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3月跨境交易中,人民幣占比高達48%,創下歷史新高,並首度超越美元的47%,成為中國大陸在跨境交易中的最重要貨幣。綜合彭博及路透報導,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今年3月,中國大陸跨境收支中的人民幣占比首次超過美元,遠高於2010年人民幣占比接近0的水準,相較下,美元在2010年的比率從83%降至47%,這是大陸減少對美元依賴過程中跨過的新里程碑。
這個比率包含外貿、金融等所有交易,由於中國大陸是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有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的外貿交易額就占全球貿易總額14.7%,換算下來,中國大陸的48%,占到全球的比率可以達到7%左右。
2010年人民幣在跨境收支中的比率幾乎是0,美元則是83%,僅僅用了13年,人民幣就完成了超越。
香港星展銀行經濟師梁兆基則指出,隨著其他國家尋求一種替代性支付貨幣以分散風險,再加上美國聯準會信譽不佳,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正在加速,但距離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於「此消彼長」為何如此迅速?外界普遍認為,原因主要有兩點:美元自己「作死」,其次則是人民幣有可靠的信用和良好的前景。
因為美國不顧風險嚴重超發美元,大大超出美國實際財富總量,對應的商品也成為了相對稀缺的背書,各國在金融層面,對美元信心陡降,加上美國將美元工具化和武器化,一方面在全球濫用美元的特殊地位,通過操縱匯率、輸出通膨和金融危機等手段,製造出可以大量低價收購他國優質資產的機會。
同時,美國又將美元當做懲罰其他國家的武器,例如將俄羅斯踢出SWIFT結算系統,各國希望可以找到一種新的替代貨幣。
由於人民幣有著可靠的信譽和良好的前景,人民幣的「錨定物」是超大的市場,是全球第一工業大國的生產力,是可靠的國家信譽,是可預期的持續經濟增長,還有中國大陸快速上升的大國地位。
對大多數國家來說,手裡的人民幣可以隨時從中國大陸換到自身所需的商品,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不用擔心它變成廢紙,讓人民幣的前景普遍被看好,在貿易結算和他國的外匯存底中占比愈來愈高,也愈來愈擁有國際通用貨幣的必備功能特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