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9日 星期二

【惠風醫言堂】洪惠風/我那婦產科醫師母親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2/20 第4393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惠風醫言堂】洪惠風/我那婦產科醫師母親
心情札記 【青春名人堂】佐渡守/說話課的豬母妖怪
【繽紛迴力球】涂明德/不悲劇的杯具
 
 
 
今日繽紛
 
【惠風醫言堂】洪惠風/我那婦產科醫師母親
洪惠風/聯合報
圖/Silvia

所有的嫁妝就是這張大學文憑

那天母親呼吸不順暢,我沒帶聽診器,就把耳朵湊上胸膛傾聽,突然之間熱淚盈眶,什麼聲音也聽不到了。

她鎖骨下的凹陷特別明顯,當我的頭湊上去時,就像是拼上了失去的那塊拼圖,感覺跟小時候一樣的毫無縫隙;那裡曾是我獨享的地盤,不可以有任何人侵犯,可是現在當我的頭緊緊貼著她的胸膛時,她卻沒有任何反應。

母親是位婦產科醫師,六十一歲中風後,仍然堅持要去看門診。家人都勸她不要去,可是她卻告訴我們:「年紀大了,說話根本沒人要聽,可是我去看門診,病人不但要聽我講話,還得給我錢,天底下還有比這個更好的工作嗎?」

病人都說母親預測胎兒性別非常準,在超音波還沒發明的時代,這可不容易。那時有人用肚子圓跟尖來預測,有人用媽媽皮膚的樣子來猜,母親的方式不一樣。她說:「反正大家都希望生男生,你就跟他說寶寶是個女孩,這樣如果生的是女生,公公婆婆就會稱讚很準,但如果是男生的話……大家高興都來不及了,誰還會來跟你計較呢?」

母親生在土匪橫行的鄉下地方,擄人勒贖時有所聞,外祖父就曾被擄走兩次,兩次都靠著裹小腳的外祖母翻過幾個山頭求救,才把人救回來。而母親從小就被送到外地念書。

從她曾祖父以前,代代都是從事醫療的行業,到底傳了多少代也不甚清楚,但是當從事中醫的外祖父要送母親去念醫學院(英士大學)時,當地的士紳們還是為之譁然,在那個年代(民國二十幾年的時代),女子念中學就已經不得了了,還要念大學,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更不要說她念的還是醫學院,堂堂黃花大閨女,要接觸陌生男子的身體,傷風敗俗到了極點……

外祖父對母親說:「妳是老大,家中弟弟妹妹還很多,妳所有的嫁妝就是這張大學文憑,以後也不用回來,全都靠妳自己了。」母親那時也沒怎麼多想,一口就答應下來。

1946年她從國立的英大醫學院畢業時,需實習一年才能領取文憑,學校卻沒有附設醫院,同學們各憑關係爭取,母親沒有人脈,就狠起心,背著行囊,步行爬過蒼嶺,坐獨輪車到金華,再搭火車去杭州進市立醫院,考上上海江灣上海總醫院當實習醫師(題目是Sulfa drugs & appendix,今日看來仍十分困難),從此流落異地,未再返鄉。

母親領到第一個月的住院醫師薪水時,把它交給了還在念書、感情最好的四妹,要她帶回老家,可是四妹那時很想要個小提琴,就把那些錢拿去買了琴。多年後兩姊妹團圓見面時,母親還在追問小提琴的下落,四姨媽卻支吾其詞。

過了夢中永遠也過不去的河流

時局動盪,醫院裡有人問她:「要不要去台灣玩,一兩個月後再回來?」母親那年二十五歲,年輕愛玩,就來了台灣,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的父母了。

她跟著國防醫學院搭輪船到基隆,下基隆港時,天氣很熱,覺得到了台灣,大棉襖以後都用不到了,於是歡天喜地地把棉襖給丟進海裡;到了冬天,才發現台灣還是會冷的……

第一年住院醫師她走的是外科,第二年轉仍然屬於外科的婦產科,在還沒結婚時,母親就一直把病人轉給國防醫學院第一名畢業走外科的父親,那時她常常被人取笑,多年後提起這一段往事,母親仍然會害羞臉紅。

婚後雖然兩個人都是醫師,但是生活仍然十分困難,住在十五坪大、兩家共享的日式宿舍中,醫務之餘,還曾在家中養雞、養供實驗的兔子,來貼補家用。一直到了民國60年我小學六年級時,他們才有能力搬離這個宿舍。

母親人緣好,在醫院被叫作「季媽媽」,身為女性婦產科醫師,病人愈來愈多,曾創紀錄地連任院長。但也許是以前苦日子過怕了,工作過勞吧,在沒有什麼危險因子之下,民國74年,她就中風了。中風的那一天,醫院宣布我得到最佳實習醫師獎,我拿著獎,還沒來得及跟母親分享這個喜訊,就接到了噩耗。

那個時代的醫療,沒有血栓溶解劑,沒有導管取栓技術,使用抗凝血劑也十分保守,她恢復得並不好,從那一天起,她就半邊偏癱了。半年復健之後,她堅持恢復門診,雖然每次的病人都只是個位數,但是她看病人看得非常快樂,病人都是老病人,大家見見面,聊聊天。

她說:「常常作夢,夢到回到家鄉,只要過了那一條河之後,就能回家。可是不管怎麼樣,這一條河我就是過不去。」到了快八十歲,離家四十五年後,她終於能回家探親,過了那夢中永遠也過不去的河流,回到家鄉。

今年年初母親在睡夢中過世,整理遺物時,我才第一次看到她的文章,她多年前寫了兩、三年,厚厚的稿紙,滿滿王羲之體工整的文字,我讀到淚眼朦朧。她寫著:「自三十八年春來台,匆匆四十八載,根未深植,仍存客居意識,返鄉省親,卻成了『台胞』的他鄉客。不管身居何地,都是浮萍一片,未來子孫恐也是飄萍一群,要讓周遭能認同、合群、互愛,不是容易事。結婚多年,卻總有遠隔之感,像件附屬品,沒被關懷。同樣的情形在他人身上也會出現嗎?」

母親的一生,前三十年都在學習,中間三十年為了生活打拚,後面三十多年都在跟中風的後遺症搏鬥,從沒過過什麼輕鬆的日子,現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許這時才能真正休息,放下一切吧。

 
 
 
心情札記
 
【青春名人堂】佐渡守/說話課的豬母妖怪
佐渡守/聯合報
新的年度,我可能會展開一連串與說故事有關的工作。想著想著,突然想起小學曾在「說話課」裡編故事這檔事。而且我不僅是即席編故事,所編的故事還是連續劇。

我不知道小學同學對我編的故事還有沒有印象,甚至我好像也不太在意同學當時有沒有在聽我說故事。我在台上說得很高興,同學在台下可能也自顧玩得很開心。

其中有個故事,叫「豬母妖怪」。

首先,為什麼是豬母不是母豬,長大的我研判,可能是母語的關係。閩南語有很多詞語,對應國語都是倒裝,像是颱風/風颱、習慣/慣習、熱鬧/鬧熱等等,我想豬母在此也不例外。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胖胖的女生,她因為胖胖的,所以經常被嘲笑,不僅小孩笑,大人也笑,她當然很生氣,有一天她終於氣死了。

(故事到了這裡,其實「氣死」這件事似乎有技術性的困難,但小學的我可能只是經常聽大人講「氣死了氣死了!」而沒去想「氣」要怎樣做才會死,因此也沒有交代胖胖的女生是怎麼氣死的。)

胖胖女生氣死後,她的靈魂覺得「胖胖又怎樣呢?」憑什麼要被笑?所以她就想:「以前你們覺得胖胖很好笑,那麼這次我就反過來用胖胖嚇死你們!」

於是她想來想去,就變成了一隻豬母妖怪,開始在村子裡到處興風作浪。(我猜小學的我應該是參考了年獸的故事,但那時恐怕不自知。)

變成豬母妖怪的胖胖女生,因為大家都怕她,就愈來愈覺得自己真是厲害,更加大肆破壞,連傷害到人也無所謂。

村民覺得這樣下去怎麼得了,便半夜偷偷集合起來,商量出一個辦法。他們想,豬應該是怕火的,所以就趁豬母妖怪不注意,一點一點收集薪柴。終於有一天,他們逮到機會放火了!

被火燒到的豬母妖怪哀號著到處亂竄,村民的房子燒起來了,村子裡的穀倉也燒起來了。最後豬母妖怪被燒死了,村子也毀了,那一年的收成也沒了。

剛剛想起這個故事,我覺得小時候的我,應該還不了解「嘲笑胖」這件事,用現代話來說就叫「歧視」;此外,以豬類比也是歧視,放火燒更是犯了公共危險罪與虐待動物罪。

不過,從另個角度看,我覺得胖胖女生被嘲笑,她除了生氣,一點也不自卑,因為她其實有一次機會,將靈魂變成像志玲姊姊那樣的美女,可是她除了變得恐怖來報復村民之外,並沒有想改變自己胖胖的形象,所以我覺得她心態還算滿健康的。

可是小時候的我,應該也已經了解報復是不對的行為,尤其最後我讓豬母妖怪得意忘形、做得太過分了,我反省到這豈不跟欺負她的人一個樣?所以就用一把火將這些事都燒光光。

嗯,關於結局,我的結論是:小孩子無道德約束的想像力,好像比較恐怖?

【繽紛迴力球】涂明德/不悲劇的杯具
涂明德/聯合報
那日閱畢佐渡守大作〈悲劇了杯具〉後,驚訝還有人像我一樣為了地球環保盡力。

有時早餐來不及準備,要去菜市場買早餐前,便先準備好小提鍋跟鋼杯。每次拿小提鍋買包子,女店員的神情就變得很不悅。我實在不想多製造幾個塑膠袋垃圾,造成妳工作上的不便,真是抱歉!但是為了減少垃圾量,我還是會繼續帶餐具來消費。賣素麵線的阿公老闆和顏悅色多了,有時還會因為我自帶鋼杯而多給一些麵線。

另一家餐館的炒飯很好吃,每次都帶著小鍋子去點餐。美麗的老闆娘省下紙餐具,很開心地把美味炒飯交給我。每次想到為環境出了一份力,洗鍋子的心情就不知不覺好了起來。

如果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方便,耗用資源產生愈來愈多的垃圾,對環境是種慢性破壞。即使紙餐具可以回收再利用,被砍掉的樹卻是再也回不去。紙餐具跟塑膠袋不用最好,重複使用可以有效少用。自備容器購餐是有點不方便,換個角度想,可以減輕汙染,改善環境品質,習慣以後也就成自然了。

 
 
 
訊息公告
 
 
 
 
現代教育沒教的「無用知識」 能造就新視野
1939年10月,一位名叫亞伯拉罕.弗萊斯納的美國教育改革家,在哈潑雜誌發表一篇論述文章,絕妙的標題為「無用知識的用處」。他呼籲應著力於「培養好奇心」,而且是基於這件事本身的價值。

視網膜竟然裝反了!演化留給人類的奇怪結構
脊椎動物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似乎裝反了:負責傳遞神經訊號的軸突面向外部光源,負責感光的光受器卻面向眼底。這樣的結構,顯然絕非最佳配置。光子必須先穿越整顆感光細胞,才能抵達位於眼底的光受器。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