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5年之後,中國經濟界的第一場爭議是今年中國會否有通縮來襲。雖然中共領導層對經濟大勢已有看法,對政策方針已有結論,但這場爭議不僅可能影響宏觀調控的實施,更可能影響到李克強起草中的政府工作報告。有無通縮的爭論,去年底預測今年經濟大勢時就已展開,近日爭議再起,是因大陸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去年兩項重要的價格數據: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前一年上漲2.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1.9%。其中,CPI漲幅創5年來新低,PPI則是連續34個月下降。
CPI和PPI出現連創新低的表現,有人認為是好事,有人認為是大麻煩。說是好事的,是從消費角度去看,相信CPI低位運行,遠低於去年初設定的增長3.5%的預期價格管理目標,說明物價持續下行,這就為刺激人們消費創造了條件。
目前中國經濟處於下行狀態,說是「三駕馬車」均衡拉動,實際上進出口繼續乏力,投資則擔心後遺症縮手縮腳,真正指望的是民眾消費。
當然,PPI的下降,特別是12月較前一年同期下降3.3%,創下了27個月來最大單月跌幅,主因是國際油價暴跌的價格傳導,但這正好為中國企業降低生產成本、走向轉型升級創造條件。
認定是大麻煩的,就是相信這個數據意味著通縮已經不是夢中陰影,而是頭頂烏雲。
CPI創出2009年12月以來新低,PPI負增長持續時間之長為20年來之最,這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多輪經濟周期中並不多見。而這些指數的持續走低,預示著中國經濟開始進入通縮。
曾經在北京經濟界飯局中聽學者爭論,中共領導人究竟怕通膨還是通縮?主流意見說是怕通膨,當年趙紫陽就因「闖價格關」,出現通膨和搶購風潮而失勢。
但也有學者說,最可怕的還是通縮,因為通縮的物價持續下跌,抑制投資和生產,經濟陷入衰退,然後就有失業率走高,與通膨一樣,同樣有社會不穩的風險。
如果中共領導人真的更怕通縮,現實地看,今天出現通縮更加危險。那是因為中國經濟說是「新常態」,實則是「三期疊加」,即經濟增長的換檔期、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除經濟上的「三期疊加」外,還值得注意的,是今天面臨著中共從上到下的權力重整期,這權力重整說是肅貪引致也好,說是治理思路換檔帶來的也好,重整中必然帶出相應的政治阻滯效應。
從防通縮這個意義上,我們就可以理解,既然還在消化期,中國因何又有「7萬億」大投資、大上項目的舉動了,那是為啟動國內需求而來的動作。同理,我們也就理解到,中共領導層因何對那「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如此急切,是在疏浚產能過剩的出海口。當然,我們很快可以看到,大陸央行會用貨幣政策的新老工具來刺激經濟。
這些應對招式都是傳統手法。今天中國的通縮內外夾擊,成因多面,有效的方法還是靠改革來動手術,比如深層次的財稅體制改革,才能激活民眾的消費需求,才能帶出克制通縮的所謂「內生機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