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為什麼你該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衣服/拯救地球,也拯救你衣櫃的新購衣哲學


【好心肝.好健康】電子報提供您最正確的保肝之道、最即時的肝病治療新知,以及與您切身相關的健康訊息。 【兩岸商情電子報】提供兩岸財經要聞、理財投資、藝文旅遊等內容,讓你快速掌握大陸最新趨勢!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3/05 第88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為什麼你該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衣服/拯救地球,也拯救你衣櫃的新購衣哲學
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音樂大歷史/從巴比倫到披頭四
黃雨(25週年影音限量珍藏版)/歐洲二十世紀文學的峰頂之一
學生2:溫暖的手勢/活出溫暖漂亮的生命手勢,活出傑出智慧的生命價值。
閱讀筆記 小說/致勞動的母親們

新書鮮讀
為什麼你該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衣服/拯救地球,也拯救你衣櫃的新購衣哲學
文、圖節錄自麥田出版
圖/麥田出版提供
知名時尚大廠的惡性競爭,導致了這一切……如此不必要的浪費,不僅害慘了地球,也毀了你的穿著品味…..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露西・希格爾認為,我們也不必為了挽救快速時尚的惡果而完全不買衣服,關鍵在於「審慎挑選」與「理性分配預算」。環保的有機纖維、動物友善的養殖場、回饋給在地農夫與傳統工匠的公平貿易、確切落實針對代工廠的環保與人權稽查、二手衣的再利用、換衣市場等等充滿創意與愛心的良心時尚,都是拯救地球與你的衣櫃的良方。而我們──全世界的消費者──需要做的只是把每年的購衣總預算從4.6%提高到6%而已……

作者介紹:

露西・希格爾

露西.希格爾是英國在報導社會及環境正義方面議題首屈一指的記者。自2004年起,她每週在《觀察家報》(Observer)撰寫以道德生活為題的專欄。同時她也為《泰晤士報》(The Times)、《美麗佳人》(Marie Claire)與《Grazia》等報刊撰寫專題報導,並在《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上經營部落格。

搶先試閱:

烏茲別克的奴役農場

歡迎來到遍地長滿白色黃金的烏茲別克,這裡甚至還有紀念每年棉花豐收的歌曲。一九二九年時,後來的紀錄片始祖維托夫(Dziga Vertov)拍攝了一部有些詭異的B級片情節的電影,於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用雙手摘下毛絨絨的棉花,搭配上一首怪異、音調上揚的民謠做為背景音樂,為的是讚揚棉花產業的崇高美好,以及勤快撿拾棉花之美德。副歌不斷提起撿拾棉花者,包括小孩,頌揚他們的努力是打敗敵人必不可少的力量。

九十個年頭過去了,烏茲別克的棉花收成方式看來並沒有什麼改變。一九九○年代早期,這個國家放棄了機械化的棉花採收。政府當局找到了一種更便宜的方式,但他們會說那是一種更傳統的方式。因為在即將到來的九月,如果你有機會一遊棉花栽種的重點區域,看看那些與棉莢一同彎曲著的身影,就會發現這些身影不過就是孩子。引以為傲的烏茲別克棉花產量,是建立在被強迫勞動的孩子與青年的血淚上。

每年總有一些相關的影像或文字,躲過烏茲別克獨裁者伊斯蘭.卡里莫夫(Islam Karimov)的耳目,流露到外面的世界。卡里莫夫自一九八九年以來(兩年後烏茲別克隨著蘇聯解體宣告獨立)便無所不用其極地統治著這裡(他正式的兩任任期是到二○○七年)。儘管缺乏確切的數據,但是根據環境正義基金會(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一份與烏茲別克人民和記者合作的祕密網絡搜集來的證據估計,二○○九年時,被迫到田間工作的烏茲別克孩童數,大約在一至兩百萬人之間。

從偷拍的影片中我們能看到收成的畫面。小小的雙手抓著白絨絨的棉莢,以機械般的準確度將它們與枝幹分離。他們的動作靈活的不可思議,不過每個孩子都必須要達到很高的數量標準。烏茲別克的官方說法是這些孩子參與收成,有樂趣又可以賺取零用錢。這可是苦差事。如果讀過約翰.史坦貝克的《憤怒的葡萄》,一本揭露人工採收棉花之辛苦殘忍的社會批判小說,你大概就會知道這些年輕人們所忍受的是什麼了。他們須達到的配額是不容討價還價的。

卡里莫夫是西方在反恐戰爭中強而有力的盟友,同時他也非常的富有。這不太讓人感到意外:外界早有傳聞,烏茲別克靠天然資源創造的財富,直接就進入他與心腹們的口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棉製品。根據估計,二○○九年時,光是出口到歐洲的貿易商或亞洲的工廠的棉花,總值就達十億美金。

古娜拉(化名)機智聰明、直爽,且性格剛毅。現在很難想像她也會被迫採收棉花,但她的青少年時期,卻因著十一歲那年的秋天,毫無選擇餘地的被逼去撿棉花而蒙上了烏雲。「我不是一個懶惰的青少年,」她說,「我的父母曾經有一座農場,所以我也曾經在田裡工作過。但是沒有任何事會讓你可以準備好在棉花田間工作。」每年九月,烏茲別克的學生會被告知帶一個背包到學校,然後一個個上了公車,載進棉花田。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他們的生活完全被打亂。這裡完全沒有盥洗與電力等基本設施。他們住在體育館以及空蕩蕩的幼稚園建築中,每天在日出時醒來,被帶到棉花田間,在那裡開始汗流浹背的工作。

一九九八年時,古娜拉十六歲,她第一次與家人分離,被帶到距離她在城市的家兩小時車程的烏魯諾(Ulugnor)的田間。「我想這對生活來說是何等大的衝擊,」她回想起,「在某個程度上你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因為這也發生在我年長的兄姐以及父母的身上。但不知為何還是非常難以調適自己。在其他的國家,這年齡的年輕人或許都在為離家上大學做準備,光是如此就足以讓父母及家人心裡感傷不已了,更何況知道這些孩子是被帶去做非常粗重的勞動工作,心裡就更過不去了。更糟的是,你無法改變任何事。」

一旦到了田間,每名學生都會被配給每天要摘到的棉花量。要是沒達到標準,等著你的可能就是體罰或是罰款。「我只達到過一次,」古娜拉說,在她進行第一階段被迫勞動,在棉田間工作的整整五十四天當中,「在那之後,我沒有體力再撿到那麼多。想一想棉有多輕你就知道了!想一想要撿多少棉花才能達到一天六公斤的目標。我們用一塊像是大頭巾那樣的大塊布料來裝棉莢。在沒有親身做過那樣的工作以前,你很難想像這工作有多辛苦。然後若是你達到了目標,他們理應要付給你所應得的。但是你摘的三十到四十公斤,卻剛好打平你花掉的伙食費。隨著天數漸增,你會開始感冒、生病、疲憊,採集的棉花也就愈來愈少,因此要達到配額也就變得愈來愈不可能。然後你就會被罰款。」

由於替古娜拉付學費的是她父親,而不是靠政府補助,於是她便想著反正當權也不能真的對她做什麼。「對多數的學生來說,若是他們有什麼地方做不好,政府就會扣除他們的補助。如果你抗議或反抗過頭,很簡單,就是把你趕出學校。對他們來說,比較難把自付學費的人趕走。」

對古娜拉和她的其他朋友來說,這五十四天的生活宛如地獄。即使過了十二年,對她來說依舊是一段難以述說的往事:「在我想起來最糟糕的一件事之一,就是必須要到田間如廁的那種羞辱吧。這對女生來說尤其困難,我連到現在都不太想承認。當地的廁所就是在地上挖個洞。以衛生程度來說,我想連百分之一分都稱不上。」學生得付錢給當地人替他們燒幾桶熱水來洗衣服。而且每餐吃的都一樣,「便宜的義大利麵,有時候多點蔬菜。我必須強調這裡說的義大利麵絕對不是多麼精緻的那種。」即使如此,古娜拉覺得和男生比起來,女生還算過得輕鬆:「男生住在樓下,我們一直聽到他們的管理方式就像是軍隊似的,有時非常、非常的粗暴。在棉花剛開始收成時,年紀輕的男孩就任年紀大的擺布,而且絲毫反抗不得。」

古娜拉和其他孩子由一群老師來管束,不能與家人聯絡。這群老師樂於以專制的方式維持秩序。女孩居住的大樓另有幾個警察保護。「不過在那裡,一直都有一個若是你沒有摘取足夠棉花,就會被老師點名並且讓你丟臉的文化存在,以及各式各樣的羞辱和威嚇。我並不怪這些老師。我的意思是說,畢竟有哪個工作是監督孩子如何採收棉花的呢?這工作糟透了。這些老師也不斷受到來自當局的壓力。別忘了,他們也得離開家人兩個月,而且住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中。其實在我決定大學畢業後要做什麼時,這是使我不想成為教師的原因。」

這麼多離家的孩子,但只有寥寥幾位大人的監督,於是性虐待及暴力就在所難免。二○○九年時,環境正義基金會報導一名孩子被刺死,「你真的不知道什麼事會發生在你身上,」古娜拉說。

在野外田間,這些十幾歲的童工從日出到日落,忍受著嚴竣的氣候。九月分當他們剛剛開始當新手時,氣溫高達四十度。「你口渴得要命,」古娜拉回想著,「時時刻刻都想喘息喝口水。但是那裡沒有自來水,我們沒辦法,只得喝在灌溉渠道裡的水。這些水很污濁,還可以看到青蛙和蛇,但是你又能怎麼辦?有一件是我絕對忘不了,」她打了個冷顫說著,「那就是在田間遭受到蚊子的攻擊。我從沒見識過那樣的蚊子。」到了棉花季的尾聲,古娜拉和朋友們沒命似地向四周採收最後一點棉花,並且深知她們不但不可能達到目標,還可能會被辱罵、罰款。此時的烏茲別克已然冰天雪地,學生們凍到骨子裡了。

在古娜拉身為棉奴的期間,她的消化系統失調。她和同伴生過各式各樣的疾病,尤其是腎臟方面。這是因為收成結束前,他們在又溼又冷的棉花田間受到的風寒,再加上營養不良、壓力大,環境不衛生等等惡劣條件。

是那股不想被棉花給打敗的信念,支撐古娜拉渡過這難關。「我不是個好欺負的學生,我從早鬧到晚,」她說。一九九八年,她組織了一場包括她在內的抗議活動。古娜拉受不了每天都被威脅要在晚上被送回田裡工作,於是聯合了一群女生坐在田間直到深夜,迫使監督老師必須出來懇求她們回到體育館中。「沒錯,這改變不了什麼。但我們表達了我們的態度。這是我們所能做的。」隔年,當巴士又回到同樣的田野時,古娜拉豁出去了。她在收成到一半的時候逃走了。「有些青少年質疑所有的事,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員。現在讓我擔心的是,我聽說現在的這一代在田間受到的壓迫更甚於我們當時。我尤其擔心那樣的孩子。壓迫變得更嚴格、更殘忍。」伊斯蘭.卡里莫夫對造反者沒什麼耐心,一分英國報紙對他下了「欺詐、任用親信、嚴刑拷打,是卡里莫夫統治的特色」的標題。

我從未活在獨裁政權中,更遑論被迫在田裡做粗活了。我接著問了一個天真的傻問題,「是誰下令讓這一切發生的?」「喔,這些命令來自政府,」古娜拉確信滿滿地說著,「沒有人會懷疑這些命令是從哪發出來的」,她以最近出爐的報告為例。在烏茲別克沒有什麼獨立棉農這檔事。就連投入多少化學肥料都在管控之中。負責農業政策的是首相沙夫卡特.米爾濟亞耶夫(Shavkat Mirziyaev),據報導他每十五天就會主持一場指導地方政府代表及農民何時該進行播種、除草、施用農藥、脫葉劑、以及進行收割的會議。二○○九年十月,米爾濟亞耶夫簽署了一份命令,但不久就被洩漏出來,當中列有一連串如何處置未達到配額的棉農的恐怖懲罰。最後一句總結的話聽起來相當刺耳,「針對沒有依循合約規定達成配額目標的農場,需賠償損害。且根據法律,他們的租地將會被收回。」

強迫勞動當然是非法的,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一九九二年時通過的第二十九條明文規定,禁止強迫勞工。二○○八年時,烏茲別克政府被說服簽署兩份「國際勞工組織」分別關於「最低工資」以及「最惡劣型態童工」的公約,然而最終的結論是國內並不一定要立法。但除了一些美國政府內視烏茲別克為有用的戰略伙伴的政客之外,到底還有誰會相信烏茲別克政府能自行妥善處理這個問題?

 
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文、圖節錄自臉譜出版
圖/臉譜出版提供
「面對無緣社會,我們不是束手無策。」22位台灣學者專家聯名推薦,讓我們借鏡日本經驗,共同審思形塑社會的未來樣貌

內容簡介:

1999年至今,範圍遍及日本全國,從都市街區、高級住宅到人口外移的偏鄉、島嶼;再到社區公園、大型森林公園、兒童遊樂場,以及醫院、百貨公司,甚至水壩、木材加工廠,還有抽象的「祭典」、「地震避難程序規畫」、「小學生的課後時間」……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及詳實記錄,值得建築、都市計畫、社區營造、空間景觀設計、街區再生等相關領域人士、學生,以及每個追求理想社會的我們參考借鏡。

作者介紹:

山崎亮

生於1973年。社區設計師及景觀設計師。社區設計工作室「studio-L」創立者及法人代表。現任京都造形藝術大學教授兼空間設計學院院長。以社區設計師活躍於日本的山崎亮,走遍日本全國,舉辦由當地居民解決地區課題的研習會,制定由居民參與的綜合計劃,設計建築和景觀,策劃由市民參與的公園管理等,盼能透過「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的方法,讓空間使用者直接參與設計過程,藉此改善各種空間利用、人口外移、高齡化、空間廢置等傳統空間設計無法顧及的問題。

搶先試閱:

用設計解決森林問題--穗積鋸木廠專案(三重•二○○七∼)

忍者的社區總體營造專題研討會

大家都知道,伊賀是忍者的故鄉。但是我作夢也沒想到,竟然有人會穿著忍者服裝大談社區總體營造。二○○六年在伊賀市舉行的社區總體營造專題研討會上,不但發表專題演講的市長穿著忍者服裝,上台分享事例的人也是忍者裝束,就連參加研討會的三百位聽眾全都打扮成忍者的模樣。不愧是忍者的故鄉,作風也非常忍者。在這場研討會上,我認識了一名年約六旬的女忍者,她說想要關閉丈夫經營的鋸木廠,接著問我能不能把鋸木廠舊址改成大家都能利用的公園,並希望我來設計這座由民間打造的公園。這項請求十分罕見,於是我立刻前往現場勘查。

穗積鋸木廠就在JR關西本線的「島原」站前面,這間由年近七十的穗積夫婦經營的鋸木廠,因為後繼無人,所以決定關廠改建成站前公園。他們表示,很希望能讓這塊地方成為當地人們聚集交流的場所。這是由於穗積家的上一代在島原村(現已和其他市町村合併為伊賀市)當了二十年的村長,深受當地人們的關照,因此身為下一代的他們,才想要把這裡改建成公園回饋鄉親。真是難能可貴。

鋸木廠的面積廣達三千平方公尺以上,其中有四個四百平方公尺的倉庫,堆放了將原木乾燥並製成木材的設備、以及用來打磨木材製成建材的機械,各式機具一應俱全。除此之外,當然還有許多庫存建材。如果把這些全部移除,僅設計成一座「讓人回味鋸木廠記憶的公園」,未免太可惜了。倒不如將它們保留下來,會顯得更有趣。由於目前並沒有太多地方可以讓人們體驗從原木變成木材的工程,因此,把這裡改成能讓人們如實感受箇中樂趣的場所,才是最理想的做法吧。既然改建的目的是希望人們有個愉快的聚會場所,就算不蓋公園,一

樣能實現這個目標。

舉例來說,如果把這裡打造成可以讓都市人在週末來這裡玩、並隨各人喜好製造家具的場所呢?由於木材這類材料需大費周章才能取得,價格往往居高不下;相對來說,讓需要材料的人自行前往當地購買原木,價格並不會太貴,更何況一棵原木可裁成好幾片木材。因此,若是我們能成立一所家具製造學校,讓人們花數星期慢慢製作家具,完成之後再宅配到府,應該可以吸引一群來自都會區的人們吧。如果當地人們願意協助這間學校,想必也能因此產生各種交流的機會。於是,我在二○○七年時向穗積夫婦提出這項構想。

籌備活動

如果有人想要在週末留宿當地製作家具,便需要可以吃飯、洗澡和睡覺的地方。飲食方面,可由穗積女士主導的NPO法人「主婦會」準備餐點。她們已經在鋸木廠的入口開了一間咖啡館,為大家提供利用當地蔬菜烹調的菜餚。洗澡方面,可使用當地的溫泉

設施「やぶっちゃ(譯註:「やぶっちゃ」為島原地區的方言,意指「大家」)」。剩下的只有睡覺的地方了。對此,我們的做法是請留宿者在鋸木廠內搭帳棚。但既然來到鋸木廠,「帳棚」當然全都是木製的。木製帳棚雖然有些沉重,但因為沒有打地基,可以隨意搬動,能讓人們在鋸木廠內好好睡覺休息。

為了打造這些木帳棚,我們請了六組活躍於關西地區的建築師分別進行設計,並招募學生參與建造作業。由於平時很少有機會和一群人一起打造建築師設計的建築物,因此吸引了許多來自關西地區的學生踴躍參與這項活動。參加的學生中,有的試做家具製造學校的家具;有的負責打造讓大家聚會交流的廣場;有的則是幫忙主婦會烹調餐點。學生團隊即在這段過程中慢慢找出自己的職責歸屬,成立了寢室組、家具組、廣場組、餐飲組等社群。目前約有兩百名學生登記參與這項活動。

活動設計

家具製造學校的活動十分單純。由於稱作「寢室」的木製帳棚僅六座,因此最多可接受六個家庭參與。一個人獨自參加或整個家族一起來都可以。在這六個家庭透過破冰遊戲等方式打成一片後,我們會先帶他們到山裡去確認杉木或檜木的狀況。目前國產木材的使用率不高,導致許多山林因為疏於管理而荒廢。只要和有經過管理維護的山林相比,即可知道荒廢的山林呈現何種狀態。荒廢山林的表土會流失,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崩塌。所以為了維護山林,就得適度使用木材。砍伐山裡的樹木加工製成家具,便是維護山林的一種方式。我們安排這項活動就是為了讓參加者了解這一點,並且實際體驗將砍下來的原木加工成木材、再製成家具的過程。

參加者在週末製作未完的家具可以直接放在這裡,等下個週末再繼續工作。而像桌子或椅子等家具,大約四個週末即可製作完成。屆時將成品送到自家裡,這項活動便告一段落。透過這項為期四週的活動,重要的是讓六戶人家彼此建立起友誼,並藉此了解島原的情況,成為家具製造活動的常客。如果參加者愈來愈多,往後也可以繼續增建第七座、第八座「寢室」吧。

關於這項活動,我們目前是以示範旅遊的方式,和參加者一起思考活動的主要內容,例如:這項長達四週的活動一年能舉辦幾次?參加者對這種參觀山林、裁切木材、製作家具的活動,願意負擔多少費用?一家人來參加的話,是否需要另外準備適合女性或小朋友的活動?諸如此類。

 
音樂大歷史/從巴比倫到披頭四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本書顛覆以音樂家生平拼湊的斷簡殘編,用最宏觀的視野,探索音樂革新帶來的人類歷史改變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8章,從音樂、樂器如何誕生開始說起,分別經歷人類歷史的探索時期、懺悔時期、發明時期、優雅與感性時期、悲劇時期、反叛時期,以迄流行時期。

在這場從史前樂器到當代流行音樂的奇幻旅程中,古鐸活力充沛地帶領人們走進音樂的歷史,讓讀者身歷其境地感受到每項音樂上的演進,如和聲、記譜法、人聲劇場、管弦樂、舞蹈音樂,以及錄音技術、廣播電視誕生時對人們帶來的衝擊,當他挑選那些對人造音樂具有革命性影響的發明時,他著重於發現其對音樂所帶來的改變,此外他將某些作曲家具有前瞻性的音樂視野帶到讀者面前,從較鮮為人知的佩羅汀到鼎鼎有名的華格納皆然。

作者介紹:

霍華•古鐸

生於1958年,英國當代炙手可熱的作曲家,專長是創作音樂劇、合唱曲和電視配樂。曾獲艾美獎(Emmy)、古典全英音樂獎(BRIT)和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等殊榮。於BBC策畫並主持《音樂的故事》(The Story of Music)系列節目。重要作品有由小說改編的舞台音樂劇《雇工》(The Hired Man)、《愛情故事》(Love Story),以及合唱音樂作品《永恆之光:安魂彌撒曲》(Eternal Light: A Requiem)等。

古鐸製作了無數的電影與電視配樂,包括《第伯雷的牧師》(The Vicar of Dibley)、《黑爵士》(Blackadder)、《紅侏儒》(Red Dwarf)、《QI》,以及《直闖暴風圈》(Into the Storm)等。2011年獲頒大英帝國獎章(CBE)以表揚他在音樂教育上的卓越貢獻。

搶先試閱:

流行時期(一)1918─1945年

在1906年的聖誕節前夕,一個座落在麻塞諸塞州(Massachusetts)勃蘭特石(Brant Rock)、遠眺大西洋並受到狂風猛烈襲擊的發射台,一個意義重大的聲音被聽見了。那是人類首度使用無線電波傳送唱片裡的音樂:韓德爾廣板的緩慢曲〈在那樹蔭底下〉(Ombra mai fu),由一位勇敢無畏的無線電先鋒費森登(Reginald Fessenden)所傳送。

這次「播送」(broadcast)──當時關於無線電傳播尚無確切的名稱,最後借用農業辭彙「播種」這個單字──的指定接收人待在蘇格蘭西方海岸特別建造的接收站裡,但這個接收站近來在一場暴風中遭到摧毀,最後節目表居然出乎意料地被海上船隻拾獲。有一段時間,這個實驗廣播並沒有被公開,但它仍是將音樂帶往新時代試驗性的第一步。

到了1922年,1000萬個美國家庭擁有收音機──從1919年最初僅6萬個開始──其中有許多是家庭自製的晶體收音機。從1921年起,多達600多個發射站加入這個榮景,芝加哥的KYW廣播電台每晚播放歌劇,以及歌劇季以外的輕鬆節目。同一時間,一個位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廣播電台,在1920年8月從科里西奧劇院(Teatro Coliseo)傳送了華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現場演出的訊號,而在該城市內擁有收音機能接收訊號的家庭卻不超過30個。位於大西洋另一邊的英國,世界上第一家國家廣播公司BBC於1922年成立,迎向一個讓音樂能在每個角落屬於每個人的時代,而且通常是完全免費的(在美國,付費給廣播電台的廣告事實上是從1920年代中期才開始;而在英國,政府會徵收電台執照費用來資助國家廣播公司BBC)。

免費廣播音樂的時代來臨,當世界上無數心存感激的人們輕鬆享受音樂的時候,音樂的價值、目的與風格也同時產生顯著的改變,遠超過音樂史上所有的變化發展;而20世紀在科技上的長足進步,對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造成的影響也有很大的不同。

對流行音樂而言,廣播科技刺激了全世界對新聲音的渴求,流行歌曲的創作大爆炸是一種輝煌且積極的現象──從1920年代的蓋希文和波特(Cole Porter),到1960年代的狄倫(Bob Dylan)、披頭四合唱團的藍儂與麥卡尼,1970年代的汪達(Stevie Wonder),1980年代的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1990年代的王子(Prince),以及當代的火星人布魯諾(Bruno Mars)和愛黛兒。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流行音樂的時代為人類帶來做夢也想不到的好處與獎勵。

然而自從1900年代以來,流行音樂在每個階段都引發關切與雜音,因為不論是有意還是無心,它都導致其他形式的音樂面臨絕跡的窘境─身兼作家、指揮家與作曲家的蘭伯特(Constant Lambert)在他1934年的暢銷書《音樂啊!》(Music Ho!)中特別將矛頭指向爵士樂。這位任職於維克─威爾斯(Vic-Wells)─即英國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Ballet)前身的音樂總監,他的著作並無助於「非流行音樂」開始籠統地被歸類到「古典」(classical)音樂的事實,而「古典」音樂是1930年代唱片公司為了區隔市場而開始流通的名詞,期望透過聽眾喜好的音樂類型去鎖定客群。至少一開始的時候,這個標籤是為了授予大約從1600到1900年之間的西方音樂藝術一種歷久不衰與高格調的恭敬光環;然而到了1960年代,它對大多數人而言僅代表過時的東西。這類型的音樂整體被描述為「陳舊與正式」的,即使它往往是令人訝異的新穎、年輕或是不嚴肅。許多人相信他們所喜愛的音樂在主流文化中被刻意邊緣化(公平地說,如果不是更不喜歡被視為貧民窟類型的音樂名稱「民間」﹝folk﹞。)音樂的家族樹上出現一個被稱作「流行音樂」(popular)的分枝,對許多古典音樂迷而言是令人百感交集與不安的現實。

過去這100年來古典音樂真的在睡眠中緩慢地窒息了嗎?我會大聲地強調並非如此。我希望利用這最後兩章來說明,除了一些奇怪且死路一條的音樂實驗之外,古典音樂自從費森登的廣播測試之來,一直都在音樂的旅途中活得好好的。當然,它已經改變了,它經歷了所有會使人驚訝的方式,例如在那個歷史性廣播之後數個月逝世的挪威籍作曲家葛利格。但是古典音樂的DNA在流行音樂中隨處可見,不管是在舞台上的音樂劇、電影,或是披頭四合唱團、賽門(Paul Simon)、神韻合唱團(The Verse)或凱斯(Alicia Keys)的專輯唱片裡。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鮑凱利尼的遺骨被挖掘這段期間,音樂種類的擴展甚至比戰前更加迅速,光在大英國地區就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擁有唱片播放機。在1914年共銷售2700萬張唱片,到了1921年這個數字達到1億張。在1922年,也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成立這一年,一種能將聲音與影像同步的技術問世,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在1926年推出《唐璜》(Don Juan),它是首部在電影膠卷的音軌上嵌入音樂的好萊塢電影。

音樂也並非被視為電影的補充背景,在音樂可被融入影像之前,大城市電影院的觀眾能享受到兼具視覺與聽覺效果、奢華的現場管弦樂團,演奏專為螢幕上的動作而寫的音樂。對許多人而言,這是他們首次體驗管弦樂團現場演奏所謂的「古典音樂」。在較小的戲院裡會由一位鋼琴師或管風琴師提供類似的現場伴奏;俄羅斯古典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於1924到1925年間在列寧格勒就是以此維生。值得一提的是,有個人在好萊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他就是同時也為自己的有聲和無聲電影擔任配樂工作的卓別林(Charlie Chaplin),他在移居美國擔任音樂廳演員之後的第一個商業嘗試,就是成立一家音樂出版公司,他首部擁有同步音樂聲軌的電影作品是發行於1931年的《城市之光》(City Lights),除了自己創作的配樂之外,還另外寫了5首歌曲。此後,除了為自己日後的電影創作音樂,卓別林還回頭為他過去的默片創作並錄製配樂,一直持續到1970年代。

在1921年,布雷克(Eubie Blake)創作的《曳步而行》(Shuffle Along)成為首部由非裔美國人創作並主演、且在百老匯獲得成功的音樂劇。它的暢銷歌曲〈就是著迷哈里〉(I'm Just Wild about Harry),歌詞由西索(Noble Sissle)所寫,描寫兩位黑人主角相戀的故事,挑戰當時的種族禁忌話題。來自馬里蘭州的布雷克是過去奴隸家庭裡8個孩子中唯一倖存的,像卓別林一樣從事輕歌舞劇表演。他以散拍音樂成名,但這種風格如同我們在前一章探討,1920年代初期在美國各地都被爵士樂取代了。

1920年代的爵士樂巨星──包括強森(James P. Johnson)、沃勒(Fats Waller)、史密斯(Bessie Smith)、奧利佛(King Oliver)、亨德森(Fletcher Henderson)、貝西伯爵(Count Basie)、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和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與好萊塢最大牌的巨星,皆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名人。事實上,他們全都來自卑賤貧窮的生活,這件事本身就很了不起,而這對20世紀前的西方音樂而言是很少見的現象。從前這種麻雀變鳳凰的故事,總是要花掉作曲家和演奏家一輩子的時間,才能達到某種程度的名聲,而且通常只局限在行家和有權勢者之間;即使如此,他們的地位也很少能被大眾充分認識。少年莫札特毫無疑問是以音樂神童的身分成名,然而所謂「成名」在這裡的意義是指「短暫地在歐洲皇室宮廷之間吸引一些評論與驚奇」,一般歐洲的勞動階級根本不知道莫札特是何許人,不論他在世或過世很久之後皆然。

然而,爵士樂名人的名氣地位首次達到一種前所未聞的規模,不論是他們竄紅的迅速,還有那些很快愛上他們及其音樂的數百萬名聽眾,而這都要歸功於收音機、唱片和電影。艾靈頓公爵的祖父過去是奴隸,在居住紐約的4年期間,於1923年在好萊塢俱樂部開始組織樂團。同一年,生於紐奧良的赤貧家庭、祖父也是奴隸的阿姆斯壯,正在芝加哥為奧利佛的克里奧人爵士樂團(Creole Jazz Band)吹奏短號,錄製唱片並擁有自己的公寓與不錯的收入。在採取種族隔離政策的1920年代,年輕黑人鮮少有出頭的機會,然而這兩名黑人透過音樂變成一種成功的指標。音樂在爵士樂時代的歷史性轉變固然還未成熟,卻造成一種同樣是歷史性的社會轉型,不可否認的,這是一個規模宏大的轉變。歷史學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在他的著作《爵士風情》(The Jazz Scene,1959)中估計,在經濟大恐慌前夕,美國共有6萬個爵士樂團、20萬名職業樂手,這個數字十分驚人。

雖然艾靈頓公爵是爵士樂界的大紅人,但他並不喜歡別人把他的音樂歸類為爵士樂;在他實驗了許多音樂類型跟曲式之後,他寧可大家稱它為「美國音樂」。他的理由是:從最早開始,爵士樂就是一種很難定義的風格,不同的地方詮釋方式也大不相同。20世紀音樂由最具說服力的代言人統合貫串的匯聚傾向,即使在音樂發展的雛形階段也很明顯:爵士樂天生就抗拒被分類界定,甚至白人媒體也千方百計地用毒舌評論將它排除在必須嚴肅看待的領域以外(一篇1924年《紐約時報》的社論形容它是「一種回歸野人階段的哼唱,拍手或擊鼓的音樂表現」)。這種有意識地躲避形式界定,選擇在簡便的樂譜上即興發揮,而樂譜又允許鬆散的和聲,以及在旋律與節奏上詮釋的最大自由度;當它與這世界產生互動時,分裂成許多色彩繽紛的碎片也不足為奇了。

 
黃雨(25週年影音限量珍藏版)/歐洲二十世紀文學的峰頂之一
文、圖節錄自馬可孛羅文化
圖/馬可孛羅文化提供
時間是一場綿綿不斷的黃雨,慢慢地淋熄了最炙熱的火焰

內容簡介:

本書為《黃雨》二十五週年影音珍藏版。此精裝版本特別收錄作者序言,以及片長四十分鐘的紀錄片DVD──「艾涅爾」。片中空拍並走訪村莊今日凋敗的實景,對比當年熱鬧攝人心魄的舊照、以及改編的舞台劇場景。作者與演員也重述小說的字裡行間,抒懷《黃雨》的創作緣起與庇里牛斯山區蒼涼無情的美景。

作者介紹:

胡利歐•亞馬薩雷斯

西班牙著名作家,一九五五年出生於西班牙西北方雷翁省已消失的村莊維加迷岸。大學專攻法律,但早早離開律師行業,轉而投身新聞業。一九八三年出版第一本小說《狼月》(Luna de lobos),一九八八年出版《黃雨》(La lluvia amarilla)。兩本小說都進入國家文學獎(Premio Nacional de Literatura)決選,《黃雨》更奪下西班牙出版年度書商金書獎(Libro de Oro)。他的作品主要分成三類:旅行文學(如《遺忘的河流》(El rio del olvido)、短文,以及新聞體文學,讓大眾看到新聞也是文學的一面。他多年來創作不輟,作品遍及小說、詩詞、小品、旅行文學、電影劇本,並得過許多獎項。亞馬薩雷斯的用字遣詞鮮活、精準,他的藝術家特質、擅於營造詩意氛圍的天分,以及獨樹一格的特色,讓他成為當今西班牙最具分量的作家之一。

搶先試閱:

沒錯,他們找到的我時候,我一定是這副模樣,我還穿著衣服,臉望向他們,幾乎是當初我在磨坊廢棄的機器間找到莎賓娜時她的模樣。那一天,除了母狗,和霧氣拂過河邊樹木發出的斷腸嘶吼外,沒有其他人見證我的發現。

(真是怪異,此時此刻,當時間已經耗盡,當恐懼穿透我的雙眼,黃雨就要洗去對親愛的人的回憶和她那雙眼眸的光芒,竟想起了那一幕。黃雨洗去一切,除了莎賓娜那雙眼眸。我怎麼忘得了當我試著解開繩結的當下,那雙盯著我的冰冷雙眼?我怎麼忘得了那個十二月的漫長黑夜,只剩我孤零零一個人在艾涅爾度過的第一個黑夜,我一生中最漫長最悲痛的黑夜?)

胡利歐一家已經離開兩個月。他們等到黑麥成熟,跟羊隻和一些老家具一起運到畢斯卡斯賣掉後,就在十月的某一天清晨,天色還沒亮之前,把能帶走的東西都讓母馬載著,沿著山區,往公路方向離開。那天晚上,我也跑到磨坊躲起來。只要有人離開,我都這麼做,以免害怕道別,以免有人看到當我遇到又有一個家永遠關上門,那種被悲傷淹沒的模樣。而我就在那兒,坐在一片漆黑中,變成磨坊已經不再使用的其中一個機器,聆聽他們順著往平地而去的小徑,逐漸遠離。然而,那已是最後一次。胡利歐一家走了以後,除了我們家,已經沒有其他還會再關上門的屋子,艾涅爾也失去了有人煙的盼望。因此,那晚我一整夜躲在磨坊。因此,那晚當胡利歐一家一大清早敲了敲我家大門,莎賓娜是唯一聽見他們聲音的人。不過她也沒下樓給他們開門。她也沒走到窗邊,以最後的揮手或最後的目光,送走他們。哀痛撕碎了她的記憶和她的心,她將枕頭壓住頭部,不想再聽到敲門的聲音,或者遠去的馬蹄鐵的聲音。

那個秋天比以往還要短。十月還沒過完,地平線就跟山巒糊在一起,幾天過後,風從法國那邊吹來了。我跟莎賓娜,從窗戶看著風吹過孤寂的荒野,穿過果園的籬笆和柵欄,猛力地颳走楊樹還沒轉黃的樹葉。接連好幾晚,我們坐在爐火旁,聆聽狂風像暴怒的狗兒在屋頂嗥叫。這個不速之客似乎永遠都不打算離開我們。彷彿它乍現的唯一理由,是陪伴我跟莎賓娜得孤單在艾涅爾度過的第一個冬天。

然而,一天早上,當我們醒來,沉重的死寂告訴我們,連它也離開了。我們從房間窗戶凝視著它來過所留下的痕跡:連根拔起的石板瓦和木頭、倒落的柱子、斷裂的樹枝,以及遭夷平的梯田、耕地和牆壁。那一次風勢比以往還要猛烈。狂風掃過低處的峭壁後,無以計數的楊樹橫躺在地上,或垂倒在地面,泥土鬆動,露出樹根。狂風離開之前,將村裡的屋子重新排列組合。它像一頭受傷的野獸,飽受折磨後抖動身軀,此刻,整座村莊佈滿鳥類的屍體和樹葉,猶如殘酷的激戰過後,所丟下的無辜掠奪物。葉子以螺旋狀堆積在土坏牆邊。鳥兒遭狂風捲起,猛撞樹木和屋舍的玻璃過後,躺在一堆堆樹葉之間。還有幾隻垂掛在屋簷和樹枝上。其他的還笨拙地拍打翅膀,在街道上做最後的垂死掙扎。一整個早上,莎賓娜拿著一支破傘的骨架撿拾鳥兒的屍體。之後,她在勞羅家的畜欄裡堆起柴火,當著我跟母狗沮喪的目光,將鳥兒潑上油,放火燒掉狂風逃離後丟下的戰利品。

很快地,十一月帶著如月光般蒼白的蕭瑟和枯葉到來。白晝越縮越短,而坐在壁爐旁的漫漫黑夜,開始讓我們慢慢陷入一種深沉的厭倦,一種悲哀而無情的冷漠,於是,我們的聊天變了,解體成細小的砂粒,其中,無盡綿延的昏暗和靜謐更吞噬了回憶。在此之前,當胡利歐一家還在的時候(還有更早之前,當托馬斯還活著,依然一個人頑固地堅守他的老房子和對葛文的回憶),我們所有人會聚在一棟屋內,依偎在壁爐旁,一起度過冬夜,花漫長的時間互相說故事、回憶人事物,不外是從前的時光,而外頭下著雪,暴風在屋頂上方嗚咽。當時,爐火比起血緣更能凝聚我們的友誼。我們的聊天一如往常是為了嚇跑冬天的寒冷和悲傷。而此刻相反,對我跟莎賓娜來說,爐火和聊天讓我們更加疏遠,回憶讓我們越來越安靜和遠離彼此。就這樣,當雪的腳步到來,它其實早在許久以前,就已堆積在我們倆的心中。

十二月的某一天,也就是耶誕節前夕,這是只剩我們倆待在艾涅爾的第一個耶誕節,因此是我們最恐懼的耶誕節。那一天,我一大清早拿著獵槍上山到艾斯卡汀的茅屋。野豬來過果園,用嘴拱地,尋找屋子土坏牆邊冰層下的馬鈴薯根部,這天早上,是一條鬆動的泥土洩漏牠夜間偷偷來過的痕跡。然而,母狗花了許久時間,才找到牠的蹤跡。牠還是隻小狗崽,每隔一會兒,牠就在樹林間追著某隻飛過的鳥兒跑。一陣被冬雪看不見的手拂過似的冰冷微風襲來,而且是從隘口吹來,混合了山的氣味和捎來的信息。正午時分,當我已經開始對找到夜間的訪客感到絕望,我看見了牠,遠遠地,出現在幾棵灌木叢之間,牠穿過拉尤沙小溪,踏過泥濘,爬上斜坡,朝著我埋伏的方向過來。我對小母狗作勢,要牠安靜待在那裡,我帶著準備好的獵槍,手中拿著一把刀,倚坐在一面牆後面。野豬沿著斜坡爬上來了,牠的腳步緩慢而堅定。牠夜裡吃得過飽,身體臃腫許多,牠已經習慣這些日子以來鄰近村莊人口外移後森林和懸崖的寧靜和荒蕪,牠走在橡樹林之間,感覺自己很安全,開始認為這裡只有牠住,以牠為王。子彈從超過一公尺的距離射過去,打飛牠的右眼,將牠擊倒翻滾在地,牠詫異不解,發出痛苦的呻吟。然而,我還得多開兩槍,一槍打中牠的肚子,一槍打中喉嚨,然後走過去,補上用力而久久的一刀,結束牠的垂死掙扎。

那天晚上,我一直到深夜才睡著。吹在屋頂和玻璃上的暴風雪越來越強,母狗在門廊處吠叫,盯著遠處黑暗中那具血漬斑斑的屍體,這一刻正綁在一條繩索上吊掛著,我也是用同樣這條繩子將野豬從艾斯卡汀的茅屋拖回家。我的作息已經好久沒變亂,那天晚上,中午發生的每一個細節不斷盤旋在我腦海裡,彷彿一幅重複播放的畫面,一直到很晚,我才終於睡著。

 
學生2:溫暖的手勢/活出溫暖漂亮的生命手勢,活出傑出智慧的生命價值。
文、圖節錄自麥田出版
圖/麥田出版提供
學「生」,是我們一生的為人之路。活出溫暖漂亮的生命手勢,活出傑出智慧的生命價值。繼話題暢銷書《學生》後,建中名師林明進最新精彩生命故事!

內容簡介:

全書二十四篇精彩故事,作者半生教學生涯回顧──生命的價值與美麗,就是不怕磨難,接受淬鍊。人生的可貴與可敬,在於贏得自己。一分努力,不見得有一分的成功。但是,一個不被失敗打敗的人,就是成功的人。「學生」是每一個人一生的課業。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妙筆,創造生命不同的美麗。

作者介紹:

林明進

教育部高中國文課程修訂委員、教育部「基測國文作文策略與實例」編撰者。趙廷箴文教基金會第一屆高中優良國文教師。大學學測、大學指考國文科答案研判委員多年,臺北市暨臺灣區國語文競賽各級作文評審多年。現任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二十餘年。

著有《創意與整合的寫作》、《理解與分析的寫作》、《林明進作文教室──訓練篇》、《林明進作文教室──技巧篇》、《國文語文表達能力絕響》、《高中語文表達能力學習手冊》、《大塊齋讀易筆記》、《成語辨正辭典》、《古文觀止鑑賞》、《紅樓才子散文選》、《紅樓夢裡夢外》等書。二○一四年出版校園散文暢銷書《學生》,備受矚目。

搶先試閱:

給阿嬤的五封信

阿嬤,有一天我若沒法度跟您揮手時,

您一定要目屎擦擦就好。

建中獎學金審查委員會在紅樓二樓會議室召開,一個很尋常的會,中午開得如火如荼。

「我特別要提出一個個案,劉耀宗,他高一是我班學生,家庭遭遇重大變故,去年我們『林女士紀念獎學金』提供一個名額一萬元,輔導室、學務處能提供的急難救助,學校都爭取給他了。感謝大家,讓他度過難關。現在他的阿嬤腿傷不能賺錢,面臨輟學的危機,他成績雖然只有中等,但我希望今年仍能給他最高額獎學金的機會。」圖書館主任熱烈地發言。

我是劉耀宗高二的國文老師。這項林女士紀念獎學金,以清寒為對象,每年有十個名額,每名一萬元。正好是我的老學生提供,我代表審查資格。

「其他十個照審,今年追加十萬,特別給他。」我作主。

十幾年過去了,記得當年他拿到這一大筆獎助學金時,緊抿的嘴唇,看得出他壓抑下的焦灼。那一閃而過的畫面,久久難忘,一直在我的記憶裡抽搐。像紅樓任何一個角落都找得到的斑剝,劉耀宗的印記,烙在「今日我以建中為榮,明日建中以我為榮」十六個大字的樓梯轉角間,那一幕,我握著他的手。

阿嬤逢人就說,考上建中是劉家最大的光彩,沒沒無聞的荒村野巷,那一年國中校門口貼了紅榜,一個建中、一個北一女。村子裡從年輕一直守寡的阿嬤喜出望外,告訴阿孫仔,你要光宗耀祖,阿嬤認真掘筍仔,給你出國讀博士。

阿嬤是苦命的人,耀宗阿公在礦坑做班長,三、四十年前礦坑爆炸,他阿公落坑去救人,喪了命,囝仔未出世,她就守寡了。怎麼說都說不盡的茹苦含辛,她把遺腹子一寸一寸拉拔長大,娶某生子。可是啊,上天的磨難,真是曷其有極!阿嬤才慶幸劉家有後,兒子媳婦卻在耀宗高中聯招放榜前,一場車禍意外中雙雙亡故。阿嬤挺著腰說:「免煩惱,耀宗、耀家,阿嬤不會讓你們兩個孫仔餓肚子。」

大孫上了建中,五月到九月以外,沒筍仔可掘的日子,阿嬤幫白雞山邊的土雞城洗碗,耀宗他有空就去速食店打工。祖孫三人,刻苦克難,忙碌中有幸福。當春筍如潮,阿嬤每天天未破曉就上山掘筍仔了。

「耀宗啊,筍仔粥在電鍋,肉鬆在冰箱,蛋煎好了�」

「天還未光啦!讓我睡啦,阿嬤啊。每天都這樣,真吵呢�」

「天若光,筍嬰仔出土,筍仔就苦了�。」阿嬤仍喃喃自語著。

每天都是這樣開始的,阿嬤就是阿嬤,想要做個慈祥的阿嬤,就是永遠要那幾句話翻來又覆去。

不幸的事來了。有一天露水重,阿嬤掘筍仔時,不慎滑落坎腳,髖關節受損,看了幾回診,病情沒有減輕,郵政醫院的醫師建議置換人工髖關節。拖了一段時間,耀宗準備休學,獎助學金十萬元讓他改變主意。

「老師幫我轉告學長,將來有能力,我一定回饋社會。」他抿著嘴。

上了大學,耀宗功課優異,每學期拿書卷獎,他定期定額捐錢。後來,幫他度過難關的老學長,讓他到公司打工。阿嬤換了髖關節,又能上山掘筍仔了。

「掘多少,算多少。」假日,弟弟耀家陪著阿嬤上山,日子又好起來了。

大三上,教師節前夕,秋陽如虎,他回建中看老師們。

「謝謝老師,一路照顧我,我已經大三了。嗯,可是我得了白血病。」

「怎會這樣,什麼時候發現的?」

「半年多前,主治醫師建議我做骨髓移植,弟弟血液跟我兜不起來。慈濟大林醫院,幫我基因配對成功,一口氣找到三個骨髓捐贈者。」

「哦,那還好,那還好,成功率呢?」

「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直系血親比較穩定,排斥少。醫生說風險高,但是沒試就沒機會,一旦變成急性,就完全沒希望了。我得的是慢性骨髓白血病,骨髓再生不良型�」

「什麼時候做?」

「明年春天。」

 
閱讀筆記
小說/致勞動的母親們
聯合報/李欣倫
《水田裡的媽媽.上》書影。 圖/南方家園提供

推薦書:楊渡《水田裡的媽媽》(南方家園出版)

此書由兩條軸線構成:一者是父親病危、全家商議是否開刀,因而聚首細數父親「風神」的過往;一者則是顧盼家族往昔,聚焦於想脫離貧困農村、生命大落又大起的父親,以及頂替父親坐牢、從農婦轉為鐵工廠「頭家娘」的母親,這讀來令人淚流的家族記憶,正映照著台灣的近代史:土地改革的五○年代、本土產業興發的六○年代、「家工廠」林立的七○年代、經濟狂飆而人們瘋狂作著發財夢的八○年代、追求自我認同的九○年代。每章皆以父親的老病起始,意味深長對照著不同時空的個人史哀豔(離鄉、入城淘金、向高利貸借款、黑道討債、躲債跑路;奮力一搏重新站起、成功後的蓋厝買名車),以及不同時代的大事紀(農村三合院、女工、田僑仔、大家樂),「此時」父親的衰損映襯「彼時」個人史/大歷史的興衰和轉變,藉由老病與青春、臥床與奔忙相互交錯的敘事線,暗喻了永恆的古老智慧;也是最末章名所揭示的「真像一場眠夢」。

在這場追夢、夢碎又再築夢的如夢人生裡,最觸動我的還是書名所召喚出的畫面:「水田裡的媽媽」不僅具象了農業時代終日勞動的母親,更指替父親頂罪、暗夜遭通緝而躲避於水田裡的苦難的母親。此一於水田中浮現泥濘面容的母親,正是作者創作的原點。

楊渡筆下的母親看似溫柔實則勇悍,三年內努力攢錢還清三、四百萬債務,在父親動念「娶細姨」時,奪刀要脅父親,橫眉怒目同時奮力守護四個孩子,硬是不讓酒家女進門;從只知農事的婦人「轉型」成鐵工廠人人信服的「頭家娘」,她的個人史想必也多少複寫了彼時多少台灣女人的艱苦與辛酸,如她穿戴齊整、牽著稚子去賭場尋覓丈夫的身影,恐怕是許多母親的集體記憶,又如當她替父親入獄,同房女犯直言「這監獄裡有一半是票據法進來的」;「為男人犯的罪在受苦」的苦命女子,而這些女子的身影同樣映照著「轉型」的台灣,在經濟奇蹟然後是「錢淹腳目」的輝煌史背後,究竟有多少女子曾暗夜逃亡、獨自哭泣,又隱藏了多少賣地、高利貸、跳票、躲債等流離失所的悲慘故事,正如作者所謂「一個零點零幾的農工經濟的增減,都可能是無數家族的流浪遷徙,輾轉飄泊,無數孩子命運的上升,或者沉淪。」這些包容男人在外奮鬥與成敗的母親們,也恰是作者所謂的七○年代「台灣中小企業成功的奧祕」。

楊渡以素樸的文字回眸家族曾經流離、曾經風火的歲月,由此折射出他稱之「十倍速發展」的台灣社會背後的小民苦樂,在高速轉型的時代,幸而有那些站在水田裡、站在追夢男人背後的母親們,那些始終勤奮勞動的,母親們。

 
聰明買保險 行家教4訣
年終獎金發下來了,無論是存錢或是買保險,千萬別讓得來不易的年終獎金,亂撒在無效的理財工具上。行家教大家用4個挑選原則來檢視保單,聰明買保險。

荷蘭如何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荷蘭父母少了拉拔子女成龍成鳳的苦心,但讓孩子在充滿愛與自由的環境下成長,因此他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充滿創意的思考模式,且擁有樂觀與自信來面對挑戰。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