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800公里外遠攻...葉門叛軍 應有伊朗撐腰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09/16 第451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800公里外遠攻...葉門叛軍 應有伊朗撐腰
伊朗放話:美若解除制裁 將全力生產原油
葉門叛軍攻擊油廠破壞沙國與盟邦聯盟 伊朗得利
制裁伊朗不同調 成為川普開除波頓最後一根稻草
沙國油田遭恐攻 美釋出保護善意
遭美指控為攻擊沙國煉油廠幕後黑手 伊朗駁斥
前首相小泉對兒子寄厚望 盼讓日本成為無核國家
塔利班撤銷對紅十字會禁令 允保障安全
美擊斃賓拉丹兒子 川普證實:在反恐行動遭格殺
川普又出手救內唐亞胡!拋共同防禦條約 力道比上次弱
埃及富商控總統貪汙 塞西辯稱坦蕩蕩
氣候變遷引衝突 斐濟與澳洲總理共進晚餐盼化解
把他「送回台灣」!美保守電台主持人說楊安澤是共產黨
突尼西亞總統選舉 逾20名參選人角逐大位
英歐領袖將會晤 脫歐倒數6週前景未明
英國自由民主黨表明 將否決任何脫歐協議
英相強森拚脫歐 訂十天大計
法政府推動退休金改革 預示多事之秋
國際要聞 影/印度中部暴雨成災 祈雨蛙成婚僅2個月就離婚
泰國佛寺老虎近親繁殖 逾半數感染病毒慘死
吃狗肉壞國家形象 胡志明市籲戒吃
日本高齡人口創新高 65歲以上約3588萬人
印度觀光船隻翻覆 至少12死數十失蹤
影/英雄!澳洲東岸火災 勇警騎機車衝入火海救援
巴西酋長護雨林 獲諾貝爾獎提名
度假時一見傾心 德州男登報找心慕之人紅遍多倫多
美婦女名人堂 影星珍芳達中研院院士黃以靜入列
「全美十大最輕鬆監獄」 行賄「慾望師奶」霍夫曼想到灣區服刑
亞馬遜大火 誰之過?
中國遊客太多了?俄羅斯貝加爾湖居民苦不堪言
價值125萬美元黃金馬桶 邱吉爾故居展出遭竊

焦點新聞
800公里外遠攻...葉門叛軍 應有伊朗撐腰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的兩處設施十四日遭無人機攻擊起火,葉門叛軍胡塞組織宣稱犯案。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胡塞組織攻擊遜尼派的沙國,是中東什葉與遜尼派最新一起衝突。胡塞組織自身財力並不雄厚,這次能攻擊距離葉門八百公里的目標,應是接受什葉派大國伊朗的資助與訓練。

胡塞組織與葉門政府軍內戰,根源在二○一一年中東「阿拉伯之春」革命潮,當時葉門長年執政的總統沙雷在人民逼迫下,把政權移交給副總統哈迪,但哈迪上台後窮於應付內政問題,權力不穩。二○一四年,胡塞組織看準哈迪弱勢,奪取北部薩達省及周邊地區,後來更占領首都沙那,迫使哈迪流亡。

沙國擔心南邊鄰國葉門會成為什葉派區域敵手伊朗的勢力範圍。二○一五年三月,沙國與另外八個阿拉伯國家聯手,在美、英、法支持下,空襲胡塞組織,目標是恢復哈迪政權,從此葉門內戰轉趨激烈。

這次胡塞組織宣稱攻擊石油設施,是沙國介入葉門內戰四年多來,胡塞組織對沙國最大膽的攻擊。

   
伊朗放話:美若解除制裁 將全力生產原油
編譯中心/綜合14日電/世界日報

伊朗石油部長桑加尼(Bijan Zanganeh)14日表示,如果美國解除對伊朗石油產業施加的制裁,伊朗將會採取極限生產原油政策。與此同時,伊朗政府14日與國內石油商簽署4億4000萬美元合約,開發波斯灣貝拉爾天然氣田,這顯示在美國的制裁下,伊朗重大的能源部門仍在如常運轉。

伊朗石油部新聞通訊社(SHANA)引述桑加尼表示:「如果(美國)對伊朗石油產業的制裁緩和,『極限生產』將會是伊朗石油部的政策。」桑加尼此前曾表示,伊朗的石油產業生氣勃勃,美國的制裁無法阻止伊朗的石油出口。

自從去年退出伊朗於2015年與世界強權簽署的核協議後,川普總統恢復對伊朗實施制裁,同時也祭出其他限制,包括威脅對進口伊朗原油的任何國家施加制裁等,導致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伊朗的石油出口劇減逾80%。

川普尋求透過「極限施壓」,迫使伊朗重回談判桌討論更廣泛議題,包括限制伊朗彈道飛彈計畫以及停止支援其中東各地代理勢力。

不過,伊朗已排除在美國全面解除制裁前與美方對話的可能性;伊朗核協議的歐洲簽署各造,仍難以平息不斷惡化的美國與伊朗對峙。

伊朗國營電視台報導,桑加尼在與油商的簽約儀式中說:「這項合約和其他即將簽訂的合約顯示,我們在制裁下依然在努力做事,制裁並未使我們中斷,我們仍在運轉中。」

根據雙方簽署的合約,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子公司Petropars每天將生產5億立方呎的天然氣。

貝拉爾(Belal)天然氣田由伊朗和卡達共同擁有,橫跨兩國在波斯灣的海界。

   
葉門叛軍攻擊油廠破壞沙國與盟邦聯盟 伊朗得利
編譯盧炯燊/綜合14日電/世界日報
「葉門青年運動」(Houthi)對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設施發動無人機攻擊,除了顯示伊朗及其支持的「葉門青年運動」與美國及沙烏地兩大陣營間的緊張日益升高,也破壞了支持葉門政府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聯盟。

沙烏地與聯合大公國本應是聯合打擊「葉門青年運動」叛亂分子及其背後支持它的伊朗,然而葉門青年運動過去數星期的攻擊行動,出現了第二條戰線,使情況變得更為複雜。

本來國際上已說服「葉門青年運動」,認為現在是獲國際承認的好時機;美國負責近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申克(David Schenker ) 本月初在沙烏地說,華盛頓正在與「葉門青年運動」對話;華爾街日報也率先報導川普政府也試圖勸說沙烏地與「葉門青年運動」領導人談判。

華盛頓全球政策中心的創始主任卜哈瑞(Kamran Bokhari)表示,Houthi運動正在考慮這個問題,並思考如何從中得到好處。

但美國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委員楊格(Todd Young)在接受訪問時證實,他月初在沙烏地訪問期間,聽到了在沙烏地與聯合大公國各自認為,它們在葉門的利益並不合理的談話。

不過,沙烏地與聯合大公國仍然承諾對抗伊朗,若有機會將Houthi運動遠離伊朗,並以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方式為葉門帶來一些和平與穩定。

而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葉門在1990年才統一,而現在要繼續保持這種局面已超出這個王國的能力範圍,南部多年來爭取獨立,更會因為戰爭而加劇。

在月初也參與到沙烏地與沙國王儲沙爾曼會晤的參院軍事委員會成員金恩(Angus King)表示,目前唯一方法是與「葉門青年運動」成員談判,但仍存在重大障礙。

他說:「即使該運動成員或會希望談判,但伊朗人可能不會放過他們。」

他同時指出,「葉門青年運動」分子究竟想要什麼至今不明朗,「是想參與政府還是領導這個國家?如果他們想控制這個國家,沙烏地及聯合大公國肯定不會允許這樣做。」

   
制裁伊朗不同調 成為川普開除波頓最後一根稻草
編譯陳韻涵/綜合14日電/世界日報

親近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的消息人士透露,波頓與川普總統9日就是否放鬆對伊朗制裁意見不同,而這個歧見成為波頓離職的最後一根稻草。

華盛頓郵報(WP)14日報導,波頓10日早上向川普提出辭呈,但川普推文宣稱他炒了波頓。

川普援引多項政策歧見,並指波頓在美國與北韓磋商中「扯後腿」,但未提及兩人在伊朗議題上的意見不合;媒體之前也並未報導川普有意放寬對伊制裁,以及他與波頓的關係如何惡化。

波頓是川普政府中主張以「最大壓力」對伊朗經濟制裁的主力;川普表示,將盡快在本月恢復與伊朗談判,以便取代美國已退出的「不公平」2015年核子協議。

波頓尚未公開談論為何突然離職,他對華郵等新聞媒體的宣布辭職的說法,都與他在推特上的發文一致。

波頓離職前幾天,川普突然以喀布爾的美軍遭神學士主導的攻擊炸死為由,取消在大衛營會晤神學士代表的密會。

國務卿龐培歐今年來與神學士磋商,其結果被視為波頓的勝利。

現任與卸任官員透露,川普懷疑因為波頓搞鬼造成密會破局後變得極為憤怒;親近波頓的人士否認波頓這麼做,但川普的怒火可能是趕走波頓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今顯示,伊朗磋商才是波頓離任的主因。

親近川普的人表示,川普希望放寬部分協議,換取伊朗回到談判桌。

財政部長米努勤(Steven Mnuchin)10日被問到伊朗問題是否逼走波頓時,並未談論解除制裁的可能性,並稱制裁成果相當好。

在波頓任職的17個月內,川普大多聽從他的建議,但兩人最近對阿富汗、北韓和伊朗事物的看法分歧逐漸擴大。

川普盼重談協議以改善美國安全並減少美國對全球的義務,但波頓認為川普這麼做恐讓全球失去真誠磋商的信心。

   
沙國油田遭恐攻 美釋出保護善意
記者許雅筑╱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沙烏地阿拉伯第二大油田與最大煉油廠於14日遭到無人機攻擊,葉門叛軍「胡塞組織」立即聲稱此舉為其所為。對此,沙國王儲兼國防大臣、第一副首相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表示,沙國願意且有能力應對這場恐怖主義的侵略。沙國駐華盛頓大使館也釋出消息指出,川普表示願與沙國合作,確保其安全。

攻擊挫石油生產

根據《BBC》報導,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對外公布,此次的攻擊事件讓每天的原油產量減少了570萬桶,大約是全國產量的一半。一位葉門胡塞組織的發言人聲稱,他們部署了10架無人機發動攻擊,他們會這麼做,是因為沙國長期介入葉門內戰,對他們大力打壓。

不過美國國務卿龐培歐也於14日表示,並沒有證據證明此次攻擊是胡塞組織所為,他認為此次攻擊更有可能是伊朗的作為,不過胡塞組織也是由伊朗所支持。龐培歐也聲明,將與盟國合作確保石油的穩定供應,也要伊朗對其行為負責。

與川普通電話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沙烏地阿拉伯官方新聞社報導,沙國王儲兼國防大臣、第一副首相薩勒曼,在14日的攻擊事件發生後與川普通過電話,他告訴川普,沙國有能力且會對這樣的恐怖攻擊做出適當的處理與回應。

根據沙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消息指出,川普也告訴薩勒曼,美國已準備好與沙國合作以保護其安全。沙烏地阿拉伯官方新聞社也在一份阿拉伯文的聲明當中提到,川普說過14日的攻擊事件對美國和全球經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遭美指控為攻擊沙國煉油廠幕後黑手 伊朗駁斥
杜拜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沙烏地阿拉伯煉油廠遭攻擊,衝擊全球石油生產。美國認為伊朗是幕後黑手,但德黑蘭當局今天駁斥這項指控,並警告說美國駐這個地區的基地和航空母艦都在伊朗飛彈射程範圍內。

沙國石油設施昨天遭攻擊,導致石油產量減少過半,伊朗支持的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宣稱犯案。但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表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葉門發動這宗攻擊,並指控伊朗「對全球能源供應發動前所未見的攻擊」。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墨沙維(Abbas Mousavi)在國家電視台駁斥美國這項指控,稱之為「空洞」的主張。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一名高級指揮官則警告,伊朗已準備好要發動一場「全面」戰爭,而美方軍事資產在伊朗飛彈射程範圍內。

伊朗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訊社(Tasnim)引述革命衛隊航空部隊司令哈吉薩達(Amirali Hajizadeh)的話表示:「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在伊朗周圍達2000公里範圍內的所有美國基地及航空母艦,都在我們飛彈射程之內。」

   
前首相小泉對兒子寄厚望 盼讓日本成為無核國家
東京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主張反核的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今天談到兒子小泉進次郎被拔擢為環境大臣時說,希望兒子能努力,讓日本未來變成一個沒有核電廠、能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國家。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小泉純一郎今天前往茨城縣日立市,針對他力主以「零核電廠」為目標的社會等進行演講。

小泉純一郎被問到兒子在這一波內閣改組入閣擔任環境大臣時說,希望兒子努力,「他是一個勤奮用功的人,比我還勤奮用功,環境是現在最重要的事」。

他說,要珍惜自然環境,希望未來可以讓日本變成沒有核電廠、能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國家,表達出對小泉進次郎的期待。

身兼原子能防災擔當大臣的小泉進次郎13日對內閣府原子能防災擔當職員們說,311大地震及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時,讓人感覺好像無止境的恐懼;接踵而來的核電廠狀況,讓人感受到這個國家好像要毀滅了的現實感。

小泉進次郎說,大家不能鬆懈、也不能忘記職責的重大,要不忘福島事故的教訓,致力於自己的工作。

   
塔利班撤銷對紅十字會禁令 允保障安全
喀布爾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今天撤銷對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在阿國活動的禁令,並允諾保障在當地從事人道救援的紅十字會人員安全。

塔利班自4月起對ICR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實施禁令,理由為這些組織在為民眾施打疫苗時從事「可疑」活動,實際行為與對外宣稱的任務內容不符。

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Zabihullah Mujahid)發表聲明指出:「伊斯蘭大公國(Islamic Emirate,即塔利班)恢復以往對ICRC在阿富汗境內的安全保證,並指示所有聖戰士協助ICRC活動,維護其人員和設備安全。」

聲明中並未提到WHO。

WHO長期在阿富汗實施小兒麻痺症等預防性接種,而ICRC在當地提供醫療援助已超過30年。各援助組織皆強調政治中立。

在阿富汗410個行政區域中,塔利班控制或競逐的超過半數。

   
美擊斃賓拉丹兒子 川普證實:在反恐行動遭格殺
編譯黃秀媛/綜合14日電/世界日報
川普總統14日證實,凱達恐怖組織創辦人賓拉丹的兒子和指定接班人哈姆薩.賓拉丹(Hamza bin Laden),已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地區的反恐行動中遭到格殺。

美國媒體一個多月前就引用情報官員的談話,表示哈姆薩過去兩年在美國參與的反恐行動中喪生;國防部長艾思博上月底也表示,據他瞭解,哈姆薩已死。

川普14日才公開證實這個消息;白宮發布由他署名的簡短聲明說:「凱達高級成員和歐薩馬.賓拉丹之子哈姆薩.賓拉丹,在美國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區進行的反恐行動遭格殺。」

聲明中說:「哈姆薩.賓拉丹死亡,不僅讓凱達失去重要的領導以及與其父的象徵性關連,也重創了這個團體的重要行動能力。」

聲明中沒有說明這項反恐行動是在何時進行、哈姆薩是怎麼死的,以及美國如何證實他已死,只表示他曾負責策畫行動,以及和一些恐怖團體打交道。

哈姆薩是賓拉丹第三個妻子所出,在賓拉丹20個子女中排行15,據信他生在1989年,現年應為30歲。國務院今年2月宣稱他正成為凱達組織領袖,並對他懸賞100萬元。

國務院說,哈姆薩娶了凱達高級頭目阿布都拉(Abdullah Ahmed Abdullah)的女兒,兩人有一對子女。

美國聯邦大陪審團1998年對阿布都拉提出起訴,指控他參與那一年由賓拉丹主使、用炸彈攻擊美國駐坦桑尼亞和肯亞大使館的行動。

國務院說,哈姆薩有時被稱為「伊斯蘭聖戰王儲」,並呼籲攻擊美國和其他國家,來替賓拉丹2011年在巴基斯坦遭到美國突擊隊格殺報仇,也使他成為吸引新一代追隨者的重要人物。

不過,蘭德公司分析師克拉克(Colin Clarke)說,他懷疑哈姆薩對凱達的活動是否扮演重要角色,但他畢竟頂著賓拉丹的光環,而面對凱達餘孽未消,川普政府有意藉著他死亡獲得某種動力或勝利。

賓拉丹喪生和更兇狠殘暴的伊斯蘭國(IS)崛起,使凱達遭到較年輕伊斯蘭激進分子冷落。但是,與凱達有關的分支機構和伊斯蘭聖戰團體在阿富汗、葉門、敘利亞和其他地方不斷出現,顯示其勢力仍不容忽視。

   
川普又出手救內唐亞胡!拋共同防禦條約 力道比上次弱
記者徐榆涵╱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14日表示,他已與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通電話,討論推進簽署兩國共同防禦條約的可能性。華盛頓郵報報導,以色列將於17日重新舉行大選,內唐亞胡陷入苦戰,川普此舉顯然是在替他造勢,但力道卻不如上次承認以色列擁有戈蘭高地主權那般強勁。

川普至今尚未承諾要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也未透露談話的進一步細節。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想法在以色列很受歡迎,以色列將美國視為最重要的盟友和防禦夥伴。

川普14日發推文表示:「我今天與內唐亞胡總理通電話,討論推進美國與以色列共同防禦條約的可能性,那將會進一步鞏固兩國間的堅實聯盟。」該條約還需提交參議院批准。

川普發推文的時機,距以色列17日大選僅隔數天,顯然是想藉由揭示內唐亞胡與川普關係緊密,試圖助使內唐亞胡繼續掌權。

但華郵報導,此次川普替內唐亞胡的助選力道大不如前,川普今年初在以色列首次大選前稱,美國將承認以色列擁有戈蘭高地主權的主張,讓內唐亞胡順利當選。

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中東政策中心主任薩克斯(Natan Sachs)指出,「從政治角度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微弱的姿態」,「與承認戈蘭高地主權相比,這根本微不足道」。

內唐亞胡上周表示,若贏得大選,將併吞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川普對此拒絕公開表達支持,並向記者表示無話可說,此外,也否認以色列會對白宮進行間諜活動。

川普表示,他期待本月稍晚在紐約聯合國大會場邊,與內唐亞胡繼續進行共同防禦條約討論。

目前尚不清楚內唐亞胡是否會參加今年的聯合國大會,大會將在以色列大選後一周內舉行。若內唐亞胡勝選,預期他會出席並利用此場會議,反對與伊朗的國際談判,這也是川普說想做的事情。

   
埃及富商控總統貪汙 塞西辯稱坦蕩蕩
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總統花人民的錢蓋豪華旅館?埃及富商阿里近日在西班牙流亡期間,在網路上傳影片指控埃及總統塞西及整個軍隊都在貪污,用人民納稅錢蓋豪奢建築。但塞西否認這些指控,並稱軍隊跟他都盡心為民服務。不過有外媒曾報導,塞西今年當選總統後,軍方的手逐漸擴張到許多企業,試圖全面滲透埃及所有經濟產業。

根據《路透社》報導,流亡在外的建築承包商阿里在影片中控訴塞西跟軍隊將許多埃及人民的納稅錢中飽私囊,除了該豪華旅館外,還拿來併購不同產業,試圖滲透埃及經濟。在2日的第一支影片中,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他提到,「他」號稱埃及很窮,要人民勒緊褲帶,但這跟事實不符,人民有權知道真相。

阿里的舉動與同樣流亡在外的中國富商郭文貴類似,透過影片宣傳對當局不利的消息,不過他並沒有提供進一步的證據證實塞西的貪污傳聞,但影片在埃及廣為流傳,累積了170萬的觀看量,塞西還被冠上「蘇丹復辟」的稱號。

「我對埃及人民坦蕩蕩。」塞西堅決否認這些指控。他提到,軍隊內部規定嚴格,對貪汙等醜聞都非常敏感,不會有相關行為在軍隊發生。軍隊的發言人近日還宣稱,自從軍隊掌握國家後,總共推行2300個計畫,並讓5百萬人受惠。

不過《奇摩新聞網》表示,自從塞西2013年推翻民選總統穆西後,軍隊對國家經濟的掌握越來越深,除了花錢亂蓋房子外,從洗衣機到義大利麵,還有造橋鋪路與加油站,各種民生產業都被軍隊掌握,物價也因此上漲,造成埃及現在民生的窮困。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氣候變遷引衝突 斐濟與澳洲總理共進晚餐盼化解
雪梨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斐濟總理巴依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今天將與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共進晚餐,他們兩人數週前曾在太平洋島國的峰會中因為氣候變遷議題發生衝突。

巴依尼馬拉馬11日抵達澳洲,和在雪梨及坎培拉的斐濟社群進行為期5天的會議;他明天也將與莫里森舉行雙邊會談,可望就貿易及投資等議題做討論。

前軍事強人巴依尼馬拉馬表示,上個月出席在吐瓦魯(Tuvalu)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 PIF)前,他並未預期論壇中會出現那樣的煙硝味。

當時太平洋島國領導人紛紛要求針對氣候變遷採取緊急行動,包括禁止新設煤礦場及燃煤電廠,但莫里森拒絕,使得峰會在彼此指責中不歡而散。

莫里森在論壇中指出,澳洲是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外援捐贈者,巴依尼馬拉馬因此指責他「非常羞辱人、非常高傲」。

巴依尼馬拉馬上週在斐濟國會重申,他呼籲澳洲棄用煤炭,並表示這次訪問澳洲是為尋求兩國的共識。

他說:「不論我們對氣候變遷有何歧見,我們有太多共同點,而且我們的友誼已存在許久,因此我們的關係不會受到永久性的傷害。」

莫里森也淡化雙方緊張關係,他說:「我和巴依尼馬拉馬有很好的關係,我很期待再與他相會。」

這是65歲的巴依尼馬拉馬13年前發動軍事政變奪權以來,首度正式訪問澳洲。

   
把他「送回台灣」!美保守電台主持人說楊安澤是共產黨
記者季晶晶╱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保守派電台主持人彼得森(Jesse Lee Peterson)日前在節目裡,批評想爭取民主黨總統提名的楊安澤,將他標籤為「共黨分子」。

根據新聞周刊,彼得森說,「有這麼個小亞洲人或中國人或不管他是什麼東西,他應該回中國或打哪來回哪去」。這個片段被貼文到反極端分子的網站《右翼觀察》(Right Wing Watch)。

彼得森並非白人,而是一位備受爭議的非裔牧師,他說:「你讓這些人進入我們的國家,他們帶來社會主義分子、共產主義分子的想法。我們可以把這人送回他來的地方嗎?讓他到那兒去,發送免費的東西。為什麼他要到這兒來,把美國變成他離開的地方的模樣?」

他補充說:「這人有病。次等男。他們應該把他送回台灣或他來的地方。」彼得森顯然不管楊安澤雖是台裔,卻出生在美國紐約州。

   
突尼西亞總統選舉 逾20名參選人角逐大位
突尼斯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突尼西亞今天舉行總統大選,約700萬選民前往投票,從20多位候選人中作出選擇。突尼西亞是阿拉伯之春搖籃,也是這場運動部份成功的國家之一。本次大選罕見難以預料結果。

角逐大選的重量級候選人包括媒體大亨卡魯伊(Nabil Karoui)、首次代表伊斯蘭復興運動黨(Islamist Ennahdha)參選的穆胡(Abdelfattah Mourou),以及現任總理查希德(Youssef Chahed)。卡魯伊正因洗錢罪名接受調查,目前人在監獄。

受到經濟不景氣和生活開銷昂貴等因素影響,查希德的聲望大大受損。而且外界認為,卡魯伊自8月底以來遭到拘留是獲得政治授意,遭影射的查希德不得不強烈否認這些指控。

突尼西亞自7月起正式禁止發布民意調查,但有件事似乎非常確定,就是許多選民仍因難以理解不斷變化的政治環境,而尚未作出決定。

61歲的薩伊德(Kais Saied)是關鍵的新手候選人。身為法律教授和憲法事務專家的薩伊德避免依附政黨競選總統,反之,他挨家挨戶竭力為自己保守派的政綱爭取支持。

突尼西亞總統大選本有多達26位候選人,但在昨天競選活動叫停前,前政治顧問馬佐克(Mohsen Marzouk)和企業家芮雅希(Slim Riahi)宣布退選。這兩位候選人支持獨立參選總統的國防部長茲比迪(Abdelkarim Zbidi)。

   
英歐領袖將會晤 脫歐倒數6週前景未明
布魯塞爾15日專電/中央社
英國首相強生16日將與歐盟執委會主席榮科會面,距脫歐大限10月31日倒數約6週,強生能否提出取代「愛爾蘭邊境保障措施」的方案說服歐盟重談協議,目前仍不明確。

根據歐盟執委會公布的訊息,榮科(Jean-Claude Juncker)與強生(Boris Johnson)將在盧森堡舉行工作午餐會。這是強生7月出任首相以來,首次與榮科面對面討論脫歐事宜。

目前歐盟與英方皆未說明會面細節,但榮科近日接受訪問表示,希望強生能提出取代「愛爾蘭邊境保障措施」的可行方案,不過對解決脫歐僵局並不樂觀。

由於英國國會無法通過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英國脫歐期限自3月29日一延再延,歐盟同意給英國較長時間延至10月31日。然而梅伊7月下台強生接任,新政府團隊如何在期限內與歐盟達成協議受關注。

協議中最大爭議點在於「愛爾蘭邊境保障措施」,強生主張對於英國身為主權國家而言,這有非常嚴重的缺陷,要求取消。8月底,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希望強生「未來30天內」提出解決方案,當時強生表示樂見提出時間表。

強生9月9日與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Leo Varadkar)會談說:「我不會說今天一切都會搞定,但相信10月18日前可談成協議」。瓦拉德卡強調歐盟不排斥替代作法,但替代機制須切合實際,具法律拘束力,還要行得通,但「迄今未收到這樣的提案」。

強生與榮科會面,外界關注是否能提出取代「愛爾蘭邊境保障措施」可行性方案,說服歐盟達成新協議。否則時間流逝,脫歐期限進入倒數約6週,想達成協議,但談判時間卻有限。

歐盟負責英國脫歐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8月底強調,在任何情況下,歐盟都將繼續保護其公民和公司的利益及愛爾蘭島的和平與穩定,歐盟在等待英國提出與有效的解決方案。

   
英國自由民主黨表明 將否決任何脫歐協議
倫敦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英國內政大臣巴特爾今天表示,首相強生全力投入和歐洲聯盟達成脫歐協議。但自由民主黨黨魁史溫森表示,她的黨在國會投票不會支持脫歐協議,她的優先考量是阻止英國脫離歐盟。

巴特爾(Priti Patel)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首相正盡全力達成一份協議。」

然而,自民黨(Liberal Democrats)領袖史溫森(Jo Swinson)接受BBC訪問時,被問到若強生(Boris Johnson)政府將任何協議送交國會表決,她的政黨是否會否決,史溫森回答:「我非常清楚表示,我不認為存在一份好的脫歐協議。」

史溫森表示:「我認為英國以任何方式脫歐,無論加了藍花或紅花裝飾,都對我們的國家不利。我不會支持英國脫歐。」

另一方面,北愛爾蘭的民主聯盟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首席黨鞭唐納森(Jeffrey Donaldson)今天投書媒體表示,他們相信強生政府能在未來幾週內和歐洲聯盟(EU)達成協議,讓愛爾蘭保持開放邊界。民主聯盟黨在英國國會的所有10名議員都支持強生。

為了讓英國脫歐後愛爾蘭和北愛爾蘭邊界維持無縫暢通,而設計的所謂邊境保障措施(backstop)機制,已證明是達成脫歐協議的主要障礙之一。而之所以需要脫歐協議,是為了避免10月31日英國脫離歐盟後陷入一團混亂。

唐納森在愛爾蘭最暢銷的週日報紙「週日獨立報」(Sunday Independent)撰文寫道:「從現在到10月31日還有段時間,意味仍有機會找到解方。民主聯盟黨仍致力於達成脫歐協議,英國政府內部也存在相同渴望。」

不過唐納森承認,北愛爾蘭親英國的統派人士當中,仍普遍存在反對歐盟目前邊境保障措施版本的聲音。按照歐盟提議,英國脫歐後,北愛爾蘭實際上仍包括在歐盟關稅聯盟和單一市場內,造成北愛和英國其他地區之間存在貿易壁壘。

唐納森表示:「我們需要同意替代的處理方式,以務實方法保護跨境貿易和合作,以免違反耶穌受難節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的核心原則。」這是英國和愛爾蘭政府1998年簽署的和平協議,內容要求親英國的統派人士和愛爾蘭民族主義人士必須達成共識。

   
英相強森拚脫歐 訂十天大計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金融時報報導,英國首相強森計劃短短十天內將一項新的「脫歐」議案在國會強渡關山,不惜通宵議事及周末無休,再度顯示強森與歐盟談判「有秩序脫歐」的決心。

據首相官邸幕僚表示,強森團隊已經擬就一份詳細計畫,將在10月17-18日歐盟高峰會議上與歐盟協商,再以超快速度於十天內使新協議在國會通過。

強森16日將前往盧森堡會晤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爾,討論新協議的前景,這是強森7月出任首相後首次與容克爾會面;預料容克爾將催促強森提出詳細的「脫歐」計畫;容克爾並警告,時間已經不多,且任何決議都必須充分保障愛爾蘭經濟,以及歐盟單一市場。

由於強森現在已經改變立場,從原本主張「無協議脫歐」,轉為基本上依據前首相梅伊與歐盟的協議,促使英鎊/美元匯率13日大幅升值逾1%。

歐盟外交界人士表示,歐盟與英國13日的會談已經比之前的會議有建設性。歐盟官員表示,有跡象顯示強森正設法在北愛爾蘭邊境保障措施(backstop)問題上與歐盟達成妥協,不過雙方的歧見仍深。

外交人士指出,英國似乎願意遵守前首相梅伊同意的條件,不在英、愛邊境做動物健檢,使食品及牲畜能夠自由流動;英國甚至「考慮」未來歐盟法規改變時,北愛爾蘭也將適用新法。不過由於仍有諸多問題尚未解決,因此官員擔心英、歐可能無法趕在10月31日「脫歐」談判期限屆滿前達成新協議。

保守黨大黨鞭史賓塞也對黨內「疑歐」強硬派表示,如果他們拒絕強森與歐盟談妥的協議,將會被逐出保守黨。不過強森13日也邀請一些強硬派喝酒。

英國政府研究所專家傑克表示,「在技術上,新議案有可能在十天左右通過;但如此倉促推案,可能難以避免會有一些疏漏」。

   
法政府推動退休金改革 預示多事之秋
巴黎15日專電/中央社
法國政府打算終結部分行業擁有不同退休金制度的現況,推動更公平且一致的制度,牽涉人數眾多,預期動盪再現,巴黎地鐵率先發動大罷工後,律師、空服員等也將上街。

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工作人員於13日發起大罷工,是法國自2007年以來的最大規模地鐵罷工,預示政府推動的退休金改革將遇到重重困難。

當天,巴黎約有10條地鐵路線停駛,其餘有運行的路線也縮減班次,市民改採其他代步工具,部分路段在尖峰時間無可避免地塞車。

這波罷工的訴求是反對政府進行退休金制度改革,要求與政府談判及具體保證勞工權益。

目前,巴黎大眾運輸公司員工可比一般勞工提早退休,且退休金以工作期間最後6個月薪資為計算基礎。法國勞工通常在62歲退休,而巴黎大眾運輸公司員工最早可選擇在51歲退休。

巴黎大眾運輸公司工會認為,這種特殊制度對地鐵工作人員所受到的限制和辛苦來說是一種補償。

法國總工會(CGT)秘書長馬蒂內茲(Philippe Martinez)接受法國新聞電台(Franceinfo)訪問時說,地鐵罷工不是特權群體的罷工,而是勞工爭取在合理年齡、在適當條件下領取退休金的運動。

在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及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領導下,政府有意終止部分行業的特殊待遇,採取一致性、更公平也更透明的退休金制度,預計2025年起實施,但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現行制度,過渡期可能長達15年。

馬克宏於2017年上任之初就宣示大刀闊斧改革,2018年,政府針對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部分員工的特權問題動手改革,當時也引發街頭運動,政府始終堅守立場,但這次退休金改革涉及更多行業及人數,可預期再掀社會動盪。

政府堅持改革退休金制度的理由,主要是公平及透明。負責退休金制度事務的政府高級專員德勒瓦(Jean-Paul Delevoye)說,法國現有42種退休金制度,公平性有問題,所有人應適用同樣規則、同樣提撥率,好讓同樣的職涯能有同樣的退休金。

巴黎大眾運輸公司工會發起的罷工可說是民間反對退休金改革的第一槍,接下來,律師、醫護人員、飛行員及空服員等也打算在9月16日採取行動。

這些行業人員組成的「SOS退休金」團體於14日投書星期日報(JDD)表示,他們是為公共利益服務的群體,平常並不上街抗議,這次卻要為了捍衛退休金而站出來。

「SOS退休金」團體提到,適用於一般勞工及公務員的退休金制度創始於1945年,律師等諸多自由業者並未納入其中,是後來自行建立自己的退休金制度,「這不叫特殊(制度),而是自主」,自主的意思包括靠自己存退休金,不靠納稅人,也不占用一般勞工的退休金。

「SOS退休金」團體表示,如今政府打算統一制度,有些行業如律師將必須提撥更多錢,領取到的退休金卻更少;而且,自由業者自己打造的退休金制度收支平衡,一般勞工的退休金制度卻是赤字。

這份投書最後預警,為了兌現一個總統選舉時的承諾,政府可能將把一些對公共利益來說不可或缺的行業置於險境。

   
國際要聞
影/印度中部暴雨成災 祈雨蛙成婚僅2個月就離婚
記者尤寶琪╱即時報導/聯合報

印度中部中央邦有一對為了求雨而結婚的青蛙夫妻,締結連理不到兩個月,就因當地暴雨成災而離婚,當地民眾盼將青蛙夫婦分開,能讓雨災早日停止。

印度傳統習俗中有透過讓青蛙「結婚」來祈雨的儀式。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Bhopal)今年夏天,因為熱浪來襲加上乾旱,讓當地民眾苦不堪言,當地的宗教團於是在7月19日讓一對青蛙舉行婚禮,希望能取悅雨神,為國家帶來降雨。

但在2個月後,中央幫卻豪雨成災。根據印度官方數據,9月截至11日止,中央邦的平均降雨量比過往增加26%,不少地區傳出洪水災情,其中,博帕爾的降雨量更打破過去13年的紀錄。

有鑑於暴雨不斷,當地居民最終決定讓這對青蛙夫婦「離婚」,並在11日晚間舉行「離婚儀式」,希望能阻止降雨。在離婚儀式上,人們吟唱咒語,將青蛙夫婦象徵性地分開,盼能讓當地的大雨得到緩和。

   
泰國佛寺老虎近親繁殖 逾半數感染病毒慘死
曼谷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媒體報導,泰國當局2016年從臭名昭彰的觀光景點「老虎廟」,查扣近150頭老虎,送到野生動物保護區,但這些老虎因近親繁殖導致免疫系統衰弱,已有超過半數死於犬瘟熱病毒。

這座有老虎廟之稱的佛寺位於曼谷西邊,曾是一處觀光景點,遊客在這裡與老虎以及還在喝奶的幼虎自拍,直到2016年,泰國當局為回應國際社會對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施加的壓力,決定接管佛寺裡近150頭老虎。

一名泰國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和植物保育局(Department of National Parks, Wildlife and Plant Conservation, DNP)高級官員表示,當局查扣這些老虎,把牠們帶到兩處國營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但很快的這些老虎似乎容易感染犬瘟熱病毒(CDV)。

泰國「清萊時報」(Chiang Rai Times)報導,老虎被安置在叻丕省(Ratchaburi)內兩處野生動物繁殖基地。

DNP副局長普拉基特(Prakit Vongsrivattanakul)週末告訴國營媒體「泰國大眾傳播機構」(MCOT):「我們把老虎送到保護區時,發現牠們因近親繁殖而缺乏免疫系統。」

普拉基特說:「我們在(犬瘟熱)症狀出現時治療牠們。」

普拉基特沒有說究竟有多少老虎死亡,但根據泰國公共電視台(Thai PBS)報導,147頭獲救的老虎中,有86頭已經死亡。

老虎廟多年來一直標榜自己為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但最終卻因涉嫌走私野生動植物和虐待動物,遭泰國當局調查。

   
吃狗肉壞國家形象 胡志明市籲戒吃
河內15日電/中央社
狗肉是部分越南人的傳統食物,法律並未限制民眾食用狗肉,不過胡志明市官方近期以影響健康及改善國家形象為由,呼籲民眾戒除吃狗肉的習慣。

胡志明市食品安全管理處官網6日刊登公告,指狗與人類生活密切,是古早即馴養的動物。狗幫助主人照顧房子,逐漸成為人類的寵物。獸醫診所和寵物護理店等服務近期因需求增加而發展快速,顯示人類與狗的感情更好。

胡志明市食品安全管理處指出,部分越人有吃狗肉的習慣,現行法律並未禁止,但也沒把狗肉列入宰殺供食用的動物。不過,越南獸醫法規定,肉品需符合動物檢疫與食品安全等條件才能食用。

管理處指出,越南目前飼養和宰殺犬隻作業常在缺乏檢疫和管理情況下進行,食用狗的肉臟有健康風險,是可能感染狂犬病。管理處呼籲民眾戒除吃狗肉的習慣,營造國家文明和現代形象。

越南人買賣與食用狗肉由來已久,每年約有數百萬隻狗遭屠宰下肚,引起熱議。有些人反對,認為這是殘忍不人道的行為,也有支持者指吃狗肉是越南文化一環,不應管制。

越南首都河內市人委會去年也發出公文,呼籲民眾戒除吃狗肉和貓肉,減少狂犬病毒和螺旋桿菌傳染,也可藉此改善城市形象與外國旅客對越南的印象。

   
日本高齡人口創新高 65歲以上約3588萬人
東京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日本總務省今天公布最新推估,到今天為止,日本65歲以上高齡人口約3588萬人,較前一年增加32萬人,占總人口比率約28.4%,創歷史新高紀錄,高齡人口比率也居世界之冠。

日本共同社報導,從全球來看,65歲以上高齡者占整體人口比率第2高的是義大利,約23%;第3名是葡萄牙的約22.4%。日本的約28.4%可說遙遙領先各國,且持續邁向超高齡社會。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及人口問題研究所推估,這個比率未來還會持續成長。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明天是日本的敬老節(每年9月的第3個星期一),總務省推估到今天為止,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約3588萬人,占總人口比率28.4%,較前一年成長0.3個百分點,是有史以來最高。

包括戰後嬰兒潮世代(1947年到1949年間出生)的70歲以上人口,推估也有2715萬人,較前一年增加98萬人,占總人口數的21.5%,較前一年成長0.8個百分點。

80歲以上也高達1125萬人,較前一年增加21萬人,占總人口比率8.9%;90歲以上也有231萬人,較前一年增加13萬人,占總人口數約1.8%。

另外,根據勞動力調查,2018年65歲以上就業人口達862萬人,比前一年增加55萬人,創有史以來紀錄;高齡勞動力占整體就業市場比率12.9%,同樣創新高。

共同社報導,65歲以上的就業人口,已成為支撐空前人手不足的勞動市場的重要戰力。

   
印度觀光船隻翻覆 至少12死數十失蹤
新德里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印度警方和媒體報導指出,一艘觀光船昨天在戈達瓦里河(Godavari River)翻覆,造成至少12人喪命、數十人失蹤,目前救難人員正積極搜索可能的生還者。

觀光船「皇家瓦希斯塔號」(Royal Vashishta)載有63人,其中大多數是遊客,事發當時船隻正要駛往印度東南部安德拉省(Andhra Pradesh)拉賈赫穆恩德爾伊巿(Rajahmundry)附近的一處野餐地點。

法新社報導,一名警方高階官員指出,包括潛水夫和一架直升機在內的救難隊正在戈達瓦里河進行搜救。

警方告訴印度新聞信託社(Press Trust of India),目前尋獲12具遺體,並有17人已經獲救。

印度經常發生船難,原因多是船隻超載且安檢措施不佳,特別是發生在河水暴漲的雨季期間。

   
影/英雄!澳洲東岸火災 勇警騎機車衝入火海救援
記者尤寶琪╱即時報導/聯合報

澳洲東岸的昆士蘭州(Queensland)和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6日起爆發上百起火災,長期乾旱與強風更導致森林大火肆虐。昆士蘭警方日前釋出員警隨身攝影機畫面,顯示警察不顧自身安危,騎車衝入火海救援受困民眾。

澳洲昆士蘭警方釋出員警隨身相機畫面,顯示警察不顧自身安危,騎著機車衝入火海,警告呼籲當地民眾趕緊疏散。影片中可見,警察對著居民高喊疏散,大響警笛,而他身邊則是火花四處飛揚,畫面格外驚人。

《Metro》報導,當地居民布萊恩(Harry Bryant)表示,他當時走出家門查看情況,並跟鄰居說該離了,沒想到一轉頭大火就已經燒上來了,所幸警方隨後出現,帶著他們離開,救了他們一命。

澳洲東岸9月初爆發高達140多起火災,陽光海岸地區有上百人被迫撤離。昆士蘭州佩里吉安(Peregian)地區9日則發生疑似因為青少年縱火釀災情,火勢快速延燒,讓當地民眾措手不及。昆士蘭警方目前已經展開調查,並逮捕2名涉及縱火的青少年。

昆士蘭地區截至15日早晨,仍有約50起火災仍在焚燒中,而從大火在9月初爆發以來,有約20棟房屋燒毀,30棟受損。

   
巴西酋長護雨林 獲諾貝爾獎提名
記者施凱文╱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一生致力於保護雨林的巴西卡雅波族酋長郝倪,最近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原因是其保護亞馬遜環境及捍衛人民權利的精神,值得做全世界的典範。郝倪今年已經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兩次會面,而馬克宏也是讓巴西雨林議題躍上國際版面的主要推手。

諾貝爾獎提名之路

根據《歐洲新聞台》報導,達西里貝羅基金會日前提名郝倪酋長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給諾貝爾獎委員會,這家以巴西第一位人類學家為名的基金會特別指出,諾貝爾獎委員會在收到申請就馬上接受了。此基金會同時也尋求法國總統馬克宏對郝倪酋長的提名支持。

基金會發言人羅他表示,雖然還沒完成整個提名程序,但郝倪是一個保護亞馬遜環境及捍衛人民權利的精神象徵,也是當地原住民的典範。「在這個氣候變遷劇烈及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世界裡,他是受全世界尊敬的鬥士。」羅他受路透社訪問時如此表示。

巴西政府怪罪乾旱

在《法蘭西24》訪問時,郝倪表示:「我們必須面對這個共同的敵人,看看我們這些部落在不到一個世紀以前還在跟彼此鬥爭,但我們現在站出來一起共同對抗氣候變遷,氣候變遷已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在國際輿論下,不只巴西軍隊協助滅火,挪威政府也作出了積極措施,協助保護雨林。

巴西政府已嚴正否認最近的大火是他們鼓勵當地農民放的,縱使農地邊界擴張的現象與巴西政府採取的立場相符。巴西政府將大火怪罪於罕見的乾旱,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則遭國際譴責為殘害雨林的劊子手,於是他在受壓下派出軍隊協助撲滅雨林大火,以展示對抗全球氣候變遷的意圖。

挪威政府直到最近才開始對亞馬遜雨林的保護作出積極動作,政府在八月召集了挪威在巴西的企業,並要求他們確保不為破壞雨林之舉雪上加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度假時一見傾心 德州男登報找心慕之人紅遍多倫多
記者季晶晶╱即時報導/聯合報
屬於美國德州男子馬丁內斯(Arturo Martinez)的浪漫童話日前獲得美滿結局,有名女子聯繫他,聲稱就是他7月中旬在加拿大多倫多度假時一見傾心的神祕女子。馬丁內斯跟記者說:「我現在超開心。」

他對所有幫兩人重新搭上線的人士表達誠摯謝意。他說:「我想謝謝每位伸出援手的多倫多人!衷心感激!」

不是人人都能像馬丁內斯一樣幸運,能找到有緣人。馬丁內斯表示:「我們短暫交談,我真的非常愛她的幽默感,真的很想再和她聊聊,但我沒有拿到她的電話號碼(或名字),因為巴士馬上就要開了。」

為了尋覓對方,馬丁內斯上個月在加拿大報紙刊登廣告,結果廣告被廣為分享爆紅。

馬丁內斯說,兩人之間的火花發生在他到多倫多度假的3周時。他搭船從美國這一邊上在聖羅倫斯河的愛情島,他和即將偷走他一顆心的女子卻被邊境警衛攔下來。

他倆交談後立即來電,一起遊覽千島湖和波爾特城堡。

馬丁內斯8月受訪時說:「我們短暫地一起探險。拍了一大堆照片,開了很多玩笑。」遊覽景點後兩人回到巴士,回程時還和旅行團在餐廳共進午餐。

因為聊得太愉快,馬丁內斯說他們必須快跑去趕巴士,以免被準時開車的司機棄載。但他們上車後分開坐,再沒機會交談。

馬丁內斯在廣告中說:「我以為能在中心島再見到她,因為我們7月21日都要去那裡,但我們很可能在不同時段抵達。如果你在某處,讓我知道,跟我說我們上巴士之前你說的最後一件事。提示:和鳥有關。」

馬丁內斯說,這位神祕女子日前已與他聯絡,正確回答他給予提示的問題:「是很簡短的訊息,只回答提問。我當然回覆了,上周一,她送出長訊息,問了我好幾個問題,跟我說了些她自己的事□□我不知道她怎麼找到我,但很可能是遊覽公司聯絡了她。」

馬丁內斯說,他10月會再次造訪多倫多,兩人打算共進午餐。

   
美婦女名人堂 影星珍芳達中研院院士黃以靜入列
紐約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紐約州新尼嘉瀑布鎮的美國婦女名人堂新增傑出女性名單,好萊塢影星珍芳達、著名女權律師歐瑞德、首位拉丁美洲裔大法官索托瑪約和中央研究院院士黃以靜等多人入列。

位在紐約上州(upstate New York)的新尼嘉瀑布鎮(Seneca Falls),是1848年首屆美國婦女權利大會的所在地。

美聯社報導,2019年婦女名人堂名單除珍芳達(Jane Fonda)、歐瑞德(Gloria Allred)和索托瑪約(Sonia Sotomayor)外,還包括華裔分子生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黃以靜(Flossie Wong-Staal),表揚她在協助證明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成因上的貢獻。

其他重要入選者還有律師狄爾(Sarah Deer)、時尚設計師佛斯登柏格(Diane von Furstenberg)、退役空軍戰鬥機飛行員馬拉周斯基(Nicole Malachowski)、已故紐約州聯邦眾議員史勞特(Louise Slaughter)和女性電子音樂先驅史匹格(Laurie Spiegel)等。

婦女名人堂主席拉瑪努珍(Sujatha Ramanujan)表示,名人堂在廣徵提名時,並不設定主題,但有時候主題會浮現,像今年有就有主題,並反映出國家政治與社會氛圍。

拉瑪努珍說:「我們向社會大眾徵求提名,過程中,主題就浮現出來。」

她表示:「當處於一個外界必須聆聽婦女聲音的時代,女性們紛紛推薦一些最勇於發聲的女性。」

拉瑪努珍特別點名歐瑞德和狄爾,前者致力於協助受虐婦女,後者是美國原住民社運人士,聚焦受害人權益。

高齡78的歐瑞德至今仍接官司替受害者伸張正義,引人注目的案件包括針對已故荒淫富商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和前好萊塢金牌製片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性侵指控。

歐瑞德在電話中表示:「我們仍有許多仗要打,要對抗不利於婦女之戰。」

她指出,「平權修正案」(Equal Rights Amendment, ERA)是歷經數十年努力才獲正式通過。

珍芳達的入選名人堂則引發爭議。新尼嘉瀑布鎮鎮長拉薩洛(Greg Lazzaro)揚言撤銷經費,並在提案中說珍芳達在越戰期間從事的社運活動「分裂國家」。不過,他的提案最終未獲通過。

越戰期間,珍芳達1972年訪問北越,一張她坐在北越高射砲上面的照片引發「叛國」的批評聲浪,她後來也對自己的行為十分後悔。

婦女名人堂主席拉瑪努珍表示,總是會有些不同意見,並說珍芳達是因終身成就而入選,而名人堂力挺入圍人選。

美聯社尚無法聯絡上珍芳達,但去年珍芳達曾告訴美聯社,她對和越戰老兵們見面一事表示歡迎,因為他們提供一個對談的機會。

名人堂經公開徵求人選之後,再經專家小組依被提名人在藝術、運動、商界、教育、政府、人文、慈善或科學等各個領域的貢獻,篩選出最後名單。名人堂每兩年提出新名單。

   
「全美十大最輕鬆監獄」 行賄「慾望師奶」霍夫曼想到灣區服刑
編譯組╱灣區14日電/世界日報

因名校賄賂案而被判刑14天的女星麗西蒂霍夫曼(Felicity Huffman)已要求來灣區服刑。為什麼要來灣區服刑?因為這裡天氣好,而且最輕鬆。

全美都在想像,這名因為扮演「慾望師奶」而聞名於世的好萊塢女星服刑時將會是怎樣的。她要求到東灣都布林(Dublin)的聯邦女子監獄(FCI)服刑,2009年時這個監獄曾被富比世雜誌選為「全美十大最輕鬆監獄」。

富比世當時說,監獄位於灣區,因此有絕好天氣,十分適合家人探訪。霍霍夫曼的律師也說,在灣區服刑,她的洛杉磯家人容易前往探訪。

好萊塢八卦雜誌TMZ報導,霍夫曼打算10月25日去監獄報到。FCI的囚犯手冊說,霍夫曼每天早上可睡到六點半才起床,周末更可睡至10點半。

監獄有陽台(sun decks),霍夫曼每天至少可享受1小時日光浴。監獄還有「髮型屋」,她可以在這裡剪髮和染髮,有吹乾機、捲髮器,以及燙頭髮的熱板。

這個女子監獄很有名,入住過這裡的名人包括好萊塢著名淫媒海蒂佛萊絲(Heidi Fleiss),以及赫斯特報業女承繼人帕蒂赫斯特(Patty Hearst)。

在轟動全美的名校賄賂案中,霍夫曼花了1萬5000美元為女兒偽造SAT分數;她在宣判時流淚道歉說:「我蠢,我錯了。」

   
亞馬遜大火 誰之過?
編譯 劉忠勇/經濟日報
沒有人能肯定知道,到底BR-364二線道公路旁的野火是怎麼引燃的。有可能是農夫放火燒了灌木叢,以便為種植樹薯整地;也有可能牧場放的火,為要騰出更多牧草地。

不管起火原因是什麼,結果都助長了全球最大雨林今年肆虐的火勢。巴西的亞馬遜地區今年火災已多達4.3萬起。

上個月有一天,聖保羅市午餐時間方過,隨雨雲而來的濃煙蔽天,日頭變黑。市區開車的人不得不開著大燈,有人慌了,還有宗教團體預言耶穌即將再臨。有人說:「我以為快要世界末日了。」

若聽過全球環保人士說法,以上種種都不誇張。短短幾小時,名人如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瑪丹娜,世界領袖如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都對這個全球生物最多樣化的雨林命運發出警告。

嘲諷自己是「電鋸隊長」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反應倒是相當防衛。當大火的消息一開始引起全球關注時,他歸咎環保團體想藉此詆毀他的聲望。他在最近一場記者會告訴記者,少排便可降低汙染。他也反駁歐洲領袖,要批評他之前,先重新造好自己國家的森林。

軍人出身的波索納洛1月上台以來,將反濫伐機關Ibama預算砍了1/4,非法伐木者也不易遭到罰款。他認為,環境管制太多,反而扼殺了經濟發展。

他指控歐洲領袖是在搞新殖民主義,並宣稱「這火燒出最明亮的部分,是我們對亞馬遜的主權」。

波索納洛政府承諾,會兼顧環境的益處 ,但也要承諾亞馬遜地區2,000萬居民的經濟前途。官員表示,他們會追究伐木等非法行為。上個月,波索納洛也發布命令,60天內禁止所有人假整地為名縱火。

然而,環保人士擔心,這反而正象徵亞馬遜這座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天然屏障,正揭開走向毀滅新紀元的序幕。雨林可能無力重生,退化成稀木草原,南美大部地區的降雨也可能永遠減少。

亞馬遜數十年來一直環保人士的精神象徵。相當於美國本地一半大,幅員之廣讓人嘆為觀止。據聖保羅大學研究,這片雨林吸收大約全球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氣溫調整發揮關鍵作用。如今,衛星資料顯示有18%的雨林已消失,大部分是1960年代以後造成的。破壞最嚴重的是在1980年代、1990年代中期、以及2000年代之初。今年去森林化的面積約1,800平方英里,其實遠少於2004年的1萬平方英里。

深入亞馬遜,大約有一半的雨林受到聯邦政府保護。因此很多巴西人無法理解,伐木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環保人士掌握數十年來所不曾有的大權,反濫伐機關Ibama甚至擁有一支突擊隊型態的打擊部隊,專門對付非法盜伐的行為。(取材自道瓊社)

   
中國遊客太多了?俄羅斯貝加爾湖居民苦不堪言
文章提供/遠見/聯合新聞網
世上水容量最大的淡水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山明水秀的靜謐、遺世獨立的典雅──這是俄羅斯(Russia)貝加爾湖帶給許多遊客的第一印象,在這個以放牧為主的自然境地中,是許多特有種動植物棲息的天堂。

貝加爾湖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西伯利亞鐵路繞行湖畔時的瑰麗,冬季下火車後,更可在早已冰封的湖面欣賞如鏡面一般的沉靜,淋漓的冰面搭配著一望無際的藍天,好似所有煩憂都能在此煙消雲散。

在這座比台灣還狹長、僅比台灣小4471平方公里的湖泊中,擁有世上數一數二的清澈水源,一年四季更隨著氣候的迥異和變化,幻化著凜冽冰封至鳥語花香的浪漫,它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造訪、朝聖,但近年卻因為中國(China)遊客太多,成了當地居民無法承擔的隱憂。

根據湖邊最大城、伊爾庫次克旅遊局(Irkutsk Tourism Agency)的調查,在2018年共有160萬遊客造訪貝加爾湖,這當中除了超過百萬的俄羅斯本地人,絕大部分的境外遊客來自中國,總計約18萬6200人。

當局發現,這樣的數據,遠比再前一年整整增加了37%,而且這數字在今年還是不斷攀升,並且持續增加,在今年秋冬季達到更明顯的高峰。

畢竟,從北京飛到此地只需要2個小時,但遠在遙遠的西方4300公里、首都莫斯科,卻要飛6個小時才能來到此地。

《SCMP》報導,也由於中國客愈來愈多,在近日召開的水資源大會上,俄羅斯自然保護局表示,「遲早我們將不得不人為地限制遊客進入貝加爾湖,這聽起來非常悲哀,但如果我們要保護這地區的獨特性,勢必應該做些什麼。」

就像是菲律賓(Philippines)的長灘島,去年為了生態復育整整關閉了6個月,而廢物處理和垃圾汙染正是貝加爾湖現在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加上因應著遊客暴增而拔地而起的各式飯店、旅館,衍生而出的廢棄物、汙水常沒有妥適的處理就排到湖中,水源正面臨極大的威脅。

而這些飯店、湖周邊的相關建設,背後的金主與老闆大部分來自中國。

媒體標題甚至斗大的稱,「氣候變遷和中國遊客,是貝加爾湖正面臨的雙重威脅。」

《NYtimes》報導,幾個月前,貝加爾湖當地人安德烈(Andrei Sukhanov)灌下了伏特加鼓足勇氣,拿起了鏈鋸鋸斷了中國人開設的飯店支柱。雖然飯店並沒有因此倒下,但他的行為完全沒受到任何譴責,反而因為勇於抵抗中國人的行為被當地居民視為英雄。

原來,中國人在貝加爾湖周邊的大肆擴張引發了堆積已久的民怨,縱使為當地來了不少工作機會,但要求中國人離開貝加爾湖、停止汙染的請願、抗議、訴求愈來愈多,安德烈的行為所引發的後續效應,正如雨後春筍般壯大。

他說,「如果我們再放任不管,這個地方就會被中國人接手,他們會賺走所有的錢,而本地人什麼也得不到。」

事實上,中俄近幾年的友好,讓貝加爾湖成了許多中國北方人投資的首選區塊,俄國當局也對中國的投資人抱以十分友善的態度,冀望透過資金的挹注提升當地觀光環境,並讓這個相對貧窮的地方給予一些工作機會。

然而,這個友善的美意,卻沒有想到在大量遊客湧入和企業的投資下,衍生出許多不必要的生態和環境衝擊……

許多當地居民表示,貝加爾湖周遭小鎮的基礎設施,目前無法處理大量遊客產生的後續問題,只要想到每天都會有一堆中國客湧入,就覺得不寒而慄。

目前,地方政府已對10餘家中國業者提告,指控他們在非允許的地點上建設,甚至對俄羅斯員工頤指氣使,以及擅自取走貝加爾湖的淡水使用。

因為中國人還在此地興建了瓶裝水場,主打「貝加爾湖的清淨水源」,製造完後出口給中國人──俄羅斯人還因此號召了超過100萬份請願書,譴責如此不齒的行為,最終迫使該工廠停工。

目前,中國客已經是當地人最不願面對的存在,而未來如何發展?貝加爾湖是否會因為汙染過大暫時封閉?有待考驗相關當局的智慧。

(作者/魯皓平 本文出自2019.09.05《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價值125萬美元黃金馬桶 邱吉爾故居展出遭竊
編譯羅方妤/綜合14日電/世界日報
英國BBC報導,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故居布倫海姆宮(Blenheim Palace)展出的18k黃金馬桶遭竊。泰晤士河谷區警方表示,一個竊盜集團在當地時間14日清晨4時50分左右闖入並偷走價值100萬英鎊(125萬美元)的18k黃金馬桶。目前尚未尋獲馬桶,但一名66歲的男子已經被捕。

黃金馬桶是義大利觀念藝術家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12日開幕的展覽中其中一件展品,參觀者必須提前預約參觀時間,每位遊客只能使用3分鐘。這個黃金馬桶被稱做「美國(America)」。

「美國」曾在2017年因美國總統川普而聲名大噪,當時紐約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拒絕出借梵谷畫作給白宮,反而提議川普展出這座馬桶,被外界認為古根漢美術館在調侃川普。

警方表示,該馬桶並非裝飾品,而是連通管線水管並固定在牆上的設施,因竊賊強行破壞,對牆面、地板都造成重大傷害,甚至引發館內淹水。

18世紀建成的布倫海姆宮是世界遺產之一,也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故居。警方仍在調查失竊案件,布倫海姆宮目前已經關閉。

   
從骨幹架構到終端應用 5G商機在哪裡?
隨著愈來愈多國家開始5G的商用化,外界也開始關注,究竟哪些台灣的產業才能從5G中受益。但有趣的是,在5G的軍備競賽中,目前最早浮出水面的並非半導體業者,反而是資訊產品代工業者,例如廣達。

宜蘭幸福轉運站 圖書友善巴士登場囉!
宜蘭幸福轉運站的友善圖書巴士,兼具「友善閱讀」及「親子共讀」,挑選超過500多冊親子共讀及宜蘭文學、在地旅遊、藝術設計與生命教育類別書籍,以呼應宜蘭濃厚的文化氣息與幸福轉運站特質。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