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島鳳 攝影=李昌元
面對曾經的負傷,所要做的就是向它說再見,將它留存在自己的生命歷史博物館裡,然後繼續前行。 請了好朋友來為學生進行講座,她在投影片裡放了這麼一句話:「He who wounds also heals.」
於是我們討論起負傷和療癒這兩者是怎樣的關係。拜最近學英文所賜,很留意英文文法,我說:「他的wound加的不是ed,而是s,表示並非先是負傷再療癒,而是負傷和療癒是一起發生的;負傷的同時,也是療癒的開始。」
好友同意,她的投影片裡寫的是:「
負傷和療癒是一體的。」
在她為學生進行更多闡述的同時,我想起了我總是愛用陰陽來形容這樣的景況:「有陰的存在,相對彰顯了陽的光亮;而有陽的明亮顯現,必定會有陰影留存。」陰陽並存就如同負傷和療癒也是存在於同一時空。
電影「不存在的房間」說的就是這樣的負傷與療癒的故事。
青少女時期被拐騙強暴的母親生下了男孩,母子一同被監禁在地圖上不存在的房間裡。生活在房間裡的時候,媽媽忘記了她的負傷,男孩則認為房間就是全世界。後來,在母親的策劃和男孩的執行下,母子終於成功地脫離監禁生活。
從此,人生重見光明、重拾快樂了嗎?其實,一切才正要開始。
離開了房間,回到正常生活軌道,媽媽才真正意識到她的負傷。她的人生和同年齡者相差一大截;她的生涯是停滯的,面對這個落差,她陷入了憂鬱。經驗負傷的同時,她不知道要如何應對這個負傷?
那男孩呢?他用他的眼睛仔細觀察這個不同以往的世界。初始,他謹慎小心,並且測量著這世界的不同;他用自己可以的步伐一點一滴地接觸著這個不同的世界。對他來說,房間和這個更大的環境是不同的,但沒有好壞。所以,當他看到媽媽的憂鬱與自殺,他心裡想著:「媽媽是個大笨蛋,太急於衝向外太空,結果自外太空狠狠地摔了下來。」
這對母子用不同的方式面對負傷。母親陷入了被負傷重擊的狀態,當她看見青少女時期的照片,便想要瞭解她的同學現在都在做什麼。她哀傷自己被剝奪的青春,並且怨恨地對母親怒吼著:「如果不是你們教我要善良,我也不會因此被拐騙。」她被她的負傷淹沒,找不到出路。
(全文請見2016年7月號《張老師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