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完了,各種解讀如潮,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今次經濟會議在區域經濟上,落墨甚少。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今次會議面臨的經濟形勢最為複雜,又側重到大方向、大理論、大問題上了。然而中國的宏觀經濟,不僅與微觀經濟相對照,還由一個個的區域經濟來映照,比如中國的東北。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好長一段時間在熱議東北問題,其中一個熱點話題,是東北的人口外流,特別是年輕人外流,是「東北振興」的大難題。
東北人口外流,特別是各大城市年輕人外流,確實已成一個「現象」,然而在東北吉林一個村莊,卻聽到年輕人「回流」的故事,而且親見回流的人,這個村莊,是長白山麓的一個古老而貧窮村落,叫錦江木屋村。遠在北京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也聽到這個故事,要去這個林子調研,看看人是怎麼回流的,又是怎麼實現「精準扶貧」的。
錦江木屋村坐落於長白山腳下的撫松縣漫江鎮,村落海拔700公尺左右,地勢南低北高,面對錦和松花江,背靠孤峰突起得名的孤頂子山,所以原來就叫孤頂子村。
日本占領東北期間,實行「併屯管理」,把幾個村屯併到一起,村民們就用木頭建起一個個房子,形成了聚居的木屋村落。因位於原始森林間,地處高寒,人煙罕至,70多年來還能夠保存完好。村民種參打獵,日子也算過得去。
然而近年隨著年輕人一批批外出打工,這個村子日漸敗落,原來50多剩下十多戶,還多是老人。這時一個奇人出現,那是來自北京的苗艦。苗艦北科大畢業,原在中科院工作,後下海營商,輾轉到吉林長白山下撫松首個大型飯店任副總,閒時帶北京來的朋友深入林海雪原,發現了這個古老破敗的村落,眼見這個村落建築全木製,連瓦都是木製,煙囪也是空心枯樹幹掏空而成,十分有趣,但也看到這個村子既古又敗落,決心投資,把這個村子做個觀光項目。
去年苗艦開始投資修復村子,又給村民們發工資,一個個節目開設起來,村子不收門票,但到豆腐坊做豆腐,到農戶推煎餅以及購買山林野產,成為村民的收入。
這是吉林迄今為止發現保護最好的木屋群落,這個村子已被列為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還成為「闖關東」的文化遺產。中國和國外的電影電視也跑到那裡去拍戲,張柏芝就在這個村子裡扮了數日的村婦。
原來窮得採野菜充饑的村民,現在賣野菜發財了,跑到四面八方打工的年輕人一個個回來了。那天帶我們參觀的導遊,就是在北京打工的,她說回來比在北京還好。村長玉習也說,他兒子在外地上大學,正好今年畢業,已回來村子,準備開展電子商務,要買村中野味。
北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想要總結的,是一個投資人就可以「精準扶貧」,把一個村子救活,如果類似案例多了,習近平的扶貧小康大計,就可早日完成。吉林日報的財經記者陶連飛則認為,東北的人口外流,只是一個現象,要去研究其本質,才能解決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