄烏戰爭、全球通貨膨脹,使得生活消費支出大增,經濟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中共軍演,台灣面臨戰爭邊緣,很多人都產生「類急性壓力障礙」的症狀就診精神科、身心科。

二位警察被殺新聞一播出,看診的病患與家屬、我所認識的周遭親友都產生一則以悲、一則以懼的負面情緒:悲的是二名年輕優秀的國家公僕,生命就此殞落;懼的是「社會治安怎會如此混亂」,光天化日都敢殺警,叫我們小老百姓平日要如何安居樂業!

我和太太急忙連絡在南部的兒子速速返家,因「陳進興殺人犯恐懼效應」已經發生!台南成功大學廿二日下午也發布公開警告信提醒全校師生:「通緝犯仍在逃逸,並持有槍枝,請同學夜間盡量不要出門,也不要行經人煙稀少地方,並注意自身安全。」

天啊!台灣離《禮記.禮運》「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已經有多遠了呀!

二、政府務必要執行死刑,對想為非作歹的惡人產生震懾的效果!為什麼這些年來社會治安如此敗壞,壞人會一再犯案呢?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不執行死刑」!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執行死刑,一方面可以滿足普羅大眾「以命抵命」的觀念,二來亂世用重典,歷史上本就斑斑可考,至少可以提升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所說「重視社會規範的超我」,減少犯罪發生。

三、平日我們可以進行的安全措施:連帶槍的警察都會被殺,可見社會治安的敗壞!請民眾外出時,不要低頭看手機,注意周遭的危險訊號,隨身攜帶防狼噴霧器,以防不肖歹徒的攻擊;最好能去學點防身術,女性出去可以的話最好有伴同行。

在為二位員警哀悼,關注案情發展的同時,我呼籲大家要能夠多與親友互動、說話唱歌紓壓,要能睡、能吃、能運動。逢值選舉,也請大家關心國事以及社會安全,看哪些政客只會放嘴砲,票要投給真正會照顧人民福祉,會讓大眾安居樂業的政府!

   
兒從警 當媽的輾轉難安
林靜瑜/工、警眷(屏縣鹽埔)/聯合報
這兩天新聞一直播報著駭人聽聞的殺警奪槍案。聽著聽著,每根神經愈繃愈緊,想勸從警的兒子多小心,卻不知要如何開口。

我知道叨唸只會讓孩子更煩躁,倒是他先傳來三等特考放榜,同是警察的女友通過考試,感謝我包粽子的加持。我除了按讚嘉許,還語帶保留地要人在北部的他們多保重。聽出我的弦外之音,他回以看到新聞後,也有提醒女友和同仁們值勤時多留意。

七月底他染疫隔離,住進集中檢疫所,全賴同事送藥、保健食品和補充能量的零食。女兒快遞了中藥喉糖、鰻魚精等物品給他。手足無措的我,能為他做的,僅是前往附近廟宇,祈求眾神護佑。

原本要等周六日放假才要烤蛋黃酥,不忍心看電視上的血腥畫面,匆匆用餐後,將注意力轉移到麵糰上,油皮包裹油酥,□平、捲起重複二次,形成層次分明的餅皮,內餡則有豆沙、鹹蛋黃,甜甜鹹鹹就像錯縱複雜的心情。早上將放涼的蛋黃酥包裝好,寄宅配給兒子,為他加油打氣。

每次有員警罹難,總教我驚恐萬分,除了為遭逢不幸的警察及家屬難過,也誠心祈求上蒼,別讓他遇上此等惡煞,他知道後一笑置之「哪有當警察還怕碰到壞人的?」

昨天獲悉歹徒落網,稍稍鬆口氣,只是血的教訓一再重演,除非勸他離開這個令人不安的行業,我又如何能真正放下心來?

   
美中敵意升高 護欄恐失效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聯合報
自中共對台軍演後,許多關心台海情勢的國家都深表不安,不是憂心爆發衝突,就是啟動防範機制。

儘管美中可能在十一月廿國峰會期間舉行場邊峰會,但雙方較勁卻愈演愈烈,許多國家看得心驚肉跳,擔心台海可能會成為引爆點。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率先表示,美中角力讓台海升溫,讓他深感憂慮,警告新加坡人民要做好心理準備,以因應可能爆發的台海衝突。

解放軍軍演期間,曾有五枚飛彈射進日本經濟海域,東京除表達關切外,也決定在沖繩部署千枚遠程巡弋飛彈,並斥資五點五兆日圓發展對抗極音速飛彈的反飛彈網。

歐盟外長日前集會,除表示現階段歐盟各國外長不會訪問台灣以免刺激北京,並同意歐盟將在兩岸爆發衝突後介入調停或斡旋。

繼對台發動封鎖式軍演後,北京並宣布在渤海、台海、黃海舉行一系列軍演。此外,中國也將參加俄羅斯舉行的海空聯合軍演。

美國與其盟國自然不是省油的燈。在七月下旬多達廿多國參加的環太演習後,美國又和澳洲、印尼、新加坡、日本舉行代號為「超級神鷹之盾」的演習,並有英、法、德、印度、馬來西亞等多國應邀成為觀察員。暌違數年後,美國與南韓也正舉行規模超大的海空聯合軍演,以因應北韓的挑戰。

美國與盟國的一系列軍演顯示,他們比以往更擔心中俄與北韓的未來動向。俄羅斯媒體並報導,如果北韓舉行核試,美國將在東北亞部署戰略武器,讓本區的緊張情勢進一步升高。

去年五月,英國《經濟學人》曾指出,台灣是地表最可能爆發戰爭的地區。為何今年美國與其盟國更擔心台海情勢可能失控?

首先,美國與其盟國認為,中國因裴洛西訪台而發動對台軍演是「過度反應」,不僅高度反映其武力犯台野心,也讓中國和平崛起的說法不攻自破。

其次,俄羅斯在二月入侵烏克蘭後,原先不相信中國會對台動武的國家都改變了想法。

第三,針對中國藉軍演將台灣海峽「內海化」與壟斷台海中線的做法,美國自然不以為然。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總監坎伯十二日指出,針對中國對台灣的各項威脅,美國將採取四點政策:強化美台經貿談判、加強台灣自衛能力、採取標準化行動維護台海自由航行與飛越權、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

第四,在戰略武器方面,中國現在愈來愈有自信。當美國十六日發射一枚義勇兵三型洲際彈道飛彈展現擁有反「區域拒止」能力後,北京立刻回應中國也有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表示其也具備第二擊核報復能力。

中國國民生產毛額已占美國的七十%以上,傳統與戰略武器也逐漸拉近距離,這也讓美國的盟國感到憂心忡忡。

儘管美中兩國目前仍有密集溝通與管控分歧的機制,但是雙方的敵意也不斷升高,恐怕再多的安全護欄也無濟於事,這也正是美國許多盟國最感到擔心的。

   
建交卅年 中韓走在分歧十字路口
劉順達/教(台北市)/聯合報
中共與南韓建交已三十周年。其間,南韓總統無論屬於保守或進步政黨,都保持以「安全靠美國、經濟賴中國」原則來往,因此可謂「相安無事」。尤其在國家統一議題方面,兩岸與兩韓彼此有諸多借鏡之處。

南韓前總統朴槿惠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後,曾一度燃起兩韓統一希望。文在寅上台後更不遺餘力,舉行「文金會」不說,還促成有史以來首次的「川金會」。對兩韓來說,統一更勝於廢核。文在寅一直在國內外強調的「朝鮮半島和平進程」即是代表作。

問題是,兩韓和平統一無進展,反而加強了北韓的文攻武嚇。新任總統尹錫悅上任後,再三強調加強美韓、韓日關係之重要性,並且已經恢復舉行年度美韓軍事演習,尤其,中共反對而停擺已久的星州郡薩德基地也要正式擴建。在在顯示,中韓關係正面臨倒退。

首先,舉行首度「拜尹會」後,尹錫悅的行情水漲船高。美國不認同文在寅前總統的「親中親朝」外交政策,尤其,尹錫悅認為南韓多年來,僅靠中國大陸的「協助」,對北韓放棄核武毫無助力,只有加強南韓自己的國防力和美國與日本的「核傘」保護,才能有效遏阻北韓的第七次核試。

一般來說,尹錫悅的這種「作法」屬於保守派政府的一貫政策。李明博前總統就曾提出「廢核、開放、三千美元」,結果未得到北韓的接受。如今,尹錫悅稍微修改成「階段式廢核、提供經援、要求美國撤銷制裁」等,北韓仍然不為所動。

近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不僅直接批評,甚至批罵尹錫悅腦袋有問題等,並以「南韓空飄傳單傳染疫情」為由,直說北韓將嚴厲報復南韓。朝鮮半島的緊張趨勢好像又回到從前的原點,不進則退。

因此,為了解決眼前問題,南韓外交部長朴振利用八日至十日在青島舉行的首度中韓外長會談中,要求中共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希望中方對北韓有力勸說。似藉此暗中批評,中共只會表面講好話,希望南北韓透過對話及外交方式解決,對北韓而言則不痛不癢。

北韓一直是中共對美國和南韓的現成籌碼。地理上,由北韓擔任最前線。因此,來自駐韓美軍的威脅,包括薩德在內,中共與北韓一再要求撤出駐韓美軍的主要原因也在此。

自「王朴會」首次交手後,雙方反而更「透徹」了解對方,因此,目前看來,找不出「焦心」。據大韓商議調查顯示,南韓正面臨中國經濟發展遲鈍、中國科技追趕南韓及美中霸權競爭等三種苦難。汽車、化妝品等產業受到衝擊。如果中共再來個「貿易報復」,恐怕南韓廠商受不了。

看來,中韓建交三十周年,雙方正走在分歧的十字路口上。

   
Double-talk 不是要你講兩遍!
Jack 向外籍老闆報告,解釋新產品出貨延期的原因。老闆告訴他:�籺o not double-talk.�紃ack 愣了一下,double talk 是講兩次嗎?他明明連一次都還沒有講,為什麼老闆叫他不能講兩次。原來 double talk 不是講兩次,而是「為了掩蓋事實,故意含糊其辭」。

沈呂巡/「八一七公報」四十年
今年八月十七曰,正是美國與中共共同聲明的八一七公報四十周年。目前正值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之後,台海局勢頗為緊張之時,回顧相關的八一七公報應具意義。記得當時正是個人參加外交工作之次月,猶憶每天奔波在美國國會山莊,為減低該公報對我不利影響而分洽各議員與助理,至今仍印象深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