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餐自助服務的模式,因為平板電腦的普遍應用而加溫,而多螢幕的型態也將讓服務方式更多元 當餐廳遇上平板電腦,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近年,平板電腦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中,現在餐飲業也不例外。通常,每當我們來到一家餐廳用餐,都可以看到熱情的服務人員上前接待,引領我們入座,並送上菜單與茶水,然後開始用紙筆記錄點餐內容,並推薦餐廳菜色,隨著行動運算裝置的應用,開始為餐飲服務帶來不同的改變與體驗。
近期,這股風潮的興起,在國外就有顯著的例子,根據今年6月美國華盛頓郵報曾報導知名連鎖餐廳Chili's Bar & Grill在美國800多家分店已經部署了4萬5千臺平板電腦作為點餐服務之用。
他們使用的系統,是由Ziosk廠商推出的桌上型平板電腦,7吋的螢幕上面,結合了點餐、娛樂與付款功能。也就是說,客人只要來到座位上,桌子前方就有一臺平板,可瀏覽生動的菜單介紹,等待餐點時,同時,也可以玩平板上的遊戲、上網,甚至平板旁也允許使用者直接刷卡付帳。另一家連鎖餐廳Applebee's,也宣稱今年要在餐廳內導入1萬臺平板電腦,他們採用的則是由E la Carte公司所提供的Presto平板裝置。
在德國,有一家名為Baggers的餐廳則提供更省人力的自助點餐服務,他們同樣是在桌上放置觸控平板供顧客點餐,不同的是,他們的廚房位於樓上,所有料理好的餐點則透過滑軌,就像雲霄飛車一般送至顧客所在餐桌,讓餐廳服務別有一番風格。
臺灣趕上潮流,也開始有餐廳提供桌上平板點餐的服務 現在,臺灣也有一些餐廳已經開始提供這樣的服務,讓顧客能夠自己用桌上的平板電腦點餐,而不用等待服務生到來,並讓顧客享有不同的點餐樂趣。
像是今年7月剛進軍臺灣的日本連鎖餐飲業者彌生軒(YAYOI),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餐廳內的桌面上,可以明顯看到設置了多臺平板電腦供顧客點餐之用。國內也有一家義式餐廳Vegas Fresh Cafe,他們則是更早就實作出這樣的應用,相當前衛。
也投入相關應用的業者,還包括本土知名的貳樓餐飲,該集團旗下新創品牌2F Lite 貳拂咖啡,今年也以半自助式的服務為訴求,讓顧客自行選位,並在店內自助點餐區的大桌上,提供6臺點餐用的iPad,讓客人自行點餐後,再到一旁櫃臺結帳。此外,另一家業者則是本土饌巴黎餐飲集團旗下的若水臨火鍋餐廳,他們也提供平板點菜的機制,不像一般吃到飽的火鍋料理,顧客每次在菜單上勾選食材,都要呼叫找服務人員才能送單。
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平板電腦的應用也讓餐飲的POS型態可以有更靈活的運用,國內現在也很容易看到,不少餐廳的服務人員會拿著平板幫你點餐,把平板當成輔助餐廳營運的工具。這樣行動化的應用方式,也將促使服務在前端就能快速處理,更有效率,而不是都要集中到櫃臺才能進行。
平板電腦點餐,帶動新一波餐飲自助服務應用潮流 比較起來,用平板電腦來點餐,是一種取代傳統點餐用紙筆記錄的作法,除了讓顧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體驗,另一方面,對於餐廳本身而言,最期望的就是能節省外場人力,或是讓服務人員省去點餐的工作,而專注在其他顧客服務項目上。
同時,餐廳廚房可以更迅速得知顧客想要的餐點,縮短出餐速度,並且能夠更直接地讓消費資訊即時存入資料庫中,當然,這些資訊也更容易透過後端系統平臺量化,以分析其代表的意義。
但相對來說,這種作法也就是讓點餐流程的勞務,以無償方式轉嫁到顧客身上。不過對於任何的自助服務的應用而言,本就如此。其實,自助服務應用在餐飲的作法已有許久,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日本的餐券自動販賣機的例子,因為它同時結合了點餐與付款的行為。
只是這樣的自助服務方式,在臺灣並不易推展。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主任楊惠雯表示,日本本身具有龐大生產自動販賣機的產業鏈,而且,他們的法規對於這種自助服務機也有類似刑法的保護,弄壞路上的服務機是違法的行為,甚至是道路法規也有明確規範設備的擺放。在臺灣,自動販賣機若是放在店家門口,法規認定上就是交通障礙物。諸如此類許多差異,均讓這種餐券販賣機的應用受到發展限制。
而現在平板的應用,會不會是餐飲自助服務型態的另一個機會呢?單就點餐來說,現在要做到這樣的應用顯然較為容易,因為,平板電腦已經是隨手可獲取的產品。
現在的餐廳之所以肯投入這樣的應用,楊惠雯觀察到兩個現象,首先是新一代年輕人對於新技術的接受度高,願意導入新技術,以數位化方式解決經營管理上的需求,而不像傳統餐飲都是由師傅掌控內場廚房的大小事;其次,則是因為政府提供資源,業者可以申請補助,因此也成為一個誘因。
閱讀全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