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士蕙 攝影:蘇義傑】
目前的深圳,已經像是一個小型的聯合國,有一群快速成長的歐美精英社群,來此創業、定居。談起為何愛上這裡,這群老外異口同聲地說:「這裡的生猛活力!深圳隨時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遠見》特別請這些外籍精英提供第一手的觀察,他們的看法,可能會讓還留有十年前深圳印象的台灣人,帶來很大衝擊。
法籍精英〉邁克帕特 深圳不排外 熱情擁抱各種文化 我2005年來到中國北京,2007年才到深圳。事實上,在來之前,我在法國已有事業基礎,但是歐洲氣氛非常沉悶,有一大群沉湎在過去榮光的人,看不出改變可能,所以我決定離開。
但是中國不一樣,尤其是深圳。北京還有一些小圈圈,深圳就歡迎所有人,即便是外國人,完全不會受到排擠。
在這我很快就建立事業,接了近十個社區開發、城市景觀更新案子。例如,蛇口的海上世界,濱海的綠化景觀與步道就是我設計。不過,承包單位外加了太多的LED燈,實在太過度了,和我原初構想差很多。
但是我不會生氣,比起我一些歐洲朋友,喜歡嘲笑深圳沒歷史,我倒看出它迷人的地方。
所謂文化,是有人的生命力在裡面,不是幾百年前就死掉的傳統。深圳人很寬容,對於任何文化都熱情擁抱。只是還沒有沉澱下來,找出自己特色。
為了回報深圳的好,我定期自掏腰包,辦美學之夜交流活動,幫他們找出自己的美學定位。我很看好深圳,有天可成為中國最多元創意的城市。
美籍精英〉碼特 中國市場成長潛力 比美國大上百倍 我從小就愛研究電腦,19歲上大學時,微軟的主管看到我高中時的電腦競賽成果,非常驚豔,就找我去上班,從此我就再也沒回學校去。
不少人說,你不就是那種典型的美國科技天才,你應該回矽谷創業,何必來深圳?
沒錯,我很感謝深圳鹽田區政府幫忙,給我超優惠的房租。但是,一個創業家,真正渴望的是事業成功,不是領補助。我在微軟北京研究院待了快十年,才創業。我的心得是,矽谷很好,但中國絕對是更大的市場,是比美國大上百倍的成長潛力。
為什麼?美國人已經很成熟,看到新事物會說「哇!」但是中國有許多農民、百姓,看到新事物是恨不得馬上去搶。許多別人眼中還太先進的互聯網革命,這裡反而迅速生根。
創業要成功,也需要人才。其實深圳的人才水準已很高。我另一創辦人黃鼎隆是本地人,是我微軟同事,有外商資歷。另外,碼隆科技要做的是用大數據解讀時尚產業,還請了紐約時尚圈工作過的馬小姐。她是深圳人,17歲去美國念書。
若我去美國、北京創業,找的人才也差不多這樣。當這些精英都回家鄉,我又何必去別的地方?
義籍精英〉陳少迪 城市生猛有活力 創造無限可能 我在兩岸三地待超過20年,對這裡很熟悉了,還入境隨俗取了中文名字陳少迪。
問我對深圳的印象如何?很有趣,深圳在我眼裡,就像20年前的台灣!
想看全文請按此 【延伸閱讀】
互聯網+創新正熱,台商可把握良機 向騰訊學工夫,醫信抓住「二胎」商機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
遠見雜誌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