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

醫院投資生醫企業 大鬆綁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9/06 第543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醫院投資生醫企業 大鬆綁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昨(5)日表示,將在9月討論《醫療法》第35條規定,針對「醫療法人投資單一公司占資本額20%」的限制,將予以放寬。業界認為,這是醫院投資企業限制的重大鬆綁,若順利修法,對生醫產業將有新里程碑意義。

衛福部指出,醫療法人涵蓋了所有醫療財團法人醫院、醫療社團法人醫院及大學附設醫院等。

石崇良指出,投資鬆綁的前提是必須符合三個規範的其中一項,一、投資標的使用的主要營業技術為醫療法人提供;二、以醫療法人研發之智慧財產作價入股生技醫藥公司;三、與目前政府政策發展相契合的產業。

業界指出,法規鬆綁後,如長庚、中國附醫、北醫、新光等多家與產業界有合作經驗的醫院,另,長聖、長佳、鑽石生技等生醫業者,都可望率先受惠。

石崇良昨日出席BTC,提出法規鬆綁規畫。首先,7月18日政府發布的《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可讓醫療機構將醫療資訊與病例委託給資訊公司協助並雲端化;其次,將修訂《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預計9月預告草案,年底前完成修法,這項修法的重點之一,是放寬遠距醫療可以開立處方簽,且在特定情況下可適用於初診病患。

其中,第三項宣示最受到產業界矚目,石崇良指出,衛福部預計9月討論醫療法第35條修正,擬鬆綁醫療法人投資限制。

根據醫療法第35條規定,醫療法人不得為公司之無限責任股東或合夥事業之合夥人;如為公司之有限責任股東時,其所有投資總額及對單一公司之投資額或其比例應不得超過一定之限制。

石崇良表示,新修訂的草案為,醫療法人對單一公司之投資額,不得超過公司實收股本之20%。但有下列情形之一,並報衛生福利部核准者,不在此限:一,投資標的使用之主要營業技術為醫療法人提供;二,以醫療法人研發之智慧財產作價入股生技醫藥公司;三,醫療法人配合國血國用、醫療事業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國際醫療、數位醫療、精準醫療、再生醫療或其他政府政策投資之事業。

 
醫院技術、資金寶庫…打開了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衛福部擬鬆綁醫療法人(醫院)投資企業的持股占比上限,乃著眼於三大關鍵,一、落實科技與醫院的合作,二、強化台資醫院與國際醫療產業連結,三、醫院資金與技術亟待釋放。

業界認為,衛福部若能順利推動修法,等同打開醫院「技術與資金的寶庫」,不僅能擴大醫院投資量能、為醫療人才創造更大的發揮空間,對於台灣醫療前進國際,也將有極大助力。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這對國內所有醫療法人醫院來說,等於打破法律障礙,也鼓勵醫院積極投入生醫研發。

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執行長吳明彥表示,政府支持國內醫療體系前進東南亞設醫院,衛福部的鬆綁將可讓台灣直接在當地持股51%,有助於主導海外醫院發展。

今年7月,生策會在三位副會長楊泮池、林百里、蔡長海及其他醫資專家共同聲明之下,建議台灣的醫療院所與科技結合,必須解決三大問題:一是全台醫療數位基礎建設過時;二是各醫院醫療數據規格不相容;三是台灣醫院數位系統缺乏全面性的國際標準銜接。

不過,由於台灣醫療體系苦於健保財務限制,但是又受到法規及傳統非營利價值觀念的限制,無法站在產業角色去思考藍海策略。

 
生技產業BTC會議 聚焦四大議題
記者謝柏宏、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昨(5)日召開,聚焦四大議題,包括醫療保險如何支持生醫發展、全民健保資料庫的憲法問題及產業化應用、智慧醫療如在醫院落實、CDMO(委託開發與生產)未來發展。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昨日出席BTC會議致詞時指出,2017年起至今,政府投入超過400億元的經費,完善生態系、整合生醫產業聚落,也健全法制環境,以加速生醫產業發展;生醫產業營業額也從2016年的4,700億元,成長到2021年突破7,000億,成為兆元產業指日可待。

生策會會長、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在專題演講中表示,目前生物製劑、抗體、細胞、基因治療都還無法獲得健保支付,政府應該思考透過差異性給付、新的經費或是新的保險方式支持這些新產品的發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張鴻仁建議,有鑑於多數醫院不願意採購本土發展的新藥及新醫材,建議行政院規劃推 出「健保沙盒」,在健保總額預算之外另外編列預算,提供本土新創產品以兩、三年時間驗證品質及醫療經濟效益,若通過驗證,再提供正式的健保給付。

奎克生技光電董事長李鍾熙表示,政府近年來啟動「台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針對這項計畫的後續成果應該要籌組公司,以利台灣充份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推動產業發展。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指出,台灣的生醫發展近年來正由原本的醫藥、醫材到健康福祉慢慢轉變,要把最強的ICT與生醫產業結合,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如何讓醫院願意採用。

生策會副會長、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指出,未來十年科技產業的進步,會比過去100年更快。其中生技革命(Bio revolution)是關鍵重點,需從科技應用創新、使用者習慣改變、經營模式創新三面向著手,最難是使用者習慣改變。

 
大宗物資、油價回落 輸入性通膨壓力減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匯率近期出現急貶行情,是否會對國內輸入性通膨造成壓力?對此,中央銀行外匯局局長蔡□民昨(5)日表示,比起新台幣匯率貶值,國際原油與進口大宗物資的價格變動對輸入性通膨的影響更大,不過,近期原油與大宗物資的價格已經有明顯的降幅。這意味著油價下跌使輸入性通膨壓力減少。

蔡□民指出,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有提過,新台幣匯率一整年貶值1元,會使物價上漲率提升0.1~0.17個百分點,比起新台幣匯率貶值,國際油價漲幅若突破10%甚至20%,對輸入性通膨的影響更為巨大。

不過,相較於6月或3月,8月原油價格已經明顯下滑,可抵銷掉新台幣匯率貶值助長通膨的幅度,「油價下跌對通膨的影響,還比匯率貶值更大一些」。

近期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數據也顯示,7月年增率3.36%,已從6月的3.59%高峰回落,8月也有機會再趨緩。

至於通膨高峰已否已過?蔡□民說,就連聯準會也很難判定,以台灣而言,國內有薪資與水電費調漲等因素,仍需詳細計算才能確定,但在進口商品部分,感覺上「大宗物資的漲幅高點已經過了」。

對於近期美元走勢如虎添翼、新台幣匯率每況愈下,是否受到美台利差擴大影響,蔡□民表示,美元對各主要貨幣走強,主要還是貨幣政策的差異,以及美國的經濟前景。

相較於美國鷹派升息,日本與中國大陸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而且美國經濟前景也比其他國家來得好。

另外,當股市下跌的時後,美元也會受到避險需求升溫影響而走強,至於利差因素,主要是反映在美元與日圓的走勢上,因日圓維持零利率、使日圓匯價跌跌不休,近日已貶破140兌1美元大關。

 
66國入境免簽 下周恢復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指揮中心昨(5)日宣布,自9月12日起,在入境人數持續總量管制、兼顧防疫工作及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恢復美、加、紐、澳、歐洲與邦交國免簽證來台待遇;免簽來台可從事商務、參展、考察、國際交流、觀光、探親、社會訪問等,都無須申請許可的活動。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上午在擴大防疫會議中指出,目前疫情發展在預估與可控範圍內,蔡總統也早已表示,請行政團隊仔細評估開放邊境的時程,並同時做好配套措施,朝向穩健開放、漸進鬆綁的方向。緊接著,指揮中心也在昨日下午宣布,鑒於全球多數國家已開放邊境,並回復疫情前邊境管制措施,經綜合評估,恢復美、加、紐、澳、歐洲與邦交國免簽證來台待遇。

根據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昨日所公布的名單中,除了指揮中心已宣布的美、加、紐、澳、歐洲與邦交國,另外還有日本、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共66國也將在9月12日一同恢復免簽證入境規定。

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第一波鬆綁是基於互惠原則,恢復對這幾個國家的免簽政策,先前因為簽證塞車、延遲問題,因此以恢復免簽來解決這項問題。不過相關邊境檢疫措施都會維持,入境人數總量仍是每周5萬,需PCR、唾液等篩檢措施,邊境檢疫也維持「3+4」。

指揮中心指出,全球疫情趨緩,BA.5變異株為全球主流株,需持續追蹤並密切監測國際間變異株的演變;國內病例數增幅上升,而目前已開學且中秋連假將至,人群交流機會增加,須持續密切監測後續疫情發展。

根據統計,入境採檢陽性率下降,上周整體採檢陽性率為3.58%。另自8月22日調升入境總量為5萬人後,上周入境總人數為44,900人,9月1日、9月2日入境人數分別達7,758、7,158人次,為疫情以來新高。

蘇貞昌表示,如日前指揮中心所預估,國內疫情有微幅增加趨勢,也請指揮中心持續觀察疫情發展狀況,滾動調整相關防疫措施;此外,因入境人數上限已調升為5萬人,有關機場檢疫、防疫車隊及旅宿的量能,亦請指揮中心持續盤整並採取精進措施。

 
國際財經要聞
歐元區PMI 探一年半來低點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最新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歐元區8月景氣持續萎縮,因受需求下滑拖累,此時消費者擔憂生活成本危機加劇和全球經濟展望黯淡,導致他們減少採購,這個態勢可能拖累歐元區經濟第3季陷入萎縮。

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5日公布,歐元區8月綜合PMI終值為48.9,為18個月來最低,不但低於初估值49.2,更比7月的49.9進一步萎縮,是連續第二個月低於景氣榮枯線50。

標普全球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威廉森說:「歐元區商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惡化,可能拖累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陷入萎縮。8月景氣加速下滑,反映企業和家庭縮減支出,以因應近來通膨飆升和經濟展望不確定性日增的狀況。」

歐元區8月新企業指數降至46.9,寫2020年11月以來最低;8月服務業PMI降至49.8,從7月的51.2陷入萎縮,並低於初估值50.2,為去年3月以來首度跌破景氣榮枯線50。

在加拿大皇家銀行(RBC)服務的雪弗瑞克說:「這項PMI調查顯示,歐元區步入衰退的速度比我們之前想的更快,而且是由德國帶頭;我們也看見歐元區商業活動將連三季萎縮。」

 
通膨居高不下 全球消費者信心低迷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通膨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消費者信心都低迷不振,而且比新冠肺炎疫情封鎖期間更加悲觀。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最新的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美國消費者對個人財務、商業情勢及購買能力感到更悲觀。但信心低落的現象不僅出現在美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追蹤的許多國家,消費者信心都下降。歐洲消費者的信心尤其低迷,英國、荷蘭和瑞典的消費者信心跌幅連續十個月大於平均值。

消費者信心低落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因為如此一來消費者就會看緊荷包,進而拖慢經濟成長。在今年6月,65%美國消費者(有紀錄以來最多)表示,現在不是購買家具、電視或廚房用具等大型家居用品的時機,主因是物價太高。聯準會最近一次決策會議紀錄也說:「消費者信心已惡化,家庭在支出決定上變得更謹慎。」

消費者調查主任兼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徐薈安(Joanne Hsu)說,消費者「強烈擔心通膨將繼續侵蝕其收入」,而信心惡化可能導致民眾「削減支出,從而拖慢經濟成長」。

 
歐洲能源危機惡化 歐股收盤普遍下挫
倫敦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歐洲地區能源危機惡化,同時本週關鍵的歐洲中央銀行(ECB)會議即將召開,歐洲股市各重要指數今天收盤大多下挫,其中德國跌幅超過2%。

倫敦FTSE 100指數小漲6.24點或0.09%,收7287.43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重挫289.49點或2.22%,收12760.78點。

巴黎CAC 40指數下跌74.29點或1.20%,收6093.22點。

 
蘋果廣告業務 大擴張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蘋果公司計劃將數位廣告事業的員工人數提高近一倍,在推出隱私新規不到18個月後,尋求擴大該事業人手。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領英(LinkedIn)資料顯示,蘋果的廣告平台團隊目前已有約250名員工,另據蘋果的職涯網站,該事業正招募人才,準備填補額外的216個職缺,職缺數是2020年底時的近四倍。

自蘋果去年推出隱私新規來,規模4,000億美元的數位廣告市場大受衝擊,業者更難對逾10億名iPhone用戶投放定向廣告,整個數位廣告產業也對蘋果在廣告事業領域的企圖心感到不安。

蘋果的廣告事業正以「驚人速度成長」。根據Evercore ISI,該事業在2010年代末期營收僅幾億美元,今年已攀抵50億美元左右,預計蘋果的廣告事業營收在四年內將成長至300億美元。

Google和臉書去年的廣告營收分別為2,090億美元和1,150億美元,蘋果廣告事業規模相對較小。但業界擔憂蘋果快速擴張,部分原因是該公司有能力制定規則。

此外,蘋果在徵才廣告宣稱,該公司的目標是在「以隱私為中心」的世界「重新定義廣告」。蘋果欲招聘的216個職缺,包含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資料工程師、業務專員等,而在8月24日刊登的工程主管徵才廣告則提到「蘋果最機密、戰略性的計畫」,並描述蘋果想打造最注重隱私、技術最先進的廣告供需媒合平台。

報導指出,蘋果從未反對廣告。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甚至試圖在2010年推出App內的廣告業務,而現任執行長庫克反對的是,不透明的第三方在未獲iPhone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買賣個資。

 
IG不當處理兒少用戶個資 愛爾蘭當局重罰4億歐元
都柏林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今天表示,已經對社群媒體Instagram做出4億500萬歐元的創新高紀錄罰款決定,原因是Instagram違反兒少用戶個資處理的相關規定。

法新社報導,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Data Protection Commission)透過聲明指出:「我們上週五通過最終決定,其中確實包含4億500萬歐元的罰款。」

先前一項調查發現Instagram不當處理青少年用戶的個資,違反了嚴格的歐盟(European Union)資料隱私規範。

美聯社報導,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表示,雖然公司在整個調查過程中都充分配合相關監管機構,但「我們不同意這筆罰款的算法,並打算提出上訴」。

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的調查著重在Instagram如何顯示13歲至17歲用戶的詳細個資,其中包括電子郵件地址和電話號碼。Instagram用戶的最低年齡限制為13歲。

 
OPEC+決議減產 國際油價大漲
紐約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和俄羅斯在內的結盟產油國,今天決議將10月每日產量削減10萬桶,OPEC與盟國(OPEC+)這項令各界出乎意料的決定使國際油價大幅攀升。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10月交割價上漲1.95美元,來到每桶88.82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11月交割價攀升2.72美元,來到每桶95.74美元。

 
要聞
貨櫃運價指數料再跌 明年恐有航商轉虧
記者黃淑惠/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貨櫃輪運價崩跌,國內外分析師相繼出具「修正報告」,法人分析,因貨量減少,運價指數落後市場報價,在供過於求的海嘯衝擊下,估9月運價指數(SCFI)還會再修正15-20%,而同步下修貨櫃三雄貨利表現。

法人指出,需求展望不佳、衝擊航商運量,歐洲線合約價的執行率已下滑,航商也可能提早商談、執行2023年度合約價,預估營運成本較高的航商,明年的營運將出現壓力,不排除單季可能出現虧損。

最新的法人報告指出,全球貨運的需求快速退潮,貨運需求弱於預期,而修正對於長榮、陽明及萬海的目標價,唯仍暫時給「持有」的評等。

應注意的是,近期市場盛傳,部分近洋航線的運價大亂,甚至出現「難以理解的價格」,值得持續觀察。

全球貨櫃輪運在7月旺季下跌,8月上演雪崩走勢,根據統計,今年第3季以來SCFI美西線、美東線、歐洲線、亞洲線運價指數已分別下跌47%、16%、26%及46%,由於運價跌勢太快,法人陸續下修今明兩年的貨櫃需求及航商獲利展望。

法人表示,今年5月起美國的Home Depot等銷售通路商大舉去庫存,且下修對亞洲供應鏈的訂單,已經開始拖累亞洲工廠稼動率及亞洲線的在製品運輸需求,今年第3季全球貨櫃輪需求量急速萎縮。

第3季起,歐、美線製成品運輸需求轉弱,也影響到亞洲區間半成品的運送,尤其像家具等材積較大的貨物已經出現季增、年減,旺季不旺情況,慘況已蔓延至各主要航線。

由於9月傳統聖誕節旺季訂單已下達完畢,第4季如果沒有急單,貨載量將出現季減及年減,推估2022年全球貨櫃運輸需求成長率將自4%下修至1%。

 
陽明新船標案 台船爭取
記者吳秉鍇、黃淑惠/高雄、台北報經濟日報

陽明日前決議購入五艘1.5萬TEU的LNG(天然氣)動力雙燃料船,啟動招標程序。據悉,台船(2208)已決定攜手韓國造船廠一起投標,造船規模約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

陽明已啟動買進五艘LNG雙燃料船作業程序,採國際公開招標,發包原則為最有利投標,公開招標有效期截至9月6日12點截止,陽明會將投標的標案送進選船委員會,然後進入議價委員會議價,再送董事會拍板定案,最快會在10月送董事會。

針對陽明海運訂造五艘1.5萬TEU(20呎標準櫃)LNG雙燃料貨櫃船案,台船已經決定攜手韓國造船廠合作,以分工打造方式爭取此張新單。

航運專家指出,這個標案,對於台船來說是技術面很大的突破,台船並沒有造過這麼大的船,再加上這是全新的LNG動力雙燃料船也會成為台船未來吸客的指標,台船要能拿到標案還需要過兩關。

台船表示,陽明是於今年4月中旬的董事會通過五艘1.5萬TEU的LNG動力雙燃料貨櫃船採購案,除因應未來營運中長期發展及船隊汰舊換新需求外,同時,希望透過採用潔淨燃料船舶,呼應氣候變遷治理與邁向低碳轉型。

陽明對於此批新船訂造分兩個階段,目前正進行的是第一階段的資格標,業界稱為「長名單」,準備近期在眾多獲邀單的船廠中篩選出具實力建造船廠;接續進入「短名單」後,將公布裝備規格、價格和交船時程等細節,由業者們競標。

身為國內最大造船廠,台船表示,不會缺席此一盛會;但目前國際造船廠業界檔期都出現非常滿的情況,以該公司為例,現在正為中油建造一艘5萬噸級油品化學輪,預計2024年底完成,才有船塢空間挪出。因此,內部估算LNG新船交付時間起碼會超過兩年,恐不符陽明方面的期待。

對此,台船為爭取陽明此張新單,打算與韓日等國際級船廠合作,以分工打造方式,壓縮工期和交付時程,此一作法若能獲陽明同意,未來即可依此參與第二階段投標。

據了解,台船與陽明長期有訂造貨櫃新船的合作,迄今為止,雙方總共打造約百艘不同類型的大小船隻,包括4,250TEU、8,241TEU、6,600TEU及4,500TEU等船型;而台船於2021年第4季完成陽明下訂的十艘2,800TEU新船訂單後,合作關係暫告一段落。

 
新光三越:百貨最壞情況已過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昨(5)日表示,今年前八月業績成長近20%,「百貨最壞的情況已經過了」,到今年底業績有望朝雙位數成長,達成全年830億元營收目標。他並強調,將致力於三大方向,包括新體驗、新消費、新永續,並看好無接觸支付成為疫後趨勢,持續擴大新光三越App功能。

今年百貨前八月營運,除新光三越大幅成長外,遠東SOGO百貨亦有雙位數成長,微風集團前八月業績年增28%。百貨公司已經逐步掙脫疫情枷鎖,有望再創新高峰。

台灣去年疫情升級三級警戒,百貨第3季經營非常辛苦,今年買氣逐步恢復正常,吳昕陽認為,「百貨最壞情況已經過了」。

以新光三越來看,今年前八月業績成長近20%,吳昕陽說,若和2019年疫情前相比,業績更是大幅成長,尤其今年精品業績持續向上,客單價也提高;另外,今年雖無五倍券加持,但出現一個特殊現象,就是防疫險理賠,有保險的染疫者拿到理賠金,身體復原後就用這筆錢到百貨公司消費購物。

吳昕陽指出,新光三越未來有三大經營方向,即是新體驗、新消費、新永續。新體驗為店端推出的新服務,舉例來說,包括今年8月開幕、從百貨跨足新事業SKM Park Outlets高雄草衙店,全新場域的Outlet,也是新的體驗方式。

新消費是指線上與線下整合。例如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一樓有快閃店,可跟廠商說要放一些商品到網路上,讓新光三越台南店的消費者,也能買得到信義店一樓的產品。

他說,這幾年疫情延燒,帶動無接觸支付蓬勃發展,新光三越持續擴大App功能。新光三越App日前上線最新功能「skm tickets售票系統」上線,會員點入「skm tickets」,可買各式展覽、表演門票。近期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周年展在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會員就可以在新光三越App購票到華山看展。

新永續方面則是去年推動ESG,吳昕陽說,最近努力與廠商一起把關食安,如餐廳使用的醬油因是採取分裝方式,因此都必須標註有效期限。

 
新光三越Diamond Towers年底開張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光三越進軍台北市東區的新店鋪「Diamond Towers」預計今年底開出,由於遠東SOGO百貨拿下台北大巨蛋的商場租賃契約,將打造「遠東SOGO CITY」,2024年第4季後陸續開幕,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表示,東區商場陸續開幕後,將可串聯信義區,形成帶狀區域,串連人流,有望互利共好。

「Diamond Towers」預計今年底開幕,分為A、B兩棟,各四層樓,上個月已經陸續進場施工,目前招商已達九成以上,由於旁邊就是遠東SOGO復興館,新光三越如何配置業種,引發百貨同業關注。

新光三越主管表示,「Diamond Towers」將進駐一線精品、化妝品、設計師品牌、潮流服飾、餐廳以及新光三越自營超市「美麗市場」,零售與餐飲比重為75%、25%,有一半以上品牌為新概念或是全新系列,甚至是全台獨家品牌。

吳昕陽表示,東區百貨未來陸續開幕後,與信義計畫區百貨看似兩個區域,感覺相隔三個捷運站,但未來有機會形成帶狀區域,讓客人可從東區走到信義區,兩個區域有機會互利共好。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