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與人類學者中村無蝶結褵,從此展開屢居屢遷、浪跡四方的生活。十二年來搬遷過九次,住過十三間不同的房舍,踏察訪問過三百個出售中的物件......
無蝶對「房事」樂此不疲,有好長的時間我們把蓋房子、看房子及買房子當作休閒。無論到哪裡看房子,他都跟仲介公司指定要木造和式透天厝,只要一聽到是鋼筋水泥的房子,就算對方說便宜賣他,無蝶也會婉拒。在他的住宅觀裡,和式的傳統建築工法不但通風、保固又可防震,最重要的是木造建築歷久彌新的質感,足以傳承「家」的形式。
談到保固,地方上的豪農、釀酒商家的「藏」(くら),即是兼具儲藏、防盜、防火及防震的永固造型。所謂的「藏」,分成土藏、石藏、井籠倉等等建築形式;其中又以土藏及石藏最為壯觀,保固能力甚至能讓屋主逃過戰火,在災後成為家族再興的出發點,因此現在「土藏再生」已成為建築業的新傳奇。
最近幾年,退休前的中年夫婦多夢想著找一塊兼具交通及就醫方便的郊居地,請專人把鄉下老家的「藏」拆解後,搬運到選定的新天地翻新重組。這種重溫兒時家園的計畫,都是因為「藏」本身的保固性長,才讓土藏再生成為可能。日本有句告誡子女不要奢華浪費的話:「隔鄰要蓋藏囉!」即表現了「藏」為一家的「財庫」。
跟著母屋一起蓋的石藏
約莫兩年前,群馬縣川場村有個附土藏的物件,占地三百坪,位於村落最深處,兩條河川匯流點的三角地帶。由於河川沖刷帶來肥沃土壤,即便主人突然過世讓物件空著幾年,庭院內的花草樹木依然綠意盎然。但,更令我們嘖嘖稱奇的,是這個物件的土藏在母屋裡面,真的是個刻意與母屋緊密結合的金庫。
我與無蝶進入陰涼的藏內瞧了一下,發現其屋頂分成三、四個置物棚架,上面留有未搬走的古佛像、陶瓷器,木板床上則散落一些書畫掛軸類的美術品,並有著與美術館無異的溫濕度調節。無蝶細瞧了一下建材,對房仲公司表示:「這不是土藏啊,是更高級的石藏,應該是跟著母屋同時蓋的吧?」
房仲業者解釋,原屋主是地方知名的超市老闆,因為愛好美術骨董收藏而建造這個房子,構思之初就決定「屋內藏」的設計。他更謹慎地強調,放在地上的金屏風有多珍貴、玄關的陶器為名家之作等等;彷彿為了加強我們的購買慾,最後補充一句:「社長過世後,社長夫人及兒子太忙了沒時間來,若您們中意,說不定連那些珍寶都一起附上呢。」
令人吃驚的不只如此,我再看看西邊的衣櫃間,竟滿滿掛著各式套裝、小禮服,甚至還有和服專用櫃,光看到的部分就最少超過兩百套--這屋子的「女主人」顯然不是舞女就是酒女吧?而且,她顯然是倉皇之下被逼著離開。我心有領悟,這是個「金屋藏嬌」的屋子啊,難怪社長夫人寧願放著沒被小老婆帶走的寶貝,也不想再踏入此處收拾這些令人傷心的「藏」。
充滿「風流」的物件
我們至今看過不少附有「藏」的老房子,也聽過不少有關「古藏偷情」的傳說。
幾年前,仙台富農出身的矢島,曾跟無蝶談起他家老父壯年時期與一名酒女談感情,不惜把西北邊的石藏改建成藏嬌用的金屋。據說,那個細姨專用的石藏有個小半樓,一樓的地方有個取暖兼暖酒用的「圍爐□」,偶爾會傳來老父聽女人唱民謠的歡笑聲。矢島說:「我們家的石藏被那女人暫用後,從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
再回頭看這個川場村的物件,無論庭院的造景還是主屋建築設計,都是很精緻的「宮大工」(寺廟木工職人)作品。室內的動線活潑,兼有時尚及古典的生活美學,築齡不到二十年的工法,顯示了職人的藝術造詣。
這個充滿「風流」的物件,坦白說令我十分著迷,曾極力遊說無蝶把這個物件「藏」起來。無蝶也頗喜歡這個美宅,為了這個物件我們連續去看了兩次,一次開車帶著愛犬傻酷拉,一次夫婦兩人坐新幹線去。但最後因為地方區公所公務員勸我們,那塊地位於兩條河川交匯處,屬於土石流災害防治區,今後若有大雨或洪水,首當其衝。
「其實,那個物件做住家太浪費了,地方政府把它收回當作美術館營運最好了。」公務員這麼一說,我們終是放棄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