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和蔡總統商榷「台灣價值」的商標權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常春藤生活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初級∼中級,內容涵蓋包羅萬象且活潑有趣,幫助你輕鬆快樂地學習英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1/25 第41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文化部避重就輕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和蔡總統商榷「台灣價值」的商標權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不重視服務業 如何拚經濟?
民意論壇 陸梵若建交 拉美恐爆連鎖效應
聯合筆記/陳師孟也可能被彈劾?
台灣價值…實力才是硬道理
綠營高層意志 凌駕兩岸和平?
七休一鬆綁 「蝴蝶效應」製造青貧
長輩不要嘆氣 新生代正摸索未來
蔡總統的不捨…只會訴說夢想
買不到回家車票 花東人的宿命?
調薪後…麥當勞漲價 有沒有道理?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文化部避重就輕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華視總經理遭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解職,華視被外界視為民視附庸之「台獨台」;此事舉國吵得沸沸揚揚,唯獨主管機關文化部後知後覺。文化部日昨煞有介事地和公視、華視召開會議,宣稱達成「四大共識」,卻未針對外界關切的問題解決,簡直在「莊孝維」。

外界爭議的是陳郁秀的獨斷獨行,文化部卻對她開除華視總經理郭建宏之舉表示「尊重」,並予追認。外界關注的是華視和公視的「公共性」遭到破壞,節目內容遭到「獨化」;文化部卻大打太極拳,稱會請兩電視台釐清董事長及總經理職權,然後「知會」文化部,一副事不關己之狀。

且看,文化部稍早對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多麼興致勃勃,一副唯《促轉條例》是從的姿態,迫不及待要立刻動手。如今,面對公共化無線電視台被綠化、獨化,及個人利益化,文化部卻只是不疾不徐地做一些官樣文章。難不成,華視變成台獨三台,正暗合文化部的心意?

華視變成台獨台,一般民眾都覺得不可思議,圈內還傳出蔡英文管不了「國母」陳郁秀,導致如此亂象。上周,余天還在民進黨中常會「告御狀」,蔡英文順手把問題推給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徐國勇則稱賴揆「閱報得知」,一關推給一關。如此一路下來,文化部的處理當然不痛不癢,不著邊際。

看來,蔡政府寧可放著公廣集團梁歪柱斜,也不敢出手整頓。而鄭麗君的正義感不如余天,也一目了然。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和蔡總統商榷「台灣價值」的商標權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民進黨是否和柯文哲繼續合作,黨內意見分歧,也引發了「台灣價值」的爭辯。蔡總統說,柯文哲必須就「台灣價值」再作一次確認,讓民進黨支持者覺得他是可以一起作戰的人;柯文哲則稱,「打高空」沒有用,他也很想知道蔡英文的台灣價值是什麼。蔡英文丟出一道選擇題,柯文哲還她一個問答題;而真正的答案,其實都不在他們手上。

蔡英文在這裡定義的「台灣價值」,其實是狹隘的。她的言下之意,是認為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主張,不符合民進黨支持者的口味;因此要柯文哲再確認「台灣價值」站回「反中」立場,民進黨才能繼續和他合作。柯文哲則說,台灣的自由、民主、多元、開放就是現階段的台灣價值,法治、人權和環保等仍有待改善。對照之下,蔡英文把台灣價值窄化成「反中」的本土主義,柯文哲則定義為自由民主多元開放等普世價值,後者的視野顯然還更勝一籌。

進一步看,「台灣價值」應該如何定義,又應該包含什麼內容,恐怕不是一個民意支持度僅剩三成不到的總統說了算。蔡英文果然如此,則她會提出如此狹隘的「台灣價值」要求柯文哲認同,一則是因為傲慢,以為總統有權定義一切;二則是出於淺薄,以為簡單的本土口號就是價值;三則是執拗,以為可以利用柯文哲為槓桿,把自己褊狹的反中路線走到底。這樣做,其實只是在弱化「台灣價值」的意涵。

觀察一年多來的民意變化,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不斷受到質疑,也使她逐漸失去民心;相形之下,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路線則顯得更有彈性而明智。再看《天下》雜誌最新的國情調查,由於國家前景欠佳,年輕人出走,民眾的「台灣人」認同創下五年來的新低。就這點而言,蔡英文還要強推其內容空洞的「台灣價值」,恐怕已沒有市場。

我們認為,談台灣價值,不僅要讓台灣的生存、發展有永續擴充的意義,也要建立在一個符合普世價值的架構上。而蔡英文以「反中」為主軸的台灣價值,不僅是狹隘的本土主義,更對台灣未來的生存與發展不利與不智,這也是對台灣七十年來發展價值的限縮和窄化。由此看,它充其量只能稱是蔡英文的一種政治戰略,卻缺乏終極價值可言。

蔡英文在民調如此低迷的時刻,竟提出「台灣價值」論調,原因無他,因為民進黨已壟斷「台灣」的商標權太久了,彷彿別人都沒有置喙的權利。從當年陳水扁被支持者封為「台灣之子」,到最近陳致中自命為「台灣之孫」,兩代人對於執政的貪婪腐敗毫無反省;而民進黨的支持者卻不以為忤,繼續向貪腐之神朝拜,不以為「台灣」這個招牌受到玷汙。蔡英文說,柯文哲的言行,讓民進黨的支持者感到「不舒服」;說穿了,這些支持者和挺扁者正是同一批人,他們「反中」,他們也「挺貪」。請問蔡總統,這樣「獨貪同籠」的台灣價值,又是什麼樣的價值?「台灣至上」的政治意識形態,如果完全拋棄道德及是非,甚至罔顧生存與發展的現實,這樣的台灣價值值得信賴嗎?

翻閱民進黨過去的論述,經常高談「本土優先」,卻很少稱之為「台灣價值」。二○一五年蔡英文在競選總統時訪問紐約僑社,首度稱「多元才是台灣價值」;二○一六年就職時,她遍數的台灣價值是多元、平等、開放、透明、人權。對比之下,她口中的台灣價值如果只剩「反中」這麼單薄的基礎,那麼蔡英文的追求已經嚴重退化了。究其原因,難道是蔡總統因為執政的連續挫折,而降低了自己的理想和視野,也甘願縮小自己的心志嗎?

蔡英文的民調已不足以支撐其瞻矚,所以她的「台灣價值」也隨之矮化。受夠了民進黨壟斷台灣論述的民眾,也該把這個商標權收回來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不重視服務業 如何拚經濟?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行政院為發展人工智慧(AI),將在今後四年投入至少360億元,加上法規開放,要讓自動駕駛上路,並加速5+2產業創新,讓人工智慧和產業需求接軌。其中包括四年內培育2.1萬相關人才、找出利基發展項目、吸引國際企業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在5+2產業中選出20個產業發展100個以上的應用解決方案。

我們肯定政府重視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以及劍及履及的預算支援魄力;只是,政府從上到下、長年表達要拚經濟,卻只在工業或製造業相關領域看到魄力和行動;至於已占國內生產六成以上的服務業,除了口惠之外,迄今難見有效行動,令人擔憂。

影響國人薪資最重要的服務業,特別是商業服務業,長期低薪狀況難以改善,政府其實必須承擔相當大的責任。

攤開中央政府總預算,令人吃驚地發現,拚經濟喊得最響亮的這兩年,經濟部主管的預算竟然在總預算微增下,連續兩年下降:從105年的590億元降到了107年的548億元,占總預算比重也從3.0%降到2.8%。更有甚者,總預算中只拿3%左右在「拚經濟」,而「拚農業」的預算卻高達6.6%,顯然「全民經濟」沒有「老農選票」來得重要。若將國防預算16.5%加退輔會預算5.8%,當成「拚安全」的成本,那麼「拚安全」22.3%的預算,才是台灣最大的投入。以3%預算來「拚經濟」,只能是口號吧?

其次,在如此有限的預算中,政府「重工輕商」的心態一直存在。服務業目前占有六成就業人口,工業則有三成五,低薪勞工集中在商業服務業(即批發、零售、餐飲、住宿、物流等),理論上政府應多撥資源來發展這些產業,特別是提升這些產業雇員的生產力,才有助於雇主提高薪資。但是,政府卻長年將資源投入製造業,商業服務業獲得的挹注完全不成比例。

以新年度(2018)的預算而言,在經濟部的預算中,由技術處負責的科技專案預算高達160億元,超過半數(83億元)流向工研院,其他的若和技術無直接相關性也拿不到,所以效益還是流到製造和設計,而主要任務是對工業進行輔導的工業局預算也高達85億元。中小企業處雖有46億元預算,但26億元用來支持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其餘多半也是支持中小企業的科技運用。真正和商業服務業發展關係密切的商業司,預算只約10億元,而且泰半用於政府商業行政的電子化。

商業服務業的家數近80萬、占台灣企業總家數近六成,就業人口達300萬,是國人和入境旅客最常面對的服務人員;其生產力高低不只攸關自身薪資,也關係到國家聲譽和入境旅客多寡和消費。商業界希望成立「商業發展研究院」,讓它成為協助商業發展的「工研院」,只是成立迄今十年,政府完全沒有如此對它期許。以去年為例,經濟部對商研院一年的投入只有2.5億元,還不如對國防部所屬中科院的支援5.7億元,更別說對已經成立37年、羽翼早已豐滿的工研院近90億元的投入。工研院有6,000位員工,商研院僅有200位,待遇缺乏誘因、流動率偏高,難以累積研究經驗;商研院會計部門還以公務員方式對其考核,毫無智庫的彈性和自主。商研院成立雖已十年,距離設立初衷-有效提升台灣商業發展,還遙遙無期。

交通部對觀光旅館的品質,已經不懼艱難、使用星級評等而有效提升;但面對眾多餐飲業、零售業、個人服務業,經濟部卻只用寥寥可數、資源稀少的輔導方案交差,難怪商業服務業的服務水準和行銷管理能力普遍低落,跟不上跨國企業的入境競爭。如果行政院不能正視問題,調整資源配置、額外投入至少每年10億元到商業服務業的話,蔡總統3萬元基本薪資的「夢想」,恐怕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難以成為事實。

   
民意論壇
陸梵若建交 拉美恐爆連鎖效應
孔令信/教(台北市)/聯合報

台梵關係亮紅燈,而且最快三月時會有一個讓蔡政府傷腦筋的效應爆發。主要的訊息是兩名大陸地下教會主教被迫退位,教廷在這一塊讓步,意味著主教任命權不但可以商量,同時還會尊重中國方面的意見,這比「越南模式」尺度還要寬鬆!如此中梵關係往前推一步的可能性,已經是勢在必行了!接著只剩下時間與時機。中梵會在何時宣布?很可能在三月時的祕密會議中會有所決定了!

兩位地下教會的主教被迫退位,絕不可等閒視之。其中廣東汕頭教區主教莊建堅(八十八歲)二○○六年本篤十六世時獲教廷批准祕密祝聖,由於他不願承認中共政黨高於信仰,一直被中方杯葛。另一位福建閩東教區主教郭希錦(七十歲),是二○○八年時獲得本篤十六世與老主教黃守誠的祝聖成為助理主教,二○一六年成為閩東教區主教,他同樣因拒絕參加愛國教會而不被北京承認。去年復活節前郭主教還遭到中共官方監禁一個月,不讓他主持復活節的所有儀式,監禁期間還被要求簽署文件,聲明自願讓位給官方選出的愛國會主教詹思祿。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二○○七年發表了《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以及平信徒信函》,回應長久以來一直有中國大陸的主教、神父和教友切望教宗親自給他們的信仰生活一個明確的指示,好使他們能夠明確地、不含糊地、放心地善度天主教的信仰生活;可惜在這兩位地下教會主教被迫退位的情況下,宗座的這種關懷已全不見了!去年十月莊主教兩度被教廷下令退位,而去年十二月的祕密會談後,教廷談判代表已經往福建會見了愛國教會的詹思祿主教,顯然就是要勸退郭主教,為轉而承認遭到教廷「絕罰」的詹主教做準備。

從這樣的結果可以看到,首先,地下教會的主教逐一被地上教會或愛國會的主教取代,主教任命權爭議已不再是中梵建交障礙。

其次,取消地下教會主教等於是「逼迫」地下教友回歸地上教會與官方神職人員、平信徒一起合一共祭,這對長期以來效忠羅馬的地下教友來說,就是一種「曝光」與「懲罰」,讓他們覺得是遭到教廷的背棄,極可能有人會因此退出對天主教的信仰。

再者,對台灣的天主教會來說,今年將面臨最大震撼與變化時期,儘管中梵建交的可能性愈來愈高,對於呼籲教宗方濟各與羅馬教廷審慎重視台灣地區教會的工作絕對不能停下來,讓更多羅馬的友人真正了解大陸在信仰上的不自由,相對於台灣的信仰自由才是更值關注啊!

最後,要提醒蔡政府,一旦中梵建交,拉美邦交國的連鎖反應會跟隨而來,只知被動「任人宰割」,不如全面檢討內政外交與國安政策,重新出發。一味地將責任推給北京是挽不回頹勢的,學學兩蔣當年退守台灣時那種「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精神來治理國家,才有可能爭取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與機會。

   
聯合筆記/陳師孟也可能被彈劾?
林河名/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補提名十一位新任監委已陸續報到。監委補實,外界等著看「御史大夫」如何善用監察權,澄清吏治。但監察院已非民意機關,監委必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否則,也可能成為被彈劾的對象。

新任監委各有關心議題,其中,陳師孟揚言「要專打辦綠不辦藍的法官」,引發法界議論,最受矚目。

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談到司法改革,贏得現場最多掌聲,可見人民期盼之深。總統府雖已開過「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卻還有賴立法及實質監督,落實改革。陳師孟若能對司法沉痾痛下針砭,其實不無發揮的餘地。

但陳師孟發言太針對性,幾乎成了「司法公敵」。許多判決固然失之偏頗,但司法自有一套救濟程序,況且,法官被要求「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除非是判決違誤,否則,涉及法官獨立審判的心證部分,外界不得干涉,自然也非監委可以介入調查的客體。

陳師孟揚言專打「辦綠不辦藍」的法官,法務部長邱太三認為這是「政治語言」,不必浪費生命回應。但陳師孟的說法,明顯把法官分藍綠,難道要法官選邊站?過去監察院是中央民意機關,修憲之後,已失去民意機關的角色,憲法原規定監委的言論免責權也已停止適用,難怪連獨派的考試院前院長姚嘉文都要奉勸陳師孟發言「應適可而止」。

陳師孟曾任前總統陳水扁的部屬,為扁抱不平,雖屬人情之常,但監察法規定「彈劾案之審查委員,與該案有關係者,應行迴避」,正因為陳師孟過去是扁的直接下屬,如果要重查扁案,甚至彈劾承審扁案的法官,即有迴避問題。

此外,憲法增修條文也規定,「監察院對於中央、地方公務人員及司法院、考試院人員之彈劾案,須經監察委員二人以上之提議,九人以上之審查及決定,始得提出」,能不能成案、該不該彈劾,也不是陳師孟一人說了算。

陳師孟砲火四射,外界似乎莫奈他何。大家忽略的是,監委已無言論免責權,也無行為免責權。因為,監委雖職司彈劾權,但憲法增修條文也規定「監察院對於監察院人員失職或違法之彈劾」,亦即,監委也可以被彈劾,過去就有第二屆監委蔡慶祝因為貪汙被彈劾的前例。

監委手握尚方寶劍,可以斬汙吏、肅貪官,但切記必須「依法」行使職權;如果逾越職權界線,寶劍可以砍人,也可能傷到自己。

   
台灣價值…實力才是硬道理
張鐸/樹德科大副教授(高雄市)/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柯文哲必須要對「台灣價值」再一次確認,讓民進黨支持者覺得柯是能一起作戰的人。

究竟台灣價值的定義為何?媒體整理了蔡總統歷年來以台灣為主體,對國人喊出的價值導向口號,包括:「Taiwan Next」、「點亮台灣」、「翻轉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等。但都只是在喚起國人日益淡化的台灣價值觀,跟整個國際社會對台灣的價值認知,一點幫助都沒有。

外媒報導,駐紮在敘利亞境內的庫德族部隊,曾經幫美軍圍剿並摧毀IS,配合美軍收復許多伊拉克領土,庫德族的價值獲國際認同。但庫德族對土耳其來講是反土耳其政府的叛軍,因此流亡到敘利亞境內去求發展。這兩天土耳其陸空聯軍殺進敘利亞境內對庫德族反叛軍發動連番攻擊,美國卻袖手旁觀,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未做任何的評論與制止。讓庫德族人感嘆,他們有如衛生紙,被美軍用過即丟。時過境遷之後,請問庫德族的價值在哪裡?

二次大戰結束後,共產主義在歐亞地區的勢力急速擴張,美國經由麥克阿瑟將軍在國會演講提醒,認知共產主義的挑戰是全球性而且是串連在一起的,不論是在亞洲或西歐,都必須等同對待,麥帥深感美軍在歐亞兩地的兵力並不足以保護其陣線。在中國,共產主義已占領中國大陸,並開始向外擴張國力,中國共產黨介入韓戰挑起了新的戰爭及全新的世界局勢。

麥帥演講,在當時蓋洛普民調顯示,五十四%美國人贊成協助在台國民黨軍隊反攻大陸;僅有卅四%民眾反對。美軍因此協防台灣,並盛讚台灣為「不沉的航空母艦」。在韓、日、台、菲律賓所形成的這一條島鏈,派兵協防是當時美軍的戰略思考,以呼應麥帥強化歐亞陣線防堵共產主義向太平洋擴張,台灣的價值如股市行情飆到了最高點。

然時過境遷,柏林圍牆倒了,蘇聯也瓦解了,冷戰也結束。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際,尼克森被資本家們推去與中國建交,世界各國也排隊跟進。一中原則讓「不沉的航空母艦」不再需要了,菲律賓蘇比克灣美軍基地也放棄了,防堵共產主義擴張的這條島鏈也不見了。

近日庫德族的感嘆,我們可以理解。在冷漠的國際生態中,價值是由他人認定,實力才是自己可努力求得。或許蔡總統該問柯P:「如何繼續增強台灣的實力?」

   
綠營高層意志 凌駕兩岸和平?
林義鈜/醫(台中市)/聯合報

對於之前中國大陸竟自開通M五○三航路,加上解放軍機艦連續繞台演訓等不斷施壓問題,蔡英文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處理兩岸關係「不要小看總統的意志」。向對岸「叫陣」意味,溢於言表。

的確,蔡政府上台後,對兩岸議題的處理,固執地以個人意志為政策核心,而不顧台灣民眾要求兩岸和平、互助雙贏的殷切期盼。尤其是在內政失利,對外經貿發展無力時,蔡總統操作兩岸敵對的意志力,更是油然而生。

執行蔡總統意志力的結果是,兩岸關係敵意上升,國人對國家前景的不樂觀,中國大陸更是不待與我方溝通,自行開啟M五○三等航路。當大陸不理會蔡總統的意志時,蔡政府只好拒絕陸航春節加班的申請,以犧牲台商回鄉的權益「叫陣」,正是其個人意志得不到大陸理會的焦慮反映。

兩岸敵對化的結果,就是大陸越來越不在意台灣的看法。如此,台灣民眾的安全與經濟發展有更為穩定?人民的利益是否有更受保障?對此,蔡總統依然故我,天真地認為正在忠誠地在執行其自我感覺良好的許多理念。如果確如蔡總統所言,為何《天下》國情調查揭示,因為年輕人看不見台灣前景,外逃大陸尋找新機會的意願增強,其背後凸顯的警訊是蔡政府的治理績效不佳。

民進黨執政高層在處理兩岸關係上,犯了製造對立的錯誤,不僅讓台灣的發展前景無法樂觀面對,更讓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礙。尤其更應注意的警訊,是在處理兩岸事務上,大陸根本不在意蔡總統的意志,現在早以中國大陸的意志為意志,而不是蔡政府說的算。這對台灣人民而言,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因為台灣人民祈求兩岸正向和平發展的意志,已然被蔡總統的意志犧牲掉了。

   
七休一鬆綁 「蝴蝶效應」製造青貧
戴國榮/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台/聯合報

蔡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針對勞動基準法再修法表示:「修法過程中有很多人不滿,但是現在來看,階段性的平衡應該是有做到;這個平衡要維持,就是後續的主管機關是不是可以強力、有效的執法。」又說:「七休一入法,只有在特別情況下,由主管機關把關才會開放例外」。

第二天,筆者出席衛福部食藥署的「勞動基準法第卅六條例外規定提案會議」,赫然發現,勞團最擔心的七休一鬆綁「例外變原則」、主管機關把關機制「形同虛設」兩大問題,就這麼一幕幕在眼前真實上演。

主管機關就像萬應公一樣,不但對轄下食品、藥品、化妝品及醫療用品等各產業同業公會(資方)提出適用「時間特殊、地點特殊、性質特殊、狀況特殊」四大例外型態照單全收,甚至還「溫馨提醒」資方尚有遺漏之處須再加碼。

主管機關配合資方演出「把關」,不僅違背蔡總統強調主管機關該有的「維持勞資平衡」以及「特別情況開放例外」,更證實了當初勞團以企業一定會濫用彈性的理由堅決反對修法鬆綁七休一,並非無的放矢。

加上主管機關在執法過程的不作為或怠忽職責,勢必產生「破窗效應」:當一家企業提出七休一鬆綁,同產(行)業就會跟進;當一個產(行)業可連續上班十二天時,其他產(行)業就會跟進,使得勞基法規定勞動條件最低標準的勞動安全保障出現大漏洞,造成各產業勞動條件下降,導致台灣整體勞動環境更加惡化,過勞、越忙越窮。

目前看來,主管機關把關機制顯然出現漏洞,包括各部會統一的標準作業流程為何?影響產業、範圍、人數的可行性評估報告?行(產)業別勞資協商對話機制?

呼籲相關主管機關應嚴格把關,避免七休一鬆綁可能造成的「蝴蝶效應」,影響勞工的作息與家庭生活,繼而影響社會集體消費行為,最終影響國家整體競爭力。

政府告訴我們,修法是中立且適用勞資雙方的,希望結果不是「增加少數人的財富,卻讓多數人更加貧窮」;希望年輕人不會只能被迫選擇從事長工時、低工資或非正職工作而「越忙越窮」;希望年輕人不會遭遇「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成功」的困境;希望年輕人一輩子能養得活自己、買得起房子、結婚生子,不會陷入「貧困世代」,成為「下流老人準備軍」,而時間終究將證明這一切!

   
長輩不要嘆氣 新生代正摸索未來
王俊翔/大學生(台北市)/聯合報

不少長輩常常懷念三、四十年前台灣的「黃金時代」,對他們而言,那時經濟成長快速、人民對國家富有向心力,社會也充滿著希望與信心。相反地,今日經濟疲軟、意見紛雜、社會只剩小確幸,長輩們對此只有無盡喟嘆。

我們從小就在這些感慨中長大,似乎注定無法重現那美好的日子,或是更糟,我們無競爭力的「草莓族」會拖垮台灣。我們早已習慣這些論述,懂得一笑置之,甚至自我嘲諷。

不過,年輕人其實自有一套看法。對我們而言,正因為從未經歷那個「黃金時代」,當前經濟與社會的轉折反而讓我們更大膽地想像未來的各種可能,激烈的政治競爭看似減低效率,卻讓我們思辨公共利益究竟何在、民主如何健全深化?觀念的多元或許使人「惡紫之奪朱」,不過就像無境文化的吳坤墉所說,我們必須學會欣賞「萬紫千紅」。

文史咖啡館、知識型桌遊、公民議題講演、敢言的新媒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代表新世代願意投身社會,摸索未來的道路。事業雖小,卻精緻有新意。正因為成長於「亂世」,我們反而不悲嘆、不失望,更正面地發掘自身的特質與優勢,並試圖在其中建立新的秩序。台灣年輕人轉往國際發光發熱,甫獲得爐石戰記全球冠軍的陳威霖便是一例。

當今台灣各個領域都找不到方向,所有人都擔心。我認為再起的關鍵,就在於整體社會能否忘記過去的光榮,正視茫然的現在,適應未來的潮流。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人生遭遇低潮,應該停止抱怨,重新開機。我相信社會遭也是如此。長輩們:請停止抱怨,讓我們一起溝通、一起努力!

   
蔡總統的不捨…只會訴說夢想
李長榮/牧師(屏東市)/聯合報

當我看到「醫護人員輪班間隔擬縮水」新聞時,竟與腦海中蔡總統對基層不捨的眼淚形成衝突性對比,不禁懷疑總統之權是否早被架空,否則蔡總統為何只能在媒體前訴說無奈與夢想呢?

或許是因為選舉又要到了,在綜合考量下,不得不將自己對選民的承諾與託付犧牲割捨,讓曾經有過的理想在現實中妥協,只為了得到所謂的「連任」。

智利導演佐杜洛夫斯基曾說:「籠裡出生的鳥,認為飛翔是一種病。」這句話暗諷「當人淪為只求無憂無慮過日子時,就會甘願出賣理想而成為奴隸。」

過去說要與基層站在一起的民進黨和蔡總統,我不知道你們是否在享受執政的快感後,已把理想當成是一種病?但是我想說的是:「是鳥就該飛翔!」一個政黨若害怕追求理想,不敢為弱勢與基層去發聲和改革時,這個淪為選票奴隸的政黨就只能是籠中的鳥,永遠只能唱著無奈和夢想了。

   
買不到回家車票 花東人的宿命?
孫慶國/退休人士(台北市)/聯合報

台鐵春節火車票一開賣就秒殺,東部人凌晨夜未眠搶訂位,不論上網、電話語音或超商訂,開賣瞬間流量大網路卡卡,轉眼間全部賣完令人傻眼,讓許多花東人崩潰,佳節倍思親場景一再重演,東部人回家的路真不容易。

蘇花改第一段年前通車,但塞車的情況恐怕更嚴重。大陸近年開通的高速鐵路,加上高速公路的交通建設,及航空海運的加速擴展,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流量。而我們前瞻計畫的未來性,仍然停留在城市電車建設,除消耗全國經濟建設預算,更無法提升基本工資到三萬元,也解決不了老百姓基本需求。

兩黨政治的無奈、無能、無望,只有百姓自覺才翻身有望。只是,那恐怕又是十年以後的事,這就是台灣假民主的宿命。

   
調薪後…麥當勞漲價 有沒有道理?
林凱彥/教(新北市)/聯合報

年初才因調漲薪資受到蔡總統讚許的麥當勞,即日起調漲部分商品價格,平均漲幅四%至六.六六%,調薪後不到一個月馬上就把成本反映在商品價格上。

看到這則新聞,不禁回想起,台灣第一間麥當勞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歲月了。在物價高漲的現在,麥當勞已經從當年偶爾吃一次的昂貴餐點,逐漸轉變為平價、高CP值的大眾美食,除了店裡環境衛生品質好之外,它可以讓人坐在裡面待一整天的便利性,都是深受學生族群所喜歡的。

麥當勞在經營理念上一直以「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為目標,讓麥當勞更具有社會責任,例如成立兒童慈善基金會及兒童之家,協助推廣兒童醫療、兒童社會福利與兒童教育之公益活動。但矛盾的是,麥當勞消費群多半是兒童,但麥當勞卻主打速食產品,而且大多是油炸物,是否會影響兒童健康?油的品質是否有嚴格的監控?於是有許多學者醫生提出各種質疑。麥當勞身為有影響力的公司,所受到的關注及引發的爭議也特別大。

雖然現在「漲聲四起」,銅板美食減少的情況漸漸成為一種不可逆的常態,但除了價錢之外,消費者更關心的是,品質有沒有跟著提升?我們吃得是否安心?一路伴隨大家成長的麥當勞,在這一波漲價的聲浪中,是否讓大家覺得漲得合理,值得我們繼續看下去。

   
反差萌甜點鋪!汽車修護廠X咖啡甜點
每天手工製作的甜點,「Oreo生乳酪蛋糕」不加砂糖,只用餅乾原有甜度,鹹甜的口感讓人一口接一口。像這樣,顧客坐在窗邊吃甜點、喝咖啡,一邊看愛車進行修護,也成了新北市獨一無二的另類風景。

年幼孩子也能變成小小自然探險家
年幼的孩子不僅是大自然的學習者,而且也是大自然的「科學家」。他們天生就喜歡觀察周遭的世界和問問題。爸爸媽媽對於享受大自然的意願和熱誠,就是促使孩子往那個方向發展的最大動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