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發展遭遇瓶頸,中央研究院院士擔憂情況持續惡化,暌違兩年,昨天再度發表「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直指台灣經濟面臨關鍵轉折點,若不快解決法律、環評與對中國大陸過度保守等三隻經濟黑手,台灣恐將落入「中所得陷阱」,且未來十年至少會被十五到卅個國家超越。
中研院最新發布的「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主要針對現有產業的附加價值、國際競爭力、產業安全與就業創造、政府組織效能、人才延攬,及新興產業等面向提出建言。
該政策建議研議小組召集人由中研院院士王平、朱敬一與謝長泰擔任,昨天由王平、蔡瑞胸與謝長泰等人出面報告。
報告提到,最近十年,台灣經濟平均成長率已降至百分之三點八二,低於其它亞洲國家(南韓、新加坡),而名目國民所得也相對較低,薪資年成長率也驟降至只剩下百分之一,勞工因此對台灣的經濟成長完全無感。
這分報告指出,經濟成長轉型、提振投資、帶動全民薪資成長是台灣面臨的最大挑戰;經濟成長最終應以創新與強化產業軟技能,作為產業轉型的驅動力量,更需要人才政策、環評制度、行政效能相輔相成。由於網際網路、物聯網創新正改變既有產業規則,需要嶄新的思維與創新做法,並有政府的強力政策扶持,才能維持產業競爭力,以促進長期經濟成長。
中研院院士王平更直接點名,法律、環評與對中國大陸過度保守是阻礙台灣經濟發展的黑手,如果這三個問題未解,台灣將從中高所得國家變成中所得,成為落入「中所得陷阱」的國家之一,被其他國家淘汰。
王平說,台灣、南韓屬於中高所得,大陸、印度現在處在中低所得階段;現在看來,南韓可順利邁向高所得國家,台灣則顯得困難許多。他表示,我們已經被南韓超越,如果這幾年沒有奮發圖強,很可能大陸、印度以及其他歐洲國家都會超越台灣。
「中所得陷阱」是指一國歷經經濟高速成長、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後,開始遭遇勞動成本上漲、金融體系與法規制度落後、高端人力不足、政府失能等問題,舊的成長優勢逐漸消失,又欠缺新的成長動能,導致高端創新不如先進經濟體,製造成本又無法與低工資的後進經濟體競爭,形同落入經濟成長停滯的陷阱。
王平解釋,之所以認為法律是阻擋經濟發展的黑手之一,主因為台灣的法律是民粹式法律,不少法規缺乏彈性,導致企業發展受阻;以個資法為例,美國非常保護個資,但商業界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可運用資料,相較之下,台灣則是綁手綁腳。
其次,環評也是個大問題。中研院秘書長彭信坤表示,環評審查平均三百天,這還不包含撤件跟補件;產業界競爭是分秒必爭,環評時間如此冗長,對經濟發展絕非好事。
王平最後指出,台灣時常陷入「赤色恐怖」,對兩岸關係過度緊張,總是以政治思維來看待兩岸關係,忽略了經濟層面的考量。王平認為,人才是台灣的優勢,應該不怕中國大陸競爭,反倒應採取歡迎競爭的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