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阿姨妳不要太擔心。」我感受到教授內心嘆了口氣,那是十三年前某日的見習門診,一位乳房攝影發現陰影的阿姨,一口氣在教授的門診問了二十幾個關於所有可能性的所有機率。十多年後我才知道,阿姨彼時正在溺水,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機率只是愈來愈深的漩渦,無助於她了解狀況。教授用無比沉穩的聲音說:「阿姨,妳問的所有機率我都可以說,但那就是數字,對於真正發生的人來說,就是零或一、有或沒有的區別。」
機關槍般的問題掃射瞬間靜止,阿姨整個人軟了下來,教授繼續解釋:「妳的狀況,最新的醫療指引都有標準的處理方法,我們一步一步來,接下來我有幾個治療的建議妳可以參考,分別是……」
在那個陽光灑落的診間,雖然阿姨不一定能感到溫暖,因為森冷現實並未改變,但至少她離開診間的當下是有力氣的,知道未來的路會分成哪幾條。
有些人常常抨擊醫療只是數字,而不是一條一條人命。但其實我是知道的,支撐著教授已屆退休之年仍在前線奮鬥,他內心看著的不是數字,是人命。我們或有印象,當深陷情緒之際,做出的反而都是錯誤的決定;而醫學一個個統計後的數字,是理性下的最佳解決方案。
如果是面對數字的新手,我們很容易手足無措。行為經濟學提出「可得性偏誤(Availability Bias)」,也就是人們傾向高估最近剛知道的事情的機率。以疫苗接種這件事作為例子,當人們嚷著血栓很恐怖,不要打疫苗時,卻忽略了其機率是十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三點七,而得到肺炎形成血栓的機率是疫苗的千倍(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二十)。或大家一窩蜂地說正在施打的疫苗副作用如何如何,卻常常忽略了另一種疫苗其實短期內副作用更高。
如果讓我借用教授的眼睛,或許這個世界每件事都是由機率組成(甚至還有些是尚未確定的機率),在關鍵點上的每個決定絕對不是容易的事,醫療也從來沒有保證醫到好的夢幻。或許醫師的角色,就是在選擇點上,陪大家穩定自己,盡可能依據現有的資訊做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決定。
(註:本文人物皆經適度馬賽克,同時每份研究數字不盡相同。)
●彥醫師的下班筆記:facebook.com/DrYanNo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