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央行收回量化寬鬆(QE)資金的腳步將持續加速到明年,「量化緊縮」措施將從世界各地吸引美元與歐元回流,首當其衝的將是在資金寬鬆時大肆舉債、經濟基本面卻未改善的新興國家,土耳其里拉急貶只是一場金融市場預演。
美國聯準會正讓持有的一些債券到期,停止再投入市場;歐洲央行(ECB)的購債計畫也將在十二月喊停。市場預估,到今年底,世界三大央行資產購買淨額將從去年底的每月近一千億美元,一口氣降到零。
寬鬆資金時代即將告終,不論是央行提高利率或縮減資產負債表,投資人憂慮也將轉變,從擔心土耳其、阿根廷等國特定的問題,轉為對新興市場普遍過度仰賴外來便宜資金的焦慮。
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波蘭和馬來西亞的外債已升到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Algebris投資公司駐倫敦基金經理人蓋洛說:「新興市場各地至今還很自滿,新興市場債市已亮起紅燈。」
國際金融協會(IIF)估計 ,該協會追蹤的三十個新興市場中,家庭、政府、企業和金融業過去十年來的負債水準占GDP比率已大增,從二○○八年底的百分之一四三,升到今年初的百分之二一一。其中廿一國的美元債務更增加將近兩倍,從大約二點八兆美元躍增至六點四兆美元。
IMF估計 ,平均而言,新興市場與中所得經濟體的公共債務如今將近GDP的百分之五十,是一九八○年代債務危機以來最高;有五分之一的國家債務水準超過百分之七十。
最令人擔心的是,據國際清算銀行(BIS)估計,單是新興市場企業背負的美元債務總計就達到三點七兆美元,金額是二○一○年同期的兩倍。
在這種情況下,Bloomberg Economics預測,隨著美元升值使通膨竄升、經常帳逆差與預算赤字攀高的問題惡化,土耳其、阿根廷、柬埔寨、南非和墨西哥對外資撤出的抵抗力將最不堪一擊。
印尼和印度則是亞洲新興市場中脆弱的環節,但南韓和台灣相對穩健,即使在一九九○年代末期亞洲金融風暴最早倒下的泰國,如今也有強健的外匯存底與經常帳順差可強化抵禦衝擊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