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東野圭吾結合推理與愛情的超完美傑作!


【大田iPen圖文報】擁有很多、很棒的圖文作者及作品,歡迎喜歡看圖文的讀者來【大田iPen圖文報】逛逛! 【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8/18 第95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東野圭吾結合推理與愛情的超完美傑作!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
字母之家/精神病院裡,瘋狂與正常的界線, 由誰來決定?
誰買了我的個資/一張50元的折價券,就讓你出賣個資了嗎?
閱讀筆記 【書評〈報導〉】總統的人馬/宛若偵探小說的新聞紀實

新書鮮讀
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東野圭吾結合推理與愛情的超完美傑作!
文、圖節錄自皇冠
圖/皇冠提供
東野圭吾:20多歲時想到了這個點子,30多歲時創作了這本小說,如今已經寫不出來了!

內容簡介:

智彥介紹了新交的女朋友給我認識,他說她叫麻由子。我簡直不敢相信,那就是我暗戀已久的女孩!雖然智彥和我情同兄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宛如女神般的她,為什麼會選擇智彥?看著她依偎在智彥懷裡,無法克制的嫉妒,正在我的心底發酵……

一覺醒來,覺得有種無以名狀的奇怪感受,但又說不出是什麼。麻由子跟我是同居的關係,此刻她已經做好早餐,笑著對我說「早安」,她還是一樣這麼讓我心動。我突然想起昨晚做的夢,我夢到麻由子,還有一個我好久好久沒想起的人,是智彥,我最好的朋友,但我卻想不起他在哪裡……

作者介紹:

東野圭吾

1958年生於日本大阪市,大阪府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畢業。曾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擔任工程師,1985年以處女作《放學後》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賞」後,隨即辭職,專心寫作。1999年以《秘密》一書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2006年則以《嫌疑犯X的獻身》榮獲第134屆「直木賞」和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賞,更憑此作入圍2012年由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主辦的「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不僅成為史上第一位囊括日本文壇三大獎項的推理作家,更是第二位入圍「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的日本作家。2012年,他又以《解憂雜貨店》榮獲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賞」,該書並連續4年蟬連台灣各大書店排行榜,創下空前銷售佳績。

搶先試閱:

序章

有時候,完全不同線路的兩輛電車會行駛在相同的方向,而且會停靠在相同的車站。位在田端和品川之間的山手線和京濱東北線就是其中一例。

敦賀崇史讀研究所時,每個星期要搭三次山手線,前往位在新橋的大學資料室。每次都在早晨的固定時間搭上同一班電車。雖然已經過了尖峰時間,但幾乎都沒有位子可坐,所以他總是站在門旁,而且每次都站在同一節車廂的同一道車門旁。

他眺望著車窗外的風景,凌亂的高樓、陰沉的天空、粗俗的廣告看板。

但這些風景經常被並行行駛的京濱東北線的電車擋住。京濱東北線的電車時而靠近,時而遠離,行駛在相同的路段。因為速度幾乎相同,所以靠得最近時,簡直就像在同一節車廂內,可以清楚看到對面車廂內的乘客。當然,對面那節車廂內的人應該也可以清楚看到這裡的情況,但無論再怎麼靠近,雙方都沒有空間的交流。那裡是那裡,這裡是這裡,分別身處兩個不同的世界。

有一次,崇史注意到對面車廂內有一個年輕女生。她一頭長髮,有一雙大眼睛,和崇史一樣站在車門旁看著車窗外。崇史從她休閒的打扮推測她可能是大學生。

又搭了幾次車後,崇史發現她每週二都會出現在對面那輛電車上。在相同班次的電車上,她總是站在同一節車廂的同一道車門旁。

崇史開始期待星期二的早晨。看到她的日子,他一整天的心情都很好;相反地,如果偶爾沒有看到她,就會心神不寧,不知道她發生了什麼事。總之,他愛上了那個女生。

不久之後,崇史有了一個重大發現。

她是不是也發現了自己?

當雙方的車門最接近的剎那,他們兩個人幾乎是面對面的狀況。

崇史當然看著她,但是,從某一次開始,她也看著他。短短的兩、三秒鐘,他們兩個人隔著兩片玻璃相互注視。

要不要對她露出微笑──崇史好幾次都這麼想,但最後仍然沒有付諸行動。因為他擔心覺得對方也在看自己只是錯覺,也許她只是看著車窗外。

於是,崇史只能露出根本沒有在看她的表情站在車門前,她當然也沒有向他發出任何訊息。

就這樣過了將近一年,崇史完成了碩士課程,也找到了工作,無法再在星期二搭乘山手線。

在最後一次搭乘山手線的星期二,他決定冒一次險。

他要搭乘京濱東北線,然後去她平時所站的位置,接近以前只能隔著玻璃相望的她。她會有什麼反應?會驚訝,還是會無視自己的存在?光是想像這件事,他就忍不住心潮起伏。

但是……

她沒有出現在那個固定的位置。崇史以為自己搞錯了車廂,在電車內走來走去,但仍然不見她的身影。她不在電車上。

崇史失望地走回原來的位置,他平時搭乘的山手線出現在車窗外。他茫然地看著窗外想到,原來那班電車看起來是這樣的感覺。

當兩輛電車像往常一樣靠近時,他不由地張大了眼睛。因為他在對面那輛電車上看到了她的身影。她並沒有看向他,而是在車廂內緩緩走動。

電車停靠在下一站時,崇史跳下電車,急忙改搭山手線,再度尋找她的身影。

然而,他遍尋不著前一刻還在這輛電車上的她。崇史不顧周圍的乘客對他皺起眉頭,在狹小的車廂內走來走去。雖然才三月,但汗水順著他的太陽穴滴落下來。

他沒有找到她,她就像海市蜃樓般消失不見了。

崇史看著窗外,京濱東北線的電車漸漸遠去。

那裡和這裡也許是兩個平行世界……

他沒來由地這麼想道。

SCENE 1

「我們正在創造平行世界。」

夏江正在用湯匙吃用很多水果裝飾的冰淇淋聖代,聽到我這句話停下了手,偏著頭看著我。她一頭深棕色的長髮也跟著垂了下來。

「就是虛擬實境,妳有沒有聽過Virtual Reality?」我補充說道。

夏江露出「原來是那種東西」的表情,伸出舌頭舔著鮮奶油。

「這我知道,讓人看著電腦製作的影像,以為自己真的身處那個環境。」

「不光是看而已,也可以聽到聲音,也有感覺,總之,就是讓人產生錯覺,對人工創造的世界信以為真。飛行員訓練時用的模擬裝置也是一種虛擬實境。」

「很久以前,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實驗者戴上很誇張的護目鏡和像是手套的東西,據說那個人看到眼前有水龍頭,然後有人指示他關掉水龍頭,他就拚命做出關水龍頭的動作。據說他真的感受到關水龍頭的感覺。」

「這也是虛擬實境,但只是很初階而已。」我喝完咖啡,看著玻璃外的馬路。

我們正在離新宿大道附近巷弄的咖啡店內,右手腕上的手錶顯示即將下午五點了。因為週五的關係,下方的馬路上擠滿了像是上班族和學生的年輕人。

「你正在研究的是稍微高階的技術?」夏江用湯匙靈巧地吃著看起來不怎麼好吃的哈密瓜。

「是啊,不是稍微而已,而是高階很多。」我抱著手臂,「妳剛才說的情況也是如此,目前的虛擬實境工學都是經由人體的感覺器官產生真實感,我們正在研究的不屬於這種情況,而是直接對神經系統發揮作用,產生真實感。」

「什麼意思?」

「比方說,」我伸出右手,輕輕握住了她的左手腕。她的手很小,很柔軟,「妳現在覺得自己的左手被握住了,但並不是左手認知到這件事,而是腦部從左手接收到信號後認知到這件事,所以,即使妳的手並沒有被人握住,只要把信號傳到腦部,妳就會覺得左手被握住了。」

「有辦法做到嗎?」夏江沒有掙脫被我握住的手問道。

「可以啊,至少理論上可以做到。」

「所以這代表目前還沒有實現。」

「只要讓腦部曝露出來就可以實現了。」

「曝露?」

「把頭部打開,當腦部曝露出來後,裝上電極,根據程式傳送脈衝電流。」

夏江撇著嘴,露出噁心的表情。

「太噁心了。」

「所以我們正在研發不需要打開頭部,也能向腦部傳遞信號的方式。」

「是喔。」她仍然一臉不以為然的表情,攪動著剩下的冰淇淋聖代,然後好像突然想起什麼似地看著我,「我問你喔,用這種方式創造的世界和現實會完全相同嗎?」

「這取決於設計者,如果想和現實一模一樣,可以這麼設定,但和現在一模一樣的平行世界到底有什麼意義?」

「最後可能會分不清哪一個是現實。」夏江縮起肩膀,扮了一個鬼腦。

「我們正在設計的系統和安部公房的小說《完全電影》很像,會有人把現實和虛擬實境混淆,小說的結局也使用了這個哏,但要在現實生活中創造出這種系統並不可能。」

「啊,原來只是這樣而已。」夏江立刻露出無趣的表情。

「要達到這種程度,需要有極大容量和計算能力的電腦,這個世紀應該還無法開發出來。威廉•吉普森的《蒙娜麗莎加速器》(Mona Lisa Overdrive)中,出現了可以記錄現實世界所有資訊、記憶容量無限的生物晶片,但在現階段,還只是幻想而已。平行世界中出現的人物全都像是假人模特兒,背景的細節應該也很粗糙。」

「是喔,所以不可能和現實混淆,但是沒關係,我想看看那個平行世界。」

「我很想對妳說,隨時歡迎來參觀,但現階段還無法滿足妳的心願。因為我們目前還只能讓被實驗者看用線畫出來的極其簡單圖形產生視覺認識,作為向腦部傳送信號的方式。」

「是喔,真令人失望。」夏江用湯匙攪動著聖代的鮮奶油,但隨即停下了手,「所以等一下來這裡的人,也是在研究這個課題嗎?」

「是啊,雖然和我的方法不同,但我們有相同的目標。」

「我記得你說他是你的高中同學?」

「不,是中學的同學,從中學到研究所都是同學。」

「一直到研究所?是喔,看來你們很合得來。」

「他是我的摯友啊。」

聽到我這麼說,夏江瞪大了眼睛,她的表情簡直就像漫畫中的貓頭鷹。她可能覺得我剛才這句話很過氣,但除了「摯友」以外,我想不到其他詞彙可以正確形容我和他之間的關係。

「有一件事要先告訴妳,」我豎起食指,看著夏江的臉,「我相信妳看到之後就會發現,他的右腿有點瘸,因為那條腿有問題,聽說好像是小時候發高燒留下的後遺症。」

「是喔,真可憐,」夏江說完,用力拍著手說:「我知道了,只要不提到他的腿就沒問題了。」

我搖了搖頭。

「沒必要,他討厭別人這麼介意。我想要妳知道的是,他走路有點瘸是他走路的方式,對他來說,絲毫不是痛苦,也並不在意這件事,所以妳不需要特別在意這件事,當然也不需要同情他,知道了嗎?」

在我說話時,夏江緩緩點著頭,然後加快了點頭的速度說:

「只要當作是他的特徵之一就好。」

「就是這麼回事。」我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順便看了一下手錶。已經五點零五分了。

「啊,是不是他們?」夏江看向我身後問道,我也跟著轉過頭。三輪智彥穿了一件灰色夾克,肩上掛了一個背包,正在店門口東張西望,身旁站了一個穿著長褲的短髮女人。我看不太清楚女人的臉。

我輕輕舉起手,他看到了我,然後對我露出好像小孩子般的笑容。

他們兩個人走了過來。智彥像往常一樣瘸著右腳走路,夏江說:「那我坐這裡比較好。」然後走到我旁邊的座位坐了下來。

「對不起,我遲到了,因為找不到地方。」智彥站著對我說。

「這種小事沒關係,先坐下吧。」

「喔,也對。」

智彥請短髮女生先入座後,自己才坐下來。在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看過他請別人先入座。

於是,他們坐在我們對面,那個短髮女生坐在我面前。我不經意地看著她,和她四目相接。

不可能吧,我立刻想道。

智彥把我介紹給她:「他叫敦賀崇史,我們從中學之後就是摯友。」然後他看著我,有點害羞地說:「崇史,她叫津野麻由子。」

怎麼可能?我再度在心裡嘀咕。

我和智彥在剛上中學一年級後不久就成為好朋友。午休時間,我主動向正在看科學雜誌的智彥打招呼。

「你覺得真的有磁單極嗎?」那是值得紀念的第一句話。

他立刻回答說:「即使在量子物理學中假設磁單極存在,但我覺得應該會有矛盾。」

那是我們認同彼此的瞬間,然後雙方互不相讓,爭論不休。中學一年級的學生當然不可能理解基本粒子論,只是相互賣弄一知半解的知識而已,然而,這場爭論卻充滿了之前從來不曾體會過的新鮮和興奮,我們立刻變成了摯友。

他的右腿不方便這件事完全沒有影響我們的友情,他具備了深奧的知性和敏銳的感性等很多我所沒有的東西,他的意見經常對我造成良性刺激,為我修正軌道,避免我選擇平庸的道路。我持續為很容易封閉在自己小宇宙內的智彥帶來外面世界的風,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係。

雖然我們可說是親密無間,但其實有一道無法填補的鴻溝。雙方都發現了這件事,只不過誰都不願提及。

那道鴻溝就是戀愛問題。

我加入了社團,所以交友廣闊,也因為這樣有了不少曖昧對象,甚至和其中幾個人發展成戀人,但我從來不在智彥面前提及她們的事。雖然我原本覺得不必過度在意,也曾經試著和他聊這件事,但每次氣氛都變得很尷尬,最後兩個人都不願再提這方面的事。

只要智彥能夠交一個女朋友,就可以輕易解決這個問題,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他外形瘦弱,又戴了一副深度近視眼鏡,的確感覺弱不禁風,但我認識好幾個外形比他更不起眼的人,身旁卻都有一個漂亮女友。那些年輕女生不願接近智彥的原因,絕對和他的身體障礙有關。我曾經在高中時,聽到女生議論他,讓我深刻體會到,原來一隻腳稍微有點不方便,竟然會帶來如此大的負面影響。

大學時,曾經有一次我硬拉著智彥去和女大學生聯誼。因為我聽說那次來參加聯誼的都是時下難得一見的乖巧女生,我期待智彥可以和她們談得來。沒想到我的期待在三十分鐘後就落空了。那些女大學生只關心我們男生的滑雪和打網球的水準,以及開什麼車子。中途智彥向她們發問,她們完全無視,根本沒有回答。另一個男生貼心地向她們說明智彥的腳的事,下一剎那,尷尬的沉默立刻籠罩全場。智彥忍無可忍地站了起來,我立刻起身去追他。

「以後你自己去參加聯誼就好。」智彥回頭對我說,我什麼話都答不上來。

之後,我和智彥之間很少聊起戀愛的話題。我們進研究所後不久,他和同校的大三女生交往,沒想到對方只是尊敬他的學力,智彥卻誤以為是愛情,也把她介紹給我認識,但那個女生卻當場聲明,她並不打算和智彥交往。當時的尷尬至今回想起來都會不寒而慄。

因為曾經有過這樣的往事,所以這次聽到智彥的事,我內心興奮不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或許比他本人更高興。

智彥告訴我,他的女友叫津野麻由子。雖然我完全無法想像對方長什麼樣子,是怎樣的女生,但我對著這個未知的女生祈禱,希望她可以持續愛智彥,希望他們能夠修成正果。

然而,當我一見到津野麻由子,這種想法立刻煙消雲散。

出現在我眼前的,就是之前在京濱東北線上看到的那個女生。雖然她頭髮剪短了,但絕對就是她。我有大約一年的時間每週都注視她的臉,之後她的面容也經常浮現在我腦海中。

她也看著我,露出有點驚訝的表情。我們四目相接,那是我們隔著電車門相互注視之後,第一次正視對方。

但她立刻露出微笑說:「請多關照。」她的聲音不高也不低,聽起來很舒服。「也請妳多關照。」我回答說。

很可惜,我不知道她有沒有想起我。剛才覺得她的表情有些變化,也許只是我想太多了,而且我也不確定以前她有沒有看我。

「敦賀,聽說你也從事新型實境研究?」相互打完招呼後,津野麻由子問我。

「喔,嗯……是啊,我剛才也正在和她聊這件事。」說完,我看著夏江。

「他說正在創造平行世界,但我聽不太懂。」夏江看著智彥他們,吐了吐舌頭。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剛才看著麻由子的關係,此刻覺得夏江很輕浮,我忍不住後悔帶她來這裡。原本覺得兩個男人一個女人,在男女人數上不太平衡,所以邀了以前網球社的同學夏江一起參加,但現在覺得根本不必在意男女平不平衡的問題。

「不是要先搞清楚腦部的信號系統嗎?」麻由子問。

「是啊,這正是頭痛的問題,對不對?」

我和彥相視而笑。

藉由聽和看電腦製作的聲音和圖像、刺激人類的感覺器官,創造出的虛擬實境世界稱為「Virtual Reality」,我剛才向夏江所說明的、百迪科技正在研發直接向腦部傳送信號,在人腦中形成虛擬實境世界的課題稱為新型實境。

百迪科技將新型實境的開發視為最優先的研究課題,研發這個課題所需要的並非只是電腦技術的相關知識而已,MAC在幾年前新設了腦部機能研究班,我和智彥的研究室都協助這個小組進行研究工作。

「她可能也會被分配到實境工程。」智彥委婉地說道。我和智彥就在實境工程研究室。

「是喔,所以我們可能一起進行研究。」

「對,只是不知道上面會不會同意。」麻由子說完,瞥了智彥一眼。

「如果真的來實境工程,那就凡事多拜託了,因為我們正在為人手不夠傷腦筋呢。」

「聽說視聽覺方面已經有了相當的成果。」智彥嘆著氣說。我屬於視聽覺認知系統研究小組,智彥屬於記憶包研究小組,的確沒有聽說他的小組做出了什麼出色的成果。

「他經常告訴我,敦賀很厲害。」麻由子說完,直視我的眼睛。看著她雙眼發亮的樣子,我覺得內心好像有什麼東西差點被她吸了進去。

「沒這回事。」我移開視線。

離開咖啡店,我們一起去義大利餐廳。我和夏江走在前面,智彥和麻由子跟在我們身後。我顧慮到智彥的腳,所以走得很慢,不時回頭看著他們,每次都看到智彥口沫橫飛地對麻由子說話。麻由子注視著他的臉,聽得很出神,彷彿不願錯過他任何一句話。

「她真漂亮。」走在我身旁的夏江說。

「還不錯啦。」

「老實說,我覺得他們不太配,但也許這樣也很好。」夏江壓低嗓門說道。

「別胡說。」

我忍不住用嚴厲的語氣說道,因為其實我也有同感,所以不想被夏江察覺。原本只是開玩笑的夏江有點不高興。

在餐廳時,我們聊著興趣愛好的話題。麻由子每個月都會去聽一次演唱會或是音樂劇,我終於恍然大悟,難怪她和智彥合得來。智彥小時候學過小提琴,現在也是古典樂迷。

沒想到當智彥聊起這件事時,夏江對這個話題很有興趣。原來她以前也學過小提琴,他們兩個人聊得很投入,我和麻由子只能在一旁聽。

我不經意地看向津野麻由子。她比我之前隔著電車門注視時更有魅力,雖然是臉蛋圓潤的純日本美女,但真正的魅力來自完全不同的地方。從她的嘴唇可以感受到無上的溫柔和像母親般的包容力,她的雙眼散發出高度的知性和堅強的意志。原來這就是女人表情中散發出內在美。我立刻想到,能夠發現智彥的優點,而且愛上他的女人,內心當然很美。

這個女人為什麼會選擇智彥?

這個想法連我自己都感到意外,我立刻控制了自己的感情,把這個邪惡的念頭趕出腦海。

「敦賀,你喜歡什麼音樂?」麻由子問我。

「沒有特別喜歡的,不光是音樂,我對藝術也一竅不通,我應該沒有這方面的才華。」

「智彥給我看過你做的電腦繪圖,我覺得都很出色,你絕對不可能沒有藝術才華。」

我在學生時代,曾經用電腦繪圖畫過「異星植物」,她應該是說這個。

「雖然聽妳這麼說很高興,但電腦繪圖這種東西,無論由誰來畫,都可以畫得很漂亮。」

麻由子搖著頭說:

「不光是漂亮而已,而且很吸引人。我看到你的繪圖時想,能夠畫出那些圖案的人,一定可以看到宇宙。」她不知不覺在胸前握緊了雙拳,也許是她想要強烈表達某種想法時的習慣。她發現我在看她,倒吸了一口氣,把雙手藏到桌子下方,然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問我:「我說的對不對?」

「雖然很榮幸被妳這麼稱讚,但其實我也不太清楚。」

「我覺得你很厲害。」麻由子斬釘截鐵地說,再度露出好像會把我吸進去的眼神。我慌忙把腿上的餐巾折起又攤開,內心當然不可能不高興。

我原本想告訴她,曾經在山手線上看到她的事,一廂情願地認為也許她也想確認這件事,但當我準備開口時,又忍不住猶豫起來。一方面是顧慮到智彥的心情,更因為萬一她根本不記得我,那我就會無地自容。

「你們有沒有考慮到將來的事?」在甜點的蛋糕送上來時,夏江輪流看著麻由子和智彥的臉問道。

智彥似乎被蛋糕噎到了,慌忙喝了一口水。

「不,現在還完全沒有……」

「啊?你們不是已經交往半年了嗎?」夏江窮追猛打地問。

「現在還不知道以後的事。」智彥說完,瞥了麻由子一眼。麻由子微微垂下雙眼,然後看著他,漂亮的嘴唇露出了微笑。看到她的表情,我內心產生了難以形容的焦躁。

「為他們兩個人的未來乾杯。」我舉起裝了濃縮咖啡的小咖啡杯。

夏江瞪大了眼睛,「你突然在說什麼啊,用咖啡杯乾杯?」

「剛才忘記用啤酒乾杯了,智彥,來吧。」

「嗯,好啊……」智彥也舉起了小咖啡杯。

「好奇怪,不過沒關係。」

夏江說著,也跟著舉起了杯子,麻由子最後拿起紅茶杯和我們乾了杯。這時,我的手指輕輕碰觸到她的手指,我忍不住看著她的臉,她似乎沒有發現我們的手指碰到了。

走出餐廳,智彥要送麻由子回家。夏江雖然邀我去喝酒,但我沒有心情,獨自從新宿車站搭車回家了。

電車上,我仰望著黑暗的天空,試圖回想麻由子的臉,但以前曾經想過那麼多次,今天卻偏偏想不起來。於是,我試著回想剛才坐在我們鄰桌那對中年夫婦的太太的臉,因為那個女人不時看著我們桌上的菜,我感到很奇怪,好幾次都和她對上眼。我可以輕易想起那個女人的臉,甚至可以畫出她的肖像。

我再度挑戰麻由子的臉,還是想不起來。雖然她的短髮、看起來很溫柔的嘴,以及富有魅力的雙眼清晰地留在我的腦海,卻怎麼也想不起她整體的臉。

我在十點左右回到了位在早稻田的公寓,剛想打開燈,電話就響了。是智彥打來的,他剛送麻由子回家。

「你覺得怎麼樣?」智彥問我。

「什麼怎麼樣?」

「就是麻由子啊。」

「喔……」我吞著口水,「她很不錯啊,看起來很溫柔,也很漂亮。」

「對不對?你是不是也這麼覺得?」智彥得意地說,「是不是覺得我有點配不上她?」

我一時詞窮,但他似乎並沒有多想這份沉默的意義,立刻說道:

「她對你也很有好感,說你這個人很不錯。」

「太好了。」

「這樣我就放心了,以後應該也會很順利。」

「是啊,你們有沒有考慮結婚?」我鼓起勇氣問道,內心隱隱作痛。

「有考慮,但還沒向她提過。」

「是嗎?」

「但是,」智彥用嚴肅的聲音繼續說道,「我想和她結婚,我無法想像和她以外的女人結婚。」

「我想也是。」

「你會聲援我吧?」

「當然啊。」我不加思索地回答。

掛上電話後,我坐在地板上良久。雖然我無法順利想起麻由子的臉,卻滿腦子都想著她的事。

另一個我說,太可笑了,你到底在想什麼?今晚是你實質上第一次見到津野麻由子,她根本不記得你,而且她是智彥的女朋友,是你最要好的摯友智彥的女朋友。

我抬頭看向窗戶,在窗戶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我的臉醜陋地扭曲著,扭曲得幾乎變形了。

這是嫉妒男人的臉,我心想道。

看著暗戀已久的女孩與交情深厚的好友在一起,崇史陷入了複雜矛盾的情緒。如果另一個「平行世界」真的存在,他們三人又會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紐約上東區的地方媽媽特別不一樣?

這本書,是比小說更離奇的現實。

|當人類學家意外闖入上東區媽媽的世界|

一場令人啼笑皆非、又眼界大開的文化衝擊!

內容簡介:

  溫絲黛.馬汀和先生與年幼的兒子抵達上東區後,發現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小部落。那裡的媽咪超級有錢,也超級排外,你和那些女人打招呼,不會得到任何回應;想跟別人家的孩子玩,首先得爭到頭破血流。而她們施展特權更如家常便飯——超限量的名牌精品,弄不到手絕不罷休;去迪士尼樂園,誰跟你在那邊排隊啊?她們會想盡辦法找到有迪士尼殘障通行證的導遊,一路暢玩無阻。

  感受到文化衝擊的溫絲黛,只好利用自己的人類學與靈長類動物學知識,努力在新環境站穩腳步。她模仿靈長類研究權威珍.古德(Jane Goodall),觀察上東區的交配儀式、示威儀式,以及接送孩子上下學時有如東非狒狒的眾媽咪;她也從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的角度,理解上東區部落的季節遷徙、狂熱健身儀式與交配儀式。

作者介紹:

溫絲黛.馬汀博士Wednesday Martin, PhD.

  於密西根大學修習人類學;後於耶魯大學取得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博士學位,側重於人類學、人類學史與精神分析史。長居紐約,於此地有逾二十年的寫作與社會研究者經驗。常於《今日秀》(Today)、《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CNN、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NBC News、BBC Newshour、福斯新聞(Fox News),探討繼父母/親子議題。文章常見於線上版《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The Daily Beast》等。另著有《Stepmonster》一書。目前與丈夫和兩個兒子定居紐約市。

  Website|wednesdaymartin.com

搶先試閱:

序章|勇闖叢林

這本書要說的是比小說更離奇的現實。我一邊在曼哈頓當媽,一邊在那個自成一格的世界順道做了一場學術田野研究。我說「自成一格」,可不是隨便說說。九一一事件後,我和先生為了遠離令人鼻酸的事故現場,也為了離老公的家人近一些,搬到了紐約上東區。當時我懷有身孕,在世界令人感到危機四伏、紐約隨時可能土崩瓦解的時刻,我和先生需要多一點安全感,若親愛的家人就在身旁,尤其能讓老公的心踏實一些。搬家其實不算太困難,真正難的是學習上東區媽媽的生活方式以及融入她們。

我和先生最終在曼哈頓公園大道與七十幾街的交叉口找到新房。我把新家當成基地,開始參加附近的「媽咪與我」團康活動,帶孩子上貴族音樂課程,跟保姆吵架,以及和其他媽媽喝咖啡。除此之外,我先是為了我家大寶,接著又為了二寶,參加了無數次的托兒所「面試徵選」。

一連串的摸索過程之中,我的心得是:在曼哈頓島上為人母,已經是在「島中之島」生活,而上東區的媽媽們,又自成一個小圈圈。上東區媽咪組成一個秘密社團,有自己的遊戲規則,自己的儀式,自己的穿衣風格,以及四季避暑與過冬的遷徙模式。對我來說,那是個全新的世界。住在上東區的貴婦,另有一套不同於常人的信念、野心與做事方法,當初的我做夢都想不到這個世界有多麼不同。

我成為上東區媽媽之後,不論是一天該怎麼過、該如何與人互動,或只是去一下兒童遊樂場,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戰戰兢兢。我和先生搬到了一個人人是超級富豪、階級感極重的地方,每一位鄰居貴婦看起來都自命不凡。穿著超級華服的眾媽咪,令我感到自己格格不入,不知所措。然而我是高等靈長類動物外加人類,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我渴望融入。我得為大寶著想,也得為二寶想。

如果說紐約孩子過著不尋常的生活,紐約母親的日子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我向身邊有孩子的完美貴婦,以第一手方式學習正宗的紐約東區生活。紐約上東區的貴婦個個都經過千錘百鍊的考驗:除了搬進社區要面試,孩子入學要考試,她們的身材更不容許有不完美的地方。這群高學歷、通常沒有職業的富裕女性,她們最重要的志向,就是在Physique 57或SoulCycle等健身中心通過層層考驗,讓自己擁有最完美的體態。在我心中,我把她們想像成藝高人膽大的曼哈頓藝妓。她們以不達目的誓不休的精神,用盡一切手段,追求幾乎不可能買到的奢侈品(我也曾一度「入境隨俗」,想方設法買到柏金包)。此外她們還會尋求「內線交易」資訊,例如想辦法聘請有迪士尼殘障通行證的黑市導遊,好讓她們在遊樂園不用排隊。上東區的媽咪們,還得處理麻煩又複雜的雇傭關係,管理她們請來帶孩子與做家事(她們可能有好幾棟房子)的管家與佣人。對我來說,向住在萊辛頓大道(Lex)以西的上東區媽咪學當媽媽,在她們之中生活,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目眩神迷,深深受教,有時驚奇到說不出話。

我最初的目標是融入這群上東區貴婦媽咪,但不要陷入她們的焦慮與瘋狂,也不要踏進她們的勾心鬥角。我自認自己的社會學與人類學研究背景,可以助我一臂之力,讓自己和孩子在這個有時不太友善的世界裡站穩腳步時,可以保持理性。然而如同世界各地的人類學家,我最終還是「入境隨俗」,變得和當地人一樣。田野調查研究者一旦入境隨俗,就會失去原本的客觀立場,開始認同他們研究的對象。研究人員原本的目的是了解當地人,最後卻會成為他們的一員。我開始在上城區工作、當媽媽,以及和當地母親交朋友之後,逐漸與住在下城區的朋友失去聯繫。不知不覺之中,我的穿著打扮與言行舉止,慢慢開始像身邊的女性,思考模式也開始同化,關注起她們關注的事。對我來說,她們的世界很陌生,但也很誘人。我感到格格不入,但也被自己決心要融入的堅定程度嚇了一跳。

我很幸運,我在血統純正的上東區母親之中,還是交到了朋友。要在嚴格遵守社會階級制度的環境下培養友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一個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壓力破表的世界。那裡的做事方法還有規矩,對我來說再陌生不過,我時常感到難堪。我最初碰到的人充滿優越感,我是她們看不入眼的人,她們與眾不同。但後來我發現,只要是有孩子的女人,不管妳住在城市的哪一區,或是世上哪個角落,大家其實有很多共通點。做母親的人在遇上困難時,會以意想不到的程度,尋求外界的協助,會想和外面的人交朋友。全世界的人類以及眾多靈長類動物經過千百萬年的演化,自然而然懂得彼此合作。每個地方的女性與母親,都知道要互相幫忙,建立友誼,就連人人有如模特兒、用盡心機、家財萬貫的上東區也不例外。

我以社會研究者與媽咪的身分,多年生活在上東區的媽媽圈之中,我研究她們,最後發現上東區的母親和全世界的母親一樣,希望孩子健康快樂,也希望他們感到被愛,好好長大成人,有天成就一番事業。不過她們之間的相似點僅止於此。如果你不是在曼哈頓長大,你會覺得上東區孩子過的生活十分不尋常。就算你是曼哈頓人,上東區的生活也自成一格,除非你的母親就是上東區人,不然你依舊會覺得一切不符邏輯,沒有一件事是表面上那樣,凡事都無法以常理判斷。我吃了不少苦頭,才了解上東區的媽媽不是一天造成的。不是妳在那裡生了孩子,就自然能融入,得不斷修練才行。我接下來要講的故事,正是我如何重新反覆打造自己,讓自己脫胎換骨。我在這場充滿挫折的旅程中,常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這是一個在迷你島上的迷你區當母親的故事,以及這個地方帶來的種種啟示。

 
字母之家/精神病院裡,瘋狂與正常的界線, 由誰來決定?
文、圖節錄自奇幻基地
圖/奇幻基地提供
AMAZON年度暢銷榜冠軍,「懸案密碼」系列作者猶希.阿德勒.歐爾森最新懸疑驚悚之作!讀過了「懸案密碼」,你更應該讀《字母之家》!

內容簡介:

  正常人在精神病院裡還能發生什麼事?

  在字母之家,只有不斷的電擊治療、數不清的化學治療藥錠,

  以及暗夜裡的集體霸凌……

  二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布萊恩與詹姆斯在德國領土上空發生墜機意外,

  他們好不容易死裡逃生,卻因在敵軍領地必須頂著假身分才得以苟延殘喘,

  未料這個假身分卻讓他們陷入更嚴峻的困境──被送進一間精神病院「字母之家」。

  字母之家每隔幾天就給予強力電擊治療,並注射高劑量的藥物,使得他們耗盡心智、渾渾噩噩,

  承受著隨時被死亡威脅的沉重壓力,他們只能分分秒秒裝瘋賣傻,不惜隨地大小便,吃進混入糞便的食物,

  被毆打仍悶不吭聲,幾乎成了人間煉獄,但他們仍咬牙苦撐──因為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

作者介紹:

猶希.阿德勒.歐爾森Jussi Adler-Olsen

 一九五○年生於丹麥哥本哈根,主修醫學、社會學、政治史、電影等科系,也從事過多種不同領域的行業。一九九五年,歐爾森開始寫作,兩年後便以第一本小說榮登瑞典、西班牙、南美等國暢銷書排行榜。

  因為父親工作的因素,歐爾森從小在精神療養院長大,這段特殊的童年經歷使他日後創作犯罪小說時重視心理層面、人物刻畫,而不以常見的暴力情節為筆下的主軸。歐爾森寫作以來,作品得到許多全國性及國際性獎項肯定,除了曾入選國際性文學雜誌《書文化》(Buchkultur)年度全球最佳犯罪小說第二名,以及哈洛.莫根森(Harald-Mogensen-Krimipreis)最佳犯罪小說獎之外,更繼《龍紋身的女孩》作者史迪格.拉森之後,奪得北歐最重要的犯罪小說獎──「玻璃鑰匙獎」(Glass Key Award)。

搶先試閱:

一切都會好轉的。

他們第一次領他通過那道玻璃門時,布萊恩強迫自己這麼想。

很多人已經去過外面的診察室了。縱然軟綿綿、無精打采地回來,而且常常像死人一般在床上躺了幾個鐘頭之久,他們隨後還是會恢復過來,似乎也沒留下什麼損傷。

在病房的推移門外,總共有六扇門面向走廊,截至那時,布萊恩當然只是從室內推想,兩邊的盡頭是出口,最後一扇門左邊是護理人員宿舍,宿舍前面那道門通往治療室。布萊恩猜測,最後那兩扇門是前往醫生專用空間。

倒數第二間屋子裡,站著多位準備就緒的醫護人員和醫生在等著他。他尚未搞清楚自己出了什麼事之前,他們已將布萊恩用皮帶束緊,給他打了一針,接著把電極圓片貼在他的太陽穴上。

電擊波令他當場癱了過去,並剝奪了他所有的感官能力,長達數天。單次的療程通常是一星期不超過一次電擊,持續五到六個星期。接下來是休養階段。布萊恩

還不曉得他們對他的治療會不會重複,但某些跡象顯示有這種可能。不管怎樣,第一名病患休息了一個月之後,又接受了一次新療程。休養期間就是吃藥,每人每天必須服一到兩顆藥,他們拿到的藥物全都一樣。

布萊恩絞盡腦汁在想,這裡的人究竟要拿這些病患怎麼樣,而且他很擔心這樣的治療對他跟詹姆斯會有什麼後遺症。那些他以前牢記在心的畫面,不知不覺的緩緩從他的記憶中消失無蹤。

他好像被麻醉了,而那些願望—─與所愛之人重逢、跟詹姆斯說說話,或只是在沒有人監視的情況下到外面的雨中散散步生活,變得越來越淡薄。他的回憶狠狠捉弄了他,昨天他還回想起兒時的一樁經歷,歷歷在目又活靈活現,今天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當時是什麼模樣。

他的逃亡計畫都還來不及完成便胎死腹中。

他也幾乎胃口全失。在每週一次的淋浴時,布萊恩注意到自己的髖骨及肋骨有多突出。並不是他覺得食物不好吃,偶爾如果有馬鈴薯煎餅、燉肉、湯或是糖漬水果時,他真的覺得尚可下嚥,可就是沒有食慾。若他挺過了一次電療,身體基本上是急切呼喊著想要新能量,但布萊恩只要一想到燕麥粥或是塗上乳瑪琳的黑麵包當作早餐,就忍不住嘔吐。盤子裡的食物,他碰都不碰,也沒人會逼他吃。只有晚餐,大多是麵包配上中餐的剩菜,很難得會有香腸或是乳酪,他還能強迫自己把一些東西吞下肚—─前提是他們給他足夠的時間進食的話。

***

接下來的幾天裡,布萊恩改坐在床上用餐,而非如先前那樣,在床頭櫃前吃,這樣他可以順便觀察詹姆斯。病房中滿是吃東西、餐具碰撞以及輕微的打嗝聲。唯獨詹姆斯,坐在那兒一動不動,盯著他的盤子,彷彿想辦法要提起食慾。到了最後快要收拾餐具之前,他垂下肩膀,似乎在嘆氣,舀了滿滿的幾湯匙吃下去。

他立即開始咳嗽。

連續六天反覆發生一樣的狀況之後,布萊恩拿到餐點,站起身,盤子端在手裡,輕聲哼唱著走向馮古特的桌子。

若是馮古特或護士莉莉在場的話,他們會二話不說叫他回去,可是那天有名病患對電擊治療反應劇烈,因此護士跟護理員在下午巡房前忙得不可開交。布萊恩將盤子放在馮古特桌子的最邊邊,開始把食物一口一口鏟進嘴裡。他的舌頭依然腫腫的,不過復原良好。那些裝病的人興致盎然地看著他吃東西,眼光在他與角落那個發楞的形影間來回逡巡。詹姆斯自然清楚布萊恩在觀察自己,但他並未抬頭看。

那時詹姆斯舀了滿滿一匙吃下肚去,然後再一匙。布萊恩與詹姆斯相距只有幾公尺,布萊恩壓了一下深口盤的邊緣,認真注意盤子的阻力與重量。

就在同一刻,詹姆斯的咳嗽發作了,布萊恩一敲盤子邊緣,盤子越過桌沿直直射向詹姆斯腳邊的床柱。

隨之而來的是震耳欲聾的噪音,所有人都抬頭瞧著布萊恩追著他的盤子。

到了詹姆斯面前他突然站定,朝他無聲地笑笑,當面向他道歉,邊指指弄髒的地板跟盤子。可是詹姆斯埋頭在他的盤子裡,並未抬起目光。在幾塊豬腰肉及煮得灰糊糊的芹菜間,放著一團說不出來是什麼的東西,看起來像人的糞便。

布萊恩笑嘻嘻地彎身用他的湯匙在裡頭掏挖,同時吟詠起他的哼唱,因為他快壓不住自己的反胃了──詹姆斯盤子裡的真的是人的大便。

麻子只是大笑,但寬臉衝過來奪取詹姆斯的盤子,然後將地上的東西刮在詹姆斯的盤子上,接著跑去廁所。

大便是如何摻進餐點裡的,布萊恩始終不得而知。不過他深信一定是那幾名裝病者在背後搞的鬼,而且他們守口如瓶。

連日來詹姆斯飽受折磨,這是一場毫不留情、勝負未定的戰爭,雙方戰力懸殊,目標則是揭發詹姆斯。他們是有可能達到目的的,因為詹姆斯有所反應──他拒絕進食。

布萊恩無能為力。

漆黑夜幕尚未完全降臨,還有些許夏日蒼白的餘暉。昏暗中,裝病者的陰影聳立在詹姆斯床邊,布萊恩霎時渾身冰冷。一個站床頭、一個在中間、一個站床尾,不斷舉起手臂毆打,連一聲叫喊都沒有,不知他們對詹姆斯幹了什麼。直至深夜,他們終於停止糾纏他之後,才聽見呻吟的聲音。

隔天一早,他見到詹姆斯走向淋浴間,步履蹣跚。你們膽敢再碰他一下試試看!布萊恩在心中威脅他們。

可他們幹嘛要停手?如今夜夜都聽得到角落裡傳來沉悶的痛毆聲,自然那三人已留心不在詹姆斯臉上留下痕跡。

布萊恩感到絕望,擔心詹姆斯性命難保,他常常就差點大叫出聲,或是要去抓鈴繩召喚夜班護士,或者乾脆親自去對抗虐待詹姆斯的人。然而這場戰爭教給了他一套生存之道──那些在正常環境裡顯然荒謬又沒人性的生存之道,布萊恩的軟弱無能便由此而生。

有一天早上,護士佩特拉發現詹姆斯躺在血泊中,失去了意識,那是他們最後一次在夜裡騷擾他。

 
誰買了我的個資/一張50元的折價券,就讓你出賣個資了嗎?
文、圖節錄自好優文化
圖/好優文化提供
連蘋果都擋不住FBI,那麼「其他人」呢?

Google:「自願將資訊交給第三方的人,就不該對隱私有合法的期待。」

內容簡介:

  如果你知道使用搜尋引擎或網路信箱會有以下這些情形,告訴我,你還會使用它嗎?

  因為使用搜尋引擎,所以銀行認為,你可能不會準時付貸款

  因為使用搜尋引擎,所以企業認為,或者你不適合這個工作

  因為使用搜尋引擎,所以房仲認為,你的房子可能不太好賣

  因為使用搜尋引擎,所以保險公司掌握到,能夠調高你保費的理由

作者介紹:

羅伯特•席爾(Robert Scheer)

  線上雜誌《挖真相》(Truthdig)總編輯,該雜誌曾獲頒專門評選最佳網站的國際大獎威比獎(Webby Award)。他也是南加大安納堡傳播與新聞學院教授,每周一次的廣播節目Left, Right & Center共同主持人。一九六○年代,曾是Ramparts雜誌總編輯,後來成為《洛杉磯時報》全國特派員與專欄作家。寫過六本書,包括《美國大盜》(The Great American Stickup)。現住洛杉磯。

搶先試閱:

你的個資,50元折價券就賣了

資料探勘是我們這個時代廣告人的武器,因為它的精確性就像精巧的長劍,能直指人們的欲望核心。更正確地說,資料探勘原來是統計學家一種輕蔑的術語,用來描述過度使用數據卻得到無效推論的情形。目前,這個術語最常見且可以被接受的定義是,一種自動搜尋大量儲存的資料以發現無法靠直接分析得到的模式。

在這之前的廣告方法,因為廣告不精確,也無法準確瞄準目標消費者,而失去吸引力。精確瞄準,正是網路公司瘋狂擴張的源頭。任何事都不能破壞這種精確性,因此個人隱私也肯定不會有什麼重要的保護措施。

在波德斯塔公布大數據報告的同一天,白宮也公布了一份研究,並特別強調了這一點。這份研究報告由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ers 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PCAST)制訂,並作為技術評估之用。這份報告清楚說明,控制這些要用來獲利的消費者資料使用方式,並不是做這份研究的目的。報告的工作小組包括無所不在的谷歌總裁舒密特,以及其他科技公司老闆,這個工作小組的焦點是在保護資料探勘作業,而不是要阻礙它。

所以毫不令人意外地,報告結論提出的解決方案,就連谷歌總裁舒密特也很容易接受。對於通常以各種託辭收集個資的公司,沒有提出任何認真的限制,而且只是聚焦於要這些公司在使用資料時更有責任感的方法。這份報告為有興趣使用個資的人帶來很大的方便,因為它認定,消費者既沒有專門知識,也沒有意願監督他們的個資用途。

當消費者急著想進行購買行為或其他服務,不願意或無法消化印刷精美但字體很小的法律附屬細則時,就會急著按下冗長的服務條款下方的「同意」鍵,這種行為也清楚印證了上述的假設─在理解與掌控別人收集了他們什麼資料、這些資料會被如何應用等,消費者其實相當無能為力。

包括電子隱私資訊中心與數位民主中心(the Center for Digital Democracy)在內的消費者隱私保護團體,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簡化協議的文字,直接禁止把資料再銷售給第三方的經紀商與廣告商,每一次資料要轉賣時,就必須提出一份新的協議。

這就是讓消費者有「選擇加入」(opt-in)的機會,也就是把權力交給消費者,每一次為了新目的而使用個資時,就必須得到消費者明確的同意;這個精神與「選擇不加入」(opt-out)(譯按:指一開始未表態選擇加入,就自動被認定為接受)完全相反,後者把責任完全丟給消費者,消費者必須自己去了解資料是如何被使用,然後再提出反對。

但前者的作法並不會在短期內發生,因為網路公司都是利用提供電子郵件、消費指南、甚至新聞等服務,以取得最大量的個資。尤其是某些社群網站或搜尋引擎公司,主要就是靠免費提供公司的核心軟體與服務,並沒有其他的獲利來源,因此如果讓消費者每次都可以決定是否「選擇加入」,會嚴重降低網路公司的獲利能力。

不管是慈善機構或像《紐約時報》這樣的重要新聞發行商,即使是最具善意的網路運用,也會遇到這類困境,備受尊重的技術專家藍尼爾(Jaron Lanier)就指出:「都會引起一大批超過十家以上彼此競爭的追蹤服務。」

像《紐約時報》這類數位內容網站,就是建立在一套複雜的資料收集與分析生態系統。當讀者一開始造訪nytimes.com時,網站就會設定所謂的第一方小型文字檔案(firstparty cookies)。這些獨特的文字位元,會幫助你造訪的網站辨識你,並追蹤你在這個網站上的活動,這樣一來,就能讓報紙判斷哪些讀者最喜歡哪些文章。

如果你在網站上做了搜索的動作,你的詢問資訊就會被送到谷歌,也就是經營螢幕上方搜尋框的公司。在網頁上往下瀏覽時,你可能想播放某支出現在網頁中間的影片,而那支影片是YouTube 的,也就是谷歌的子公司,這支影片會在你的瀏覽器上設定小型文字檔案,瀏覽器就會把你的搜尋與瀏覽紀錄傳給母公司,母公司就會把它無限期保存下來,並把這個資料和你的其他資料結合,就能對你描繪出一個更完整的圖像。

在那支影片底下,還有連結到網站上每一個內容項目的社交「小部件」(widget),臉書的「讚」按鍵與Google+ 都算是小部件的一種。你也許不想選用這些工具與你的社群網站分享任何《時代》的內容,但這都無所謂,只要你用了這些小部件主機的服務,這些主機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收集你的資訊,並把這些資料與他們從你去其他網站用到的小部件所收集到的其他關於你的資料都整合起來,範圍可能包括購物到色情網站。臉書過去一直在收集從未造訪過臉書,但曾經去過某個有臉書小部件的網頁的網路漫遊者資料,直到二○一一年受到大眾壓力之後,才沒繼續這樣做。另外,還有數不清的廣告會在網站的邊緣做記號。只要你一到某個網頁,廣告商就會即時喊價,以取得出現在你的螢幕的機會。廣告使用很多追蹤技術,其中很多很難封鎖或刪除。這些追蹤技術包括第三方的小型文字檔案(這是一行用來辨識使用者的獨特文字,有點像社會安全號碼),在你離開第一方網站時,被用來追蹤你的線上活動。

小型文字檔案可能會也可能不會退流行,但肯定會補上更先進的追蹤技術。

PCAST報告就指出:「大多數的技術專家都認為,小型文字檔案實在太簡單了,

所以可能不會再用,而且現在還有分析性更好的技術與接觸性更佳的發明。不過,追蹤消費者的經濟誘因仍然存在,而且大數據也會提供更精確的回應。」

果不其然,這份報告發表之後三個月,科技作家安格文(Julia Angwin)就報導了一個更新、更具侵入性的追蹤工具,被稱為「另類的小型文字檔案」,叫做畫布指紋(canvasfingerprinting)技術。

二○ 一四年七月,這個技術首度被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與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 University in Belgium)研究人員記錄到。安格文在ProPublica的一篇文章中解釋,這項技術的做法是「指示使用者的網頁瀏覽器畫出一幅隱藏的圖。由於每一部電腦畫出來的圖都有細微的差異,這張圖就可以被用來為每一個使用者的裝置編號,而這個編號就能獨一無二地辨識出該裝置……裝置指紋(Devicefingerprint)的基礎是,每一部電腦都有些微的不同:不同的字型、不同的軟體、不同的時鐘設定,以及其他可以區別的特點。電腦在網路上與其他電腦連線時,會主動將某些特性公告周知。」

這些差異讓網路廣告商能比過去更有效地辨識使用者。麥克唐納在一封郵件中解釋:「當使用者變得更聰明,知道要封鎖或刪除小型文字檔案,或是會用軟體擋掉這些時,假以時日,廣告商就無法再接觸到使用者。就要用新方法接觸這些無法用小型文字檔案追蹤到的使用者;就像軍備競賽,或大型遊戲機打地鼠遊戲。每一次大家想保護隱私,廣告商就會找出新方法迴避這些保護措施,並宣稱是使用者自己選擇被追蹤。」

撰寫PCAST報告的產業領導人認為,這種公然利用顧客對技術的無知是一種「市場汙點」(market failure)。他們同時找出一個藉口,乍看之下似乎很有道德吸引力,但使用者最後會恍然大悟,那根本是直接剝奪顧客的公民權。PCAST報告的結論指出:「保護隱私的主要責任必須交給大數據的商業使用者,而不是消費者。」

這根本就是說,顧客對自己的資料如何被使用,沒有發言權。

 
閱讀筆記
【書評〈報導〉】總統的人馬/宛若偵探小說的新聞紀實
聯合報 何振忠
《總統的人馬》書影。 圖/麥田提供
1972年6月17日凌晨,五名闖入位於華府水門大廈內民主黨總部的闖入者被逮,這則隔天大多只刊於地方版的小新聞,如果未經兩名記者七百多天鍥而不捨的追蹤,這個美國近代政治史上的大醜聞「水門案」可能「未被發生」,尼克森總統也不會下台,歷史因此改寫。

所幸,華盛頓郵報兩個分別只有29、28歲的年輕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在總編輯布萊德利的力挺下,未讓政治黑手得逞。

一系列緊咬不放的調查報導,中間未曾因尼克森1972年11月當選連任而中斷,甚至在白宮揚言「選後報復」的強大壓力下,華郵反而加強力道追查,直到追出白宮正是水門竊聽案的幕後操盤手,尼克森終於在1974年8月8日狼狽辭職。至此,新聞媒體不僅為世人揭露了真相,也牽動了歷史,兩名記者戴上普利茲獎的桂冠,「水門案」從此更成為新聞調查採訪的標竿。

伍德華和伯恩斯坦將這兩年的採訪幕後,合著《總統的人馬》(All the President's Men)一書於1974年2月出版(當時尼克森還沒下台,但兩人已得了獎)。時隔42年,台灣中文版問世。其間,1976年曾根據本書拍成同名電影(台灣片名「大陰謀」,達斯汀霍夫曼、勞勃瑞福主演)、2005年書中著名的「深喉嚨」現身—馬克.費爾特(水門案發生時的調查局副局長,伍德華後來再據此寫成The Secret Man-The Story of Watergate's Deep Throat一書)。

愈曲折的故事,愈需要會說故事的人,水門案本身夠複雜,透過伍、伯二人的生花妙筆,整本書寫得像偵探小說,絲絲入扣。在政治追索上,不畏強權,由不起眼的闖入案、連結到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再連結到白宮,再到白宮成立「封口小組」啟動圍堵,最終紙包不住火,司法介入調查、國會彈劾總統。

在調查採訪上,二人也毫不藏私,如何由錢追人、追匯款單也追借書單,從政府高官到調查員、陪審員、簿記員、飯店櫃台,凡能提供消息及查證者,一個都不放過;假借身分、半夜登門,更是常用手法。任何對話、行動、反應、衣著,鉅細靡遺的記錄。當然,一個可以在關鍵時刻提供求證的「深喉嚨」,更是新聞諜報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書裡也出現新聞採訪慣用手法倒數十到一,不出聲,就證實,當年就是這麼玩的。半夜走四條街、換兩輛計程車再走到車庫,這是真實採訪實境。來自白宮的壓力,讓華郵股價下跌50%,你是華郵發行人葛蘭姆女士,你還頂得住嗎?(更別說前司法部長米契爾的經典狠話:「要把葛蘭姆的奶子捲進一台龐大的絞衣機裡」)

本書為「水門案」最原始的經典,是政治及新聞喜好者案頭必備參考書,若能搭配尼克森回憶錄一起閱讀,尤可獲取互補的樂趣(例如消失十八分半的錄音帶)。溫故而知新,在「巴拿馬文件案」記者用科技跑新聞的今天,懷想那個打公用電話和用打字機的時代,唯一不變的是,新聞魂哪!

 
越工作越焦慮!30歲也有中年危機
踏入職場超過10年的你,有沒有過「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慨,如果有,小心中年危機已經悄悄找上你。這樣的職場危機,也漸漸影響上班族的健康。

《蘇珊夫人》──顛覆你對珍.奧斯汀的純愛想像!
珍.奧斯汀少女時代的心機之作──風情萬種、工於心計的美麗寡婦蘇珊夫人,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想為自己再覓良緣,同時,她還要忙著把女兒嫁掉。蘇珊夫人的如意算盤究竟打得如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