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王貞治的逆境領導學/帶人又帶心的領導哲學


【Sense好感電子報】給您新觀念,一種實踐質感生活的方法!旅遊、設計、美食,展現品味生活的價值與憧憬! 【遠流親師悅讀報】介紹繪本、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讓家長與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起快樂「悅讀」。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0/29 第91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王貞治的逆境領導學/帶人又帶心的領導哲學
用鋼筆戰鬥的《電影筆記》/楚浮、高達、侯麥等電影大師的搖籃,探索現代電影藝術的六十年旅程
貓先生有九條命/有些事,是別人怎麼都拿不走的
用併購讓經營更卓越/就算爬窗也要聽的熱門課
背著吉他靠近你/一個社工女孩的音樂關懷實踐
閱讀筆記 哀眠/捕捉不了的,不能抹去的

新書鮮讀
王貞治的逆境領導學/帶人又帶心的領導哲學
文、圖節錄自夏日出版
圖/夏日出版提供
看見王貞治從逆境走向完成品的過程,透視他充滿父性力的人生智慧與領導哲學。日本知名運動記者飯田繪美,寫出逆境學習之『王』

內容簡介:

作者與王貞治亦父亦友的採訪對談,深入探及了王貞治在球員時代的堅持、教練時代的蛻變,以及與永遠的競爭對手──長(山鳥)茂雄和野村克也間的瑜亮情結,從中看出王貞治不被過去的光榮所牽絆,對事務不執著,不以地位或職稱來判斷人,不認為好朋友就得常黏在一起…等人格特質。特別的是,本書不單專訪王貞治,而是循著他的人生經歷為中心點,向外擴散訪談了周邊的球員與工作人員,讓所有共事過的人敘述更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打破他有如聖人般完美無暇地存在,讓人看見他的人性面、更加感動之際,也能從王貞治的「棒球王道」中獲取改變一生的動力!

作者介紹:

飯田繪美

畢業於成城大學文藝學部文化史學科。之後進入產經新聞社、產經運動新聞,曾任業餘運動採訪記者,現為職業棒球採訪記者。1999年首度採訪王貞治,是王總教練第一次率鷹隊贏得日本第一;此後,交情日益深入,間斷採訪成書。曾任《野村的流儀》(野村克也/PIA)之企劃與撰文。

搶先試閱:

遙不可及的雲上英雄

一九七七年,王貞治獲頒「國民榮譽獎」,日本全國人民的興奮沸騰到最高點。這是日本史上第一個國民榮譽獎,據說是當時的首相福田赳夫為了表揚王貞治的豐功偉業而特別創設的。

在王貞治的職棒生涯中,一共擊出了八百六十八支全壘打,獨占世界鰲頭。日本紀錄第二名野村克也的六百五十七支則遠遠落後。這是一個偉大的紀錄,不但遙遙領先第二名,連王貞治自一九八○年職棒球員退休以來,至今無人能破。王貞治獨創有如佛朗明哥舞姿般的「金雞獨立」打法,是在一九六二年巨人隊教練荒川博的指導下誕生的。和室裡,像尊仁王金剛的荒川教練站在一旁,王貞治心無旁騖地專心練習揮棒。他握在手裡的球棒看起來有如日本武士刀,揮切著從天花板垂下的白色宣紙—這種情景像武士又像修道僧,給人「超乎常人的求道者」印象。

在日本,五十歲以上的男人一聊起棒球經,很多人都會說:「王貞治真是太厲害了。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長�酯Z雄。」也有人這麼說:「長�酯Z雄是記憶的長�遄A王貞治則是紀錄的王。」而他們一致的意見是:「在成績或數字上,雖然是王貞治領先,但讓人記憶深刻的球賽場面還是長�酯Z雄。」

「長�酯Z雄樂觀開朗,光芒四射、出盡鋒頭,一出場整個氣氛都明亮起來了。他打球又氣派又帥氣。」

相對於此,在超乎尋常的練習量下,王貞治則散發出有如修道僧或武士般的莊嚴氛圍。

即便是擊出眾所期待的全壘打讓全場歡騰之時,或隊伍勇奪冠軍歡欣沸騰到極點之時,王貞治在賽後專訪所表現的態度仍是認真謙遜的。「王貞治真是太了不起了!這麼拚命的努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而且他的努力也得到了成果。不過他那非比尋常認真誠實的個性,是我這輩子學不來的。」

是的,對很多人而言,王貞治是高不可攀的「雲上」英雄,而在負責採訪王貞治的記者中,也有些人會說:「其實我是長�酮ㄙ滿C」

王貞治在巨人隊連九勝的黃金時期以第四棒君臨天下,擊出七百五十六支全壘打、榮登世界第一。一九七七年九月五日,年僅三十七歲便獲頒國民榮譽獎。之後當了球隊總教練,也曾領軍巨人隊、大榮鷹隊奪冠。然後,又擔任日本代表隊總教練,贏得第一屆世界棒球經典賽冠軍。

現在三十歲以上的世代在少年雜誌等所讀到的《王貞治物語》中,幾乎都會提到—球員時代的王貞治,每晚球賽結束後也不睡覺休息,仍持續在房間裡練習揮棒,練到連所站之處的榻榻米都被磨凹了。

諸如此類,無論是功績或軼聞,王貞治給人的印象總是不變的「認真」、「努力」和「超級卓越」,是棒球之神,也是德高望重的聖人君子。不過,一般人可能都會想「他是天才,所以才會這麼厲害」、「他很厲害,所以無論做什麼都會成功」,認為王貞治是特別中的特別。而在這些評價中,也有「自己永遠學不來」、「他那麼厲害,一定無法瞭解我們這種平凡人的心情」、「他跟我是不同世界的人」等等,認為王貞治是遙不可及的存在著的想法。

年輕世代的「理想上司」

不過,不可思議的是,對不知道長�酯Z雄球員時代的我來說,「英雄等於王貞治」。當王貞治是巨人隊的副總教練、總教練時,我還只是個學生,而等我成為一名體育記者時,王貞治則是大榮鷹隊總教練。有一天,能夠直接採訪本人的機會終於來了,終於、終於可以親眼見到心目中的英雄,那種興奮、那個景象至今難忘。甚至直到現在,採訪當天的地點、天氣和空氣,都還清清楚楚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因為採訪,與王貞治直接交談的機會逐漸增加,因此對於在較年長世代印象中「認真古板」的王貞治,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王貞治一點都不古板。在球場接受訪問時,他總是非常開朗。一起去喝個小酒時,也有好幾次顯露出不為外界所知的內心激動,是情感豐富又十分溫柔的人。是不是世代不同,對王貞治的印象也有所不同?幾年前,常存我心的這個疑問終於找到答案。那是一次跟幾個同世代的朋友一起聊天時,有個朋友這麼說:

「要是我的上司能像王貞治一樣就好了。」問他為什麼,他說在巨人隊球員時代的王貞治看起來像個完美主義者,「雖然很厲害,卻一副不容易親近的樣子。」可是當王貞治就任大榮鷹隊總教練後一陣子,球隊都沒什麼起色,讓他十分苦惱。由於有這樣的挫折,讓人對王貞治有了親切感。

球員時代,決定要怎麼做的是自己,決定不怎麼做的也是自己。總是在自己的努力下達到第一、做到一流的男人,在所謂球隊與球員的組織下,「自我風格」已不再適用。然而,那種行不通的挫敗模樣,雖然看起來有些笨拙,卻讓人感到十分可愛。

從挫折中,我們也同時看到王貞治努力扮演好大榮鷹隊總教練的角色—立下奪冠的大目標,在失敗中一步一步地自我修正;以及當目標達成、美夢成真時,總教練與球員們不分彼此同享喜悅。如此可共享喜怒哀樂的指揮官,讓人不禁嚮往與這樣的人一起工作,在他的領導指揮下發揮實力。所以,王貞治「理想上司」的形象也就因此形成。

若再往下探索,對三十歲以下的世代而言,王貞治的「領導者」形象更加強烈。這個世代不太知道王貞治在球員時代、巨人隊總教練時代的風光。想想這也是很自然的,因為當年王貞治打出第七百五十六支全壘打時,這個世代的人都還沒出生呢。對他們而言,王貞治是大榮鷹隊總教練、軟體銀行鷹隊(原大榮隊經營權易手改名)總教練和世界棒球經典賽總教練。

如上所述,不同世代對王貞治的印象大有差別,並以王貞治就任大榮鷹隊總教練作為分水嶺,前後有著極大的不同。在對巨人隊時代印象深刻的老一輩眼裡,他是「努力的天才、認真的聖人君子」。而對只知道他從巨人隊換到大榮鷹隊、從東京搬到福岡、從中央聯盟跳到太平洋聯盟等人生重大改變以後的年輕世代,王貞治則是「苦盡甘來的領導者」。

如此形象大蛻變,一方面是大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王貞治的內在改革所引起的蛻變。在王貞治的蛻變中,我看到了什麼是「濃厚的人情味」以及「理想的領導者形象」,這也是想藉由本書與讀者分享的。

 
用鋼筆戰鬥的《電影筆記》/楚浮、高達、侯麥等電影大師的搖籃,探索現代電影藝術的六十年旅程
文、圖節錄自漫遊者文化
圖/漫遊者文化提供
告別平庸的電影、謹慎的批評、與呆滯的大眾!一群為現代電影戰鬥的先鋒,與一本開創電影史的影癡雜誌之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細節,鮮明的觀點,清晰地呈現《電影筆記》六十多年來走過的破壞與重生。以黃色封面登場的《電影筆記》,曾是真正的「戰鬥刊物」,編輯團隊高舉推翻舊品味霸權、攻擊主流的好戰精神,交出有想像力且犀利的電影書寫,改變了全世界製作電影的方向與觀看電影的方法。

作者介紹:

愛蜜莉.畢克頓

在《新左派評論》(New Left Review)負責編務,撰稿主題包括電影、文學、人類學。

搶先試閱:

以下是個眾所周知,卻從不曾被講述過的故事。法國電影雜誌《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從原始構想階段開始,就跟戰後藝術文化的主流品味機制決裂。在電影中,主流品味由默片傳統與法國優質電影(cinéma de qualité,光鮮亮麗的文學改編、古裝戲劇或歌舞劇)所定義,兩者廣受推崇背後的理由是愛國主義或黨派利益。《電影筆記》提出了非常不一樣的電影概念,並且改變了輿論的共識。《電影筆記》的寫手相信,電影不僅是娛樂產業,從電影發明伊始,它就是一種藝術。當時,電影已經產生了一批大師,其地位等同於繪畫界的委拉斯奎茲(Velázquez)與文學界的普魯斯特(Proust)。然而,在談論電影的寫作中,對於過往年代卻保有太多的懷念。守舊派評論者關在自己殘破的宮殿,與世隔絕,就像比利.懷德(Billy Wilder)《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裡那個過氣的電影女星。《電影筆記》創刊號對此說得很直接:這群評論者「熱愛死去的太陽,他們看到一千隻鳳凰正不斷地從灰燼中重生。」

  《電影筆記》是最後的現代主義計畫。正如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於一九五九年所歸納:

我們已經勝利,因為以下原則已經被大眾接受:希區考克的電影就跟阿拉貢(Aragon)的書一樣重要。因為我們,電影的作者已經確定進入了藝術史。

  原本用黃色封面的《電影筆記》,曾是真正的「戰鬥刊物」(journal de combat),一本帶著作戰計畫的雜誌。其首批編輯團隊人才濟濟,給了《電影筆記》激進的能量。這個兼容並蓄的團隊,將天主教、古典主義、人文主義與形上學帶向電影。《電影筆記》誕生在冷戰氛圍越來越濃厚的時期,正在成形的世界秩序是公眾人物與輿論思辨的焦點,但《電影筆記》在創刊初期與這個議題保持距離。它的重心是:在美學的基礎上,與電影發展出更深的互動。《電影筆記》認為有如此豐富的大量作品,需要更完整的瞭解:在法國本地的導演如尚.雷諾瓦(Jean Renoir),早年的前鋒尚.維果(Jean Vigo)與尚.艾普斯坦(Jean Epstein);而在世界影壇則有羅伯托.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與盧奇諾.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代表的義大利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在美國,與移民導演佛烈茲.朗(Fritz Lang)、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一起創作的,還有山繆.富勒(Samuel Fuller)、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跟比利.懷德;在東方活躍的導演有小津安二郎、黑澤明、溝口健二。《電影筆記》主張,必須將這些導演放在藝術史的脈絡裡,以連貫一致的方式來擁護他們。

  觀看這些大師作品的歷程,也讓《電影筆記》的影評人學習到如何拍電影。世人稱他們是年輕反叛份子,成員包括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高達、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賈克.希維特(Jacques Rivette)與艾力.侯麥(Eric Rohmer),他們準備以自己的方式實際參與電影世界。用《電影筆記》某前編輯的話來說,這裡是他們「惡名昭彰的牧場」(rancho notorious),此語典出佛烈茲.朗的同名電影裡,作為不法之徒巢穴的牧場。《電影筆記》是年輕男性的據點(在席爾薇.皮耶荷﹝Sylvie Pierre﹞於一九六○年代加入之前,《電影筆記》裡沒有女性),他們可以探索並找尋闡述他們眼中電影天才的方式。寫作迫使他們提問並解答,電影導演如何運用多元技巧來達成其特殊目的?他如何在視覺上傳達他的敘事,又如何在生涯作品中發展出主題的連貫性?對《電影筆記》來說,一九五一到一九五九年是爆發的年代,楚浮在坎城影展榮獲金棕櫚獎(Palme d'Or),為此時期畫下凱旋的句點。先前忽視或否定《電影筆記》在評論上,與後來在藝術上激進走向的國際影評人,此時只能收回自己的話。

  到這個階段,《電影筆記》的故事都廣為人知。這是最令人崇拜的「黃色年代」,一些憤怒的年輕人初出茅廬,即將要展開為期短暫的新浪潮(New Wave)電影革命。有幾個經典時刻足以總結《電影筆記》這個版本的歷史。《四百擊》(The 400 Blows)裡,年輕的尚—皮耶.李奧(Jean-Pierre Léaud)桀驁不馴地凝視攝影機;《斷了氣》(Breathless)中,楊-波.貝蒙(Jean-Paul Belmondo)與珍.茜寶(Jean Seberg)走在巴黎香榭大道的跳接(jump cut)剪接;路易.馬盧(Louis Malle)的《死刑台與電梯》中,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的爵士樂敘說電梯裡的戲劇。原本電影能表達什麼,又如何表達的概念,被這些經典時刻給打破了。突然間,慣例的片場佈景、緊湊的劇情與剪接的規則,全都被低成本的技巧與大膽的工作模式給取代。小規模劇組在街道與朋友公寓裡拍戲,使用輕便的攝影機與現場直接收音;鏡頭延續時間與推軌鏡頭變得特別久;剪接的實驗產生了拼貼與跳接的技巧;《電影筆記》對美國的愛好,將爵士樂與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引進電影。還有尚.胡許(Jean Rouch)和羅伯特.佛萊賀提(Robert Flaherty)引領的民族誌取向真實電影(ethnographic cinéma vérité)風格,遇上充滿槍枝、女人與汽車的黑色電影劇情。儘管世人後來對新浪潮有許多頌詞,但這個電影運動很短暫,一九六五年便結束了。新浪潮的影響力絕對深遠,但其作品並不太重要。《電影筆記》在第一個十年所發展的構想,也面臨到以下的挑戰:如何從初期的成功再往前邁進,以認識六○年代已經轉變的電影地景(cinematic landscape)。

  《電影筆記》努力在新浪潮的基礎上持續發展,並且在六○與七○年代接連利用時機重新定義自己,不斷創造出激進的電影評論文字與想法。在這二十年間,編輯團隊定期換血,讓雜誌更走向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因此《電影筆記》在以下幾個面向都居於領先:運用結構主義與精神分析論述電影;政治化批評與意識型態批評;將凝視轉向觀眾;思考電視會對影像媒介產生的衝擊。帶來決定性問題的幾個閃燃點,與當下的人物和外界事件有關。六○年代,希維特與侯麥之間的衝突,其實是兩人世界觀的衝突。侯麥從一九五九年起當主編,他保有《電影筆記》前十年間發展出來的經典影癡品味,忠於傳承較久的評論方法,對於老一輩的大師保持崇敬。對希維特而言,這樣的批評位置是無力面對現代電影的。聚焦在導演如何選擇電影手法來呈現故事,無法完全解釋皮耶.保羅.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葛勞伯•羅加(Glauber Rocha)或大島渚拍出來的電影。更有教育意義的,會是李維—史陀(Lévi-Strauss)的人類學理論,皮耶.布列茲(Pierre Boulez)的前衛音樂,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的抽象繪畫。

 
貓先生有九條命/有些事,是別人怎麼都拿不走的
文、圖節錄自城邦文化
圖/城邦文化提供
以前在廣告圈裡,別人對我的封號是天才兒童,一場大病後,我變成醜的、笨的、沒自信的陳倩如。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50篇文章,是陳倩如7年來,對生命、病痛、愛慾、音樂與嗜好、旅行與在中國生活的感想。

作者介紹:

陳倩如

生於台北,寂寞於德州,現棲於上海。曾任臺灣奧美集團策略長,南中國奧美集團策略長,盛世長城廣告大中國首席策略官。現任中國李奧貝納廣告首席策略長。喜歡音樂,正在學習作曲。喜歡韓文化,迷上Big Bang。喜歡看電影,每天都看。喜歡買東西,曾經替《美麗佳人》寫兩年專欄,題目是「物」。未來希望去倫敦、東京各住一年,然後回台北退休。美好的人生。

搶先試閱:

16和媽媽和好

媽媽在我初中的時候就不在了。初中的年紀並沒有很小,但令我匪夷所思的是,記憶中,完全沒有我們互動的任何場景。媽媽好像沒有和我說過任何話。當然,事實絕非如此,可能我小時候沒把注意力放這上頭。但我一直想不透,為什麼我什麼都不記得呢? 認識了Yvone,間接地,讓我了解為甚麼。

在美國讀藝術時,班上有一個三十七歲的熟女,長得像一般尋常美國小城的家庭主婦。她看似平凡,但選擇的人生,並不尋常。她和我一起讀藝術,做著當畫家的夢,吃著恐懼未來命運不明的苦。她只畫樹,一張一張,無止無盡,無眠無夜。後來我才發現,這種偏執,是一種自我理解的過程。也是一種治療的過程。原來,她雖嫁了牙醫的先生,但愛上一個年輕、心性自由的女人,Nicole。Nicole很美,另類風,喝chai tea(印度奶茶),讀拉丁文學,在醫院幫助兒童創作以修復心靈。她倆常常帶我去看女性電影,我們還一起去了墨西哥城,看Freda Kahlo的畫。當時還有點懵懂的自己,只覺得她們幫我擴大了我的世界,也羨慕她們完全交融的愛戀關係。是啊,有一個戀人,可以一起探索這個世界,夫復何求?

但是,走不一樣的路,其實是不容易的。

有一天晚上,已十時左右,我突然收到Yvone的電話,要我去她的家一趟。我急急忙開車去,在茫茫的山路中迷蹤,很晚才到。到時,屋子很靜,只開了一盞燈。 屋外,停了一輛貨車,貨車的司機是Nicole,在等著Y。進了屋子,Yvone正抱著兩個孩子,和他們道別。她要離開她住了十年的家了。我馬上明白,此舉千萬難。林沖夜奔,永無歸期。她的小孩都哭喪著臉,令人無語。這是一個torture test(最終極的挑戰——活著要為自己,還是為別人?)我在此當兒,突然理解為甚麼不記得和媽媽的互動。

媽媽也是一個追尋自我重於家庭的人吧?我斑斑的記憶,都告訴我,她是不能被任何框框限住的。她和父親相識的起頭,就是不遵照世俗的開始。他們相識在美軍顧問團的酒吧,爸爸當時是顧問團的翻譯官,常常在酒吧裡和洋人喝酒,當時會出現在顧問團的酒吧的女生,大半是有點風塵味的女子。媽媽是一個兒童醫院的護士,但她的好奇,讓她寧背著不正經女人的惡名,也在所不惜。她來到了顧問團的酒吧,而且下了舞池和爸爸跳了舞。他們因此一見鍾情。她是個free spirit,停不下來。即使是結婚後,還是搞東搞西,煎牛排、養松鼠、做衣服、遠征到鹿港去拜拜、用像唱歌的語調和樓上的日本人學插花和茶道。我依稀記得,每天我下課回家,她都還沉浸在美國的肥皂劇中,不要我們吵她。那個肥皂劇叫《小城風雨》,媽媽常看了掉淚。我一直到在美國讀研究所時,才知道美國的肥皂劇,是給美國的、生活有點枯燥但愛作夢的中產階級家庭主婦看的。《小城風雨》裡有一個角色,是後來因她特別的髮型成名的女明星,就是米亞法蘿(Mia Farrow)。我不知媽媽是以什麼心情看肥皂劇的,但我想她一定很眩惑於肥皂劇中演繹的美國式的生活吧(雖然其實美國人再土不過)?在她心裡,一定有一個很夢幻的世界。她的衣櫥裡有一個音樂盒,上面有日本浮世繪的山水畫,叮叮噹噹地奏著有點悲哀的日本演歌。她到底都在想什麼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媽媽喜歡外面的世界比裡面的世界多。喜歡冒險,比圍爐送暖多。把眼睛放在花花世界,比自己小孩多。像Yvone。其實也像我,應該說,我很像她。

現在的我,靠著媽媽留下的東西,在認識她。她的東西,說明了她短短的很追求的一生,也洩漏了我和她,作為母女兩人,都沒有察覺的細微的牽繫。她有一個很誇張的珍珠戒指,三顆很大的銀色的珍珠,被像鑲著鑽石的葉子般的白金層層環繞,幾乎是現代藝術了。我到了最近,才有勇氣把她戴在手上,每一次都引起朋友的驚嘆,說我有一種奇怪的爆發力。

媽媽還有一件深藍色的皮衣,看看標籤,是在馬德里買的。皮衣的領子,是染成紫藍色的皮草。我去年冬天在上海第一次穿出來,我的六十歲、在巴黎長大的老闆,問我哪來的,我說是媽媽的,他笑笑,說,我和她真像。我心裡如獲至寶,問他為什麼這麼說。他說這種衣服,除了我們,還有誰有膽子和臉,像沒事一樣穿在身上。對啊,媽媽還常旁若無人一般,拿著凹凸不平的鱷魚包,大大的,像演戲一般。想到此,我會心笑了。我上禮拜和一個學姊相約見面,我穿著青少女的迷你短裙,她沒說甚麼,但晚上和她的男友一起鬼混喝酒時,他的目光,有一會兒,停在我裙上。我的媽媽也常這樣被看吧?她如果活著,應該比我的老闆更老吧?但是我可以想像出Joe看到媽媽時會說的話。他會有一點鄙夷,但又寵愛地說:「不過就是兩個不知道自己幾歲的老女人吧?」

來不及了解她的人生,未能和她靈犀相通。但憑著物,卻讓我,不是以一個女兒,而是以一個女人,讀懂了她的心思。讓我和媽媽和好吧,在我的想像中。

 
用併購讓經營更卓越/就算爬窗也要聽的熱門課
文、圖節錄自天下雜誌出版
圖/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投資銀行教父傾囊相授,經理人都該懂的數千億美元商戰關鍵

內容簡介:

在這本書中,杜英宗以豐富的實戰經驗,從會計師、財務長、投資銀行家與企業執行長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國內外經典併購的背後邏輯與成敗關鍵,歸納整合出7大併購策略思維。

作者介紹:

杜英宗

南山人壽董事長,曾任花旗環球台灣區董事長、美國高盛公司駐台代表兼香港分公司執行董事、美國高盛公司香港分公司執行董事兼任亞洲地區投資銀行服務部負責人、美國加州Ultra Systems Inc.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

搶先試閱:

打入不同市場:全球第一雅虎入主台灣龍頭奇摩站,搶下華文市場灘頭堡

偶然與巧合,人生的際遇有時難以意料。企業也一樣,一個偶然,可能改寫產業的版圖。這就是雅虎(Yahoo)與奇摩這段天作姻緣的貼切描繪。

2000年11月9日,當時全球最大入口網站雅虎宣布併購台灣最大的入口網站奇摩站,以225 萬普通股換取奇摩所有的股權和經營權。以宣布合併前一天雅虎65 美元的股價換算,這筆交易約合新台幣46 億8000 萬元(不含目標達成獎金)。這是雅虎在美國之外進行的第一樁併購案,震撼市場,也從此改寫台灣網路產業的版圖。「事實上我們原先並沒有這樣的規劃,是偶然變成這樣的狀況,」奇摩所屬的精誠資訊董事長黃宗仁表示,「世界上偶然的事情很多,你知道的反而不一定會這樣發生,不知道的反而會發生。」

奇摩的誕生就是一個偶然。黃宗仁回憶,當初並不是為了進軍入口網站市場而成立奇摩,而是由於精業(當時精誠的母公司,2007 年兩家公司合併, 精誠為存續公司) 代理網景(Netscape)瀏覽器領航員(Navigator),為了區隔與微軟瀏覽器探險家(Explorer)的差異,成立類似雅虎入口網站的奇摩站,讓網友能夠透過奇摩入口網站,獲得更多內容,並提供完整會員服務,例如線上聊天室、免費電子郵件信箱等。因為奇摩將每個Navigator 瀏覽器的首頁均設定為奇摩,加上當時奇摩執行長盧大為精準確實的執行力,最後讓奇摩成為當時台灣第一大入口網站,台灣最早期以搜尋引擎模式切入市場的蕃薯藤(Yam.com)也因此被奇摩打敗。

雅虎在1998年進入台灣市場, 雖然是全球最大入口網站,但在台灣卻排在奇摩、蕃薯藤與網路家庭(PChome)之後,因此有了併購想法。那時我在花旗所羅門美邦,花旗有人跟當時雅虎台灣總經理鄒開蓮熟識,因此來找我談。我跟黃宗仁是多年老友,得知他正在思考奇摩的未來,於是我就幫忙牽線,促成這樁合併案。

沒有不能賣的公司

重點是創造股東與員工最大價值

2000年6月雙方開始談。第一次見面在香港,在台灣見面怕會曝光,即便在香港,也不敢去五星級飯店,怕會遇到熟人,因此特別找一家四星級飯店見面開會。之後我也跟著黃宗仁一起去美國見雅虎創辦人楊致遠。雙方陸續開了很多次會,但都沒有結論。買家有意,但賣家還在猶豫,主要因為一手打造出台灣第一大入口網站的奇摩站執行長盧大為覺得還可以靠自己做下去。

不過盧大為的大老闆黃宗仁有不同的思維。一來黃宗仁認為奇摩在台灣的市占率已經到頂,再大也不過如此,長期而言必須跟全球接軌。二來網路泡沫化疑雲似乎開始浮現,讓他有不同的思考方向。事實上,奇摩在1999年12月自精誠獨立出來成為獨立公司,原本計畫要去美國上市,但是2000年上半年,網路泡沫開始浮現。「網路新公司上市的市場在6 月已經泡沫化了,所以事實上去上市的機會不高了。」黃宗仁回憶。

最後是一通關鍵性電話,敲定了這樁併購。當時黃宗仁在香港,接到雅虎亞洲區總經理周勝南的電話,告知雅虎願意用225萬股雅虎股票來買奇摩。黃宗仁當場說要再想一想,回到台北跟公司開會後,很快就決定賣了。

「我做事很乾脆,yes 就是yes,no 就是no,不賣我就是不要,225萬股是楊致遠自己提的,我看看就接受了,就這樣,」黃宗仁靠著直覺做出如此重大的一個決定,聽來不免令人意外。「事實上我們並沒有估價,因為我們不知道這樣一個商業模式到底值多少錢。網路生意沒有過去歷史可以看,未來會變怎樣,我們也沒有完全把握。我曾用未來現金流貼現方式來估算奇摩的價值,但這裡面假設太多了,連模型對不對都不知道。」在本夢比取代本益比的網路泡沫年代,哪家網路公司會成功,彷彿也得靠偶然的運氣。

從黃宗仁身為最大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在營運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中,把奇摩賣掉可能是個比較安全的做法。「雅虎當時是全球最大的入口網站,我想假設雅虎沒價值,我們一定沒價值,但相反就不一定,」黃宗仁表示這個決定背後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為了創造股東價值。「沒有什麼是不能賣的,如果在我手上值一塊錢,在你手上卻可以值兩塊錢,我一定會一塊半就賣給你。」以投資聞名的黃宗仁,從管理資產組合的角度來看企業經營如何替股東與員工創造最大價值。

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結合,立足台灣,放眼大陸

為了讓這樁交易順利成功,如何留任關鍵人物也是重點。我也協助奇摩幾個核心主管跟雅虎協商,談到很好的留任條件。「從當時的環境、條件或是公司發展的需求來看,這個決定現在看來還是正確的,因為不合併,奇摩不會更大,雅虎要進軍台灣也不是那麼容易。這樣的合作應該算是雙贏。」原先一開始對併購仍或多或少存在不確定感的盧大為,日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做了以上的表示。他之後擔任雅虎北亞區總監,一直待到2005 年才離開。

我還記得合併記者會那天的場景。遠企飯店地下一樓的會議廳擠滿大批媒體,一種期待有件驚天動地大事即將發生的興奮感蔓延在空氣中。下午4 點多,楊致遠與黃宗仁分別帶領雅虎與奇摩的團隊魚貫走上舞臺。當楊致遠一宣布,一時之間現場鎂光燈四閃,負責SNG直播的電視記者,全都拿起準備好的稿子開始轉播。

「收購奇摩站是為了在兩岸三地大中華網路市場鋪路。華文入口網站市場是未來的主戰場之一,台灣是進軍大中華區的灘頭堡,雅虎十分看重。」沒打領帶輕裝便服的楊致遠,手上拿著可口可樂,以美國矽谷網路創業家一貫的悠閒氣度回答記者的提問。「台灣在大中華地區,不論是內容製作還是電子商務都很有發展潛力,奇摩的經營團隊可以協助雅虎拓展大中華市場。」黃宗仁也指出奇摩與雅虎一個有本土化經驗、一個有全球化的優勢,互利互補,合併後更能立足台灣,放眼大陸。

當天晚上我們還去知名夜店辦慶功宴,大家情緒都很高漲,對未來充滿希望。隔天《華爾街日報》也對此有大篇幅報導,還上了頭版摘要,是我在台灣做的第一個上《華爾街日報》頭版的併購案。

 
背著吉他靠近你/一個社工女孩的音樂關懷實踐
文、圖節錄自群星文化
圖/群星文化提供
讓我來到你身邊,聽你說故事,並為你寫一首歌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賴儀婷從零開始的「社工音樂」實踐,從「無事可做」到「全台走唱」,從「街頭」唱到「社會的邊緣角落」。儘管她不曉得這條路最終會通往哪裡,只要有故事的地方,她都會背著吉他往那兒去,靜靜地聽人們訴說,然後為對方寫一首歌。也許你是一名社工,也許你是一個「不一樣」的人,也許你是一位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嘗試改變世界的行動者……期盼在這些故事當中都會找到一些勇氣,得到力量,並且更加堅定地活下去。

作者介紹:

賴儀婷

外號小賴,東吳社工所畢業。一個用音樂陪伴人的非典型社工。

國中時曾經歷被排擠的日子,讓她體會了孤單,卻也在心中默默種下種子,期望能讓受傷的靈魂,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光亮。

高中時加入吉他社,從此音樂成為她的好朋友;大學及研究所攻讀社工系,培養了對社會工作的認同,人生因此有了心的方向。

她尋找著音樂與社工的關連,渴望透過「音樂」來接觸人事物。二○一二年,她離開原本的職場,選擇成為獨立創作歌手,嘗試用音樂實踐社工信念,陪伴他人,讓人們從她的歌裡得到共鳴與安慰。

搶先試閱:

給小婕

我的生活中有一塊跟社工密不可分的工作,就是擔任青少年機構的講師。講師是一份不固定的工作,當社福機構有方案、課程的需求時才會找上門。按工作時數計費。

還記得我第一次進入青少年機構,是在我就讀大一社工系的時候。我在同學們的邀約下,到一個少女安置機構(或稱中途之家)擔任課輔志工,一開始以為是短暫的接觸,沒想到一待就待了一年半。那時的我僅僅帶著社會工作的「基本知識」進入實務界,感到很惶恐,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更不用說該如何面對一個受了傷的靈魂。

「想做的」與「該做的」

我在那裡認識了一個女孩──小婕。至今,她的樣子仍清楚地印在我的腦海裡。第一次去做課業輔導的時候,我半推著自己,努力掩蓋那些害怕跟擔憂,心想著「只要有滿腔的熱血和服務的精神」就能跨越那些恐懼。

沒多久我和小婕就有說有笑,我心中不禁竊喜,覺得教科書上寫的「建立關係」沒有想像中困難。不過接下來我就發現教科書上教的許多事:「社工是一門專業」、「社工具備調節者、輔導者、諮商者的綜合能力」等等,這些對社工的抽象敘述,我根本不知道怎麼運用在實務當中,加劇了我內心對自己的質疑。

看著那一條條在小婕手上的割痕,看著她笑著跟我說她喜歡誰或不喜歡誰,我根本已無心思考「應該課輔什麼」。我好奇那些傷是怎麼來的,我想聽她說她的心情,我要告訴她這個世界有很多愛。雖然讀書不是她的強項,也不是我的興趣,更不是我們會想一起做的事,卻是我身為志工必須擔負的任務。那個時候的我一直在想,到底要做我們「想做」的?還是做我「該做」的呢?

幫小婕課輔一年半的時間,我一直在這些拉扯之中來回地質疑自己、思考著社工專業究竟是什麼?在社工體系之下要怎樣當一個稱職的志工?小婕真正需要的又是什麼?事實是殘酷的,我找不到關於專業理性的答案,卻很清楚地感覺到在我面前的女孩,是肉做的,有一顆受傷的心。體制所帶來的限制和綑綁,使她不只擁有無法自由的心靈,連身體也不自由。

機構裡每天都有固定的作息,女孩們被轉介到這裡,得跟社工、生活輔導員和其他不認識的少女朝夕相處在一起。一起吃飯、分工家務、做禮拜、上教堂,然後十點前要完成學校的作業,做好例行家事、洗好澡,準備上床睡覺。

小婕總愛問社工,比較喜歡誰;我可以感覺得到,對小婕而言,她能夠被喜歡這件事,比完成那些規定要重要許多。偶爾她也會在意自己每週表現的排名是不是又墊底,但她寧願花更多時間跟我聊她認識的男生、在學校哪個學姊多疼她,她最近又跟誰在一起。她也會把身上新的舊的傷口都指給我看,有時候帶著沉重的神情,有時不發一語。

我努力想靠近她的心,希望她可以多擁有一些對人、對世界的信任,不用再受惡夢所苦無法入眠。不過每週三小時的相處時間,實在很難為她帶來實質上的幫助和改變。因此在課輔結束後,我總帶著沉重的腳步離開機構。

我在心裡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小婕,我到底能為妳做什麼?」最後總是只能以「陪伴就是最重要的事」這類的話來安慰自己,心中複雜、悲傷的情緒,卻無以宣洩。

不要上課,我們唱歌

每週一次的課輔,對一個要忙課業、忙社團、又忙打工的大學生而言,確實是個有負擔的工作。我常在回程的捷運累到倒頭就睡,錯過下車的時間。每次掙扎著還要不要再去機構,結束前小婕那句:「小賴姊姊,妳還會再來嗎?」卻又不停地呼喚著、支撐著我,讓我繼續守住我們之間的約定。

就我所知,小婕輾轉待過幾個家庭,進到機構以後,志工哥哥姐姐也是來來去去的,所以當她每次問我還會不會再出現,我都會感到很心疼。我告訴自己,如果有一天我決定不再去機構了,一定要好好地和小婕說再見,因為我不想讓她有再次被放棄、被拋下的感覺。

機構裡有一把吉他,被擺放在小小的角落。有一次她跟男友分手心情不好,怎麼也不想再「假裝」寫作業,我就問她要不要聽我彈吉他?終於,在那麼多次以課輔為名,行聊天之實之後,我決定坦承以對,鼓起勇氣問社工姊姊,今天可不可以不上課,只彈吉他唱歌讓她心情好一些?得到許可之後,我就開始唱著五月天的〈擁抱〉。

「脫下長日的假面,奔向夢幻的疆界,南瓜馬車的午夜,換上童話的玻璃鞋……哪一個人……愛我,將我的手,緊握……」小婕紅了眼眶。那一刻我發現,原來我們之間不需要太多語言,就充滿了連結。

後來的日子裡,我漸漸體會到關於專業的價值和任務,無法帶給小婕更多的快樂,反而拋下那些對志工、對社工角色的期待,才有機會好好跟她互動、更靠近她的心。

升上大三的那年暑假,我決定告訴她下學期我可能不會再進機構了。正當心中想著學期初要好好跟她告別的事,有一天我就接到同學的電話,原來是小婕要她轉告我,她很好,她回家了,不會再待在機構了。我們猜想她應該是從機構落跑了,就這樣,我再也沒見過她,也沒有機會跟她說一聲再見。那是一段伴著淚水和悲傷,我至今仍無法忘懷的志工歲月。

寫這篇故事的時候,我也寫了一封給小婕的信,幻想著有一天,我可以填上收件地址寄給她:

小婕,妳好嗎?

沒有機會跟妳說再見,也沒有機會知道,後來的妳去了哪裡,小賴姐姐好想妳。妳說妳回寄養爸爸家了,在臺中,妳過得很好,我很想要相信,但總希望聽見妳的聲音,才可以放心。

妳知道嗎?跟妳課輔的一年半,是我很重要的回憶,因為我在妳身上看到好多的堅強、勇敢,還有那沒有放棄的信念。每次看見妳又在身上劃出新的傷口,都很心疼,我以為,忽略那些,對妳會比較好,所以,努力地讓我們課輔的時候,多一些開心、好玩的遊戲,希望讓妳暫時忘卻那些難過、憤怒,可是我沒有告訴妳,我是多麼的心疼和無力。每次,我都好想打醒自己的腦袋,讓我知道,究竟做什麼,可以帶妳離開那些傷心、害怕、讓妳討厭的事情。可是,我都做不到,我好像只能陪在妳旁邊,無法改變什麼。

小賴姐姐知道妳吃過很多苦,讓妳變得不願意相信單純的愛,但妳知道嗎?我真的很單純地,只是想看見妳開心的樣子,只想讓妳相信,這個世界有很多的愛,妳不孤單的。因為無法再看到妳,我為妳寫了一首歌,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唱給妳聽,但它卻傳達了我對妳的愛和想念。

小婕是我進入社工系以後,認識的第一個青少年。我隱隱約約可以感覺到在我身上流竄著對青少年的動力與情感,被深深地勾起了。

「沒有說再見」的這份遺憾,在往後的日子深深地牽引著我,把我帶到更多的青少年面前。

〈給小婕〉

其實妳需要一個溫暖的家

其實愛沒妳想的困難

這個世界沒人懂妳,還有我啊

這世界並不公平,又如何啊

飛∼飛∼飛∼飛∼

飛到晴朗的地方

不再流浪

 
閱讀筆記
哀眠/捕捉不了的,不能抹去的
馬翊航/聯合報
《哀眠》書影。 圖/印刻提供
張怡微是早慧、敏銳、勤勉的寫作者,在《哀眠》裡,不難看見她對前輩作家情感與技法上的迎擊與翻轉。開篇之作〈小團圓〉裡,數個小家庭人口的抽換、重組中,漂浮著光陰年月的驚懼與無奈,與張愛玲《小團圓》中,創傷與記憶的拆解、重述、拼合,相比又何如?王安憶式瑣碎綿密、冷峻淡然的聲腔,如何被她所翻唱?她近幾年鍾情的作家,蔣曉雲《桃花井》中兩地的聚散離合,情感與物質的雙重債務關係,與《哀眠》又有著什麼樣的對照?這不見得是「張腔」如何除魅與還魂的問題,「到底是上海人」式的文學/城市血緣,流轉到張怡微身上,卻有了專屬這個世代的轉音與想像。

張怡微的《哀眠》不以玄虛抽象來面對讀者,她透過高度密集的語言,寫人物血肉之軀的存在,日常生活裡妥協、填充、變形的關係與情感。金錢、吃食、病痛、遷移、離分──她描繪人在關係置換中的乖張彆扭,但並不戲謔與冷酷;她寫死亡、病體與時間的降臨,但卻不刻意煽動讀者的憂傷。對她這樣一個聰慧的寫作者來說,她的「世情」當然可以是象徵、隱喻的,但她卻不被意象引誘,反而緊密地透過人物的動作、念想,讓情感不斷地轉嫁、集中。在《哀眠》的前半部,某些人名、主題不斷地複沓,諸如重新組合的家庭、退休生活、老者、離家(或難以離家)的子女。正如「照相館」在《哀眠》中反覆地出現,這些主題也反覆地被「加洗」、「重印」,這正是張怡微的人間寫真。老式的照相館被數位時代淘汰,卻復被逝者與生者所需要;影像召喚記憶,卻也具體地展現了遺忘本身。相館在小說中作為一種保留祕密的、難似過時(卻永不過時)的營生,彷彿也暗示著什麼。正如她在小說中寫,「誰都捕捉不了,誰都不能抹去」,在那些選擇與無從選擇、言明與未曾言明之間,她將「情」的纏綿驚心,壓縮在人間「世」的隱微幽暗中,讓我們看見,世間是輕若浮雲的瑣碎,亦是重如斷骨的告別。

 
什麼!蒙古竟沒有「蒙古烤肉」?!
蒙古沒有「蒙古烤肉」,臺灣才有;正如福州並無「福州麵」,臺灣才有;四川也沒有「川味紅燒牛肉麵」,臺灣才有。那是臺灣餐飲業者所發明,是他們的創意和想像力。

秋冬華麗換裝秀 百變台灣欒樹
每年從初秋到冬末,都可以看到台灣欒樹最引人矚目的變身秀,在台中市多處街頭巷尾熱鬧登場,成為都市裡一幅動人的風情畫。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