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我們這一代:六年級作家(之十九)弄潮時光

聯副電子報

【udn發燒車訊】與媒體合作,挑選重點車款試駕,以車主角度剖析車質與特色,讓你瞭解車壇新聞、動態。 【跟我學日語—基礎報】提供寒暄問候、感謝、致歉、願望等日文情境對話,讓你在各種場合下做出適當的應對。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2/09 第520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我們這一代:六年級作家(之十九)弄潮時光
【慢慢讀,詩】臉書
烏魚季節的懷舊
【聯副文訊】流浪的腳,走出了詩路

  人文薈萃

我們這一代:六年級作家(之十九)弄潮時光
龔萬輝(吉隆坡)/聯合報
弄潮時光

也許成為一個異鄉人就是我們逃不過的宿命。從祖輩到父輩,從小鎮移居到城市,從一個國家移居到另一個國家,總是在揮手告別……

親愛的S,都到了這樣的年歲了,我卻還一直在抗拒「中年」這個字眼。也許終有一天,我們無一倖免地將一步一步成為我們曾經那麼厭惡的大人。我們曾經信仰、珍愛的,會像沙灘上被浪潮沖刷的沙堡一樣,失去原有的稜角,慢慢磨成一個突起的疙瘩。正如我們是弄潮的一代,曾經站在世紀的交替,經歷了網路的黃金年代,又目睹各種事物消逝、汰換如此之快,而無法相信什麼是真正永恆的。也要過了這麼多年才體悟到,我們不曾掌控過浪潮的起伏,我們只是有時奮力追著浪花,有時倉皇逃開。

但我偶爾仍會想起我們一起寫作的最初。S,那時我們還穿著白色校服,擁有過剩的時光而無憂創作的效率,耐心地一筆一畫把幾千字謄寫在綠色格線的稿紙上,不知不覺在手指內側留下了此生消磨不掉的繭。我們一起在學校裡搞寫作小社團,辦壁報,並且一心崇拜《椰子屋》雜誌的年輕作者們。那時《學生周報》早已休刊,莊若、小他那些六字輩(六○後)的編輯為了繼承「學報精神」,創辦了《椰子屋》,喊出「永遠快樂的年輕文化雜誌」的口號。那樣朝氣、無所畏懼的姿態,大概比老牌的《蕉風》更吸引十多歲的我們。我們跟著雜誌裡頭的評介去讀西西、也斯、村上春樹和米蘭昆德拉,也偷偷存錢去買編輯推薦的李歐納.柯恩的卡帶,在同班同學都迷香港四大天王的時候,忍受一個外國詩人那低沉的呢喃自語。

那是我們的九○年代,世紀的尾巴,以及時間尚未被網路和手機瓜分寸斷的綢緞時期。S,你說得對,《椰子屋》啟蒙了我們這一輩的創作者,但我們後來不曾繼承他們對文學的理想和口號(即使《椰子屋》停刊之後曾翎龍創辦了兩期短命的《有本雜誌》)。如何啟齒「永遠」呢?想起彼時他們辦雜誌,還是用剪刀和漿糊貼版的。想像他們圍著一張暗色大桌,將野放的句子剪散,再一一用膠水黏合。那是我們已經無從追憶的文學手工業歲月,以及一併隨之逝去的文藝青年群像。偶爾翻開中學時代收藏的那些發黃的過期雜誌,仍不時想起那些青年身影。

S,你知道嗎?許多年以後,我在副刊讀到一篇專訪,十幾年前結社辦刊物的文藝青年說起往日時光,言語中有閃動流光,照片裡的身影卻漸漸變胖、長出鬍子和白髮……晃眼都已是定格的中年。到底誰才是最後一個文藝青年呢?他們竟互相推託起來,彷彿那個理想年代皆成往事不堪。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再自許文藝青年。大概是覺得所有既定的名詞,都顯得沉重、不自由,或者也嫌太老氣了。後來「文青」變成時尚顯學,卻輪到我們要踏入中年了。我們目睹文學同人雜誌最後的榮耀時刻,往後再沒有了。於是我們像是爬出水面的彈塗魚,離棄了原生的海水,開始用胸鰭匍匐在泥濘上。那時候網路狂潮還沒真正降臨,個人電腦是極之昂貴又太過有趣的玩意,我們每天放學就跑去朋友的家,用如今老舊得可笑的286電腦玩波斯王子、三國志第二代(怎能想像當初的電腦連滑鼠都沒有)。我們開始學習倉頡輸入法,背記人弓火是你,竹手戈是我,學會了把每一個字眼拆散,復又組裝在一起,恍若另一種繁複結繩的技藝。

我們曾經仰望他們的理想,但拒絕了繼承。我們經歷過「爬格子」的時期,但第一批捨棄筆和稿紙的也是我們。S,如你告訴我的,我們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當中,從繁盛到另一個繁盛之間,過渡的物種。我們注定會在體內同時擁有半退化的鰓和發育不整的肺葉。我們會無可救藥地懷舊,幻聽潮汐的聲音,向後來的人叨叨絮絮那每一件時光浪潮之中消失的事物,曾經的形狀。

彼時張貴興和李永平的雨林書寫,那些茂密華麗的枝葉藤蔓、奇異神祕的熱帶走獸,開啟了中文世界對南洋的想像和誤解。對移民第三代的我們來說,「南洋」終究是一個曖昧的指涉。它是何者的南方?不管神州或南洋,這些巨大的字眼都背負著尾大不掉的沉重和違和感,如同我輩急欲掙脫的,囚禁了祖輩們的那個大國民族的幻夢。對我們來說,原本的雨林早就被砍伐成墾殖地,變成了另一種生活的場景。那就是黃錦樹、鍾怡雯書寫童年或少時記憶中的鄉野膠林(最近黃錦樹主編的《膠林深處》記下了那段集體記憶)。一排一排整整齊齊的橡膠樹,已不再是蒼莽蔓藤的縱橫狂野。從野生到墾殖,物種消亡、逃離,那也許就是一個隱喻。再後來,原本的膠林大部分都被翻種成油棕。如今油棕園也正在逐漸被推平成住宅區、蓋公寓。

從我們這一代開始,已經大多不再是鄉野裡長大的孩子了。S,和你一樣,我的童年就在排屋度過,離開原始的森林,甚至離山離水都非常遙遠了。我們必須學會虛構,把排屋前的臭水溝當成小河,把石灰大水管想像成我們的祕密基地。所謂排屋,就是七、八○年代城市規畫的住宅區,一排一排無縫連接的單層或雙層透天厝,形成一個「花園」社區。少年時我們日日在如棋盤交錯的馬路蹓躂,用腳踏車丈量一座市鎮的距離。小鎮上並沒有真正的書店,我們最常光顧的是一家叫作「李貿易」的店鋪,裡頭怪異地出租很多盜版漫畫和武俠小說。偶爾中華商會的底樓會辦小書展,大部分都是財經、保健的閒書,有時候挖掘到阿城的三王、朱自清和徐志摩的二合一全集,或者白先勇的《台北人》,總要珍而惜之用透明紙包住封面。S,說起來可笑,我們那時一點都不曾察覺資訊比外面的世界落後了一大截,或許是那時老街區一帶尚開綻著它最後的繁華。在我們離開小鎮之後,童年的地景一一被拆毀、消失。新社區蓬勃發展,老街的店鋪關了門就沒再打開。回頭再看,牆縫蔓生植物,一整條街就黯淡蕭條了。

後來我們都告別了小鎮,告別了自己十八歲以前的身世,來到台北,迷路在繁華的城市街巷裡頭。S,也許成為一個異鄉人就是我們逃不過的宿命。從祖輩到父輩,從小鎮移居到城市,從一個國家移居到另一個國家,總是在揮手告別。一九九六年,恰逢BBS在台灣的黃金年代,許多只能用手去指的事物等待我們命名。我們坐在昏暗宿舍裡,卻像游牧人一樣流離在大紅花的國度、山抹微雲、田寮別業、地下社會這些BBS站。我們也寫詩,只為了深夜裡互叩的回響。我們的打字速度此刻流利無比,毫無困難地接納了網路世界的各種虛擬、狂熱和混亂,並且在那裡結集,相互取暖,想像一個文學的共同體。我想,是我們太執著在自構的虛擬身分,生硬地把我們和上一世代的創作者,分成了我們和他們。

S,還記得那個時候,資訊之高浪淹沒了弄潮的我們。我們囫圇吞棗地硬啃那些翻譯再翻譯的文學理論,依樣葫蘆地嘗試魔幻寫實、後設和意識流技法,如今回想,似乎並沒有真正創新出什麼東西來。同一段時間,黃錦樹已經在馬來西亞的副刊和前輩作家激烈爭論,一把火燒向馬華文壇的野草芭。那時的副刊新聞都沒上網,我們團團圍坐,傳閱友人從馬來西亞漂洋過海遠寄而來的過期報紙,看那紙邊日期,愕然發現都已經相隔了一個時差。

也許因為燒芭事件,我們在失去「文學大老」的年代寫作,那對年輕創作者來說未嘗不是好事。而我們曾經一心期盼的網路文學盛世最後並沒有真正的降臨,或者它已經過去了,或者如今已經分化成更細微、更日常的書寫。網路的生生息息著實太快,如接踵浪潮,還來不及等待發芽,又是另一波載體的革命。而依賴網路共生、城市化的生活,讓身處不同地域、國家的同輩,彼此的成長經歷看來又那麼相似,而一併失去了原本身分鮮明的特色。如今,我們沒有人承接那些老派文藝青年們曾經執著相信的永遠,也沒有全然認同留台作家們對馬華文學的想像。但我知道,S,我們始終只是弄潮兒。我們害怕變成中年,其實只是無力看見更遙遠的未來。我們總是選擇站在過去和未來的邊界,因為明白眼前的事物皆不長久,而必須一直去創造、虛構更多的什麼,來填補那巨大的凹陷。


【慢慢讀,詩】臉書
方群/聯合報

所有人的臉孔都開始流動

穿過我的指尖,思念

日日相見卻又相隔遙遠

 

也許你買了一雙不同顏色的五指襪

朋友的女兒也出書當了作家

David在紐約繼續他偶然的戀情

我的動態任由路人甲乙任意塗鴉

 

所有人的臉孔都在增加

用不同的暱稱彩繪人生單純的變化

當好友氾濫到必須以點數分批切割

被網路封鎖的快閃記憶早已癡愚呆傻

 

交錯的頻道複製著一模一樣的畫面

疲憊的老鼠徹夜獵捕不睡的貓,我的

語言,是跨越晨昏與國界的通用符號……


烏魚季節的懷舊
施明德/聯合報
烏魚季節又到了。

小時候每到這個季節,吃烏魚米粉總是家人最喜歡的飲食之一。媽媽會帶我或哥哥到菜市場買烏魚,偶爾如果買到的是母烏魚,一家人都會有一陣小小的雀躍。媽媽會親自做烏魚子,抹上一層鹽,然後用木板把烏魚卵壓扁、壓實。翻來翻去,大約六、七天,讓它風乾。最後把它吊起來。我記得整個製作過程大概一個星期。

烏魚子是上天賜給台灣的「年禮」,每年牠們從對馬海峽南游,冬至前後十天到台灣北部產卵,再游回對馬海峽。烏魚子也是我們家的最愛,媽媽很會烤,技術我也學到了。我最喜愛的食物中,烏魚子僅次於鵝肝醬。

那個時代台灣還沒有冰箱,這類風乾的烏魚子和魚乾、肉乾都靠曬太陽和吊起來風乾,免於敗壞。看媽媽做幾次後,我也學會如何做烏魚子。那時,我才小學二、三年級,每次買了母烏魚,我就搶著依法炮製,做起烏魚子來了。成品還很不錯。

最近嘉君和笳笳決定要寫一本食譜,把我們家從我十幾年前罹患肝癌以來的飲食菜單,以及我們覺得好吃又健康的食品,和如何做才符合健康美味,編寫成書。

今天凌晨一點,一家人開車到基隆魚市場採購她們預先計畫要買的魚類。在擁擠、濕滑、叫聲中一家家採購。這裡是大賣市場,幾乎不太小賣。每次都得買幾十條,或好幾斤。有幾次,嘉君向賣家說可以買三、四條嗎?對方說「抱歉,這裡只大賣。」嘉君會客氣地要求,「可以拜託嗎?」店家也許太忙,常常遭到婉拒。今夜運氣很好,幾次老闆會有點不耐煩地抬頭看一下,準備要婉拒了,但,當他看到我也用渴望眼神站在一旁時,大都會「哦,是施先生,好、好。」買到了要的數量的魚,也買到了一陣溫馨的暖流。

走到烏魚攤,老闆主動先跟我打招呼。我問他,可以買到母烏魚嗎?小時候母烏魚都是拿去做烏魚子,市場上很不容易買到野生母烏魚。老闆竟然回答有。也許這些年來從巴西或台灣養殖的烏魚子太多了,捕捉的烏魚才不分公母一起上大賣場。

心中一陣喜悅,小時候的情景,一下子撲進腦海。我想到的是,自己又可以做烏魚子了!不會是巴西烏魚,也不會是可能放了抗生素或某些促進成長的飼料烏魚。

「可以買兩條母的,我要親自做烏魚子。請幫我挑,好嗎?」我拜託。

「好!」老闆也許不太相信我會做烏魚子,「施先生你真的會做嗎?」

我笑笑,「試看嘜」。

其實,我是超有信心的。

回到家,殺烏魚時,心中還有點忐忑,會不會是公的?果然是行家,老闆挑的兩隻都是母的。把烏魚卵取出來,把血管稍稍剔除,抹上一層海鹽,我用兩塊砧板鋪上乾淨棉布,把烏魚子壓在當中,讓它平,讓它實。

起床後,像小學生遠足前的情懷,把砧板掀開,有模有樣,如假包換,絕對天然有機的烏魚子正在完成中!明天之後,我要用風乾的方式,讓它變成美食。製作「一夜干」都用風乾,不日曬,才形成它的特殊風味。手工、少量的烏魚子用吊掛法讓它自然風乾,比太陽日曬要快速製成,一定更美好。人世間很多事物都是不能速成的,智慧、判斷力、領導力、品味、特殊手法、技術……都一樣。速食品有時也許好吃,那一定是加了人工添加物才能促其穩定呈現。但,那不一定對健康有益。

替烏魚子翻面時,我突然想到,今年我也許該兼職製作一些真正野生、有機的烏魚子來補貼家計。這個念頭,讓我覺得好像多了一個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聯副文訊】流浪的腳,走出了詩路
本報訊/聯合報
為推廣詩的復興運動,鼓勵台灣詩人擴展視野,自民國103年起齊東詩舍即以「台灣詩人流浪計畫」徵件;另外,舉辦蓓蕾獎,得主亦可獲流浪計畫的獎助。第一屆獲獎詩人陳祐禎、陳少、陳昱文已完成各自的流浪計畫。

第二屆的頒獎典禮將於12月12日上午10點半,在齊東詩舍舉行,本屆蓓蕾獎得主:蔡文騫,台灣詩人流浪計畫得主:尹雯慧。典禮上,也將邀請第一屆三位得獎詩人分享流浪心得。

此外,本月分另有詩魔洛夫談〈感受詩歌之美〉、葉覓覓〈以詩錄影,以影入詩──談詩論影〉、廖啟余與陳子雅對談〈新世代詩人的繼承與突破〉等活動。相關訊息請上齊東詩舍官網查詢:poeticleap.moc.gov.tw。(丹墀)


  訊息公告
冬天養腎食補要注意
從中醫學的觀點來看,冬令進補不能一味亂補,否則容易適得其反,應向中醫師諮詢自己的體質,在進補季節多吃些與體質相適的食物,才能補的恰到好處。

王浩一:美食就是生活文化歷史
在小吃首都,信步漫遊,隨處都是令人垂涎、流連的小吃食肆。只不過在府城,除了吃美食,更是吃歷史、吃文化。二十年來,王浩一在府城舊時光裡探尋,追蹤美食的演變,也記錄前人的菜香餘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