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年事已高,行動不良,近幾年越來越少與外界接觸,連去街坊鄰居家串門子都沒有。因為不識字,眼睛也不好,就算只是看電視都沒辦法看太久。沒有朋友又沒有興趣,導致她越來越把生活重心放在我身上,一不合她的意,就動輒說「我死死好」。身為獨子的我,有工作上的壓力,還得照顧太太跟小孩,早已分身乏術。想要自己的時間,還得對媽媽說謊要加班,否則就會被埋怨不夠孝順,把她一人放在家。我想當個負責任的兒子,但真的不知該怎麼辦,才能讓我跟媽媽都過得好?(臺北-Kevin) 文╱劉彥君
換個角度陪伴父母 Kevin您好:
在現今的大環境下,需要兼顧工作、家庭、長輩的生活,確實在多方面來說,都不會是輕鬆、容易的事情!
由您分享有關媽媽的情況,讓筆者憶起多年前認識的一位獨居長者,這位長者有重聽、白內障、膝關節退化、高血壓及輕微失智的情況,子女均在外地,交託鄰居幫忙看顧長者的日常飲食與就醫。長者曾分享一段至今仍令筆者印象深刻的話語:「我老了,沒有用了,只會成為他人的負擔,但是老天爺卻還不收我走,留我在這裡。沒人知道每當天亮,我眼前卻灰濛一片,點燈不見光亮,世界全然寂靜的恐懼。」筆者想,這段話可能也說出了許多長者的心聲。
長者身心健康的破壞者:空虛、寂寞、覺得冷…… 由筆者多年實務經驗發現,獨居或同住者照顧不便、教育程度、行動不便、身體疾病或退化,或認知能力退化等因素,均可能對長者的情緒產生不利影響,進而提升照顧子女的身心壓力負擔程度。董氏基金會(2016)也指出,臺灣七十至八十歲老人中,有明顯憂鬱情緒且須尋求專業協助者的比例約12.4%;其中,人際接觸量越少者,憂鬱程度越高。
不難想像,「陪伴」是影響長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陪伴」對於越來越多的雙薪家庭來說,卻越來越艱難!
在這裡,筆者提出一個思維──將陪伴、責任與孝順作為相互支援的整合力量,簡述如下:
1.逐步擴充陪伴資源:從小地方著手,以長者目前的身心狀況為基礎,逐步增進長者的社交與興趣。例如:孫子的問候電話、每週共同用餐、不定期陪伴參加信仰或社區樂齡活動等。
2.建立安全輔助設備:在居住環境中,視長者的行動能力,例如肢體動作或視聽退化程度,建置相關輔助設備,提升長者在移動或使用家具家電時的安全感、方便性。
3.平時多提供情緒支持:長者常容易有「老了、不中用」的自我感受,在聊天時,可以引導長者關注自己擁有的部分,例如:能自己完成的事物、讓子女放心或感恩的地方、兒孫滿堂的幸福等,並鼓勵長者重視自己。
4.堅持保留屬於自己的時間:在設定對自己重要的事項時(如維持個人生活品質或提升專業發展),要能堅持有一定比例的時間保留給這些事項,不能輕易挪作其他用途。
最後,筆者也鼓勵身為子女者,嘗試適度且真誠地告訴父母:「在維繫家庭、工作和照顧父母間,自己有時候真的分身乏術,因為家人、工作都很重要,所以自己很努力去做,雖然不一定能做好,但希望家人能一起加油。」有時候,真誠的表達,便能增進家人間的情感連結,強化彼此支持和陪伴的心理資源。
劉彥君臨床心理師 我是彥君,是臨床心理師、心理劇導演。在生命故事中,我擅長透過陪伴、探索,提供心靈的療癒和成長。
專長:情緒照顧、關係修復、自我探索和成長、心理劇治療。
更多關於我:
1.部落格:https://tainandrama.blogspot.tw/
2.FB粉專:https://
www.facebook.com/tainandram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