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8,440億 上海減稅降負規模大增


【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英文單字總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TOEIC Power多益單字報】教你從字首、字根和字尾學起,輕鬆背單字。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6/25 第446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財經要聞 8,440億 上海減稅降負規模大增
專家:陸自貿試驗區大有可為
惠台政策有成 湖北台企增26家
商情資訊 陸稅局輔導申報 享優稅
創交會閉幕 達合作意向金額1.7億
滬衝智造 深化5G製造融合
青海創紀錄 連15天清潔能源供電
陸學者:適時推動滬台通
陸打空汙 唐山鋼鐵停限產
上海3年計畫 拚智能乘製造
今年1至5月 廣東進出口增1.4%
獲在地支持 台青廣州創業有成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兩岸財經要聞
8,440億 上海減稅降負規模大增
特派記者林則宏/上海24日電/經濟日報
面對經濟形勢日趨複雜嚴峻,上海政府24日宣布,將透過降稅、降低社會保險費率、調降油電氣價格等途徑減輕企業負擔。初步測算,上海今年新增減負額度約達人民幣1,835億元(約新台幣8,440億元),規模超過去年的三倍有餘,力度驚人。

於今年3月接替調任遼寧省委副書記周波出任上海市常務副市長的陳寅,24日在記者會中表示,減稅降費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關鍵舉措,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

陳寅指出,2016年至2018年,上海三輪措施已累計減負超過人民幣3,000億元。其中,2018年新增減負約560億元。預計今年將再為全社會新增減負超過人民幣1,800億元。由於是動態的,目前測算約1,835億元。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石燕稱,今年新增減負力度非常大,遠高於往年。

陳寅介紹,上海今年減負主要涉及七個方面共15項措施。

包括:降低稅收負擔、降低人工成本、降低政府性基金和經營服務性收費負擔、降低用能成本、降低融資成本、降低用地成本,以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

其中,在降低稅收負擔方面,主要是降低增值稅稅率,以及對小微企業實施普惠性減稅和上海本地稅減免措施。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費予清指出,光是今年5月1日起,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費率4個百分點,估計到今年底就可減輕企業負擔約人民幣248億元。

加上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降低工傷保險費率等措施,今年在社會保險制度性降費加上階段性降費,合計今年內可望減輕企業負擔約人民幣310億元。費予清說,這個月開始,企業應該就能明顯感受到養老金交得少了。

不過,上海市財政局巡視員袁白薇則坦言,如此大規模減稅降費,對地方財政收入將帶來減收、增幅放緩等影響。

因此,將會透過壓減一般性支出、盤活存量資金資產等方式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其中,除重點和剛性支出以外,各部門一般性支出將一律按不低於5%的比率壓減。

陳寅強調,減稅降費目的是要讓企業降低成本,更好地在市場上競爭。陳石燕則指出,上海市發展改革委針對前三輪降成本政策進行的跟蹤調研也發現,確實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企業活力。

 
專家:陸自貿試驗區大有可為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外專家日前在武漢「第一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自貿試驗區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試驗田」。在國外保護主義泛起背景下,自貿試驗區在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方面將「大有可為」。

新華社報導,自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至今,中國大陸分別在2015年、2017年、2018年增設三批自貿試驗區,形成由南到北、由東至西的開放發展格局。

大陸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房愛卿說,五年多來,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先行先試,成效顯著,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數據顯示,自貿試驗區共形成170餘項可複製、可推廣制度創新成果,推動在全大陸形成綜合性改革。自貿試驗區不斷降低外商投資准入門檻,對外商投資的限制措施從2013年的190多條縮減到2018年的45條,並將進一步縮減。五年多來,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立企業60餘萬家,其中外資企業近4萬家。

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馬欽說,過去在中國大陸一線城市註冊一個企業需要20多天,如今時間縮短至三分之一。「企業註冊效率大大提升,對創業創新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能很好地促進經濟增長。」馬欽說。

自貿試驗區在吸引外資中發揮重要作用。據大陸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表示,今年一季度,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7.3萬家,同比增長47%,利用外資248.6億元,同比增長11%。

以湖北自貿試驗區為例,湖北已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吸引28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中歐武漢班列輻射近30個國家、60多個城市,運量位居全大陸前列。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提出上海自貿區擴容構想。今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又提出要新建一批自貿區。目前,自貿試驗區擴容布局正在進行。

在論壇期間發布的「中國自貿試驗區發展報告(2019)」中,相關專家建議,自貿試驗區將在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加強探索,為世貿組織改革的中國方案先行先試。

 
惠台政策有成 湖北台企增26家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湖北省台辦聯手湖北省稅務局開展台資企業減稅降費專項服務近一年來,該省80多家台企獲得稅收優惠近5億元(人民幣,下同),降費優惠近3000多萬元。這是「湖北惠台62條」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中新社引述湖北省台辦經濟處處長王光斌指出,自去年7月初實施以來,「湖北惠台62條」幫助台企降成本、得實惠,台企投資湖北步伐加快。

據統計,2018年湖北引進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台資項目14個,總投資逾25億美元;9家台企繼續擴大在鄂投資,規模均超1000萬美元。2019年,列入湖北三級重點建設計畫的台資項目達23個,總投資152.7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湖北新增台資企業26家,投資總額2.83億美元。截至2019年3月底,湖北共註册台資企業2775家,投資總額258.41億美元。

緯創軟件作為世界500強緯創集團旗下的台灣最大軟件服務公司之一,將在武漢設立大陸總部,這是台資企業首次將大陸總部設在武漢。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除了看中這裡產業配套齊全、人才儲備豐富、區位優勢明顯外,更看重的是政府對台企的重視。

王光斌表示,「湖北惠台62條」同時助推台企轉型升級。近一年來,100多家台企獲得轉型升級獎勵扶持資金近一億元,2018年台企使用獎勵扶持資金用於設備購置、生產線改造、新產品開發補貼的比例超過七成。

近一年來,共有16名台胞在湖北通過職業資格考試,54名取得大陸醫師資格證書的台胞在湖北執業註册,192名台灣青年到湖北實習就業創業、創辦企業30家。

 
商情資訊
陸稅局輔導申報 享優稅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進入6月報稅季,隨著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持續落地,廣大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增強,不過還是有個別企業稅負仍存在「不降反增」的情況,大陸國家稅務總局表示,這是因為企業申報時計算錯誤,各地稅務部門積極展開實地輔導,協助企業減負。

新華社報導,桂林航太電子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付波表示,公司經營情況穩定,增值稅稅率由16%降為13%,但4月稅負卻沒有下降,反而增加了人民幣幾萬元。透過當地稅務部門開展的專項稅負調查和分析,該公司稅負上升的原因屬於補開發票情況較多,申報表填寫錯誤。付波表示,在稅務人員協助找出原因,5月的稅款就下降人民幣114萬元,真正享受到稅收優惠。

各地稅務部門還積極建立完善政策跟蹤問效常態化機制,篩選稅負出現上升企業,對申報數據存在疑似錯誤的情況,及時連繫納稅人更正處理。

雲南瀾滄遠大木材加工廠財務負責人張麗萍指出,在對納稅申報數據展開綜合研判時,稅務部門發現該公司符合享受增值稅降率政策條件,但4月稅負卻不減反增。經核實,是在申報時存在計算錯誤。進而導致企業在執行新稅率後並未下降。

 
創交會閉幕 達合作意向金額1.7億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19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23日在廣州閉幕,來自國內外的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帶來的1200多個成果項目參展。組委會統計,其中共有99個項目在創交會上達成合作意向,金額約為1.7億元(人民幣,下同)。

新華社報導,創交會組委會表示,本次創交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5G、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國內外高科技前沿產業,並展示了包括石墨烯樹脂基複合材料及其3D打印、倣生智能機器魚等一批熱點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產品。

本屆創交會吸引了來自英國、以色列、韓國、德國、法國等20多個國家的150多家外國科技企業、科研機構等組織共250個項目參展。

來自以色列的Elminda公司推出的腦電大數據產品,可有效檢測腦電波活動及量化腦部功能,該項目先後獲得了多輪融資。Elminda華南區負責人褚福浩表示,作為一家生命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希望通過創交會,對接到更多的市場機會。

為更好地推動創新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市場價值能力不足等問題,組委會在展會開始前已經促成87個項目簽約,交易金額14.2億元。

本屆創交會還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專區,吸引香港理工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等一批大灣區內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參與。僅這些機構帶來的項目就超過500個,接近總展示項目數量的一半。

組委會相關負責人戴曉春介紹,歷年來通過創交會轉化落地的項目來看,有超過70%會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內。

「這體現出大灣區內企業及機構對創交會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信心和期待。」創交會承辦方、國際數據集團亞洲總裁徐洲表示,大灣區工業門類豐富,企業數量龐大且活躍度較高,尤其是電子信息製造業,在全球範圍都具有一定優勢,這也有利於創交會各類科技成果的生產應用。此外,通過創交會的平台,優秀的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也能夠迅速提升。

 
滬衝智造 深化5G製造融合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上海市智能製造行動計畫(2019-2021年)」24日公布,上海計畫進一步深化5G、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和製造業的融合程度,打造成為中國大陸智能製造應用新高地、核心技術策源地和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推動長三角智能製造協同發展。

中新社報導,「2019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大會」24日在上海舉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指出,智能製造,不是簡單的「智能加製造」,而是「智能乘製造」,要通過智能化技術的系統布局、應用推廣,來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產業創新濃度和城市經濟密度。根據計畫,到2021年,上海將在智能製造領域培育十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主導制定50項智能製造標準,培育二至三家中國大陸國家級公共服務平台。

來自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消息顯示,上海市智能製造發展體系已基本形成,上海在汽車、高端裝備、航空航天、船舶海工、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已遴選14個國家級智能工廠、60個市級智能工廠。

下一步,上海將在技術、平台等方面繼續強化智能製造發展。按計畫,上海將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建立若干個典型應用場景,以實現5G數據全面驅動。

 
青海創紀錄 連15天清潔能源供電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24日表示,自6月9日0時至23日24時,青海啟動連續15天360小時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中新社報導,青海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風能資源得天獨厚,目前該省新能源裝機達到1391萬千瓦,超過水電,成為第一大電源。2017年和2018年青海連續開啟「綠電7日」和「綠電9日」,打破葡萄牙電網曾於2016年5月7日至11日共107小時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紀錄。

據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祁太元表示,「綠電15日」期間通過水、風、光多能互補協調控制,保障全清潔能源供電順利實施,並將火電出力降低至電網安全約束要求最小值(僅占2%),為新能源消納騰出更多空間。

為平衡電力電量,「綠電15日」期間增加青海黃河上游最大水電站龍羊峽水電站出庫流量,並實現青海省內335家新能源企業和1個共享儲能電站共同參與共享儲能市場化交易。

據魯能多能互補儲能電站站長李海寧指出,該電站在「綠電15日」期間累計充電電量74.2萬千瓦時,累計放電量50.12萬千瓦時,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7.59萬元人民幣。

統計顯示,「綠電15日」期間,青海電網累計發電量39.78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用電量的34.7%,實現高占比發電。

「綠電15日」期間,青海省內清潔能源累計供電量28.39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燃煤12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2萬噸。祁太元說,清潔能源除滿足青海省內供電外,外送華東、華北、華中及西北地區,山東、河南、陝西、上海等8個省(區)市,外送電量10.68億千瓦時。

祁太元表示,清潔能源消納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電源、電網、用戶、政策機制、技術研發等多個方面,「綠電15日」將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積累經驗。

 
陸學者:適時推動滬台通
特派記者林則宏/上海24日電/經濟日報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所副研究員劉亮指出,兩岸科技創新產業在資本市場和投融資領域具有廣大合作空間。尤其上海科創板,更與許多台資企業的屬性契合。他還呼籲,繼「滬港通」、「深港通」及「滬倫通」之後,也可考慮適時推動「滬台通」。

劉亮上周末在本報與上海社會科學院共同舉辦的論壇上表示,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對於創新、轉型就越來越強調,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摩擦後,對科創重視程度又進一步提高。而在兩岸交流過程中,大陸同樣高度重視兩岸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從2010年至今,大陸至少為此制訂多達34項相關政策措施。

其中,關於「科技交流與合作」有11項,「人才引進與使用」也有11項,另在「人才服務與就業」有八項,推動兩岸創新與創業有四項。

對於於未來如何進一步推進兩岸科技創新合作,劉亮表示,除應加強兩岸在產業應用領域合作;共建科學園區,發揮園區載體集聚功能,加強兩岸在資本市場和投融資領域的合作也是重點,且雙方在此一領域存在大量合作空間。

他表示,自2003年台商「國祥股份」在A股上市以來,迄今已有30多家台資企業成功登陸A股。至去年底,在大陸主板上市的外資企業達125家,台資企業占比就近四分之一,且台資在大陸上市後各方面的效益也十分明顯。例如,台商回台IPO募資的平均金額為新台幣7.78億元,但在大陸IPO平均募資總額為新台幣27.81億元。據劉亮研究,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後再融資(增資)情況也不錯。此外,選擇A股上市,還能為台資企業帶來知名度與公司信譽提升等隱形價值。

劉亮表示,剛開板的上海科創板重點鼓勵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行業,其定位和不少台資企業的屬性非常契合。因此,他鼓勵台灣科創企業可考慮申請在科創板掛牌。

此外,劉亮還提出,台灣過去一直希望能加強與日本證券市場的合作,但到目前為止,整體結果並不令人滿意。

 
陸打空汙 唐山鋼鐵停限產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為了打擊空汙,大陸鋼鐵重鎮河北省唐山市將啟動新一輪鋼鐵企業停、限產,6月以來,全市空氣質量持續變差,在大陸重點城市排名倒數第一名。唐山市政府網站昨(24)日公告,將制定新一輪鋼鐵企業停、限產時間表。

相較以往唐山市在秋冬季才實施的限產政策,例如去年是從9月1日開始限產50%,此次限產令雖未明確說明實施時間,但通常是即日起生效,較以往限產令提早兩個月。

澎湃新聞報導,唐山市政府23日召開全市鋼鐵企業停、限產部署會,討論新一輪鋼鐵企業停、限產時間表。公告顯示,停、限產要求首先是加大鋼鐵企業停、限產力度。8月1日以前,績效評價為A類的首鋼遷鋼,沿海區域的首鋼京唐、文豐鋼鐵、唐鋼中厚板、德龍鋼鐵、縱橫鋼鐵,燒結機、高爐、轉爐、石灰窯限產20%。

此外,全市其他鋼鐵企業燒結機、高爐、轉爐、石灰窯限產比率不低於50%;高爐扒爐停產。高爐於6月27日前停產到位。8月1日之後,視全市空氣質量和氣象條件情況再決定上述停、限產措施是否延續執行。

唐山市政府網站顯示,在全市鋼鐵企業停、限產部署會上,唐山市副市長李貴富強調,6月以來當地空氣質量持續變差,從工業企業源頭抓起,鋼鐵企業停、限產事關全市發展大局,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常委會議精神,必須充分認識到做好鋼鐵企業停、限產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嚴肅性。

李貴富表示,各部門要進一步認清當前形勢,認識到對鋼鐵企業停、限產是不得不做、必須做好的重要任務,確保鋼鐵企業按時停、限產到位。各鋼鐵企業要履行治汙減排的主體責任,要明確停限產裝備,制定停、限產方案,停、限產安全生產方案,實現按時與安全停、限產。

 
上海3年計畫 拚智能乘製造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上海市智能製造行動計畫(2019-2021年)」24日於此間發布,上海計畫進一步深化5G、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和製造業的融合程度,打造成為中國大陸智能製造應用新高地、核心技術策源地和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推動長三角智能製造協同發展。

中新社報導,「2019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大會」24日在上海舉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指出,智能製造,不是簡單的「智能加製造」,而是「智能乘製造」,要通過智能化技術的系統布局、應用推廣,來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產業創新濃度和城市經濟密度。

根據計畫,到2021年,上海將在智能製造領域培育1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主導制定50項智能製造標準,培育2至3家中國大陸國家級公共服務平台。

來自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消息顯示,上海市智能製造發展體系已基本形成,上海在汽車、高端裝備、航空航天、船舶海工、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已遴選了14個國家級智能工廠、60個市級智能工廠。

下一步,上海將在技術、平台等方面繼續強化智能製造發展。按計畫,上海將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智能製造的深度應用,建立若干個典型應用場景,以實現5G廣泛應用、AI深度賦能、數據全面驅動。

 
今年1至5月 廣東進出口增1.4%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24日對外發布,據統計,今年1至5月,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2.71兆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4%,占同期全大陸進出口總值的22.4%。其中,出口1.63兆元,增長4%;進口1.08兆元,下降2.2%。實現貿易順差5465.3億元,擴大18.7%。

中新社報導,1月、2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廣東外貿大幅波動,3月份恢復增長,4月份廣東的出口與進口均實現增長。其中,進口逆轉了連續兩個月下降的趨勢。5月份,廣東外貿進出口為585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

一般貿易進出口穩步增長。1至5月,廣東一般貿易進出口1.37兆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4%,占廣東外貿進出口的50.6%。加工貿易進出口886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8%,占比為32.7%;跨境電商進出口3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達73.2%。

民營企業比重提升。1至5月,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1.37兆元,占比為50.5%,比重提升2.1個百分點;外商企業1.17兆元,占比為43.1%。

對東協、歐盟進出口增長,對香港、美國下降。1至5月,廣東對香港進出口4121.8億元,比去年同期微降0.3%;對東協進出口360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對歐盟進出口340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7%;對美國進出口3083.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此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299.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

此外,廣東省的機電產品及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正增長。在進口產品方面,進口機電產品下降,消費品增長。今年1至5月,廣東進口消費品891.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3%。其中,水海產品、化妝品進口增長較快。

 
獲在地支持 台青廣州創業有成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把身分證放在識別區,然後進行攝影鏡頭進行人臉識別,用戶就可快捷地在觸控螢幕上辦理出入境證件、繳納水電費、查詢個稅等。台灣青年張彥彬演示著名為「一櫃辦自助服務終端」的智能一體機。這是他和廣州合作團隊共同研發的產品,已在多地政務服務大廳投入使用。

「剛來時,心裡七上八下,後來發現,這裡創業成功的機會大。」2015年底,張彥彬和夥伴來到廣州,選擇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作為創業基地。

新華社報導,該院是廣州市屬科研單位,2014年成立「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將科研創新與吸引台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相結合,成為服務台青創業發展的平台。

2016年,張彥彬的創業團隊註冊成立廣州高能計算機有限公司。得益於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的服務支持,團隊在節省成本和獲取資源等方面獲得幫助,多次渡過難關。目前,業務已從最初的高性能計算拓展到了主板、嵌入式主機、自助終端等產品研發。他本人也已獲得廣州市人才綠卡。

2018年7月,廣州推出60條惠及台胞措施,還設立每年1000萬元人民幣的「台資企業轉型升級與台灣青年創新創業」基金,對相關企業、團隊予以支持。

為了貫徹落實「31條措施」,廣東省去年發布「粵台48條」,該省各市也紛紛推出落實細則。東莞推出的措施達77條,其中對台灣創新創業青年人才在東莞松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創辦企業,當地在創業啟動經費、辦公場地、人才公寓等方面予以支持,並成立服務平台為創業項目提供從初級孵化到天使投資的全鏈條服務。

台灣青年洛克思在東莞生活了將近9年,2017年以松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為新起點,成立了夢行者形象策劃有限公司。洛克思說,自己投身文創產業是「半路出家」,「如今闖出一片天,多虧了這片熱土」。

 
骨質疏鬆症的飲食法則
骨質疏鬆症主要是因為年老退化,女性絕經後,以及其他疾病繼發的骨質流失為主。而骨骼中的鈣、磷流失是導致骨質疏鬆症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補充適量的鈣、磷非常重要。藉由飲食來補充鈣質,則是最簡便的方式。

全球6大美到令人感動 追極光最佳地點推薦
極光可遇不可求,對於大部分大家熟知的欣賞極光景點來說,大多落在每年8月到4月之間,若是今年想要實現看極光的旅行願望,現在看完這篇、挑好地點、開始看機票剛剛好。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