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經典專欄複刻:〈聯副電影院〉】王正方/《羅馬假期》有戲

聯副電子報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聯合書報攤快遞】網羅各類型雜誌文章,為您精選最即時的周刊報導、最時尚的流行品味,最深入的知識饗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3/21 第734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經典專欄複刻:〈聯副電影院〉】王正方/《羅馬假期》有戲
【慢慢讀,詩】張□/九重葛幻影
【星期五的月光曲-台積電文學沙龍79現場報導】這一夜,真是雋永啊!
【星期五的月光曲 台積電文學沙龍80】繼續飛行的方法

  人文薈萃

【經典專欄複刻:〈聯副電影院〉】王正方/《羅馬假期》有戲
王正方/聯合報
《羅馬假期》劇照。(圖/王正方提供)

《羅馬假期》為什麼那麼好看?

1953年風靡全世界的好萊塢電影《羅馬假期》,人人愛看,是好萊塢的經典之作,經歷了四分之三個世紀而不衰,它為什麼那麼好看?

劇情簡單:年輕貌美的歐洲某國公主安妮(Audrey Hepburn,奧德莉□赫本飾)訪問羅馬,情緒不穩定,醫生注射鎮靜劑。公主半夜溜出去逛,藥性發作躺在街邊,高大英俊駐羅馬的美國記者(Gregory Peck,葛里哥萊□畢克飾)發現了神智不清的她,帶回暫且安置。畢克發現這位女郎本是公主,奇貨可居;他與攝影記者好友(Eddie Albert艾迪□阿爾伯特飾)串通好,假裝不知道她是誰,陪公主暢遊羅馬。

倆美國記者沒安好心,他們計畫來一篇安妮公主逍遙羅馬的獨家報導,配上真實的照片,與新聞社老闆談條件,能獲得一筆優厚酬金。公主有二位識途老馬帶路,卸下皇室包袱玩得盡興:試騎機車撞翻路邊攤、咖啡座、他們假冒新婚夫妻、在舞會中大鬧,鬥毆,跳水逃走……美女俊男相處一整天,愛火自然生起。縱是難分難捨,帥哥還是送公主回去。

阿爾伯特拍了許多公主歡遊羅馬的精采照片,但好友陷入愛情困擾,他不能寫這篇報導。公主臨行召開記者會,站在記者群中行禮如儀,公主與畢克默默四目傳情,悵然而別。

影評人、學者專家們,寫過數不清的文章分析研討本片,又能從其中發展出各式理論來,學問可大了。我是綠林出身的一名電影工作者,沒學過理論還自以為是,偏見不少,竟然認為:拍電影不用學,學也學不會,那些會拍電影的不知為什麼,一下子就冒出一部好片子來。說這種話的人,就等著挨罵吧!

小的淺見:《羅馬假期》飽受歡迎最重要的因素是它「有戲」。隨興說幾場戲──

其一:「誠實之口」。羅馬名勝遊地,一堵石牆上面的臉張著大口,傳說這張大嘴專門咬說謊者的手,完全誠實的人手放進去就沒事。公主猶豫再三,不敢嘗試。帥哥記者葛里哥萊□畢克若無其事笑著伸手入石像的大嘴,突然他大吼一聲,縮出胳臂來只見袖口空蕩蕩的,公主嚇得尖叫,然後他把手掌伸了出來,赫本舉起雙拳笑著猛砸畢克。觀眾忘不了無拘無束的嬌嗔公主,倜儻瀟灑的惡作劇記者。

其二:「哥們兒義氣」。老闆正在催討獨家報導,畢克支吾以對,飾演攝影記者的艾迪□阿爾伯特,興沖沖拿一包照片衝進來獻寶,畢克以各種方法阻止,包括潑水在艾迪身上,用腳絆倒他等等,艾迪幾乎發作。哥們兒的交情深厚,意識到此事不尋常,暫時隱忍下來。老闆離去哥倆交心,原來咱們帥哥動了真情;瞭解,這筆錢就此泡湯啦!管他的,拿出精彩照片來一塊兒欣賞,還給每一幅起了聳動的標題。

其三:「臨別記者會」。電影最後一場戲,漂亮公主又回到她慣有的端莊、優雅、矜持,她在眾記者面前淺笑頷首,從容得體的有問有答。記者群中葛里哥萊□畢克鶴立雞群,凝視著赫本公主。導演運用多次特寫鏡頭,反覆呈現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含情脈脈。公主走下來與記者個別寒暄;鏡頭慢慢跟隨,終於輪到了這哥倆,攝影記者交給公主一只大信封,抽出一張照片來:公主大鬧舞會揮吉他琴正要砸人腦袋!她簡短禮貌的與畢克握手,皇家大隊轉身走遠了。大廳空蕩無人,畢克獨自站立了好一會兒,轉身緩步離去,鏡頭拉開,劇終。

導演的工作 一半在選角

《羅馬假期》是奧德莉□赫本在好萊塢初試啼聲之作,一出場人人為之震驚:她的優雅美豔、奔放歡樂、少女情懷飄逸醇厚、一顰一笑沁入人心,再加上她音質甜美,話語輕盈,完全牢牢的俘虜了每個觀眾。導演特別為她設計了不少特寫鏡頭;鏡頭中奧德莉□赫本含蓄的眼神,微妙適宜的傳達欲語還休,此情難捨的綿綿之意;顯示出她罕見的慧根和天分;此姝具備了大明星所有的條件,更是一位深具潛力、傲然超群的藝術表演者。

果不其然,《羅馬假期》發行之後,獲得無數電影節的青睞,奧德莉□赫本一舉拿下許多最佳女主角殊榮,包括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英國金像獎、紐約影評人獎等。自此赫本的演藝事業一飛沖天,她成為二十世紀人人欽羨氣質高雅的大明星。

艾迪□阿爾伯特最善於掌握節奏,是一位經驗豐富極難得的喜劇演員。阿爾伯特在本片言談自在舉重若輕,他搶戲但不過分,每場戲都帶出意料之外的活力與笑點。

男主角葛里哥萊□畢克當時已是世界知名的超級巨星,他的造型、風度無懈可擊、在本片的演出也處處可圈可點。特別在片尾走出大廳的那段戲:他留戀躊躇萬千不捨,轉身一步步愈行愈遠,營造的感染力直透觀眾心扉。這是畢克一生電影表演中最令人難忘的鏡頭。

最重要的是這三位演員在一起的時候,純粹「對味兒」!演出自然、生動、互相輔助激發,每場戲的可信度高,還能即興的來個神來之筆,美不勝收。「對味兒」該怎麼解釋呢?英語有個說法:「They have the right chemistry.」他們之間的化學反應對上碴兒了。西方影視圈有一句話:「Casting is half directing.」導演的工作一半在選角。此言不虛,有了稱職切合角色的演員,導演才能得心應手的拍出心中的好戲來。

問題就出在導演往往沒有選角的最終同意權,出錢拍電影的人,總要出餿主意,譬如:安排他的小三在電影裡演個要角之類的;那種電影就等著砸鍋吧!很幸運,《羅馬假期》的角色決定權,全由製片兼導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一個人說了算,所以才有這麼三位「對味兒」的好搭檔,你來我往,留下傳世百年的精采傑作。

每個鏡頭 重複拍攝四十遍

惠勒是好萊塢資深大導演,一生導演過許多名片,十二次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候選人,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他是一次世界大戰後自德國移民新大陸的猶太人,原來在家鄉售賣襯衣領帶維生,去了好萊塢從基層幹起,展現才華一步步當上導演。

惠勒導演最擅長磨演員的戲,許多演員經過他的調教,有的一夕成名獲奧斯卡最佳演員獎,如奧德莉□赫本,初次出道的芭芭拉□史特萊姍(Barbara Streisand 1968 Funny Girl 妙女郎)。在惠勒執導之下獲得奧斯卡最佳演員獎的共十四人,有:佛利德□馬區(Fred March)、裴蒂□戴維斯(Betty Davis)、奧莉維亞□蒂哈薇蘭(Olivia de Havilland)、葛莉爾□加森(Greer Garson)等,不勝枚舉。查爾頓□赫斯頓(Charlton Heston)是公認的表情僵硬演員,惠勒選他主演《賓漢》(Ben-Hur),巧妙使用截長補短之功,赫斯頓也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天王巨星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主演惠勒執導的Wuthering Height(咆哮山莊),奧利佛表示:「惠勒教我如何在銀幕上演戲。」裴蒂□戴維斯說:「這位超級有創意的天才導演不斷向我挑戰,釋放潛力,我成為比過去優秀很多的演員。」

惠勒導演對演員的要求很嚴厲,他的綽號是:40+惠勒;每個鏡頭重複拍攝四十多遍司空見慣。大明星亨利□方達(Henry Fonda)在一個鏡頭拍了十幾趟之後,導演還要求重拍,方達問惠勒:「這次有什麼地方不對了?」導演回答:「It stinks.(它臭)」

「戲」是人與人之間 發生的故事

Paris When It Sizzles(巴黎假期),奧德莉□赫本與威廉□赫頓(William Holden)主演,How to Steal a Million(偷龍轉鳳,惠勒執導),赫本與彼得□奧圖(Peter O'Toole)主演,演員組合看來都無懈可擊,但是成果遠不如《羅馬假期》。原因很簡單:只有赫本和畢克放在一起,那才「對味兒」,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兩人的默契深,互動自然,怎麼看都覺得對勁,隨著劇情發展,處處「出戲」,踏入了更高更美好的境界。

電影天才威廉□惠勒和《羅馬假期》已成為絕響,今後不會再有這樣的電影出現了。「戲」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故事,經過藝術加工之後呈現給觀眾,「有戲」的電影沒得說,就是好看。

新世代觀眾大概沒有看「戲」的要求,可能並不在乎「有戲」還是沒戲。他們喜歡視覺上緊張快速的刺激或幻覺;耍特技、三D畫面、高速鏡頭、打打殺殺、爆破毀滅、新gadgets(小器具,科技道具)弄點假效果出來、用電腦在畫面上一點(pixal)一點的摳,摳出來世間沒見過的怪東西,美其名曰有創意,有突破……劇情、表演都很次要。

如今更進入元宇宙(Metaverse)時代,現實和虛擬真真假假一鍋煮,大伙戴著大眼罩,沒事兒也追個劇,劇目:張飛大戰蝙蝠俠第八十六集。


【慢慢讀,詩】張□/九重葛幻影
張□/聯合報
走過一堵花牆的那幢人影

連同那個夏天

早已深埋雨季後的泥濘窪地

繾綣在裝飾情節裡的深刻印象

也漸漸淡忘

大面積多瓣花簇

有如攻擊性的美麗侵略

讓人無法抵擋

怎麼說忘就忘?

不過自從明白了

花季與凋謝之間的揮別手勢

也懂了

在烈日下擁抱過的愛情寫實主義

久而久之就變成虛構一般

如今忽又想起

一段被摺疊的故事

不像真的

背景倒是保持原樣

只是冬日繁花落盡的蕭索

根本掩飾了

夏天是否曾經來過,以及

事件存在的真相


【星期五的月光曲-台積電文學沙龍79現場報導】這一夜,真是雋永啊!
侯延卿╱報導/聯合報
蕭蕭(左)、白靈。
2月25日舉行的「星期五的月光曲」文學沙龍,由詩人蕭蕭與白靈朗讀。主持人林德俊首先介紹兩位前輩對台灣詩壇的發展貢獻卓著,許多人開始寫詩是受到他們二位的著作啟蒙,例如蕭蕭的《青少年詩話》、《現代詩創作演練》、《現代詩遊戲》、《蕭蕭教你寫詩為你解詩》、《新詩體操十四招》;白靈的《一首詩的誕生》、《一首詩的誘惑》、《一首詩的玩法》。

白靈過去任教於台北科技大學化工系,他曾說:「科學是太太,文學是情婦。」林德俊評估白靈兼顧得非常好,雖然有了太太,但從未冷落情婦。反過來也說得通,雖然有了情婦,但從未冷落太太。台下有人唯恐天下不亂:「通常都對情婦比較好。」林德俊再補一刀,「白靈現在退休了,太太就……」幸好白靈真正的太太今天不在場。

這次對談的主題是「摩挲定律」,蕭蕭解釋,「挲」與「摩」類似,但「挲」是加入感情的撫摸、搓揉,例如祖母在孫子女頭上「挲挲咧」、愛書人一再摩挲書本。

白靈將「摩爾定律」與「摩挲定律」對比,「摩爾定律」是半導體技術提升的經驗法則,意味著追趕速度、追趕時間,「摩挲」則剛好相反。「摩爾」求快,「摩挲」求慢。譬如讀詩,慢才有情感、音樂感。情感本身就有摩挲的效果。文字與心靈產生共鳴的時候,時間越延緩,體會越深刻。當時間有停頓感的時刻,是人生最愉快的時候,哲學上稱之「垂直的時間」。平常我們過日子是「水平的時間」,按照物理時間進行;但是在摩挲的時候,是一種心理的時間。把時間停頓化,就是「摩挲」最重要的精神。

蕭蕭首先朗讀〈睡在牛牢間的那個晚上〉,提到從前他的曾祖父擁有一大片土地,後來祖父輩分家,牛隻被帶走了,他父親住處的牛牢現在成了他的臥室,有物換星移的感觸。

這兩年因為疫情影響,大家必須戴著口罩見面。蕭蕭考大家,口罩的台語怎麼講?台下回答「tshu?-am」(喙罨、口掩)!蕭蕭說「口掩」來自於牛,農人不希望牛一邊耕田一邊吃路邊的草,所以用竹編的網套在牠的嘴巴上面,稱作「牛口掩」;怕狗咬人,為牠戴上「狗口掩」;現在人戴口罩,或許也是希望我們不要亂咬人。上一代講口罩是直接用英語「mask」音譯,「口掩」是對其他動物講的。我們這兩年講人戴口掩,等於被畜牲化了。

除了寫詩,蕭蕭的農村散文也在台灣文學史占有一席之地。林德俊稱蕭蕭是「農的傳人」,白靈則是「酒的傳人」。林德俊原本不喝高粱,讀過白靈的〈金門高粱〉這首詩之後,竟開始喝了。

解嚴之前,金門是戰地,曾駐守十萬大軍。今日金門不再是前線,很多金門人感嘆自己是「被祭祀過的昨日之肉」。白靈為金門、馬祖、綠島寫了許多詩,結集為《昨日之肉》。白靈也愛九份,盛讚九份是台灣落日最美的地方,幾乎打開任何一扇窗看出去都很漂亮。

蕭蕭說很多事都是白靈帶著他認識的,寫茶詩也是。白靈這次選讀的〈飲茶小集〉七帖(摘自《女人與玻璃的幾種關係》),最後一段「到黃昏時/自己能不能靠近自己/說:這一天/真是雋永」正好作為今夜的註腳。

白靈說:「年輕時我們信仰明天,年紀大時我們迷戀昨日。」不知道各位讀者是信仰明天,還是迷戀昨日呢?


【星期五的月光曲 台積電文學沙龍80】繼續飛行的方法
聯副/聯合報
朗誦作家:駱以軍、楊隸亞

主持人:楊澤

時間:3月25日 P.M.7:30-9:00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聯合報副刊、孫運璿紀念館/共同主辦

地點: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6巷10號,捷運小南門站3號出口)

免費入場,歡迎聆賞!


  訊息公告
企業併購法五大修正 重點一次看
行政院院會於去(2021)年底通過經濟部擬具之企業併購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此次修法共有五大重點,分別為強化併購資訊揭露、擴大股份收買請求權之適用範圍、放寬非對稱併購之適用範圍、增訂無形資產攤銷,以及提供新創公司個人股東股利所得緩課的租稅優惠,以下逐一說明。

戒斷社群6年 人際關係更出色
美國明尼蘇達州母親洛娜•克萊夫薩斯6年前與小兒子西弗特•克萊夫薩斯立下前述約定,希望保護當年12歲的西弗特不受社群媒體荼毒。洛娜向兒子提出「18換18」挑戰,若他能在18歲之前遠離社群媒體,就給他1800美元(約新台幣5萬492元)。這對母子的6年之約上月19日屆滿,今年18歲的西弗特開心領出1800美元獎金,並下載Instagram和Snapchat。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