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亦偉 (中央社編譯組長)】聯合國2022年11月15日宣布全球人口突破80億,並預測到2080年代地球將再增加24億人,警告已因氣候變遷面臨資源稀少窘境的地區,接下來將遭遇更多困難。在美國,有人發起「人類自願滅絕運動」(Voluntary Human Extinction Movement),認為人類幫助地球能做的最好事情是停止生育。
自然資源面臨枯竭 「感謝你不生育」救地球
地球人口突破80億並將於2080年代達到約104億的頂峰,之後反轉下修;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HME)研究估計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再降回88億,但人類無論如何都要面對糧食、水源、燃料等可取得資源都將變得更少的難題。
「生物多樣性中心」的人口與永續性主任費德斯坦(Stephanie Feldstein)說:「每一個人都需要燃料、木材、水與稱為家的地方。」地球上愈多人口居住,導致人類與野生動物爭奪水源、糧食與空間,讓大自然承受更多壓力。
《紐約時報》報導,現年75歲的美國俄勒岡州居民奈特(Les Knight)是「人類自願滅絕運動」創辦人。與其說這是一場運動,不如說是一群有共同信仰的人所組成的鬆散聯盟,這些人認為人類幫助地球能做的最好事情是停止生育。
為表明持此信念的人並非支持種族滅絕或強制節育,也不鼓勵自殺,奈特在幾十年前給運動添加「自願」一詞。他們的座右銘是「願我們長壽,然後不復存在」,他們的精神也體現在其他口號像「感謝你不生育」等,他們會將這些口號掛在各種會議和街頭活動。
奈特從未生育,並早在1973年25歲時就結紮。他們認為人口過剩是氣候危機的一個主要因素,且儘管人類文明取得諸多成就,但過多人類的存在對地球百害無一利。
氣候焦慮影響心理 年輕世代不想生育主因
據觀察及策略諮詢顧問公司「全球掃描組織」(Globe Scan)一項在31個國家地區的線上調查,65%受訪者表示氣候變遷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是自2003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新高;40%受訪者表示氣候變遷是不想生育的主要原因,而在30歲以下年齡層,這個數字躍升至44%。
總部設在英國的非政府組織「人口事務」(Population Matters)指出,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氣候變化、汙染、森林砍伐、水源和食物短缺等問題都會因不斷增長的人口而加劇。
控制人口能緩解危機? 生產與消費方式更關鍵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司長威爾莫斯(John Wilmoth)認為,問題根源在於生產與消費方式,把控制人口作為緩解氣候變暖的潛在解決方案只是轉移人們對迫切需要拋棄化石燃料、更有效地利用資源的注意力。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的人口專家赫托格(Sara Hertog)指出,將地球生存環境變差歸咎於人口爆炸過於簡化問題,期望減緩人口增長是唯一解決辦法更是一個「錯誤」。
「在導致更多消費及其相關汙染方面,收入的增加比人口增長重要得多。」赫托格指出,富裕國家人口增長已放緩或逆轉,但人均耗費資源卻仍占世界極大比例。反觀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亞洲部分較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在未來幾十年內人口將會急劇膨脹,但他們只占全球碳排和資源使用相對較小的部分。
「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評估,如果地球上人人都過像美國人一樣的生活,人類將需要至少五個地球的資源才夠。然而若都像奈及利亞的人過生活,就只需消耗世界資源約70%,即便把生活水準換成較高的開發中國家如印度,數字也僅為80%。
改變思維遏制過度消費 少花錢也能活得好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學者培瑞斯西雷拉(Vanessa Perez-Cirera)指出,地球實際上有足夠資源養活80億甚至以上的人口,只要人們反思目前的土地資源利用。她說,並非要所有人採取相同生活方式,重點在於遏制過度消費的同時,培養「可以用更少的東西過上滿意生活」的思維。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消費經濟學教授、德國「永續歐洲研究所」(SERI)所長洛雷克(Sylvia Lorek)也認為,人們必須挑戰自身的消費模式,尤其北半球國家。
洛雷克強調,大部分的過度消費並非出於自覺,往往是受社群媒體、廣告、電影和電視催生的一種心態,認為過西方式的生活方式才算幸福。她與同業一直在研究,如何讓已有相對舒適生活標準的人學會「少花錢也能活得好」。
洛雷克等人的建議其實老生常談:轉為攝取更多植物性飲食,減少消費動物性產品,擺脫對航空旅行和私家車的依賴,城市規劃應興建更高效的建築,為單戶家庭和單身者找出更好的選擇方案,因為這些家戶比集體生活消耗更多能源,造成更多碳排。 (完)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