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99期】 2017.10.19每週四出刊 | |
|
|
 | 大玩「五感行銷」: 現蒸糕點飄香三代 | 作者:陳承璋 攝影:張智傑 | 今年,全台掀起一波快閃店熱潮,就連傳統糕點店也不例外。台北南門市場的上海合興糕糰店,自1947年開張,70年老字號,名氣不小,只要到了年節,攤前的人潮總是特別多。 | | 這間曾被蔣宋美齡光顧的老舖,因為第三代傳人任佳倫接手,正快速轉骨。她與先生鄭匡佑,在大稻埕迪化街上另開時尚新店鋪。為了吸引年輕人,更玩起最為流行的快閃店。近一年來共辦三場快閃活動,去年聖誕節初試水溫,受到不少好評。 老餅鋪開快閃店已夠新鮮,還特地請師傅現蒸、現做顆顆似梅花狀的鬆糕,可謂五感行銷,使得攤前大排長龍,也向人昭告,傳統中式糕點也能媲美西點,外表不只精緻玲瓏,更是好吃。 快閃革命 實驗找出熱銷時間點 由於成效太好,還受到華山文創園區邀請,在暑假期間,加碼開了間為期兩個月的快閃店,但剛接手的夫妻倆,經驗不足,忘了大熱天沒人會想吃蒸得滾燙的糕點,生意意外清冷,「我媽跟我說,你怎會想在夏天賣鬆糕?熱得要死誰還會吃?」 雖然第三次快閃失敗,任佳倫當做經驗,打算年底天冷,要東山再起,繼續開快閃店,讓熱騰騰的糕點,溫暖更多人的心。由此可知,老店轉型,處處都是挫折,很容易碰一鼻子灰。 身為獨女的任佳倫,應是家裡的金枝玉葉,但感受不到任何驕縱氣息,受訪時,不太笑。鄭匡佑坦言,接手的壓力太大,讓她的情緒頗是壓抑。 任佳倫接手前,與老公都是設計師,起初百般不願回去接手。「做吃的很累,表面上只是把東西擺在攤上,但真正累的是備料,師傅凌晨4點就要上工,工時又長,怎麼會想接?」她回憶。然而,一間店持續經營70年談何容易,倘斷了香火實在可惜,任佳倫也不捨,嘴上說不要,卻無時無刻把接班的事掛在心上。 以前,夫妻兩時常一同出國,也曾一起到英國留學,因受家裡環境影響,所到之處,特別會留意當地的傳統市場。任佳倫分享,歐洲的傳統市場,多半轉型成功,許多老舖翻新,做生意的面孔,大多都是年輕人,活力十足。像賣醬菜的攤子,除了擺醬菜,一旁還會搭桌椅,讓人坐下來用小碟子現吃,還會教人哪些醬菜搭配哪些啤酒最對味。且經營舖子的年輕人多穿著時髦,就連老一輩經營者也會梳妝打扮,跟著年輕人一同做生意,反觀台灣,轉型力道較弱。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