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香最香?
白相相最香──不花錢。
《傾城之戀》的流蘇姓白,跟白相相大有關係。白流蘇不想給范柳原「白相」了──上了床還是沒娶她──等於白嫖。此乃兩人的最大爭執點,女的想嫁以求身家有靠,男的想若無真愛何必白花錢。范柳原也有當白相人的本錢,長身俊俏。
「白相」是上海人特殊的用法,來自「看」。這「相」通「相親」「相面」的相。看一看,就叫相一相,如看戲叫「相戲文」。白相人的定義之一是白嫖的。良家婦女小心別給「白相」──白玩──了。才子佳人小說的相公在〈第一爐香〉轉為白相人,不但白相還白拿。《海上花》名句:「為□放俚到堂子裡來白相?」也是指玩玩。
▋亂世佳人裝流蘇
流蘇就對到《亂世佳人》的流蘇裝了。思佳麗的「流蘇裝」在電影服裝史上乃是繼《窈窕淑女》「英式大帽裝」之後的第一名服。貴族身家隨風而逝的思佳麗要黑人女僕幫忙,將家中絲絨窗簾裁成舞會華服撐場面。流蘇就是窗簾兩邊拉繩的裝飾,來自殖民時期的華麗風。流蘇的取名是否來自《亂世佳人》?來看一下時間表:
1938,尼龍問世。又譯為霓龍、耐龍。
1939,張愛玲抵香港,就讀港大。
1940,尼龍絲襪上市。《亂世佳人》於英國公映。
1941,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上海遭日軍攻陷。
1942,張愛玲離開香港,回到上海。
1943,一月,伊娃(瑪麗亞˙伊娃˙杜阿爾特)在晚會中結識裴龍(阿根廷總統胡安˙裴龍),兩人於1945年結婚。
1943,五月,〈第一爐香〉正式發表於《紫羅蘭》。
1943,〈第二爐香〉正式發表。
1943,以白流蘇為女主角的《傾城之戀》正式發表。
1944,以霓喜為女主角的〈連環套〉正式發表。
1945,二戰結束。淪陷的上海由蔣中正接管,直到1949。
「亂世亂穿衣」不只是改朝換代的匆忙應對,也指當時就有後現代拼貼。張愛玲以祖母棉被緞面改拆成奇裝炫人,正呼應思佳麗那套窗簾流蘇裝的拼貼意識。
以流蘇「裝」出一位亂世佳人,竟是張愛玲慣技:她還以喬其紗「裝」出喬琪喬。
喬琪喬姓喬,名喬治(George)。不譯成喬治喬,而名喬琪喬,「自成一套袖珍戲劇」──喬其紗由法語Georgette音譯而來,乃一種絲織品,以強捻縐為經、以縐為緯,輕薄有彈性,細分起來有真絲喬其紗、人造絲喬其紗、滌絲喬其紗、交織喬其紗。
「喬其」這種紗的英語發音重音在第二音節,而法語發音的重音在第一音節,聽來很像周吉婕──喬琪喬的妹妹。一字連起兩兄妹。
按理說同母異父,無需同姓,但Georgette亦男亦女──台灣播過日本卡通《喬琪姑娘》。周吉婕至少有七八種混血,乃香港小一輩數一數二的交際花,她在園會中跟薇龍姊妹般交心,身段極其柔軟。
「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裡」,喬也就是裝了。
▋不識喬峰真面目
盧兆麟與葛薇龍,名字上是一對。「微」是圭角未露,「兆」預示有前途,麟龍對仗,雖然女子名龍不尋常。後來我們知道這一對金童玉女貌合神離,葛薇龍真正對上的是喬琪喬。
喬峰是金庸群俠中身材最高大的──喬本意為高。但喬峰堪比喬琪喬,在於他發現自己竟非漢人之後,其「漢裝」便成了血統之「喬裝」:阿朱易容為他人,但喬峰內在即他者。阿朱的易容術不過是副旋律,烘托由喬變蕭的易姓學。似漢非漢,暗合港人之如花非花:《胭脂扣》如花也許只是如華。
此番對應,涉及皮相學另一層──如果喬琪喬不過是一種布料,那薇龍是否也一樣,拆開衣裝不見人?不只沒靈魂,此中無人,呼之欲出的是衣料。如果聚散兩衣衣,虛有其表到內裡空空裝對裝,豈不成了後現代的擬像,簡直科幻(science fictional)?
如果「薇龍」是小說藝術的造相(creating realities),那又造了什麼相?
▋風起雲湧登霓龍
可能境相之一:當「霓」拼貼「龍」,霓龍赫然現身。
霓龍一問世,便席捲全球,風起雲湧。
到了1944,張愛玲不會沒聽過霓龍。這是不是她取名霓喜的契機?尤其1943登出了薇龍。
霓虹原名neon,發明於1919。二○年代香港鬧區便充斥霓虹,上海則在三○年代興起十幾家霓虹燈工廠,「十里洋場一片通明」。ne與紐約縮寫NY相似──時髦事物都喜歡「新」(New)。後面加on是命名上的慣例,便於發音,尤其是纖維類,其實沒有意思,譬如cotton(棉花),nylon(尼龍),button(鈕釦)。neon依此邏輯,也以on結尾,音譯為霓虹。
Nylon(霓龍)一字之妙,便在於其串連紐約、倫敦的時尚感。Ny是New York縮寫,而lon則是London字首。另一解法是L代表倫敦,加on做結。尼龍非紐約或倫敦發明,但這並不牴觸此說。
很多發明新到來不及造字,匆匆取名。推出此布料的杜邦公司也曾為賦新字想很久,「卻道天涼好個龍」:傳下來的還是nylon,伴隨著紐約/倫敦的聯想。為了簡便,漸漸就稱為尼龍。日本、台語也習慣叫耐龍。
瞭解尼龍,才能回頭看棉花──《亂世佳人》中的最大產業。棉花占當時美國貿易出口總量近三分之二,乃南方最賺錢的商機。南北戰爭打了敗仗,黑奴──生產棉花的最大勞動力──被一舉解放。再加上尼龍臨門一腳,老南方就隨風消逝了。消逝到女主角費雯麗又接拍《慾望街車》,演一個把南方老錢祖產全敗光的老小姐投靠妹妹。是戰前戰後,華麗頹靡都盡。
〈色,戒〉名句:「一種失敗的預感,像絲襪上一道裂痕,陰涼的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
中日交戰的背景放在四○年代的上海(1941蘆溝橋事變),女主角王佳芝穿的只能是尼龍絲襪。1940上市的尼龍絲襪價格低,薄薄一層卻耐拉耐扯,諸般布料中彈性第一,大受歡迎。德國研製發明,更顯新奇。
▋Fashion為何翻風行
台式英語「我很fashion」不合文法。能力(ability)從able來,因此很時尚的意思是能風「行」、能讓時尚動起來(fashion-able)。瑪丹娜〈Vogue〉不著一字,卻成時尚正典,一連三次押韻能動(able):我感到自己如此beautiful, , magical, flexible──美麗、魔幻、有彈性。「有彈性」既指健身肌膚、待人接物的態度,也指像布料般有彈性。
韓劇《愛的迫降》一上映,時尚雜誌便津津樂道尼龍傳奇,說南韓富家女以降落傘迫降荒林,為一北韓男軍官所救,其編劇靈感必來自女設計師謬西亞(Miuccia Prada)的真人實事。
謬西亞年輕時跟男友駕小飛機出遊,中途失事,男友堅持要她用唯一的降落傘。他沒摔死,受重傷。她安全落地,但從此一再研發尼龍,求其輕薄又堅韌。如今Prada有個高科技「尼龍農場」,預計推出能讓海水分解的環保尼龍。
1985年的尼龍包熱賣,也跟Miuccia曾是義大利共產黨員有關:她用便宜的尼龍打破貧富差距。當時各大名牌都嘲笑這能賺多少錢?也怕真賺錢了,行情必亂。Prada從1913就是皮具世家,不過規模小。誰知尼龍包一舉成功,翻天覆地,Prada一躍而為世界級。Prada包易仿,又形成龐雜的仿名牌工業。
▋The Rose Code:玫瑰密碼
「風停了下來,像三條灰色的龍,蟠在牆頭,月光中閃著銀鱗。」
如此龍蟠虎踞,何遜鷹視狼顧?
一線天漏,再補一條裴龍:裴龍夫人乃阿根廷國母,百姓將其肖像與基督像並列。她死於33歲,跟基督一樣。
薇龍姓葛,兩個草字頭自是糾葛纏繞,花月難了。但薇沒讓我想到薔薇處處開,而想到阿根廷玫瑰裴龍夫人(艾薇塔Evita)。
玫瑰常與薔薇混同──有差異,但能互通。英國二大世家的「玫瑰戰爭」(1455-1485)正是紅玫瑰與白玫瑰之戰:此家徽是紅玫瑰,彼家徽是白玫瑰,雙方為爭奪王位而戰。打了三十年,前者的國王與後者的公主聯婚,才將戰火平息。此後便改以一種紅白相間的「都鐸玫瑰」做徽章,以免再起紛爭。此後玫瑰便定為英國國花。
但薇龍何以能對照「阿根廷玫瑰」?兩人如何相互解碼?
裴龍夫人出身微寒,少時就離鄉背井,但她生得美,以交際花之姿賺取生活費,傳說各種階級皆能一親芳澤,又說她靠床上位,藉一個個男人打入社會高層。
在1943,她已是價碼最高的廣播女明星。1945上映的阿根廷歌舞片《馬戲團遊行》(The Circus Cavalcade),由她主演一個來自鄉村的少女對抗一個半老徐娘。1945她嫁給裴龍上校,過程不無艱辛。裴龍主張平等民主,卻遭當權者迫害入獄。於是她巡迴演講,宣示濟貧救苦,終於救夫出獄。翌年裴龍當選總統,艾薇塔成為第一夫人。自此她光環暴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唱的不是總統,是總統夫人。
裴龍夫人有聖母之尊,因她直接發錢給窮人,不經其他單位轉手,效果迅速,最能打動拉美群眾,而服裝華美有架式,非常上鏡,彷彿能直接拉高國格。
薇龍與裴龍夫人的共通點:世人眼中的「亦貞亦淫」。艾薇塔對人民忠貞;薇龍對愛忠貞。
歌舞劇《艾薇塔》籌拍電影版時,瑪丹娜寫信給導演爭取到這角色。她在該國拍片遭抗議羞辱,然而自以本片成為金球獎影后之後,聲勢長驅直入中南美,全球市場之大無人能及。
西班牙語中〔v〕〔b〕〔p〕往往發音混同。阿根廷足球明星貝隆,西班牙文作Veron。《艾薇塔》片中作Peron,也念作貝隆。英語發成〔v〕〔p〕的,西班牙語常發成〔b〕。三者看似不同,發音卻可以一樣。張愛玲〈談跳舞〉寫到陰蒂拉.戴薇(Indra Devi)把vi翻成「薇」。
從薇龍、裴龍到貝隆是一條語言思路,不但子音可以混同,母音完全一樣:都叫龍(l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