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 星期一

美前國務卿龐培歐下周訪台會蔡總統 我以最高層級接待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2/02/22 第772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美前國務卿龐培歐下周訪台會蔡總統 我以最高層級接待
記者張加、丘采薇、吳亮賢、王昭月聯合報
外交部昨宣布,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訂於三月二日至五日訪台,期間會晤蔡英文總統、接受副總統賴清德款宴、會見立法院長游錫□、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人,並應遠景基金會邀請於四日出席演講活動,也將與國內政、商、學等各界人士交流互動,強化台美間的緊密友好關係。

據悉,龐培歐還將展開產業之旅,參訪台積電、中鋼等企業,另傳出以私人名義訪問亞洲的龐培歐此行有「商業考量」。熟悉台美關係人士說,龐培歐雖被點名可能挑戰二○二四總統大選,但目前看來川普再戰可能性更高,龐培歐也需要為自己鋪路,無論是創造商業機會,或為未來政治之路,訪台都對他有些幫助。

涉外人士未評論龐培歐訪台是否有商業目的,僅表示若參訪台積電,也符合龐培歐所關注的國安、台美政經關係等議題。

龐培歐是川普政府時期最有名的反中挺台大將,任內還祭出多項牽制北京的措施。涉外人士認為,龐培歐的公開談話勢必會談到兩岸問題,但我方對兩岸會維持一慣基調;我方以最高層級接待,但發言也將保持謹慎、克制。

涉外人士認為,龐培歐此行確實有助於深化台美關係,近年因疫情關係,台美之間缺少高層互訪,龐培歐訪台也可幫助台美各方面互相了解。另據了解,美國方面確實還有其他重量級人士想要訪台,尚在醞釀中。

據指出,外交部將洽邀龐培歐列為年度重要工作,原定今年一月底舉行的「哈利法克斯台北論壇」也將龐培歐列入邀請名單,但論壇因疫情延期,至今未能確認舉辦時間;這次由遠景基金會邀請龐培歐來台參加活動。

另據了解,曾任美國國務卿政策規畫辦公室中國政策規畫首席顧問、同樣也是「反中大將」的余茂春也將同行,但外交部昨發布的資訊並未提及余茂春。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龐培歐三月來台一事,他們也是從報上「聽說」,如果有產業之旅,也是由龐培歐決定,「我們並沒有獲得中央部會任何消息,如果真的來訪,十分歡迎也樂於交流」。

對於龐培歐的入境檢疫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按照既有外交泡泡模式進行安排。

 
TOP
觀察站/接待反中大將 考驗蔡政府
本報記者張加聯合報
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下周訪台,我方雖歡迎美政壇要角訪台,但必須認清事實,即這位「反中友台大將」已是前官員,現在由民主黨執政,應小心互動,拿捏好彼此距離,以顧全大局。

熟悉台美事務的人士分析,龐培歐卸任即為選總統做準備;可以預期龐培歐將持續反中路線,展現對台友好、強化反中挺台形象,對他有所幫助。

即使龐培歐未選二○二四,這位還不到六十歲的前國務卿,除了有機會再入共和黨政府任要職,也可望未來問鼎白宮。

蔡政府深知龐培歐的重要性與未來發展性,且龐培歐任內祭出不少友台政策,我方理應高規格接待,但若過度讚揚龐培歐任內政績與貢獻,難保不會引起民主黨政府或國會友人不滿,畢竟龐培歐經常砲轟拜登政府。

一般而言,美國卸任官員出訪,通常不會引起多大爭議,他們也避免在其他國家友人面前重批現任政府。可川普政府官員作風不同,龐培歐多次批評拜登外交政策,還說拜登在台灣、中國大陸政策上軟弱。

萬一龐培歐會晤蔡總統時,質疑拜登政府至今未派高層官員訪問台灣,或是批判拜登政府提出新版對台交往準則,這叫宣稱台美關係史上最好、美國兩黨同樣挺台的蔡政府,如何是好?

另一方面,北京極度厭惡龐培歐與同行的余茂春,蔡政府與來自美國反中大將們的互動,某種程度也將挑動北京敏感神經,甚至影響兩岸關係。

若是理解台灣情況的好友,應避免讓蔡政府陷入困境,只怕龐培歐為強化其對中強硬形象,削弱拜登政府,而未顧及朋友立場。

美方卸任官員訪台並非新鮮事,前總統柯林頓也曾在小布希執政期間訪問台灣,但考量龐培歐的作風及未來政治路,此次來訪,對蔡政府恐成考驗。

 
TOP
專題
台灣淨零碳排路徑政策落後 政府別畫大餅
記者賴昭穎、鄭朝陽/專題報導聯合報
歐盟明年要開徵進口貨物碳關稅,全球主要供應鏈陸續承諾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這場攸關經濟競爭力與氣候調適的「淨零」海嘯朝台灣直奔而來。國發會日前宣布三月將提出台灣二○五○年淨零碳排路徑,理應是阻擋海嘯襲台的前瞻工程,但路徑排除核能為淨零選項,也不訂禁售燃油車年限,改以鼓勵民眾買電動車;學者專家認為,中央無法解決能源結構困境,且瞻前顧後、想面面討好,三月淨零路徑恐淪為畫大餅,難有振奮人心的進展。

路徑三月出爐 關鍵是怎麼做

面對政府喊出二○五○淨零碳排的目標,企業界更關心的是如何能確保供電穩定,以及制定最適切的能源發電結構。工總等八大工商團體負責人預定三月一日拜會蔡英文總統,當面表達對政府能源政策的關切,尤其是能否有足夠綠電滿足企業需求。

今年可謂台灣「淨零元年」,政府修改溫室氣體管理法,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宣示要向排碳大戶徵收碳費;但更關鍵是要怎麼做?當各國紛紛提出淨零碳排路徑圖,展現具體行動方案,台灣的淨零路徑卻一延再延,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日前終於拍板路徑圖三月出爐。

淨零路徑主要政策方向包括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運具和製造電動化;投入氫能及CCUS(碳的捕捉、再利用及封存)技術;收取碳費成立基金,補助及獎勵開發減碳技術和推廣運具電動化。根據經濟部去年提出的淨零路徑評估,最積極情境推估二○五○年再生能源要占八成、燃氣一成和燃煤結合CCS(碳捕捉、封存)的百分之八。

全球淨零目標 再生能源88%

全球包含台灣在內的多數國家制訂淨零路徑,都參考國際能源署(IEA)去年公布的「全球能源部門實現二○五○年淨零碳排路徑」指引。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說,IEA規畫全球二○五○年要達成淨零,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為八成八、水力百分之二,合計九成,加上搭配CCS的燃煤、燃氣各百分之一。

梁啟源表示,淨零對多數國家都很困難,台灣的挑戰更艱鉅,因為台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歐盟正討論是否列核能為淨零選項,蔡政府卻明確排除,再生能源需要大規模土地,台灣無此條件,發展再生能源相對困難。

開發地熱 理想與現實差距大

有人估算台灣地熱發電潛力等同十二座核四廠,吸引業者投入開發,環保署前署長、台大地質系教授魏國彥說,做得出來當然很好,問題是台灣的「地熱梯度(愈往地下的溫度變化)」是否理想、部分汲取地熱的方法恐有汙染地下水風險,理想與現實恐有一大段差距。

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有許多不確定性,梁啟源說,IEA再生能源占比是從現行的百分之廿九成長到二○五○年的百分之九十,增幅約三倍;反觀台灣去年再生能源占比只有百分之五點八,要達成百分之八十目標,增幅超過十三倍,「務實來看,八成占比是做不到的」。

寄望氫能 專家憂心運送風險

至於龔明鑫寄望的氫能和CCUS,前者需要大規模土地創造再生能源,用不會排碳的電力裂解水,製造沒有碳足跡的「綠氫」,經濟部已與澳洲洽談合作可行性,但就算能合作,氫從海外運回台灣的國安風險等問題也讓專家憂心。

碳捕捉封存 合適地質難尋覓

至於CCUS是把燃煤、燃氣的排碳抓回來再利用及封存地下,目前此技術成本還相當貴,只能期待二○三○年之後技術更成熟,到二○五○年能商業化,不會大幅墊高電價。梁啟源說,碳捕捉、封存還需要合適的地質結構,例如要隱藏油氣,要找這種地質不容易,況且大家也擔心台灣到處是斷層,要如何封存?中油曾想在苗栗永和山做碳封存,因環保團體和居民反對而中止。

淨零路徑另一個問題,就是政府不像IEA或歐美訂出二○三五或二○四○年起禁售燃油車的規定,而是推廣運具電動化,補貼廠商壓低電動車價格,鼓勵民眾購買,這種以補貼取代禁售的作法討好民眾和業者,卻不切實際,恐衝擊台灣的淨零成效。

 
TOP
減碳茫然 欠缺總體綠色戰略
記者吳姿賢、黃有容/專題報導聯合報
台灣二○五○年淨零路徑圖預計三月提出,學者指出,蔡政府遲遲沒有提出國家總體綠色戰略,各部會減碳政策當然茫然且無所依循;環團批評,「部部都是氣候部」的概念在台灣難以實踐,許多部會減碳角色薄弱且互相卸責。

周桂田:讓民間參與討論

國發會三月提出二○五○年淨零路徑圖,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提醒,國發會不能單方面公布路徑圖就了事,應讓更多學者及公民團體參與討論。

「政府減碳的治理大腦沒有跟上時代改變」,周桂田認為,蔡政府現在雖將減碳大計交給國發會統籌,但僅侷限技術問題或部會層次的政策,關鍵原因是蔡政府沒有提出總體的「台灣綠色戰略」,導致各部會減碳政策非常茫然,連最基礎的綠色預算分配都做不到。

周桂田說,若蔡政府無法擘畫台灣的減碳藍圖,各部會、產業界甚至民眾都無所適從,淨零目標對國家是劇烈變動,總統應宣布綠色新政,提出有統整性的國家論述。

碳費政策是環保署減碳重點,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環保署至今未說清碳費費率及收取機制,無從具體規畫後續的碳費分配及用途,假設一開始的「水庫」不夠大,要合理用於減碳跟氣候變遷,會有很大缺口。

林彥廷: 轉型弱勢沒人顧

「台灣做不到『部部都是氣候部』,大家都不願意動起來」,林彥廷批評,以碳定價為例,現在只有環保署擬定碳費機制,但未來遲早要進一步討論碳稅、碳交易的可行性,財政部、金管會角色卻相當空泛,態度消極;運具電動化是減碳關鍵之一,經濟部、交通部不斷推來推去,沒人要扛責。

林彥廷強調,減碳帶來產業轉型,勢必有弱勢或勞工族群遭到犧牲,政府遲遲沒有投入「公正轉型」,更未指派主責機關,未來可能沒有經費或人力可協助救濟,建議經濟部、勞動部等單位跨部會協調。

清大原科中心主任葉宗洸說,無論是碳封存、碳捕捉等技術,都還在研發,其中碳封存要將二氧化碳注入地底,此前要地質探勘,這些都還沒評估,「等於完全空白」。

葉宗洸:儲能技術非解方

至於其他減碳方式,葉宗洸說,國際也提到造林,但台灣為了太陽光電甚至要砍樹,更何況造林,且台灣土地也沒有本錢做大量造林。儲能方面分為抽蓄式水力發電、電化學儲能,前者國內能做的都已經開發,已無空間;後者就是電池技術,研發二、三十年沒有重大突破,大規模應用還不可行。

葉宗洸表示,就算再生能源進度都能趕上,由於不能作為基載電力,加上台商回台、加碼投資設廠造成的用電成長,仍需要火力發電,台灣排碳根本沒有辦法歸零。他認為,政府目前對於淨零碳排的態度,還停留在畫大餅,屆時零碳路徑出爐時,政府應給出詳細時間表,而不是空有方向。

 
TOP
超車中央 北市公布淨零路徑
記者鄭朝陽/專題報導聯合報
正當中央宣布三月將「如期」公布台灣二○五○淨零路徑圖,台北市政府早在去年十月發布台北市二○五○淨零碳排路徑,作為未來卅年低碳城市轉型的方針,接著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公告「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要立法驅動各部門提規畫、編預算落實這項願景,也是全台唯一公布淨零路徑的城市,超車中央。

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負責規畫北市二○五○淨零碳排路徑,他表示,城市一向是減碳的主力,在第一線負責執行減碳任務,即使美國前總統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時,美國各大城市依然持續規畫淨零路徑,台北作為首都,自應體察國際淨零發展情勢;加上市長柯文哲去年四二二地球日也宣示追求二○五○淨零碳排目標,必須加速行動才能與國際接軌。

台北是以住商為主的城市,淨零路徑聚焦三大策略,包含智慧零碳建築、綠運輸極大化及全循環零廢棄,推動住商、運輸、廢棄物等三大部門的深度減碳,也是自治條例規範的重點項目。整體目標是在二○三○年減碳百分之卅,且視國家減碳目標提升而提高;除了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寫進條例之中,還明訂北市各局處氣候調適與減碳的分工。

零碳建築方面,將由公有建築帶頭示範,要比照電器,建立能源效率標章,目標從二○三○年起,新建的公有建築須達第一級能效目標;自治條例上路後,北市老舊公有建築要以每年百分之三的速度改建翻新。

劉銘龍指出,日前北市環評會審查信義行政中心大樓改建案,環評委員認為大樓規畫的自產綠電不足,且開發單位南山人壽設計大樓為綠建築,只規畫「銀級」,要求至少提高至「黃金級」,決議全案退回補件再審。

綠色運輸方面則著重運具電動化,劉銘龍說,北市汽機車電動化除仍秉持「由公而私」原則,除警用機車外,公務機車將提前五年汰換,明(二○二三)年須全面電動化,並採共享機車機制;公務汽車電動化目標為二○三○年。

全循環零廢棄方面,訂二○三○年全面禁止一次性餐具及塑膠,減少廢棄物,包含旅館不得提供一次性用品等,目前北市也與美食外送平台、循環容器業者及飲料業者合作,試辦可循環使用的外送環保杯。

劉銘龍說,推動淨零排碳轉型工作會衝擊能源貧窮的市民、無力轉型的中小企業等,北市府也將成立「氣候轉型基金」,補助這些弱勢族群。

 
TOP
生活淨零 法國規範食衣住行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全球目前有超過一百卅個國家宣示或規畫二○五○年達到淨零排放,歐盟、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南韓更直接入法,各國通往淨零道路各有特色,如法國將減碳貫徹在個人生活,推廣低碳租屋、低碳飲食,日本強調「零碳運輸」,從地下鐵、巴士到港灣、航空都要減碳。

英國是全球第一個明確將二○五○年淨零排放目標入法的國家,預計二○二五年排除燃煤發電,擴大天然氣及風力發電,擬以氫氣作為家戶供熱、車輛及工業主要燃料。

英國更積極推廣家庭及企業安裝「智慧電表」,鼓勵民眾了解自身用電狀況及習慣,進而規畫更具個人彈性的用電方法,例如在用電離峰時間為電動汽車充電,家戶或企業若設有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可在用電高峰期間饋電到電網。官方估計,到了二○五○年,裝設智慧電表的小型企業每年約可減少四千五百萬公噸的碳排。

法國去年通過「氣候與韌性法案」,重要精神之一,是將減碳工作落實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幾乎全包,例如十五萬人以上的城市,二○二五年將可禁止中高汙染車輛通行;根據房屋排碳及耗能程度分為七級,二○二五年起將陸續禁止出租等級較差的房屋,促使房東翻新建築、降低碳排。

另外,法國將要求餐飲業的餐點必須有五成以上來自「永續食材」,二○二三年起學校或公部門餐廳必須提供素食,希望振興本土農業發展。

日本在交通方面提出「零碳運輸」,規畫二○三○年廣設十五萬座公共充電站、二○三五年禁賣燃油車、壓低車用蓄電池價格,還要建置碳中和港、開發永續航空燃料等。

以東京為例,地下鐵近年改裝LED燈及效率較高的空調,降低用電;巴士則開始採用氫燃料電池,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或懸浮微粒,到了二○三○年所有新購小客車及機車都是非燃油車,比國家目標提早五年。

 
TOP
話題
蘇揆:防疫規範朝正常生活調整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彭宣雅、鄭□聯合報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穩定,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時表示,國內疫情趨穩且可控,相關防疫規範會逐漸朝向正常生活的方向適當調整。外界推測三月後會有更進一步放寬措施;交通部證實,已開始評估雙鐵車廂、客運、船舶、航班等海陸空運輸,在保持社交距離下,可放寬飲食規定,還需與指揮中心討論及獲同意。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二月十四日至廿日的本土病例數,較前一周下降四成二,確定春節後疫情穩定、可控,放寬防疫措施勢在必行,預定三月中開放商務客入境,至於觀光客部分,目前還無法預估開放時程。

陳時中表示,朝向正常生活是必然方向,但依舊要維持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只是「強度」和「場所」的要求會變少,但不會全面放棄。

陳時中也提到,評估國內疫情控制效能的指標為病例再生數(Rt值),如能控制在一以下,就可縮短入境檢疫及居家隔離的天數。若數值值超過一點二,規範就要緊縮,否則兩百天可累計十五萬人確診,三個月後會達到每天一萬五千人確診的疫情規模。

此外,本土科學證據顯示,九成九確診者可在十天內驗出病毒,感染超過十天者病毒量與風險相對較低,再加上七天自主健康管理,應可維持在低風險、疫情可控的狀態。

至於國與國間如何開放邊境管制?陳時中表示,染疫率差不多的兩個國家可對等的開放,如果不管該國疫情如何,就對等開放,「就會像洪水,一下子就把我們的防疫給沖垮。」

蘇貞昌出席「工具機聯展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政府準備開放商務人士可以進來,讓生意能更好做。面對逐步開放的過程中可能會增加的染疫風險,請指揮中心在相關藥品及醫療量能上做好準備。

面對台灣準備邊境鬆綁,開放商務客,台北市旅行公會認為,紓困五點零專案被忽視,昨發聲明向蔡英文總統喊話,強調觀光業不應成為被忽視的少數,更號召觀光業界發起「一人一封信」活動,寄到總統信箱,為觀光產業生存權打拼。

台北市旅行公會也提出四點建議,包括制定國際觀光接待防疫實施SOP,開設接待防疫訓練課程,公佈食宿遊購行的業者名單,主管機關也應協助防疫訓練等。

 
TOP
陳時中:傳播鏈都在收斂中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報導聯合報
昨新增四名本土個案、四十五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兩例本土個案與煉油廠群聚相關,另兩例分別與桃園航警群聚和房屋代銷衍生宗教協會群聚有關,「整體來說傳播鏈都在收斂中。」

指揮中心昨公布三起旅館群聚事件,自去年十二月至今,已累積十四起防疫旅館群聚事件、廿二人染疫。三起防疫旅館群聚事件分別來自台北、新北及高雄,其中一例境外移入個案改判為本土個案,其餘兩例個案則修改傳播鏈,原本被列為感染源不明的高雄砂石場事件,證實與高雄港群聚事件有關。

陳時中說,自大陸入境的境外移入個案(案一八八七四)住在新北防疫旅館,檢疫期滿後確診,Ct值十五,病毒量高,定序結果和隔壁房印度返台境外移入個案相同,改判為本土個案。

另外兩起旅館群聚事件,一起為台北某防疫旅館,原礁溪長榮群聚衍生個案(案一九三四○),因和礁溪群聚個案於同時段赴美式飛鏢餐酒館用餐而被匡列隔離。但檢疫期滿採檢確診,Ct值僅十六,經查隔離期間,旅館隔壁房為台北房仲案衍生的點點補習班群聚個案,兩人基因定序相同。

另一起為高雄砂石場首名感染者,自中國大陸返台的男子(案一九五三○),在防疫旅館染疫,之後傳給家人,引發砂石場群聚感染。

 
TOP
春節防疫旅館中央埋單 地方還在等
記者李承穎、胡瑞玲、劉星君/連線聯合報
中央流行疫情中心上周五宣布,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2月18日春節檢疫專案期間遭匡列隔離而入住防疫旅館費用由中央埋單,無黨籍立委蘇震清昨卻出示一份屏東縣府發給入住防疫旅館者同意書,同意政府補助費用後若有不足處須自行清償。屏東縣府表示是政策宣布時間差引發的誤會,已依中央政策處理。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在防疫記者會上表示,有看到中央要為春節專案防疫旅館費用埋單的新聞,中央說會找地方討論,但目前北市並沒有接到中央通知。她說,若中央同意支付,會立刻彙整補助資料申請。

蘇震清表示,前晚接到民眾陳情,質疑入住防疫旅館不是中央補助,為何屏東縣府發出類似切結書要民眾同意自行付費?他第一時間詢問各單位,沒有單位了解這份文件是誰下達指令要民眾簽名,後來收到屏東縣政府回答,縣府承認切結書確實有疏失,要大家暫時不要簽,會依中央指示處理。

他說,猜測應是先前屏東縣府公布每人補助五百元的行政程序後續補救,但該切結書內容不夠明確,才讓人聯想到是否連中央的「因被隔離而無薪資收入的一千元補助」都要向民眾索取。

屏東縣政府表示,指揮中心18日下午近3點宣布補助政策,同意書是先前委由旅館轉交給19日解居隔民眾,兩者是時間差造成誤解,已配合中央政策全額補助。

屏東縣交旅處表示,屏東依指揮中心規範辦理匡列隔離,為感謝居家隔離者配合防疫,縣府14日宣布補助本縣籍居隔者入住防疫旅館每人每天500元,加上符合申請中央防疫補償金資格者,每人每天1千元,減輕被匡列居隔民眾負擔,因政策宣布時間差引發議論,目前已依指揮中心最新規定辦理。

 
TOP
焦點新聞
周五回溫放晴 寒害農損476萬元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寒流持續發威發威,雪山圈谷積雪昨累積超過八十公分,美麗雪景,宛如北國世界。氣象局表示,冷空氣威力在前天中午就探底,接下來氣溫會緩步回升,但降雨還要下三天,直到周五才比較有明顯放晴的感覺。農委會也發布寒害統計,到昨下午五時止,農業產物估計損失四七六萬元,受損作物以高接梨穗居多。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官欣平表示,最冷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未來三天還是大陸冷氣團等級,晚間約有十三至十五度,白天北台灣十六、十七度,比較明顯的回溫是周五。不過由於華南雲雨區帶來水氣,下雨會下到周三,提醒民眾,出門還是必須帶傘

官欣平表示,周四轉為北部、東半部局部降雨,到周五,逐漸回溫放晴,是多雲到晴的天氣,民眾可望見到久違的陽光;周末天氣緩和,水氣也逐漸變少。

寒流來襲又遇下雨,農漁業常出現延遲性寒害。根據農委會寒害統計,以台中市損失二六七萬元,占五成六最多,其次是苗栗縣損失二○九萬元,占四成四。受損作物主要為高接梨穗,其次為李、草莓及秧苗等。

屏東棗農江政恩說,現正值棗子珍蜜高雄十一號採收期,珍蜜怕水不怕冷,雨水積在蒂頭上,放晴後裂果恐更嚴重。最大成熟期是在二月底到三月初,若持續下雨,恐毀掉一半,「希望不要馬上出太陽」,讓損失少一點。

屏東九如鄉農會總幹事龔泰文說,小黃瓜、茄子、苦瓜,這幾天陰雨,授粉停止,產量會受影響。泰國蝦遇冷容易感染病毒。

 
TOP
福食昨公告解禁 預告期僅10天挨批
記者楊雅棠/台北報導聯合報
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公告日本福島縣、茨城縣、櫪木縣、群馬縣、千葉縣等五縣食品解禁,即起生效。外界質疑,此案預告期僅十天,且背棄二○一八年公投結果。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預告期雖僅十天,但開放福食已不是新議題,且在公共參與平台提交意見中,與原來公告方向並無違背。

食藥署二月八日對外預告「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及「輸入日本特定食品應檢附輻射檢測證明向查驗機關申請查驗」兩大草案,預告期十天,應於二月十八日到期。

預告期間,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及首長信箱共接獲卅六則意見,其中四則反對;食藥署昨天公告兩案即日起生效,開放福島五縣食品輸入,並調整邊境查驗規範,將現行地區管制改為風險產品管制。

陳時中指出,政府根據國際標準、科學證據、符合人民健康等因素,且在可把關食安的前提下開放福島食品;目前每年相關輻射食品檢驗量約一萬七千多件,宣布開放後預估多八千件,但整體六萬九千件檢驗量能,足以負擔。

至於標示,陳時中說,政府本就定有規範,為了避免民眾拒買所有日本商品,販賣商應會標示得更清楚,讓消費者更容易辨識。

首批福食最快何時到貨?陳時中說,「我不知道,如果有廠商要進(就會進來),有聽說(要進)但不了解確實商務情形」。

【記者丘采薇、鄭□、張加/台北報導】政府解禁日本福島五縣食品昨天生效,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世界上國家,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會員國,都是允許福島食品進口;政府非常重視食安,對於相關產品,政府都是比國際還嚴謹的規範,一定會依照相關程序嚴謹處理與把關,請國人放心。

蔡英文總統也指出,政府正全力爭取加入CPTPP,就是希望讓大家能夠跨越關稅障礙,提高台灣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中國大陸與台灣都在去年九月申請加入CPTPP,東吳大學經濟學系講座教授朱雲鵬認為,不排除兩岸循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方式同時加入,若如此,「將是影響台灣未來卅到五十年最大的事」,因為不用再簽貨貿,CPTPP比貨貿好,政府也可以「政治解套」。

 
TOP
政治新聞
萊豬釋憲今辯論 地方籲司法獨立
記者陳秋雲、洪敬浤、林麗玉、鄭惠聯合報
行政院去年函告地方政府禁售萊豬自治條例無效,北市、台中、嘉義、台南四縣市議會聲請大法官釋憲,憲法法庭今開庭辯論。由於十五位大法官中有十一位由蔡英文總統任命,四縣市議會黨團昨聯合呼籲中央勿扼殺地方自治,開民主倒車,盼大法官能維護司法的獨立、公正性,發揮良知、專業,捍衛人民健康權。

中央政府開放萊克多巴胺肉品進口,北市、台中、台南及嘉義等縣市訂定更嚴格的食安自治條例,都被行政院函告無效,各縣市向司法院聲請釋憲,今言詞辯論。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執行長黃健豪昨與台北市議會黨團聯合舉行記者會,呼籲大法官要超脫政黨政治,守護中央地方分權的憲政精神,不要成為護航行政院的下屬機關。

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王欣儀質疑,大法官提出的爭點,竟然特別納入雙方(中央、市議會)都沒有提出爭執的事項,加入自治條例涉嫌違反國際法、構成國際貿易障礙等問題,令人擔心恐有政治力介入。

釋憲結果 料將影響福食

政大法律系教授廖元豪說,依地方自治權,中央的函告無效手段相當偏頗,作為粗暴,地方政府要訂定更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應是天經地義,大法官第七三八號解釋就曾針對電子遊戲場等提出類似解釋;但中央將萊豬事項解釋成國際貿易、專屬中央事項,地方不能管,這是錯誤的。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說,從來沒有想到,地方政府竟然要為了人民的食安問題,與中央對簿憲法法庭。她問民進黨、衛福部,是為了誰的利益?議員徐巧芯表示,這次釋憲將涉及中央與地方權責,不僅討論萊豬,也會影響福島食品、基因改造食品等,未來議會想幫市民訂定更高標準,都有可能遭到這樣的對待。

「去問問鄉親誰願意吃萊豬和核災食品?」台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李中岑說,蔡英文總統和行政院長蘇貞昌都是學法的,怎會違反憲法第廿二條保障人民健康基本權?嘉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張秀華說,國際貿易與健康應不牴觸,訂更嚴格條例只希望萊豬不要出現在嘉市,不能因貿易簽約而犧牲人民健康。

 
TOP
朱立倫:內鬥是恥辱 一定要改
記者劉宛琳/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三月五日舉行中常委選舉,換票傳聞不斷。國民黨中央委員史碩仁昨舉行記者會,呼籲杜絕選舉換票;與會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也表示,應立即解散「換票聯盟」並追究責任;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更批換票陋習,「黨中央某些人可能還是共業集團的一部分」。國民黨則提供檢舉專線,盼參選人自律。

至於縣市長、議員選舉提名辦法與「中央選戰策略會報」名單引發黨內不滿,張亞中也批評,對於如何參選、初選,「完全取決於黨中央個人的考量」。對立委傅□萁擔任選戰策略會報執行長,張也說,傅回黨過程爭議,當操盤手引發質疑,黨主席朱立倫應出來講清楚。

朱立倫昨表示,上禮拜和趙少康吃飯談很多黨的改革事項,也很歡迎張亞中給黨改革建議,大家只要用正面態度看到黨的改革、給予建言,黨中央都歡迎。傅□萁則回應,他加入中央選戰策略會報引起各界關注,自己除了犧牲、承擔外,今將公開向外界及民眾澄清說明。

據轉述,朱立倫昨在內部共識營一度表示,「國民黨應該改名內鬥黨,全世界最有名的內鬥黨就叫中國國民黨,最喜歡內鬥」。朱強調,這是恥辱,一定要改,國民黨內鬥,民進黨最高興;過去在中國大陸時期,國民黨是內鬥垮的,而在台灣失去政權,也是因為內鬥,現在都在野了,還要鬥。

有地方黨工現場提問,要求朱立倫對二○二四表態。據轉述,朱舉例,民進黨看到獵物,是一起打下來再來搶,國民黨則是先互砍再來搶,所以現在想二○二四的都是黨內敗類,重申沒有二○二二就沒有二○二四。

 
TOP
鎢鋼大王是金主? 柯文哲:錢都還沒捐
記者吳亮賢、劉宛琳、林麗玉/台北聯合報
民眾黨傳有親藍背景金主運作「藍白合」,本報揭露該金主正是國民黨前中常委、有「台灣鎢鋼大王」之稱的廖萬隆,並深獲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信任。柯文哲昨證實,但表示「錢都還沒有捐,怎麼會有金主?」

柯文哲說,他跟廖萬隆熟識,與企業主也會聊天,但就算認識企業,也是正常交流。

對於廖萬隆被指是民眾黨金主,柯則說,「錢都還沒有捐,怎麼會有金主?都還沒有看到錢進來,不需要這樣,這種做法,跟大陸有什麼不一樣,製造寒蟬效應而已。」

柯也表示,政黨都有政治獻金帳目,來自民間捐款,這還是政黨運作很重要的金錢來源,否則政黨無法運作;但民眾黨所有獻金都有依中華民國法律標準,每筆都有登記。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說,每個政黨都有民間人士支持,也許是金錢、人力,「絕對不會違反國家的法律」。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受訪時表示,上次碰到廖萬隆已是兩年前,「他那時候滿支持郭台銘董事長」,之後就沒機會接觸到,有機會再去拜會。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表示,廖萬隆只是國民黨員,現在沒有任何黨職,媒體報導並沒有得到他本人的證實。

 
TOP
社會新聞
丟丟妹叔父被搶 主嫌飲彈亡
記者劉明岩/彰化報導聯合報
網紅「丟丟妹」李明珊叔父家大年初四遭兩名蒙面歹徒分持長、短槍闖入,搶走卅八萬元,警方前天攻堅抓人,主嫌楊姓男子拒捕舉槍自戕,昨天不治;警方懷疑李家當時經營賭場被打劫,不排除有共犯裡應外合,擴大追查。

警方調查,被害人住家本月四日晚上被搶,遲未報案,警方主動追查,一周後才在本月十一日接受詢問;警方認定現場為「賭博場所」,「丟丟妹」的父親李慶福就住隔壁,兄弟住處緊鄰。

案發後警方以車追人,查出四十八歲楊男與卅八歲李姓男子涉案,本月廿日凌晨前往雲林縣西螺鎮汽車旅館圍捕,停在一樓的轎車突出現閃光及槍聲,上前見楊在駕駛座持槍朝頭部自戕,送醫不治。

警方在楊身邊查獲一把改造手槍,後車箱找到一把霰彈槍及近百發子彈,另搜出十三萬元,前天下午再逮捕共犯李男,李供稱與楊才認識幾個月,隨楊做案但沒有分到半毛錢,被依強盜、槍砲罪嫌移送,檢察官聲押獲准。

主嫌楊男有多項前科,去年十月在雲林偽造五倍券被查獲羈押兩個月,今年元月持有槍械被抓,過年又犯下強盜案。

李慶福昨受訪稱,當時只是四、五個人過年應景打麻將,不是賭場;兩名蒙面搶匪從防火巷闖入,現場一名貿易商帶著卅八萬元貨款被搶走。弟弟是老實人,不想惹事才未立即報警,未料外面風風雨雨亂傳。

 
TOP
經濟新聞
台積 傳通吃蘋果5G射頻訂單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供應鏈傳出,台積電(2330)憑藉先進製程擠下三星,通吃蘋果第五代行動通訊(5G)相關射頻(RF)晶片訂單,最快有望應用於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台積電昨(21)日不評論單一客戶訂單動態。市場人士分析,相關晶片將採用台積電6奈米製程生產,預期年需求將超過15萬片。業界認為,RF相關網通晶片升級至6奈米製程投片將是趨勢,由於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最大且生產品質與良率穩定,蘋果仍是台積先進製程最大規模買家。

依據Statista研究庫數據最新資訊顯示,推估2021年台積電來自蘋果相關營收占比拉升至25.4%,估計主要是蘋果在旗艦機種市占率提升,且自主開發晶片的用量大增,也大舉填補華為旗下海思受制美國出口管制無法取得台積產能的缺口。

台積電6奈米製程隸屬於7奈米家族,也是當年在台積電營收占比最大的先進製程,整體應用範圍已橫跨高階至中階行動產品、消費性應用、人工智慧、網通、5G基礎架構、繪圖處理器、以及高效能運算,其中6奈米RF製程(N6RF)是該家族最新成員。

台積電的6奈米RF製程是2021年台積電技術論壇時首次對外發表,當時已強調支援5G智慧型手機所需,提供支援5G時代的先進射頻技術,並改善5G智慧機衍生晶片尺寸與功耗提高的難題。

檢測業先前也預測,今年市場重頭戲不在5G晶片升級,反而是5G或WiFi 6╱6E都需要的RF收發器晶片將激起新火花,並因傳輸規格升級,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順勢刺激半導體先進製程投片需求。

台積電去年已在公司部落格更新6奈米RF製程說明,由於智慧機主機板面積每多出一平方毫米,將讓電池的體積不得不縮小同樣比例,也影響電池續航力,因此讓主機板上的大型元件5G RF收發器縮小,將能釋放面積空間。

依據台積電去年技術論壇資訊顯示,6奈米RF製程針對6GHz以下及毫米波頻段的5G射頻收發器提供大幅降低的功耗與面積,同時兼顧消費者所需的效能、功能與電池壽命,亦將強化支援WiFi 6/6e的效能與功耗效率。

 
TOP
連23紅…外銷訂單創最強1月 甩淡季陰霾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統計處昨(21)日公布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88.7億美元,甩掉淡季陰霾,拿下「史上最強1月」,年增11.7%,連23紅。

統計處預估,2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50億美元至465億美元,年增5.6%至9.2%。若依照統計處預測,即使2月遇上農曆新年,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期少,仍有機會維持正成長。

統計處解釋,根據長年觀察,工作天數多寡對於外銷訂單表現不像是對工業生產指數影響那麼大,今年2月工作天數較少,仍有機會續繳亮眼表現。

按貨品別觀察,1月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外銷訂單金額為156.9億美元、192.2億美元,均創下同月新高,年增率為3.9%及13.5%;光學器材1月訂單金額受到面板價格下滑,年增僅0.4%,勉強守住正成長,險些終止連20個月的正成長。

傳統貨品方面,因全球景氣穩健擴張,終端需求續強,半導體業者積極擴產,加上原材物料行情高於上年同月,帶動接單成長,基本金屬及化學品年增三成以上,機械及塑橡膠製品也分別年增10.1%、12.1%。

雖然科技貨品因為高基期以及疫情趨緩而成長收斂,恐很難再出現雙位數正成長,但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說,依據IHS Markit最新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4.1%,仍然正向看待國內訂單今年表現。

展望未來,經濟部統計處表示,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持續拓展,對我國半導體先進製程需求殷切,有助於減緩科技類貨品第1季接單之淡季效應。

而全球景氣穩健回升,加上國際原材物料續居高檔,亦可挹注傳統貨品接單動能,惟變種病毒仍然在全球肆虐,加上供應鏈失序問題未解,均為影響接單的不確定因素,宜持續關注。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2月接單看法,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40.9,而電子產品、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動向指數更是低於40.0,代表受查廠商預期,2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1月減少。

 
TOP
兩岸新聞
港確診逾7千 11月女嬰亡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香港疫情繼續惡化,新增確診個案突破七千五百宗;港府二十四日起實施「疫苗通行證」、進入超商、菜市場、百貨公司和餐廳等均須至少接種一劑疫苗。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確診個案再創新高。香港□生署□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公布最新疫情,說香港二十一日新增確診個案七千五百三十三宗。

香港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說,香港再有十三名患者離世,最高齡九十七歲,最低齡十一個月。新病逝的十一個月女嬰,十九日因持續抽搐而被送至將軍澳醫院急症室,其後證實新冠病毒呈陽性,情況不斷惡化,二十日黃昏在伊利沙伯醫院心肺功能一度停頓後離世。是疫情爆發兩年來最年輕的死者,她生前的核酸檢測Ct值十七,病毒量比較高。

女嬰的父母、八歲哥哥和孿生妹妹快速檢測均呈陽性。

疫情嚴峻,香港政府宣布二十四日實□「疫苗通行證」,十二歲或以上人士進入街市、超級市場、商場和食肆等表列處所,須接種最少一劑新冠疫苗。

港府會在食肆等場所採用主動查核方式,市民需要主動出示「疫苗通行證」進入;而在超級市場、商場等會採用被動查核,市民不需要主動出示「疫苗通行證」,但執法人員有機會抽查。

港府食物及衛生局副秘書長蔡傑銘說,食肆等場所有較高風險,容易傳播,在公共衛生角度需要實施主動查核。當市民被抽查時,要展示紙本或電子接種記錄。

港府稱,使用他人的接種紀錄,等同使用他人證書以及行使虛假文件。港府食環署副署長黃淑嫻指有關行□屬違法,如遇有關情況,將由執法人員進行判斷;而借出疫苗接種記錄的人是否有法律責任,則需要視乎有關人士是否蓄意借出卡。

香港的「疫苗通行證」會分三階段推行,四月二十九日前會要求市民接種最少一劑疫苗,並會逐步提升疫苗接種數量的要求,最終達至要求市民接種三針疫苗。 不排除六月三十日後,將十二歲或以下兒童納入「疫苗通行證」適用對象。

 
TOP
美中關係探底 定海神針恐消失
記者羅印沖/專題報導聯合報
半世紀前,美國在「聯中制蘇」戰略需求下,與中共簽署第一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推動美中關係走向正常化。五十年過去,從當年尼克森轉向和中,到今日拜登延續川普政策,仍視北京為主要對手,美中陷入全方位對抗,學者直言,此刻是美中關係一九七二年以來的最低點,「還在往下探底」,上海公報或已不再是美中關係的「定海神針」了。

美為孤立蘇聯 陸求確立一中

一九七二年二月廿八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在上海與大陸總理周恩來簽署上海公報,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公報表明中共反對台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等活動;美方認識到(acknowledge)兩岸中國人都堅持一中,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對美國來說,上海公報最重要意義在於拉攏了中共,在國際上進一步孤立蘇聯。對北京來說,最大意義在於美方對於一個中國,首次表明了不表異議(not to challenge)的立場。此後,美中又在一九七八年、一九八二年分別簽署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三公報成為美中關係基石。

美中關係幾十年來雖有起伏變化,大致維持相對和緩,但近年關係急遽惡化,尤其川普時期頻頻發起貿易戰,並祭出「台灣牌」向北京施壓。拜登上台後,對中政策多延續川普,美中關係還有機會「再轉向」嗎?

台大政治系主任張登及認為,如果從更長遠時間看,中美關係不全然是負面因素。用美國學者沈大偉說法,美中關係很複雜,有很多面向。

歐巴馬任內 兩國關係已質變

但為何現在變成這樣?張登及指出,其實從歐巴馬第一任期後半就已經在改變,歐巴馬上任後與中國有一段蜜月期,之後南海情勢出現變化,雙方關係開始緊張,中共也開始維權,加上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會極大程度鼓舞了北京,在胡錦濤第二任期,中美關係氛圍已經不同了。

他表示,大約在二○○九年,六方會談垮掉,平壤採取更激烈做法,還出現天安艦和延坪島事件,北京原本中立,後來比較偏向北韓,令美國感覺中國不是負責任的利害相關人,因此慢慢從夥伴變成競爭者,也開始有所準備。

張登及指,在此情況下,歐巴馬第一任期後期推出Pivot to Asia(東亞轉向),還推出TPP,等於是經貿北約,明顯是針對中國,這個轉變比川普二○一八年貿易戰還早了大約八年,「是在習近平上任之前就開始」。而川普上台後,跟中國還有一些bargain,但後來認為回饋不明顯,貿易戰開打後,美中從競爭變成對手,在科技、金融等全面鋪開,有人形容為新冷戰,他則用「寒戰」(Chilly War),比美蘇代理人戰爭還不穩定。

蘇起:美國獨大遭強力挑戰

南京大學國關學院執行院長朱鋒表示,五十年前尼克森訪問大陸,是美國面對世界力量板塊的重新布局,透過拉近與中國的關係來「聯中制蘇」,打開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大門。而當前中美關係複雜化,尤其是川普政府以來,美方把中國視為最大戰略對手,中美要重新回歸當年領導人的戰略眼光和責任擔當。中美都需要重新從歷史中尋找智慧,把握未來方向。

談到美中關係五十年來變化,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表示,當年美國最重要的考慮是「聯中制蘇」,後來意外地變成交往政策。現在最大轉變是,美國力量在下降,加上外交不靈活,無法「聯俄制中」,要同時面對兩個大國,美國菁英就很焦慮了。

美中實力在拉近,蘇起表示,看到中共起來挑戰,美國不服氣,就要更改過去五十年的政策,很大部分是情緒的影響,「美國不願意從獨大,變成與中國平起平坐,一定要衝(撞)一下,輸了再說,或衝不下去再來妥協。」

至於公報內涵,張登及認為,約束力都不是來自文字本身,而是雙方關係格局和國際體系結構所決定,當結構改變,原先條約或公報甚至可能一瞬間消失(無效)。如果有新的戰略要求,過去東西就不再是定海神針了。蘇起說,一中政策變成了美國玩弄的工具,當年的一中,是為了拉攏中共,現在反而要打擊中共。(系列四之一)

 
TOP
國際新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普亭下令俄軍進入烏東頓巴斯區
記者田思怡/即時報導聯合報
今日俄羅斯報導,俄國總統普亭已下令俄軍進入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維持和平。

頓巴斯(Donbas)指的是烏克蘭東部頓內次河盆地,是「頓內次煤炭盆地」(Donets Coal Basin)的縮寫。當地的親俄分離主義叛軍已自行宣布成立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俄國支持他們獨立。

普亭簽署文件,俄國正式承認這兩個自稱獨立的共和國為主權獨立國家。

 
TOP
拜登、普亭 原則同意開峰會
國際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法國總統府廿一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亭「原則上同意」舉行峰會,將討論烏克蘭議題。不過,美國白宮表示峰會前提是俄軍沒有展開入侵行動,俄國則說現在要談峰會具體計畫為時尚早,必須等美俄外長本周會面後再說。

法國總統府艾麗榭宮表示,拜登和普亭都原則上同意舉行這場由法國總統馬克宏斡旋的峰會,談論「歐洲的安全與戰略穩定」。不願具名的法國總統府官員說,拜登已表明願意與會,「如今普亭總統必須做出抉擇」。

白宮雖證實拜登與會意願,態度卻相當謹慎,表示唯有在俄國沒有展開入侵行動的情況下,才會同意參與峰會。

白宮在聲明中說,美國「始終準備好從事外交工作」,但也警告,如果俄國入侵烏克蘭,美國將讓俄羅斯「迅速嘗到嚴重後果」。白宮發言人莎奇表示,「目前俄國似乎持續準備在近日全面進攻烏克蘭」。

美國高階官員說,峰會「時間尚待確定,形式也尚待確定,目前完全只是一個概念而已」。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美俄雙方領袖認為需要才會開會,現在談峰會具體計畫還太早。

美俄雙方官員都說,峰會是否舉行,要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俄國外交部長拉夫洛夫預定廿四日舉行的會談結果。

馬克宏廿日與拜登、普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英國首相強生一連串電話熱線後,宣布美俄元首同意會面,但細節仍不清楚。

艾麗榭宮表示,這場峰會如果能順利舉行,隨後將擴大至「相關利害關係方」,準備工作由美俄於廿四日展開。至於烏克蘭在峰會扮演何種角色、是否參與等問題,也都還不確定。

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持續示警,表示俄國在烏克蘭邊境集結逾十五萬大軍,準備發動全面攻擊,俄國則否認有意入侵烏克蘭,但要求西方保證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北約組織,並要求撤回北約派駐在東歐的部隊。

俄國和白俄羅斯的聯合演習原訂廿日結束,俄國已宣布將延長。白俄表示,延長原因是烏克蘭東部局勢惡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俄方此舉只會讓他更加擔心俄軍即將入侵烏克蘭。北約估計,烏克蘭北邊的白俄境內約有三萬俄軍,可能出動攻擊烏克蘭。最新衛星照片顯示,這些部隊距離烏克蘭邊界僅有十五公里。

 
TOP
普亭稱要撤軍 又與白俄延長軍演
編譯洪毅、羅方妤/綜合報導聯合報
法國總統馬克宏辦公室廿日表示,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後,普亭稱軍演結束後俄軍就會撤離白俄羅斯。演習預計廿日結束,但白俄羅斯國防部又在當日宣布延長軍演,且俄軍會繼續參與檢閱。衛星影像顯示,俄軍在白俄接近烏克蘭邊境附近有新部署,大軍距烏國北方邊境僅十五公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所有跡象都表明俄國準備攻打烏克蘭。白俄羅斯則表示,俄國何時從白俄撤軍,取決於北約組織要不要從白俄羅斯和俄國附近撤軍。這顯示俄國有可能無限期駐軍白俄羅斯。

美國衛星影像公司馬薩爾科技衛星影像顯示,俄軍正駐紮在盟國白俄境內,距烏國北部邊界僅十五公里,兵力估計約三萬人。

馬薩爾科技針對廿日和十三日拍到的照片比對分析,俄軍部隊和裝備在俄國西南部索洛提、瓦魯伊基和貝爾哥羅德三個地點附近移動。照片顯示「裝甲裝備和部隊」進入距俄烏邊境約十四至卅公里處,「展開許多新的野戰部署」。

馬薩爾科技表示:「俄國部署在索洛提地區的部隊和支援設備廿日大多已出發,整個地區都能看到分布廣泛的車輛行進軌跡和和一些裝甲設備車隊。一些設備也已部署在鄰近的瓦魯伊基以東一帶,距烏克蘭北方邊境約十五公里。貝爾哥羅德西北方也可以見到一些新的野戰部署,位置距離烏國邊境約卅公里,多數裝備和部隊已在森林地區就定位。」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觀察到,這個地區部分戰車部分戰車和其他車輛似乎都被標上一個大型的Z字,顯示正在組成一個作戰單位。

美國和西方盟國估計,俄羅斯近幾週來在烏克蘭邊境附近部署逾十五萬大軍,華府警告俄國可能隨時發動入侵。一名美國官員十八日匿名向媒體表示:「這些部隊有四成至五成已就攻擊位置。他們已在過去四十八小時展開戰術集結。」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報導,美國掌握的情資顯示,俄國地面部隊指揮官已接到攻打烏克蘭的命令,正制訂如何攻擊的作戰計畫。報告指出,俄國會先發動網路攻擊,接著發射飛彈及空襲,之後地面部隊會試圖占領基輔。

美國一名匿名情報官員告訴CNN,目前近七成五俄軍常規部隊在烏國邊境就位,非常不尋常。

不過,烏國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表示,俄軍在邊境尚未組成「打擊群」,因此這兩天不太可能發動攻擊。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